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zuzst
1418 1

转(台湾研究) [推广有奖]

  • 4关注
  • 3粉丝

副教授

4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16 个
通用积分
0.0011
学术水平
9 点
热心指数
24 点
信用等级
11 点
经验
23295 点
帖子
595
精华
0
在线时间
8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4-15
最后登录
2022-9-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位陆生眼中的台湾:全岛没有一所抗日纪念馆

来源:邵庆龙 2014-06-27 09:10

分页模式

  导读:可是为什么全岛没有一所抗日纪念馆呢?难道日本人对台湾的伤害比国民党小吗?”回答往往是日本在台湾进行了现代化建设,我反问之:“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台湾的物资进行侵略战争,挤奶必须要肥牛的。而国民党可是带领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这些功绩可毫不逊色于日本。”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沉默或不置可否,一位台湾同学更是坦言,“或许台湾人受到日本人的思想同化了”。
  生命是如此的奇妙,会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从未想过会来到祖国的宝岛游学,但机缘巧合,成为川大赴台交流学习的九人之一。来台数月时间,会刻意地观察、体味台湾,以便客观全面的了解台湾,记之,以述其概。
  一、印象台湾
  台湾的初始印象,来源于台商的阔绰和媒体的传播,隐约中把这个小岛想象成一个政坛混乱的富庶之地,又因为两岸特殊的历史渊源,萌生了许多迫不及待探寻的欲望。由上海而香港、由香港而高雄,在飞机上看着窗外一层层的白云从眼前掠过,突然想起了韩寒访台时所说的:“台湾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那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当飞机越过深蓝色的海,终于靠近了陆地,我趴在窗边努力的眺望,渴望看到我想象中的高雄——沿着海岸线蜿蜒的高速公路、擎天的高楼,还有在海港里骄傲地鸣笛起航的游轮。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片毫无生机的黄土地,几座红瓦砖房散布其间,突兀而零落。飞机停在高雄机场,与刚刚离开的上海浦东机场和香港机场相比,寒酸破旧许多。我拎着行李走出机场,一股热浪迎面袭来,耀眼的阳光笼罩着空荡荡的大街,闷的令人窒息。
  景点是被金钱异化的地方,普通的街头巷尾才能品出真正的台湾。由于经济的停滞,台湾没有很多现代化的发展,却更多地保留了上世纪末的风味。台北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主干街道旁就是空荡荡的小巷,垃圾堆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少见富丽堂皇的商场,超市几乎只有小小的SEVEN和全家,里面摆着琳琅满目的西式面包和牛奶,却找不到一份中式餐点;商店外是一条狭窄的走廊,透过商店厚重木门的玻璃橱窗,仿佛窥见了老上海滩的踪影。高雄则是另一番景象,街道旁外凸的招牌上写着“正字”,而不是台湾人不屑一顾的简体字;马路上鲜见自行车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群呼啸而过的机车;戴着防止病菌的口罩已成为一种习俗,甚至是一种服饰的点缀;路边的小吃店铺随处可见,很简单也很干净;女孩子钟爱的服饰店和化妆品店往往精致小巧,店主热情而礼貌,不会因为只看不买而使脸色;扶梯上人们会自觉地站在右边,把左边留下来给有急事的人走,电梯里的按钮旁会加上盲文,人性化关怀由此可见一斑。夜市是台湾独有的文化,白天还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晚上六点路口一封,摇身一变成了熙熙攘攘的集市,除了担仔面、卤肉饭、蚵仔煎、烤虾和各种海鲜,你甚至找得到变味的四川火锅和兰州拉面。但令人惊诧的不止于此,在狭窄而喧闹的街道上,你不会感觉到人挤人的尴尬,因为所有逆向而行的人都会自觉地分开两边,排队而行,甚至在转弯时都会自觉地排队!这让不管在走路上还是生活上都惯于“见缝插针”的陆生和陆客们感慨良多,或许这也是台湾社会秩序和公民素养的一个侧面吧。
  二、亚细亚的孤岛
  作家吴浊流曾写过一本盛行一时的小说《亚细亚的孤儿》,描述了日据时期如弃儿般的台湾。而如今,台湾则更像是一个孤岛,她的孤独,不是源自于地理位置,而是人的心灵。相对于政治变迁和国际要闻,他们更在乎身边的生活。台湾的主流报刊,几十个版面中只有五、六个是两岸关系和海外议题,其余都被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占据。当我问台湾同学哪些报纸在台湾最受欢迎时,他说不如看《苹果日报》吧,里面没有政治,娱乐新闻很多的。台湾的脸书(facebook)里都是个人的琐事和照片,而大陆的人人网则包含了海量的信息,不仅可以了解到朋友的最新动态,找到雅思、托福资料,查阅各种原创的评论性文章,甚至还可以开“小站”——国际关系、文学、艺术、摄影······引来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台湾同学生活悠闲许多,你要是问起哪里好玩,他们会如数家珍;若是聊起国际新闻,则是一脸的茫然。除了网络,图书馆是了解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大陆的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为占位置而发生口角的事时有耳闻,而台湾的大学图书馆往往是个冷冷清清的地方,它对某些同学来说是打盹的最佳去处,因为安静又凉快(有空调)。曾经去过台湾中山大学,奢华的十层高的图书馆竟然“人迹罕至”,有几层是空的,有人的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几个。看着丰富的藏书和先进的图书设备空闲在那,真是有暴殄天物之感!台湾当年“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勤奋与活力哪里去了?
  大陆与外部有着交流的不便,却有很多人想出去一探究竟;台湾与外界有着畅通的连结,但很少有人愿意探索,由此引发不少可笑的误解:公交司机以为大陆没有屈臣氏,售货员认为大陆人都是随地吐痰和不守诚信的,老师会以为大陆人当兵还要看出身。一次和浙江理工大学来台开会的教授聊天,他说抽空逛了一下高雄市区,实在觉得和想象的相差甚远,可司机还骄傲的问他高雄怎么样,他只好谦虚的说:“和杭州差不多吧。”司机很惊讶,默不作声。那位教授说,其实我想说高雄实在比不上杭州,可以念及台湾同胞的感情,怕他接受不了,只好说假话。事实上,这种对于大陆的虚幻的优越感普遍存在于很多台湾人心中,几十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他们心中扎根,偏见的观念直接导向负面的看法,再加上与外部讯息的隔离,凭空的想象就无可避免的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实”。
  三、历史的沉淀
  台湾现今的发展,多亏了历史的沉淀。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台湾便出现了清朝最早的点报业、新式邮票和最早投产的新式煤矿。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岛后,开始改造这个“化外之地”:改善卫生习惯,断了鸦片,松了小脚,剪了辫子。除此之外,对于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两项投资,就是教育和基建。日本殖民时代,整个台湾只有一所“台北帝国大学”(即现今的台湾大学),是专门为在台日本人设立的,因此台湾学生的比例仅十分之一不到,而且主要集中在医学与农科,法律、政治等应用于统治管理的学科是决然不许台湾人学习的。固然如此,适龄的台湾孩子还是可以完成基础的义务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而当时的大陆,还是一个硝烟弥漫的主战区,教育在战火的硝烟中苟延残喘。基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尤其是交通。在1945年台湾光复时,铁路密度远高于大陆,航运港口有基隆、高雄、花莲、苏澳等港口,台中港也在建设之中,当时的高雄港月吞吐量已达20万吨,为八九十年代成为世界第四大港口铺垫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构筑较为完善的教育和基建推动台湾的发展,使其成为“帝国宝库”,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战略物资,维持着“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虽然有着“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战略导向,台湾的发展受制于日本的桎梏,但这也间接的保护了台湾免受战争的摧残,在二战中只受到很小的破坏。这些历史的沉淀支撑着台湾步入二战后的经济发展的辉煌,但也成了一个摆脱不掉的包袱,让台湾不得不负重前行。
  台湾人认为他们近四百年的历史是一部被外来政权不断统治的历史,西班牙人、荷兰人、郑成功、满清、日本人和后来的国民党,特殊的历史让台湾缺乏民族意识和清晰的身份认同,这是政坛乱象和经济停滞的根源。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抑或两者都是?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抑或原住民?是偏绿还是偏蓝,抑或中间派?当一个个的疑问无法达成社会层面上的统一时,分裂成为必然,这点在政界尤为明显。一位台湾老师曾在我面前直言不讳的说,他只会投票给符合自己阶层利益的候选人;原住民召开研讨会斥责汉人对他们的不公,却从不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难处;大街上游行的群众也只是集团利益的诉求者,是否会更多的伤害社会整体福利,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民众以骂ZF,呛官员为荣,体验着“人民头家”的快感,而ZF则被民意绑架,议而不决、效率低下。这些社会异象体现着“台式民主”的悲哀:台湾依政治统独立场区隔两党政治,而西方则是依经济的左右价值区隔两党政治。后者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一定均衡和促进作用,但是,台湾的两党政治除了用统独意识形态对立的心态丑化对方,累积社会的仇恨,就是内耗,几乎没有正面积极的功能。如鬼魂般萦绕在台湾人心头的“二二八”事件,被刻意过分的渲染而成了政党攻伐的利器,事实却被抛在一边,无人问津。当学生指着“教育部长”的鼻子骂他“伪善”、“装死”时,当台湾清华大学的博士开厂制毒、危害社会时,当台铁高层爆发严重贪腐弊案时,当劳保基金濒临破产时,当台资回流却遭遇政策瓶颈时,台湾当重新梳理历史的脉络,躬身自省了。我曾经多次问过不同年龄阶层和职业背景的台湾人同一个问题:“台湾到处在宣传国民党在“二二八”事件中对台湾人的迫害,可是为什么全岛没有一所抗日纪念馆呢?难道日本人对台湾的伤害比国民党小吗?”回答往往是日本在台湾进行了现代化建设,我反问之:“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台湾的物资进行侵略战争,挤奶必须要肥牛的。而国民党可是带领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这些功绩可毫不逊色于日本。”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沉默或不置可否,一位台湾同学更是坦言,“或许台湾人受到日本人的思想同化了”。曾有一位台湾人写了一本书,叫《成为日本人》,描述了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人的内心挣扎,挣扎是否该成为日本人。台湾要重振,首先要肃清历史,认清自己,达成共识,扔掉包袱,才能轻装前进,摆脱现在的困境。
  四、信仰
  台湾最宏伟奢华的建筑不是ZF大楼,也非大学校园,而是寺庙。台湾香火的旺盛不亲身体会是无法想象的。在台湾新近评定的12个最热门景点中,有4家都是寺庙,占了三分之一。小小的台湾岛汇集了四大佛教名山(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禅寺和慈济会),成为海内外善男信女的朝圣之地。曾参加过佛光山的万缘水陆法会,雄狮和白象的雕像分立门前,庄严而肃穆。金碧辉煌的大堂里有星巴克和各式餐点,以及旅游纪念品。穿过大堂就是开阔的平地,几十间展览厅整齐的一字排开,每间都有佛法的宣传和免费的3D电影,不停的播放着星云法师的“一笔字”和释迦摩尼的传奇,尽头是宽阔的广场,印度式的白色佛塔令人敬畏的耸立其间。很难想象这样浩大的工程全部由海内外的佛教徒捐赠所建,每天迎接着各地的香客,有的是父母领着孩子、有的是牵手相伴的情侣,有的是海外的旅游团,还有的是儿女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合十不停颤抖的干枯的双手,朝向佛陀虔诚的参拜,口中念念有词。天黑时我才离开,一个中年妇女慌忙的走进广场,毫不在意脚下的泥土,跪在上面就叩头。我怕惊扰到她,远远的站在一边,感受着祥和与信仰。
  台湾是个充满信仰的社会,不止在寺庙里。捷运站里有免费的书刊杂志,很多是文学名著而非致富经之类的杂书,可以拿到车厢里看,到了终点站再还回,若是在大陆恐怕很多书已不知去向。犹记得台北车站大厅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名女子站在原地目不转睛的看着一本书,我站在一边远远地看着她,久久不愿离开,感觉如玉女般圣洁。高雄的美丽岛捷运站经常举办小学生乐团演奏和艺人的钢琴独奏,人来人往却并不嘈杂,在丝丝入扣的乐曲声中,我听到了一种信仰,品到了一种文化。大陆缺乏的不是经济数据,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信仰。没有信仰,我们将失去自我,又如何让台湾人信服呢?
  “自言自语”专栏广求稿件,杂文、评论、感悟皆可,不要八股,要言之有物。投稿请发:jiayj@ifeng.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FACEBOOK 社会经济发展 台湾清华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 国民党 侵略战争 传统文化 台湾人

沙发
zsy651012 发表于 2015-1-30 19:06: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来看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1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