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fhsky
1716 2

[学术治理与讨论] 学术反腐是一种道德感召 [推广有奖]

贵宾

冷月箫声

大师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1319254 个
通用积分
17587.0576
学术水平
381 点
热心指数
430 点
信用等级
314 点
经验
132684 点
帖子
4229
精华
18
在线时间
38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6
最后登录
2024-4-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高校强调学术规范、严肃学术纪律,但仍出现了不少“学术造假者”。黄金国图(资料照片)

 

 

  复旦大学校园网“2007年第1号”通告,向全校通报三起学术造假事件。 (资料照片)

 

  日前,复旦大学处理了三起“学术违规”事件和相关责任人,并在学校网站上公布了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复旦大学敢于“自曝家丑”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我们在为复旦大学的勇气和魄力叫好的同时,也期待此案例能为当前的学术反腐提供新思路。

  学术腐败虽说是“圈内之事”,但由于大学对社会有着示范和引领的意义,其负面影响与现实危害也就不可小觑。从本质上看,学术腐败是不折不扣的偷窃和欺诈行为,这类行为无疑是对“师者”之尊和大学精神的背叛与颠覆。令人痛心的是,学术腐败的后果并非当事人所能承担,而需要整个社会为之“买单”。

  大学一直被公认为守护社会良知的“最后堡垒”。所谓“社会良知”,不外乎公平、正义、平等、诚信等诸多人类社会的普适性价值。大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彰显、传播这些价值,使之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遵从。而学术腐败无疑让学者首先“矮人三分”,当社会公众试图从他们身上寻求价值信念的时候,必然会产生认知迷茫和价值失落。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种种因素使得社会认知和道德水准与理想状态尚有较大差距,重建社会道德规范也就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在为社会提供智力资源的同时,大学还应该自觉地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航向标和推进器。这种责任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位高校教师身上---他们首先要把道德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再言传身教给莘莘学子们,进而把“道德的力量”辐射到全社会。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曾表示“大学是社会的良心”。从此次复旦大学对学术违规事件的查处来看,学校管理层不仅把“道德理想”纳入治校理念,而且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他们对大学道德价值的捍卫和追求让社会公众受到一次深刻的道德感召和鼓舞。

  当社会公众对复旦此举赞誉有加时,某些习惯隐藏“家丑”的人也许会颇为惊诧,因为“自曝家丑”的做法并没有导致“声誉扫地”,而是优化了形象。这足以说明,学术反腐并不会给大学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学术腐败本身以及陈腐的管理观念才会“蛀空”大学的价值精神和社会效应。从长远看,学术反腐还有赖于法制和制度的建设,这既是今后学术反腐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学术腐败的治本之策。(张以瑾)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5日第2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道德感召 道德感 中国教育报 学术腐败 复旦大学 学术腐败 道德感召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沙发
sfhsky 发表于 2008-1-8 08: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复旦学术违规续:造假丢人 处理了就不丢人


  新闻回放:复旦通报本校师生学术剽窃抄袭事件

  本报12月24日报道了《复旦大学自揭家丑严打学术违规》,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大学此次通报的三起学术违规事件,其中两起都是来自著名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的举报,而“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术打假。12月24日,记者就复旦大学严打学术违规一事对方舟子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此次复旦大学对外公告本校三起学术违规事件,引起社会尤其是学术界很大反响,您如何看待复旦大学的做法?

  方舟子(以下简称方):首先,要肯定复旦大学的做法,复旦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面。以前也有一些学术违规事件被学校处理,但学校一般不发公告,只是在内部进行处理,因此,此次复旦大学集中通报三起学术违规事件是很大的进步。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公告是指名道姓的,以前有一些机构,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曾公布过一些学术违规事件,但都是匿名的,连单位都隐去,相比较而言,这次复旦大学不怕自揭“家丑”,是很大的进步。现在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不愿意处理学术造假事件,认为那是丢人的事情。实际上,学术造假本身是丢人,但处理了就不丢人,反而能够提升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复旦大学此次处理学术违规事件的透明度还可以更高一些,比如共接受了多少起举报,有多少是属实的,有多少是不属实的,也应该公开。

  :网友对复旦大学此次的处理结果也有很大争议,有的认为过轻,有的认为过重,您认为呢?

  :复旦大学此次对学生的处理比较严重,但对老师的处理有些偏轻。学生造假,老师应该负主要责任,有很多学生造假,是老师纵容的,学生比较糊涂,看老师做了就跟着干,老师不能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学生,不出问题就占有学生的“劳动成果”,有福同享,有难却不同当。

  记:您认为目前国内学术界经常出现造假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方:一是个人品格问题,二是制度问题。一方面,不能因为是制度问题就不追究个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光追究个人责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有些造假是被逼出来的,比如一稿多投现象,国内高校对发表论文的要求过高,比如博士研究生至少要发2~3篇论文,硕士至少要发1篇论文,由于这种过高的要求,有些学生就不得不先抄一篇。

  导师也有压力,比如评职称,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发表的论文越多越好。有些学校好一点,会看论文发表的期刊的质量,但仅看期刊的质量也不够,能发表并不代表论文水平高,要看具体论文的学术水平。比如现在国内发表在高档次期刊上的论文增多了,但被引用的其实并不多,因此还是要看论文本身的质量,看这个人的整体工作。但往往进行评价的人并不懂行,他们根据论文的数量,决定是否给这个项目经费,所以这和整个学术评估体系以及资金分配都有关系。

  此外,学术腐败不仅仅是学术界的问题,现在官场上的一些作风已经被带进了学术界,很多教授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很多院士是享受副部级待遇的。

  记:您认为怎么才能杜绝学术造假现象?

  方:一要靠学术制度的改革,二要靠舆论监督,三要靠严厉的处理。

  “新语丝”只能起监督的作用,我们经过初步验证后把一些举报公布出来,但也只能到此为止,没有权力进行调查,下一步必须由官方机构介入,进行公开透明的处理。

  记:“新语丝”每年会举报多少起学术造假事件?有没有反馈结果?

  方:我们一年差不多揭露100起左右的学术造假事件,但一般只有几起反馈,而且会有学校来信“澄清”,但实际上往往是我们刚举报,学校第二天就来澄清,根本连调查的时间都没有。 (周凯)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就只剩下黑板上的方程和曲线。但如诗的数学要与如画的现实结合,经济学才是既活又美的。

使用道具

藤椅
qu123123 发表于 2008-1-8 23: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