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攀
2438 17

[学术与投稿] 写在即将博士毕业之际 [推广有奖]

贵宾

学术权威

74%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鼓励原创论坛首发

计量学习解答资料

中国经济书籍资料

威望
4
论坛币
515546 个
通用积分
17.8729
学术水平
1954 点
热心指数
2245 点
信用等级
1864 点
经验
399355 点
帖子
5820
精华
4
在线时间
33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27
最后登录
2017-1-9

二级伯乐勋章 一级伯乐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导读:马上就要答辩了,回顾这几年的学习科研历程,感慨良多。


     总结一下自己犯的主要的错误,希望以后少走弯路。


    1)对导师过于信任和依赖。

    导师辅导我的方式是放手型的,刚开始就给了很难的课题,没有高年级学生带,自己瞎折腾了大半年,做不出来,结果导师换了个更难的课题,又浪费了大半年。当时一方面不了解博士生的一般培养模式,另外一方面对导师过于信任,从来没有置疑这种指导方式是否适合自己。如果刚开始跟导师商量好先跟着高年级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然后再自己独立做,出成果应该会快很多。再就是过于相信导师对于课题的把握,从来没有置疑过课题是否适合低年级研究生。现在回过头重新看这两个课题,觉得给博士后做可能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直到博士五年级,我才开始发挥自己的小宇宙,跟导师争辩课题的可实施性。当然,现在对于教授也不是那么崇拜了,他们也只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对课题的风险进行预测,失误在所难免。学生如果没有办法避免课题,但是能够把课题导向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发展的方向那是最好的了。总之,对于导师布置的课题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鉴别,不能盲目顺从,大部分时候如果学生能够提出更好的方向,老板都是不会反对的。


    2)和导师交流不够

    关于课题的难度和对自己能力的把握,如果在进实验室初期能够和导师交流好,及时调整课题,说不定是可以纠正的。另外除了每周的组会以外,应该多和导师讨论实验数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征求她的反馈,这样可以从她那里学到更多东西,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一些不靠谱想法。除了研究进展以外,应该多咨询她对自己的期望和现在的满意度,征求她的建议。博士前几年确实这些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后一定要记住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等待别人来指导。


    3)研究上做的太多,想的太少。

    真正在实验室里的时候我是很勤奋的,可以从早上九点泡到晚上十点多,周末也通常会至少来一天。查看实验记录本,前两年确实做了很多实验,尝试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发表的成果。现在看来,很大一个问题是文献调研不全面,对问题的难度认识偏颇。很多时候以为几个月能够作出来的东西,实际上需要几年的时间,然后导师看见几个月没有任何进展就让换课题了。这样来回换了好几个课题,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时间。另外一个原因是自己开始非常急于求成,想马上出成果,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做实验,但是对于实验的设计却没有注意技巧,有点本末倒置。如果重新来一次,50%以上的实验是不需要做或者尝试的。


    4)有些方面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刚开始念博士时就开始想这毕业以后干嘛干嘛,却没有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前两年实验进展太慢,中间多次动摇,想过转行,考过CFA。但是最后转行没有太大的勇气,踌躇犹豫,没有安静下来好好做研究,浪费了很多时间。


    自己的一些小体会:

    1)科研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不要以逃离科研为借口回避自己的某些缺点。

    除了极少数人对科研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以外,我所见的大部分人包括很多教授在内做科研都有着和从事其他工作一样的动机,或是养家糊口(Tenure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年老后不会有被解雇的危险,不用再为生机发愁),或是扬名立万,或是回避自己性格的某些弱点比如不善社交而学术界是个安稳的避风港。博士也就是培养技能的一个过程,比如交流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士毕业后,不管是否留在学术界,都是很普通的选择,就象你从驾校毕业后是否去做出租车司机一样,平常心看待就好了。很多教授之所以希望学生留在学术界要么是为了增强自己的人脉,要么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因为是否选择学术界是个很普通的决定,所以“逃离科研”就太言重了。同样,科研这份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要干好也需要较高的情商和智商。如果在科研上由于情商或者智商的缺陷而没有发挥好,那么干其他工作也不会干得特别出色吧。即使暂时“逃”出去了,说不定以后也会“逃”回来。


     2)科研需要高情商。智商固然重要,但是大家能够博士毕业其实差别不会太大。

     相反,能否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并激励组员高效工作,能否有效宣传自己的学术成果,和同行合作交流,拿到科研经费,这些都需要很好的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比如,有些人做学术报告可以把啥都不是的东西讲得天花乱坠,而有些人即使数据很好也讲的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再者,性格好会社交的教授,尤其是女教授,一般能吃的开,评职称时也容易些。


    网友评论——个人觉得,读到博士还要导师天天盯着的话肯定不是合格的博士生,天天让看着,老板说做什么怎么做全follow老板的那应该是技术员.一个好的导师,我觉得是他能够申请到经费,为研究生提供比较好的工作平台,在课题大的方向上给些指导就够了.


     一个好的博士生,或者接受导师给的课题或者自己找课题,在课题进展过程中大致用七成的精力放在实验上,用三成的精力用在阅读和思考上,在课题进行中遇到问题或者麻烦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当遇到大的问题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再找导师探讨.


     博士生和博士后之所以被称之谓trainee,一方面是在培训实验技能也即动手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情况是很多研究生忽视了这一点.



--未完待续,欢迎补充:)

来源:

钱朝霞

的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博士毕业 Trainee follow Tenure Train 博士

已有 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gjpig55 + 5 + 1 + 1 观点有启发
zbwgsy + 5 + 1 + 1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lgmla 发表于 2014-7-19 08:13: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帖奖励 +10

说得好~

使用道具

藤椅
gjpig55 发表于 2014-7-19 08:14: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位博士感触很深,也能够给新博士生带来经验

使用道具

板凳
李攀 发表于 2014-7-19 08:14: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gmla 发表于 2014-7-19 08:13
说得好~
xiexie

使用道具

报纸
李攀 发表于 2014-7-19 08: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jpig55 发表于 2014-7-19 08:14
这位博士感触很深,也能够给新博士生带来经验
xiexie,是的,分享一下

使用道具

地板
李攀 发表于 2014-7-19 08:15: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jpig55 发表于 2014-7-19 08:14
这位博士感触很深,也能够给新博士生带来经验
xiexie,是的,分享一下

使用道具

7
zbwgsy 发表于 2014-7-19 08:16: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不错,为我们这些即将读博士的人提了醒!!!

使用道具

8
李攀 发表于 2014-7-19 08:16: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bwgsy 发表于 2014-7-19 08:16
说的不错,为我们这些即将读博士的人提了醒!!!
可以分享一下

使用道具

9
honghudu 发表于 2014-7-19 08:29: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导师若能指出研究方向,就是不错的导师;若能合作研究,相互切磋研讨,恭喜你找了个好导师;否则就靠自己摸索和勤奋了

使用道具

10
李攀 发表于 2014-7-19 08:3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onghudu 发表于 2014-7-19 08:29
导师若能指出研究方向,就是不错的导师;若能合作研究,相互切磋研讨,恭喜你找了个好导师;否则就靠自己摸 ...
好的想法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0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