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三李四
7799 30

[财经时事] 复旦经济学院原院长陆德明的声明 [推广有奖]

11
bjtkg 发表于 2004-11-10 09: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实际上是把"教师"这个职业范化了,赋予了它太多的东西,什么师表呀,做人呀等等;其实老师他就是在某个领域专业点,精通点,侵淫得久一点而已;现代"教师"就是一个靠技能谋生的职业!

陆的悲剧在于社会分工意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够;当我们的文明逐渐进入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时,对陆的责备不会这么残酷;可惜陆的运气不佳,同时斗争经验太差,书生一个.

总之,没有无因之果,一切咎由自取!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使用道具

12
warner1218 发表于 2004-11-10 09:5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13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1-10 13: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陆德明嫖娼:公共权力不宜干涉私德 www.hexun.com 【2004.11.10 08:12】新京报/李万刚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陆德明发表声明(11月9日《新京报》),在公开认错的同时,对复旦大学对其停职审查的依据不服。笔者认为,与前些年因为抄袭被停职的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不同,王铭铭违反的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陆德明触犯的则是大学行政权力不应干涉私德的“作风问题”,前者甚至可以诉诸法律的处罚,而裁断后者的力量则是非强制的社会舆论。当前中国大学的道德危机并不是大学生同居、教授嫖娼这种私德的堕落,而是学术诚信丧失、大学招生腐败的公德危机。

  道德有两种:私德和公德。公德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社会,例如商业诚信、遵守法律等,而性道德、家庭伦理等私德只和参与者双方有关,和其他人没多大关系。中国的道德传统重视私德,轻视公德,它既以私德表现来裁定个体,并往往像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一样,轻易用公共权力干涉私德。

  现代社会的进步之一,正是各种公共权力退出对个体婚姻道德、性伦理、个体友谊等私德行为的干涉,让个体的道德的“自由行为”,归于非强制的社会舆论力量的监督和规劝,而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种行政力量,重视的则应该是社会诚信、遵守法律等公德行为的裁定和施用。目前的道德建设正是要在完善公共法则和社会契约上下功夫。

  以公德为主就是突出道德底线,即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法则或社会契约。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那些违反私人道德的行为,只是涉及到个人生活的价值取向,和他人的生活乃至社会的秩序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情况下如果权力任意干预是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的。

  在现在法制社会中,私德可以作为更高层次的个人修养,但不能作为个体的道德基础。尽管缺乏私德修养的人在人格上是有缺陷的,但缺乏公德自律的人则失去了做现代公民的起码条件。

  现代社会可以包容私德有缺陷者,就像同性恋的法国哲学家富柯依然执教过法国的多所大学,吸过毒的德国足球教练萨默尔仍在带队,这是人类现代伦理难得的进步;但人们不能“宽容”破坏公德者,所以,美国主张弹劾克林顿的理由是他作伪证和妨碍司法,而不是婚外情。

  离开公德来提倡私德,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助长伪善,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伪君子们大行其道和道德压抑性的根本原因。所以,如同开除同居的大学生一样,大学的公共权力如果用来规劝个体的私德问题,即使是像处罚陆德明一样“大快人心”,却也是一种违反现代民主和法治理性的做法。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14
闲人 发表于 2004-11-10 21: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篇小文章真正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新京报现在为了追求发行量,品味越来越低,并且经常不顾事实,学港台的狗仔队的风格,真是一种悲哀。当我们谴责陆德明时候,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新京报的卑鄙呢?
面对渐渐忘却历史的人们,我一直尽力呼喊!

使用道具

15
beatuxlee 发表于 2004-11-10 21: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要你情我愿就行.

无为有之始

使用道具

16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1-12 14: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复旦教授嫖娼案”追踪

南方周末    2004-11-11 14:49:23


  □本报见习记者 柴会群

  11月9日,沸沸扬扬的“复旦教授嫖娼案”当事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陆德明终于打破沉默,通过媒体发声明。
  声明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愿承认错误,但不愿因此蒙冤。二、愿承担责任,但不忍亲友师生蒙羞。三、愿接受处分,但希望合理合法。
  从声明可以看出,尽管认错并接受处分,但陆德明对事件定性和校方处理显然存有不满。与此同时,一些以前未被披露的案情细节,也随着陆德明声明的发表而浮出水面。

  半年后查出的“嫖娼”案
  在最初的报道当中,复旦大学纪委称陆德明系被上海市杨浦区警方“当场抓获”。
  然而,根据陆的声明,他是在“茶室”中认识那名女子的(出于表述方便,以下简称小A),是“出于同情、帮助又是出于道德上的迷失”而犯了错误。据陆的一位朋友称,他从陆德明那了解到,小A开始是以“借钱”的名义接近陆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的陆曾与她有过几次交往,并给了名片。“我跟陆谈过,感觉他确实是出于帮助对方的目的才与其交往的,如果他的初衷就是嫖娼的话,那么不会傻到给对方名片的地步。”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
  陆称,没再和该女子往来。其间拒绝过两次敲诈电话和多次短信。
  一直到8月12日,就在陆德明以为此事平息之后,警方突然找上门来。
  在声明中,陆德明对此过程如此描述,“(警方)说有案要我录供作证。由于对上述错误的理解不同,对事件严重性的疏忽,在警官表明将隐去单位和姓名的前提下,我积极配合并签了名。事后受到了治安警告和罚款。”
  据陆的一位好友称,事发之后,他曾到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了解情况。有一位警官曾称,对于嫖娼,通常都是当场抓获才算数,因为事后往往很难认定。然而问题在于,陆德明恰恰在警方前来调查此事时予以承认了。
  据消息人士透露,考虑到陆是“特殊人物”,警方查获此事后约二十天才上报。而在此过程当中,陆并没有采取任何“公关”行为。“这说明,陆一方面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可能也认为警方会为其保密。”
  而据陆的一位好友介绍,“陆为人善良,但爱出风头,好面子”。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性格因素,才使嫖娼事件发生、到发案,并最终到这个地步。“但他的确是坦率的,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如果他不肯承认嫖娼,其实应该没什么麻烦。”这位好友说。
  至于警方是因为什么抓获小A,她又是出于什么动机“招出”陆,由于陆在发表声明之后即缄口不谈,而警方也被规定不对此事接受媒体采访,从而使得这一事件发生的真实过程显得扑朔迷离。

  “事情还没有结束”
  在事发之后,复旦大学校党委、纪委、学院总支分别找陆德明谈话,9月1日,复旦宣布陆德明停职审查。后由党委决定开除其党籍。校长会议决定给予其行政开除,留校察看处分。陆的教授资格被取消三年。
  11月1日,在电话采访复旦大学有关部门之后,《新京报》将此事刊出,媒体纷纷转载。本已“内部解决”的陆德明嫖娼事件,被迅速放大。
  而在陆德明发表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四天之前,11月5日,各媒体发表了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石磊接受东方网采访时的访谈(以下简称“访谈”)。这也是复旦校方首次正面回应陆德明嫖娼事件。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细节上,“访谈”与“声明”传达了不一致的信息。
  在媒体最初报道中,皆称陆德明在事发后主动辞职。然而在5日的访谈中,石磊称,“至于网上盛传他已辞去公职,离开复旦,这不是事实,至今学校尚未收到他的辞呈。”
  而陆德明在声明中则称,他“于9月2日和9月16日先后正式上交了辞去院长职务和复旦大学教师职务两份报告”。在此之前,在陆发给本报记者的短信中称,“我早已辞职,但学校不放”。
  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石磊于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没有正面回答,称陆“在议事程序上不太清楚”。
  不过从对陆德明的处理结果来看,复旦校方并没有认可他的“辞职”,而是坚持给予其“双开”处分。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受处分之后的陆德明,只能拿10%工资。
  石磊在访谈中提到,希望媒体“不要将这件事继续‘放大’”、“给当事者改正错误的正常环境”。但陆德明的好友、曾在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的聂应辉认为,访谈公开发表本身,意味着本已基本平息的“陆德明事件”在事实上又被进一步放大,陆“改正错误的环境”也不复存在。
  石磊称,复旦大学是本着“对社会负责、对陆本人负责”的态度才直面媒体。他承认,在接受东方网采访之前,并没有跟陆本人就访谈内容沟通。而陆发表“声明”也是“个人行为”。目前尚“不便于谈什么看法”。至于对于该事件的处理,石磊称仍在进行当中。“事情的整个过程还没有结束”。

  朋友眼中的陆德明
  公众对陆德明嫖娼事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缘于陆德明身份的特殊。据了解,陆德明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第一位连任的院长。事实上,自从他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之后就几乎没有离开过复旦。
  作为经济学院破格提拔的一名教授,陆德明在学术方面的造诣得到普遍承认。据陆德明经济学院的一位同事介绍,陆德明学风严谨,“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
  担任院长的同时,陆德明也从事教学工作,他曾分别带了9名博士生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硕士生。本学期一开学,他们就接到院方通知,陆德明被取消教授资格,他们将转到其他导师名下。据陆德明曾经带的一位博士生介绍,在此之前,尽管事务繁忙,但陆德明仍坚持按惯例参加他们两周一次的讨论课,“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这位博士生说。
  和许多人的想象不同,陆德明的社会关系并不复杂,业余生活也并不“丰富”。“据我所知,只是从他当上院长后,才逐渐跟社会上联系广泛起来的。”上文中提的陆的同事说,“我们只有做事时在一起,玩的时候从不找他。”聂应辉称,“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据了解,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新大楼已经打桩,盖这座楼一半的钱来自社会捐助,而陆德明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陆德明嫖案事件曝光之后,网上评论如潮。记者发现,对于陆德明本人不乏指责和声讨,认为陆本应为人师表、恪守比普通百姓更严格的道德准则,他的行为应予谴责;但表示同情和遗憾的也不少,认为陆案被依法处理和行政处罚理所当然,但社会应该提供给他改正错误的环境和更多的宽容。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17
Birch 发表于 2004-11-12 14: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是国外,只要你不是总统,嫖只是小问题。
站在无边的严寒中,白桦树苦熬着春天的来临.

使用道具

18
还珠楼主 发表于 2004-11-12 16: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复旦大学做的也有点过火,有些媒体更是不负责任

http://bai.sohu.com/i.do?i=130769835-0-11712-94d2c5ea86d461e1

使用道具

19
cxy_nj 发表于 2004-11-13 13: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作为全国名校的院长,如此的确不该。对于个人私生活而言,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影响他人,别人却也没什么说的。所以校方处理还是比较得当的,不便再担当管理领导重任,但并不影响其学术研究工作。
传播,交流,共享---学术乃天下公器

使用道具

20
wwsgg 发表于 2004-11-14 17: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个人的身份有很多,责任与之相关联 。与杜相关的单位尤其是复旦大学难免受其影响 但是仅仅是蒙羞,对其学术、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真得有下降吗?至少在我心里是没有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