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search
1626 0

[教育纵横] 转帖: 割鸡焉用牛刀? [推广有奖]

精神客栈CEO

大师

9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14412 个
通用积分
94.6806
学术水平
1175 点
热心指数
1425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50272 点
帖子
9601
精华
2
在线时间
68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20-10-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割鸡焉用牛刀?  

huofengding688 2014年03月08日20:48:18  



      这句话听起来怎么有点粗,不像是文雅人说的。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句话的来头很大,它可是我们孔圣人说的。

几年前,一个春天的日子,学生吴建英陪我和老友张良去常熟一游。

途中拍了好些照片,林立的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标志; 碧波万顷的太湖风光是自然景色;常熟市民在简易的舞台上的唱歌跳舞,提醒我这里是文化古城。当日游人如织,晴空如洗。鹅卵石铺就的甬道,每个道口都有指示牌。绿草如茵,池泛清波,风筝博天,鸟雀穿飞。如今记得最牢的是那色彩,用缤纷来形容虽然老套,却很恰当。男女老少的衣服的颜色确实多彩,不光多彩,还特别的鲜艳。这让我想起我们以前那个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每个人的脸都是菜色,衣服的颜色除了土头灰,就是军装绿,要不就是大盗黑。如今百姓能大大方方地穿红着绿,除了是经济上的改善外,思想的解放应该也是个理由。不管怎么说,我当时的感觉是,不错,起码人民的生活到底是有些改善了。

不经意间,我们走到一组石碑的跟前。其中一个是关于言偃的。根据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言偃是跟我的远祖仲雍葬在一起的:“仲雍冢在吴郡常熟县西海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

我俯下身子, 认认真真地读着石碑上的文字:“子之武城,闻弦歌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是《论语.阳货》第十七第四章。

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应该是这样的:孔子到了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言偃在那里当县宰),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治理这么个破县城,哪里用得着什么礼乐哦?另外一层意思是说,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哪里用得着我的高足子游啊?)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您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看来,孔圣人也会乱说话,被学生逮个正着以后却又用玩笑来搪塞!

这个言偃是谁?根据资料: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又称叔氏,春秋末吴国常熟人。他是“孔门十哲”中以文学著称的。他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里面却有些说道。何以孔门七十二贤,只有一个是南方人呢?要知道,那时候的江南,可不是今天的模样。那叫“荆蛮之地”! 相对于当时的中原(朝廷所在地,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是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荆蛮二字包含了中原人对南方人的鄙视和看不起。可以想象,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能被孔圣人看得上并收为弟子的话,应该是件不容易的事。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多少有点象非洲某个原始部落的人来到美国后当了哈佛大学顶尖大教授的学生,居然学有所成。你说,是不是很了不起?!偏偏这子游是个弄堂里头抗木头的直性子的主,揪着老师的不是不放,因此就有了《论语.阳货》第十七第四章。让后代的我们也能见识孔圣人如何耍赖。

那时候,没有无锡,常州,也没有苏州。无锡要到秦大将王翦带兵到此,才设无锡县。根据《东周列国志》所载: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灭楚,驻军锡山。军士埋锅造饭,掘地得碑,上刻十二字:“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召土人问之。众说:“此山乃惠山之东峰,自周平王(-770~-720)东迁于雒,此山遂出铅锡,取用不竭,近日渐少。”王翦道:“此碑出露,天下由此渐宁矣,今后当名此地为无锡。”《东周列国志》叙述了无锡与锡山得名于秦始皇灭楚之时, 此后民间广传“无锡锡山山无锡”的谚语。至于苏州,根据南朝的刘宋学者裴骃《史记集解》,“至泰伯,仲雍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一直要到仲雍的第二十五代孙,一个名叫光的人,才派伍子胥筑苏州城,当时叫阖闾城。那叫一个不毛之地啊。所以,司马迁说:“……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短发,示不可用。”为什么要文身短发呢? 古书上说:“常在水中,故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顺便说说孔门十哲,史书又称孔门十哲叫四科十哲。指的是孔子所有弟子中的十位成就很高的人。将他们按照“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这四个类别来划分的话,他们就是: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唐开元年间,这孔门十哲的坐像被塑在孔庙,世代配享先圣。而另一个弟子曾参则以孝闻天下,塑像列于十哲之次。读书读得好,就可以在孔庙一直坐下去的,天天听孔圣人的教诲,世世代代,绝无更改,什么是“世袭罔替”? 似此之谓乎?

本来,讲解论语是大学教授们的事,我一粗人,瞎掺乎什么呀? 我这里借用咱孔圣人的话: “割鸡焉用牛刀?”讲解四书五经的这点事,不劳诸位教授的大驾,俺琢磨着自己玩。我用的字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动不动叫“训诂”,俺管那叫瞎猜,猜对了行,猜错了那叫一个“瞎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 哈佛大学 原始部落 学有所成 鹅卵石 悄悄话 指示牌 照片 常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