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开乐
1292 0

《大自然寻真》第7章:对宇宙现象的解释-1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教授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20 个
通用积分
0.0328
学术水平
34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13020 点
帖子
652
精华
0
在线时间
3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3-17
最后登录
2017-9-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大自然寻真》

第7章  对宇宙现象的解释-1

(第7章共分为5部分上传)

(第2529章的哲学内容已在论坛第二区中的哲学版块上传,请前往阅读和评论


      

       有了“天蛋”宇宙模型以及天体诞生的核球喷射论,我们便可以得心应手地解释宇宙中几乎全部的重要现象。

7.1 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上分布均匀而在小尺度上却分布不均匀

    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上分布均匀而在小尺度上却分布不均匀呢?我们可以用“天蛋”宇宙模型和核球喷射论来进行解释。首先,由于宇宙蛋黄的极度高温,就会不停地喷撒出了大天体,又因宇宙蛋黄的不停自转,被喷射出来的天体都会沿着螺旋轨迹以相同的移动速度先后向外均匀地飞移出去。结果,就使全宇宙的物质在大尺度上分布均匀。再者,各个较低档级的较小核球,又在各自附近的小区域内喷撒出了更加密集的小天体,而小区域与小区域之间都留下了一些空档区域。最后,就使得从大尺度看很均匀,从小尺度看又不均匀了。另外,核球的喷射不可能像水龙头出水那样连续不断,而是会像地球的火山爆发或者太阳风喷射那样时有时无。因此,星系会成群、成团,银河系里的恒星也有“聚星”和“星团”的组合现象,这也使小尺度分布不均匀。

    几十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天文观测上的重大收获是发现了许多类星体,那是更有趣的天体。“类星体距离遥远”;“惊人巨大的能量密集在一个尺度很小的空间区域里,这就是谜一样的类星体”;“红移量越小的类星体,空间分布越不均匀,表现出较高的成团性,就像星系集结成星系团、超星系团一样;红移量更大的类星体,趋向于均匀分布。[28]。据此笔者推断,类星体很可能就是宇宙蛋黄附近第一、二档级的星系核球。刚从宇宙蛋黄喷射出来的第一档级天体,肯定有“惊人巨大的能量”。又因为这些天体刚被喷射出来不久,所以“密集在一个尺度很小的空间区域里”,且“趋向于均匀分布”,但与我们“距离遥远”,所以“红移量更大”;越早喷射出来的天体能量越弱,如果还能被我们看得见,就应该离我们越近,所以“红移量越小”,也因各自又喷射出子天体围绕自身旋转,所以“空间分布越不均匀,表现出较高的成团性”。对类星体更多的分析请参见25.13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肯定是整个宇宙都均匀地充满了烟尘,那就必然是大、小尺度都很均匀。所以,小尺度不均匀的实际问题也就成了信奉大爆炸理论的有关专家们又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了。

7.2  为什么所有天体的公转方向都那么一致

       有了“天蛋”宇宙模型,对这个问题也同样是不难解释的。能喷射出自己子天体的核球天体,都是一些温度还很高的初生天体,由遗传得来的自转方向还未发生根本变化,都依然保持与宇宙蛋黄相一致的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再者,核球喷射出来的子天体逃离母体的螺旋轨迹的方向,都由母体的自转方向所决定,所以天体的公转方向才那么一致,尤其同一个母体所喷射出来的较大子天体的公转方向就更是一致了。

7.3 星系为什么有多种形状

    既然天体都由核球喷射出来,为什么有螺旋星系、椭圆星系、棒状星系等不同形状的星系之分呢?对此我们可以先看一看银河系的情况就清楚了。银核一旦完全停止向外喷射,螺旋带状的内端必然与银核断开,而且断点会越来越背离银核远去。最后,各个恒星根据自己所具有的能量,必定像太阳系里的行星一样,固定在各自的椭圆形轨道上绕着银核公转,使银河系变成了椭圆星系。由此可见,在同一档级辈份的星系中,旋涡状星系应属初生星系,椭圆状星系必定是年龄较大的星系。显然银河星系尚属初生星系,而且目前依然未停止向外喷射,或许只喷射出尘雾和小颗粒等一般性物质,也或许还会继续诞生出新的恒星。另外,既然子天体都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公转(见6.1),就必然使同一星系内的全部天体所共同占据的总空间的形状,有如田径运动员所使用的扁铁饼。于是,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当然就出现形状各异,除了螺旋带状、椭圆形状,以及它们在不同角度所投影而成的,圆、扁不同的形状之外,当视线与轨道平面相重合时,就必然成为棒状了。

7.4 “宇宙蛋黄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合理性

       先看看太阳系的真实情况。尽管一般人会觉得八大行星都很大,可是它们的总和也不够太阳质量的0.2%,太阳质量还是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 太阳与它所喷射出来的全部子天体在质量上相互比较,为什么比例会如此悬殊呢?原因是“核球喷射”毕竟只是喷射而不是分裂,所以不可能喷出很多物质。炼钢炉出钢水时也发生激烈的喷射,喷走了一定数量的钢,但与钢总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虽然钢水出炉和核球喷射两者的温度和喷射方式不能完全相比,但太阳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这个比例关系本身,可以充分证明“喷射”才是太阳系形成的唯一最可靠成因。太阳系里这个质量比例所包含的客观事实,反过来也十分有力地说明核球喷射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天体诞生理论

       依此类推,尽管银河系里有3000亿颗相类似于太阳那样的恒星,相信银核也依然会大得占了银河系总质量的绝大部分。所以,从核球喷射的天体诞生理论出发进行考虑,不管哪一个档级的任何核球天体的质量占该星系总质量绝大部分都是合理的。虽然宇宙蛋黄的温度极高,喷射出来的物质比例会较大,但它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估计也仍然是合理的。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层道理,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不同档级天体的公转速度。从本书后面的8.1我们将会知道,

       V2=GM/R,

  V= (GM/R)1/2,

其中V为公转线速度,G为引力恒量,M为核球质量,R为假定公转轨道为圆形的轨道半径。公式的含义是,假定天体的公转是匀速圆周运动的话(虽然与实际天体的椭圆形轨道的公转有差距,但可以参考),则天体公转线速度的大小与核球质量的开方成正比,与公转半径的开方成反比,即如果是同一个核球或者核球质量相同,则公转半径大者线速度小,半径小的反而线速度大。然而,太阳绕银核的公转半径2.8万光年,是地球公转半径1.496亿公里的18亿倍。太阳绕银核的公转半径这么巨大,按照上面公式的关系,其公转线速度理应不大才是,为什么还大至220公里/秒,反而比地球的公转线速度(29.79公里/秒)还大那么多呢?这就说明了银核质量的巨大程度了。以此类推,相信整个银河系更会以远大于220公里/秒的太阳公转线速度去绕着上一级(即超星系)的中心核球旋转,所以超星系的中心核球质量肯定更加十分巨大。至于宇宙中心核球质量的巨大程度,我们就只好暂且不太确切地把它比喻成为质量抽象的形象化的“天蛋”蛋黄了。至于绕着宇宙蛋黄旋转的第一级子天体的线速度是否会超过光速,我们不得而知,这只能依靠未来的观测事实去认识,绝不能受到相对论的约束而断言超光速的速度不存在。

       网上有资料说:“天文学家们称,根据当前一些统计资料显示,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暗物质很可能占有宇宙所有物质总量的95%”,这种估计可能就比较接近于客观实际,因为各档级核球(包括宇宙蛋黄)都集中了本星系内的绝大部分物质,而这是地球人类目前尚不能用观测事实给予证明的。但是,我们在这里以太阳系为实例的核球与子天体之间质量比例的观测事实,以及天体公转速度与质量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规律,也可以证明“宇宙蛋黄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这个假说的合理性。另外,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天蛋”宇宙模型的建立是有根据的,并非空想出来的。

7.5  暗物质是些什么东西

       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质,究竟是些什么东西,这已经成为目前尚未被科学界认知的热门话题。“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这就是暗物质存在的依据,除非不承认经典力学定律。笔者认为这个“100倍以上”的观点十分正确。在此,也正说明了万有引力和离心力的力学定律在宇宙的各个角落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几乎从定量上很明确告知我们关于宇宙中实际上应该存在着多少数量的物质。可是,由于观测不到那些物质,各路专家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拼命寻找,并设想出了各种无形的影子,命名为重子、轴子、重粒子……,还创造了黑洞、热暗物质、冷暗物质等新概念,甚至更有反物质、反引力的超奇特概念,可谓无奇不有。由此可见,暗物质的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大爆炸理论学派所晕头转向、既头痛又无法解答的严重问题了。但是,用我们的“天蛋”宇宙模型配合核球喷射论,便可以轻松回答这个问题。

       在7.4中已经说过,“太阳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这样一来,太阳质量相对于太阳系内其它天体总质量不就正好是“100倍以上”吗?当然,太阳并非暗物质,怎么能用其与之相比呢?其实,“暗”只因看不见而已,并非宇宙中存在什么反常的物质。核球喷射论认为全宇宙的物质都一致来源于宇宙蛋黄,只是由于温度不同而使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异而已。从宇宙蛋黄的深层,直至恒星、行星、卫星,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从基本粒子状态逐渐过渡到原子、分子状态。核球喷射论又认为,从宇宙中心核球直至太阳系,每一档级的星系都存在着一个中心核球,核球的质量都占其所属星系总质量的绝大部分。不管地球人能否观测到这些核球,它们都客观存在着,这正是“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的根本原因。虽然,由于核球都是流体性质的,而且整个核球是自转的,热源又位于球心处,这就造成整个核球内部都环流滚滚,而不同的物质又不可能都混和得那么均匀,所以在不同时间,在核球的不同位置所喷射出来的不同天体,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物质就必定有所差异。但是,从大的方面进行比较,相信各星球的物质都应该与我们的地球大同小异,绝不是什么另外的奇异物质。那么,为什么很多物质都不被我们看到而变成了“暗物质”呢?原因有三:

       ①不少核球天体本身因温度已经降得很低而不再发出可见光,所以稍远一些我们就看不见,于是人们就称它们为黑洞之类了;

       ②虽然很多星系的中心核球还是高温和发光的,但被挡住了,你就看不见它们。就说最靠近我们的银河系吧,在银盘中有着3000亿颗恒星围护着银核,这就已经很大程度上挡住了我们的视线。银核的周围又是浓密的烟雾捂盖住,这更使得我们近在银河系中也极难看清银核的真面目。其它很多星系的核球也一样会被浓密的烟雾捂盖着,我们去看那些比银核更远得多的星系的核球,当然就更加看不到了。至于去看远处更高档级的星系,例如超星系,它更有多达千亿平方之多的子天体(即银核的兄弟姐妹),加上其核球周围可能也是烟雾重重,即使有高清晰度的顶级望远镜,也未必能看得到其核球的“肉身”吧!

       ③虽然目前的观测技术已经可以观测到100多亿光年那么远的星系或类星体,但相信还远达不到宇宙蛋黄的距离,而宇宙蛋黄那里才是真正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地方!

       从核球喷射论出发考虑问题,既然下一档级天体都由上一档级的天体核球喷射而诞生出来,那么,同一档级的子天体与核球天体之间的质量比例,就应该在不同档级的天体之间有着很好的参考比较意义。这就是说,既然太阳质量是太阳系内其它全部子天体总质量的100倍以上,那么,不管银河系也好,超星系也好,全宇宙也好,它们的中心核球质量与其周围全部子天体总质量之间,都应该有相似的比例关系,也即差不多都是100倍以上,尽管具体的比值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虽然用现实的仪器观测不到的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成了当前的天文专家们的“暗物质”,可是我们用“天蛋”宇宙模型配合核球喷射论,却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物质的客观存在以及存在何处。在此最为关键的,之所以“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正是因为所有大型星系团中都有一个虽然看不见,其质量却占了星系团中恒星总质量100倍以上的核。

7.6  要正确认识银河系的旋臂

       有文献认为,银河系的“旋臂会越旋越紧”[7],真的吗?我们的回答是绝对不会的!从银核喷射出来而逐渐散开的所有天体,虽然它们沿着螺旋轨道绕银核转动的切向线速度,都基本上相同于银核表面物质绕银核转动的线速度,但是,因为内、外圈的周长不相等,所以离开银核越远的天体绕银核转动的角速度就越小,也即离银核越远的天体绕转一圈所花的时间就越长。于是,从远处看去,就会出现旋转角速度内外不同步的现象,即里边转得快而外边转得慢(如果考虑绕转速度随着半径加大而趋于减小的因素,还会使这种不同步现象更加严重)。由此,便使一些人发生错觉,认为“旋臂会越旋越紧”了。事实上,银河系的那种旋臂并不是舞台上几条拉不断的“丝绸带子”,而仅仅是大量排列在一起的,并无绳子互相牵扯住的星星点点,它们非但不会被越旋越紧,还会越跑越散开(见3.1)。

       从6.2、6.3可知,银河系旋臂由银核喷射出来的恒星和星云,以及由恒星再喷射出来的行星等各种天体组成,极少量处在旋臂之外的天体属于特殊情况。所以,彼此相邻的天体绕银核的旋转线速度基本相同。由于内圈路程短而外圈路程长,这种现象就像是固定在环形跑道上赛跑的内外不同圈的运动员一样,整个旋臂的外形肯定是内圈转得快而外圈转得慢,除此之外,各式天体谁也不能偷跑出旋臂,这也正体现了大自然造化的奇妙之处。

       “除了恒星等天体的公转,银河系的旋臂图案也在银盘中转动。相对于旋臂图案,当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团‘冲进’旋臂时,因运动受阻而被压缩,使云团受到扰动而出现新恒星孕育的契机。”;“人们或可推测:太阳已经多次穿越银河系的旋臂,差不多是6000万年在旋臂中,8000万年在旋臂外。虽然,人们还不知道旋臂对于地球的环境曾产生什么影响,但有一些事实或许值得人们思考:恐龙灭绝的时代,太阳系处于旋臂之外;而人类形成的年代,太阳系正在旋臂之中。”[28]。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是比起“旋臂会越旋越紧”更加有害的严重错误认识。说是“新恒星孕育的契机”,显然是要以这种错误的认识,无端造出星云诞生恒星的动力依据,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星体由星云诞生的学说是完全违反自然辩证法的,请细看25.8、25.16,这里就不再多讲了。认为“太阳已经多次穿越银河系的旋臂”,这毫无科学根据。6000万年和8000万年不知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不能用一句“人们或可推测”,就可以随便只提出论点而不需要论据。至于恐龙灭绝也因旋臂之说更是骇人听闻。既然“恐龙灭绝的时代,太阳系处于旋臂之外;而人类形成的年代,太阳系正在旋臂之中”,这样不就很快要轮到人类面临灭绝的命运了!如果用这种逻辑形成的恐惧感传播出去,其吓人的程度恐怕连“2012年世界末日”的传闻也望尘莫及吧!“2012”的依据只是一个不起眼地方的抽象历法,这里的依据可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旋臂”和天文学家的推算呀!所以说,正确认识银河系旋臂的问题,是不容怠慢的重要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大自然寻真 大自然 椭圆形轨道 银河系旋臂 宇宙大爆炸 天体公转方向 宇宙物质分布 暗物质 银河系旋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7 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