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xghp
897 0

[教学资源] 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 学霸变老赖部分因就业难【2】 [推广有奖]

贵宾

院士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238953 个
通用积分
68.0260
学术水平
92 点
热心指数
128 点
信用等级
83 点
经验
4566 点
帖子
2414
精华
0
在线时间
5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4
最后登录
2024-5-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 学霸变老赖部分因就业难【2】2014年09月04日08:50    来源:半月谈 原标题: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 学霸变老赖部分因就业难

  就业难、工资低 多重原因致拖欠凸显“诚信”缺失

  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原因首先有“三难”:学生毕业后“联系难”、不良贷款诉讼法律文书司法“送达难”以及诉讼判决后“执行难”。

  根据助学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学生还款期限是在毕业以后,此时借款人流动性大、信息变更普遍,及时掌握最新联系方式难度大。张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还款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失去了联系。而据统计显示,国家助学贷款诉讼案件中,大约60%无法按照原合同反映的联系地址一次性有效送达。而即使找到当事人,执行判决结果的难度也很大。

  记者调查发现,就业难、工资低等多重原因导致一些毕业生无力还款,但同时也存在恶意欠款现象,凸显了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困境。

  国开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毕业生拖欠还款主要还有三个原因:无力还款、对贷款政策不了解和恶意欠款。其中,无力还款主要是因为就业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有的工资不高,或收入不稳定。

  “以4年贷两万元为例,年利率按7%计算,利息一年要还1400元。钱看似不多,但对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刚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找到工作,是难以承受的。而且这还不包括还本金。”贵州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忆说。

  小朱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目前在安徽省一所中学任教。“我现在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扣除每月500元房租,600元左右的生活费,以及路费、手机费等日常开销,基本没有多余的钱。”小朱说,他知道拖欠还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要工资有结余,就会第一时间还款。

  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贷款政策不了解而导致糊涂忘还。薛刚(化名)在读大学时向银行借了助学贷款,毕业后仅归还了部分借款。之后,他因工作繁忙从未与银行联系,并更换了手机号码和联系地址,导致银行无法联系上他。后银行将薛刚告上法院,法院受理后通过《人民法院报》刊登公告送达,并依法缺席审判。在执行中,法院将薛刚的存款账户予以冻结。薛刚发现银行账户被冻结,于是赶到开户银行,通过银行了解到诉讼情况。他这才想起助学贷款的事情。在给法院执行庭法官打去电话后,薛刚表示愿意将欠款及利息还清,并且根据法院的要求第二天即去了借款银行,主动向银行承认了错误,当场将全部欠款一并结清,但薛刚征信记录上的“污点”已无法彻底消除。

  一些学生的还贷意识不强,认为晚几天还也不要紧,逾期归还顶多就交点滞纳金,记者采访中遇到的小张就是这样想的。2003年,他在大学里申请得到某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刚毕业时,只能满足温饱的他每半年偿还助学贷款利息(按照规定应按月还利息),后来虽然经济情况好转,但他还是在合同期限后晚了一段时间才办了结清手续。由于办理信用卡时总是综合评分不合格,不久前,他去调取了一份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看到密密麻麻的不良信用记录数据时,顿时傻眼了。

  记者采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属于恶意拖欠。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罗某,读研期间申请了7600多元高校助学贷款。毕业后,学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多次提醒他按时还款,但他一直找理由推脱不还,后来干脆直接说“就不还”。但据其同学提供的情况,罗某已在深圳工作,并已购房。

  黄锐彬说,上海某大学一名法律专业的毕业生,现已是外省政法系统的一名处级干部,有三笔助学贷款未归还。银行多次劝说无果,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的执行通知发过去后仍没有回音。最后,法官只能将法院公函直接发给他的单位领导,在领导督促下,他才把第一笔贷款连本带息约9000元还清。剩下两笔贷款,情况照旧,银行只能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诉讼。

  “银行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钉子户’,只能慢慢和他们耗,多数人眼中总体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诚信状况堪忧。”黄锐彬说。

  贵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邹年娟告诉记者,学生欠款率较高,学校压力也很大。“但遇到恶意欠款的学生,学校真的‘束手无策’。”邹年娟说,“有的学生直接表示:‘我这辈子不贷款买房、买车,不和银行打交道,不怕进金融征信系统的黑名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居高不下 助学贷款 助学贷 就业难 不良率 大学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 助学贷款 联系方式 记者调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0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