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管理建设初步设想
国民经济管理建设初步设想,乍一看是一个好宏大好高深的课题,其实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不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对于看似难的东西,只要我们肯花心思去学,结果一定可以迎刃而解的。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为适应改革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的需要 ,部分院校于 80年代中后期 ,对原有计划管理专业进行改造而创立起来的新型专业。但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国民经济管理建设的社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ZF经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计划部门逐步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总体战略规划和综合平衡协调的职能部门,过去的产业管理部门正在向经济实体转变。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计划、金融、财政等综合职能部门,以及审计、统计、工商、海关等监测监督部门。在这种背景下,各类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其经济活动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ZF的经济政策和指导性计划。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各级ZF的经济管理部门,而且各类企业都需要具有国民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水平和操作能力较高的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
根据这种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对国民经济计划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逐步形成了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其主要变化有:(1)增设或强化了有关市场经济运行和宏观管理的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2)撤并了传统的计划管理和部门经济管理课程,突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如开设国家发展计划、经济政策学、经济运行分析等课程;(3)加强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如开设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等课程。总之,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与计划专业相比,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内容,以及服务范围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以发展经济学为依据,其学科定位不是一般经济学,而是在经济理论指导下,具体研究宏观战略问题、规划问题、调控问题、实施问题、监控问题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学,它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此外,这一学科建设还应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纵观实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世界各国,ZF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特别是宏观经济管理是普遍的现象。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放弃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管理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不需要ZF管理。我国ZF对国民经济运行实行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 今后将在以下领域或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调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治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地区差别的解决,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协调,公共产品领域的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最优化问题,市场运行中垄断与竞争关系的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总结,逐步探索出规律性,形成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应着重围绕3方面内容重塑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