楼主: 草源狼
1991 1

[宏观经济学政策] 从“12字方针”看明年宏观调控基调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海河居士

教授

6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5209 个
通用积分
6.0009
学术水平
-4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1497 点
帖子
655
精华
8
在线时间
1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2
最后登录
2022-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宏观调控,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12字方针,将成为明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  

  控总量: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超过11%,这是我国经济连续第五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投资膨胀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依然存在。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胡少维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平稳运行态势,但投资增长偏快,投资率不断上升。如果不能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将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至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一些地方投资冲动依然强烈,前三季度,全国有13个省份投资增幅超过30%。新开工项目依然较多,截至10月底,新开工项目19.1万个,同比增加2.25万个。 

    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过高,一方面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还推动了物价上涨。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将直接影响到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任务的完成。 

    刚刚结束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社会总需求过快扩张,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遏制部分行业生产和投资继续盲目扩张。 

    国家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强化投资项目综合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监管,做好全社会投资总量、结构和投资环境的监测。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从严限制新上扩能项目,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同时继续抑制“两高”产品出口增长过快。 

    稳物价: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最新统计,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9%,1至11月累计上涨4.6%,预计全年将达到4.7%,成为自199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今年3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今年8月至11月,同比增幅连续4个月在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与此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快,房价持续攀升,沪深指数高位震荡,都加大了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记者说,这轮由食品带动的物价上涨,虽然是结构性的和阶段性的,但形成原因很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由于今年的物价在高位运行,对明年的滞后影响很大,再加上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明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完成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国家将采取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这六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生产,保障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重点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不断档。加强粮食等重要产品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完善储备体系,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适当增加进口。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强化市场监管,抓好教育收费、医药价格、通信资费、农资价格及涉农收费等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消费者心理预期。 

  调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最近几年,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粗放式的工业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治,第三产业比例较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指出,明年我国将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继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发展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后劲。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明年,我国将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扩张,适当上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核权限,修订行业准入条件,防止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项目的跨区域转移。加强在建项目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项目公告制度,对违法违规项目坚决停缓建。继续抑制“两高”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促进“两高”行业优胜劣汰。 

    我国将继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围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推进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和推动钢铁、水泥、造纸、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企业的兼并重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组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城市服务业发展试点。 

  促平衡:平衡国际收支 缓解流动性过剩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指出,劳动力要素价格偏低和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我国涉外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更为突出。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31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129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174亿美元。 

    当前,外贸顺差仍在扩大,外汇占款过多,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进而又会支撑投资扩张,成为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顺差过大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矛盾。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国际贸易摩擦压力加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务院召开的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要创新对外开放方式,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 

    从12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此次上调是中央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第一次、也是央行今年以来第10次、同时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第14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据测算,上调1个百分点后,可一次性回收近4000亿元。 

    马凯指出,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围绕“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这12字方针,统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张毅 冯晓芳 杨成军/新华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12字方针 宏观调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宏观调控 基调 12字方针

慎独
沙发
xiongju 发表于 2007-12-12 09: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量,物价,,平衡,,结构,,,好,..这才是国家应该做的..还有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跟工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