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rsky
10015 20

[其他] 大家看看定量分析在国内就这么个状况(gloryfly版主原贴)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粉丝

贵宾

山火风林

院士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1
论坛币
24376555 个
通用积分
0.0518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36 点
信用等级
14 点
经验
11196 点
帖子
1495
精华
3
在线时间
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6
最后登录
2020-1-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讨论]转个帖子,大家看看定量分析在国内就这么个状况 定量分析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地位 2005-7-1 Cenet论坛 itiszxl 阅读65次 itiszxl: 近段时间在学术界兴起了数理分析的风气,定量分析和计量模型泛滥,甚至一些人认为:如果没有模型和图表,一些论文就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论文。 有一个笑话:有一次,一位一流的经济学家在一次高级研讨会上说:“我证明了许多极右派定理,今天很高兴能给诸位提供一条左派定理。”结果,在定理的推导过程中,有人发现他漏掉了一个负号,在改正了这个负号后,其定理由极左派变成极右派了!这种人是数理走火入魔者,把数理模型当成不仅是工具,而且是玩具,不承认数理模型是分析现实经济的工具。孙老师要求我们坚决反对唯工具论,不要成为工具的奴隶,防止数理模型走火入魔。数理模型走火入魔者分为两类:一种是将全部影响因素引入模型中,这样虽然看上去有科学性,但这种极端要求会造成数理模型与实际经济脱离,因为实际经济现象繁杂无比,经济数理模型永远不可能达到在各方面都与实际经济一致的程度;另一种人是常用简化模型的迷信者。他们没有认识到经济现象是联系的、动态的,如果坚持简化模型的一切含义,就会造成违反常理的结论。例如对效用的分析,经济学一般假定人们的效用只是各种消费品与闲暇的函数。这在绝大多数经济问题上,是可以接受的简化假设。这个函数的简化性或不全面性是显而易见的,假如当某人的健康恶化或与太太吵架时,即使消费增加,其效用也是会下降的。因此,用这个简单函数的分析是基于其他影响人们效用的因素不变的假定下的。但经济学者用这个简化函数用得多了,一些走火入魔者认为它就是圣经,它就是一切。 定量分析在区域经济学中也广泛应用,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就是证明。但是和其它学科一样,对定量分析和数理模型也不能迷信,要科学认识。这是本人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qimans: 你反对定量分析在区域经济学中的滥用,这是对的。可是你提出的两个小例子,却无法说明这一点。前者一流的经济学家证明中出错,并不能表明他的方法不合理,他在滥用数学;后者简化模型只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当然会损失一些具体的细节,正如很多复杂的小样本分布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会越来越接近简单的正态分布一样,简化模型在大数原则上是普适的,就足够了。 定量分析工具很重要,当然最根本的是要有正确的经济含义。就我的经验而言,好的数理模型虽然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抽象,但它可以保证分析过程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并且可能得到比定性分析更精细的结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造计量模型,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对数理分析和计量分析工具的运用和滥用之间的区别,有时很难分别;只有真正钻研过的人才有说话的资格。正如我导师说的,只有真正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人,他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才是可信的。 所以像我们这样并没有真正学会运用定量分析工具的入门者,适当的“滥用”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步,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去,而不是被旁观者的闲话所吓倒了。 itiszxl: 我反对的是定量分析和数理模型在经济学中的滥用,这种为了发文章,写论文,为了所谓的文章的美观而滥用模型。一些所谓的国内顶尖杂志,好多文章都是抄袭国外的模型,而不管中国的国情是否适用,更奇怪的是,这些文章在给出一些难懂的模型和找不参考文献的方法后,原始数据、数据处理、模型检验结果等在文章中“由于篇幅所限”都没列出,最后却得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这种风气不可长。不错,我们是要学习,最好是掌握了别人的分析方法后结合实际做一些研究。我批判的是现在经济学界这种不良的学风。对定量分析当然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定量模型是很好的工具,有时比一些定性分析更能说明问题,也能发现一些隐藏在现实背后的问题;但是定量分析首先要经得起统计和各种数理的检验,其次最重要的是要经得起经济检验,不能唯模型而模型。记住定量分析永远只是分析工具,经济思想往往更重要。 qimans: 但是你要清楚,目前中国的现状是数理和计量分析在经济学的运用仍然远远不够,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低质量的定量分析的文章的重要原因,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的人太少了。因此,当前最重要的不是要大呼防止数量分析方法的滥用,而是要鼓励大家积极去学习和运用这类方法。而且在学习的初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允许的,当然有牛人能多多指出我们的错误是更好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太多说“中国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水平低下”之类无聊的批评,和看似充滿责任心而大声疾呼“要反对定量分析在经济学中的滥用”之类空洞无物的话。我们最需要的能切实指出我们如何用错了,错在哪里,要如何正确进行数量分析的简单而切实的忠告。 你能给我们说说,我们常见的误用数量分析的简单例子吗? xxxdg: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本来就是互补的,只是精确与否的问题。学科性质不同,对定量分析的依赖也不同,实验科学甚至往往要求对数据的精度给出说明,数据的有效位数甚至有时会反映整个实验的成败。经济学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从一开始的基本方法也就是从数据序列中寻找规律,由一些曲线来解释规律,因此,对于“滥用”这个词,个人表示怀疑,何为“滥用”?用到什么程度就算不“滥”???不能说采用定量分析很多就不对,如果这样评论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有十足的把握,同理可证,有无数的定性分析都是胡说八道。计量模型当然会有适应性,所谓照搬,是学术道德的问题,是人品的问题,而并非计量的问题。 itiszxl: 我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本科时由于计量分析模型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学校里的学术权威都是那些“万金油”式的全能的政治经济学家,我十分不屑他们的永远不变的经典学说,对那些由拷贝、剪切形成的无数的定性分析文章也不屑一顾,那时就整天在数学系学习各种计量分析方法,虽然痛苦,但也知道了许多数学模型和自学了各种数理软件,对定量分析工具无比崇拜;研究生后我还是在学习各种数理模型和软件,做了许多自认为有创造力的模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时候我开始对经济学说史非常入迷,读了许多经济学家的传记和著作,这时候我感觉到我才真正进入了经济学的殿堂,也感觉到经济学包含的思想是最重要的,那些有限的经济学大师影响世界的是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他们建立的什么具体的数理模型。从亚里士多德的“致富论”到斯密的“经济人”假说,再到边沁的“效用论”,贯穿经济学说发展的是这些经济学家的伟大思想,难怪凯恩斯也以这样的话作为他著名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总结,经济学家的思想,“不论它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 (凯恩斯,1936)。在研究生阶段我对定量分析工具似乎有了一些客观的认识,但还是不清晰,但我明白了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再上一个层次后,以及和一些所谓的学术权威及海归学者合作后,我对定量分析再也不迷信了。我知道有一批人为了在所谓的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而闭门造模型,从国外抄一些模型回来后,就不管前提假设是否一致,开始收集数据让一批学生在那里套用,得出了一些结论,如果结果和现实相符那他们欣喜若狂,他们会说模型和现实拟合的非常好;如果结论与现实不符甚至对立,他们又会沉溺在又发现了新规律的快乐中。数理分析在他们手里变成玩具,这也难怪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些人和他们模型的不屑。 我不是定性分析的顽固派,但现在也不是定量分析的死守者,我觉得对于一个学经济学的人特别是一个入门者,对二者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二者都不能偏废。上面我拿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最好从本科时起,就要对经济学的思想传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思想框架,这是经济学的森林;其实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工具,这是研究经济学各个分支和专题的必备工具,掌握了它们你就可以观察经济学的各个树木或者是树木中的或个枝节。记住模型越具体,进入的变量越多,则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枝节)就越具体,普世性就越差。 我的观点是:我们即能从宏观上定性的俯视经济学这片森林,又能近视地进入经济学的某个分支,用定量分析方法观察具体树木,但是永远不要夸大定量分析的作用,它只是一个分析工具罢了。至于“常见的误用数量分析的简单例子”,这个太多了,随便找一个国内以权威标榜的杂志,随便问一个负责任的正规经济院校毕业的经济学老师,他们都会向你举出无数的例子。只不过再去找那些杂志看一些垃圾文章,会花费你太多的时间,这种成本的付出不符合一个理性人的假定,除非你的导师要你去发现它们的错误,以此进入某个具体专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试过效率很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3 22:52: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gloryfly Glory 定量分析 区域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版主 定量分析 状况 gloryfly 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沙发
warsky 发表于 2005-7-4 15: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后续的讨论:

jjlrm

两位兄台高见。其实,国内存在太多的以定量分析作为幌子的所谓经济学研究,一味地标榜定量分析,利用一些很值得怀疑的数据和方法在一些所谓的核心甚至权威上发文章。误导了一代学子。定量分析很重要,这谁都知道,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去定量,恐怕就要误入歧途了。 我特别反对唯工具论,一味地夸大数学的作用,以至于大家对思想抛弃去追求工具,舍本逐末之举,缘木求鱼之为。我的很多同学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只学习数学去套一个个数理计量模型,静态还不懂就开始动态了,均衡还不懂就开始非均衡了。写出来的文章,只有数学没有思想。连起码的逻辑推导和经济含义都不知道,只知道数学符号。 可怜之极,

经济学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完美结合。定性的作用不必提了,定量是我们在以前忽略而近几年兴起的,值得鼓励,但切勿为定量而定量,为定理而定理,为数学而数学,此乃经济学之大戒也。 汪丁丁的数学不错吧,但他也主张目前经济学刚刚兴起时,不宜过于强调数学,而应注重逻辑和直觉,然后才是数学。持此类观点的还有钱颖一等名家。 总之,定量提倡但不可“滥用”。只为工具,不为目的。 别望了”数学是个好仆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主人“。

itiszxl

感谢jjlrm的发言和补充。随着近年来大批自认为掌握了大量的数量分析工具,接受现代经济学正统教育的学者归国(这些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国内读了数学系的本科后到国外半路出家学经济学,他们在国外发现趋向于模型化的现代经济学对他们这些掌握数学工具的人来说实在太简单,但是却是社会学科的“显学”,比学数学有前(钱?)途,更容易出成果,在国外可能他们永远只能是学生,但回国后他们肯定是学者甚至经济学家)后,国内经济学界出现了“非此即彼”的争议甚至对立,一些从美国回来的国外学者在获得美国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也学会了美国人的傲慢和善辩,回国后到处做报告,“义愤填膺“地宣讲国内经济学研究的落后,国外研究的多么先进,鼓吹论文里数学越多,则经济‘越“高级”,越”前沿“,悲夫!国内那么多被这些海归少壮派定义为非主流经济学的学者,集他们智慧结晶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所运用的经济学思想都是非主流的,非现代的,都是落后的,这怎么会让这些在国内自封为权威、有自己既得利益的功勋经济学家所信服和接受呢! 国内经济学的这两种势力的对立非常严重,有的学者也失去了风度互相进行学术之外的人身攻击,而这些人都是经济学的“大家”啊,这可苦了我们这些学经济学的学生,在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也会走向“非此即彼”的境地,在学习上也会存在“非此即彼”的偏颇。难道这就是我们与现代经济学接轨要付出的代价?

jjlrm

看得出,itiszxl兄关心学术甚切,佩服。如今的经济学,已不同于以往,要数学很好才行,这样做,好,但是往往我们在追求的时候忘了最初的目的。举一个例子,就像我们吃饭,吃饭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添饱肚子去更好的工作去追求理想,如果我们吃饭时忘掉了理想、目标这些东西,将其仅仅变为一个吃饭的过程,并且将追求华丽的奢侈的筵餐当作目的,那就成了“为吃饭而活着的人”,别忘了,雷锋说过:“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吃饭很重要,但它只能是途径,不是目的。 数学工具、定量分析也很重要,但是工具,不是目的。

我相信相比于同龄人,我的阅读面还算广泛。读书的心得是新书总体不如老书,国内书不如国外书。中国的学术,日渐苍凉了。绝大部分国内的博士论文是不堪一读的,读了让人寒心,那是为文凭而作的秀。绝大部分书也是不堪一读的,读了让人寒心,那是为名利而作的秀。当然,我不排除个别的人个别的书。 就经济学而言,我以为看商务、三联、人大、北大、上海人民的老的新的经典的翻译和国内学者的著作就差不多了。当然其他出版社也出一两套好书。期刊,我以为新出的各种以书代刊的刊物如《经济学(季刊)》《制度经济学研究》〈南大商学评论〉〈产业经济评论〉〈区域经济评论〉〈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等等还能皆顾思想和工具。〈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老刊就不必提了。但说实在的,没有新的自己的能够很好解释中国现实的理论,拾人牙慧而已(当然,有的连牙慧都不会拾)。〈战略与管理〉本来是很有见解的一份刊物,但不知得罪了那位神仙,去年关了门,莫名其妙的死去了,没有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苟延残喘”下去,一刀子就断了头,也没有了“后来人”。搞的好的也就是北大、人大、复旦、南开、社科院、武大等几个学校。但还是ccer最好。 中国的经济学,也许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路正长,夜也正长”,要需要众多的人献身去在”漫漫其修远兮的路上“,苦苦”上下而求索“的。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藤椅
moonran 发表于 2006-3-23 22: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ding

使用道具

板凳
eblog 发表于 2006-3-23 22: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赞同,模型代表不了思想

使用道具

报纸
asdfgh 发表于 2006-3-26 16: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低质量的定量分析的文章的重要原因,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的人太少了。-------Right!!!

使用道具

地板
shihuitao 发表于 2006-3-27 21: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目前的社会还是要深入研究的,定量分析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工具。至于有人滥用数理工具,那就是人品的问题了,不是工具之错。真正搞实证的大家还是发现了很多凭感觉所不能发现的东西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一些数理工具,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坚决的拒绝学术腐败,这样我们也许真的能发现一个很奇妙的世界,一个和想当然不太一样的世界。

使用道具

7
leabai 发表于 2006-3-28 11: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本来是动态系统。目前我们的初中级经济学教材主要还是研究静态参数,因而使用数学较少。动态经济学是经济学与自控理论的结合,如引入状态方程等,数学含量较大,可以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经济系统仿真分析。
李志刚: leabai@126.com

使用道具

8
ttss 发表于 2006-4-4 12: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又是把途径当成目标!!!

在路上

使用道具

9
hirenek 发表于 2006-4-4 12: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年头除了几个大师可以不完数学发文章,别人恐怕没什么希望。

使用道具

10
眼量 发表于 2006-4-7 13: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工具的滥用是导致工具受到贬发的原因。工具的用运必须正确,否则 不仅是滥用,简直就是罪恶!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