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 1

[新手尝试] “首套房贷款认定标准将放松"究竟是真还是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学前班

4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0 点
帖子
1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9-25
最后登录
2014-9-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买房贷款”四个字现在已经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热潮,现在社会趋向于有钱人房数不清,没钱人房住不起的一种现象。“首套房贷款认定标准将放松"究竟是真还是假,到现在为止还是无人知晓的。那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房价究竟会走向一种什么趋势。

“首套房贷款认定标准将放松”的传言迅速地传播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人士出面证实或证伪。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地方ZF和商业银行对这个传言的态度有一些微妙的区别。地方ZF积极推动,例如,青岛市有关部门9月22日发文规定,“出售唯一住房又新购住房的居民

家庭偿清原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住房贷款的,按首套房贷认定”;福州市的步子迈得更大,917发文规定,“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的,按首贷认定”。商业银行则是静观其变,例如,工行的表态是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调整。

  关于首套房贷款的认定标准,人们总结出三种类型。现在银行普遍实行的是“认房又认贷”,购房人只有在名下无房且没有房贷记录的情况下,才能申请首套房贷款;青岛市的新规属于“认房不认贷”,购房人名下无房而且目前没有房贷,就可以申请首套房贷款,不管之前有没有房贷记录;福州市的新规则属于“认贷不认房”,购房人目前无房贷,就可以申请首套房贷款,不管他现在名下有多少套房。显然,“认房又认贷”最严,“认贷不认房”最松,“认房不认贷”居中。

  地方ZF救市心切,希望银行实行宽松的标准,但银行得听银监会的,这是他们态度有微妙区别的原因之一。银监会采取的标准其实是“认房不认贷”。20104月,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一个家庭只要购买了一套房,再买房就叫二套,而不管之前购房时是否从银行贷款,在界定二套房这个问题上,不是以是否发生贷款为标准。但银行普遍实行“认房又认贷”,比银监会的要求更严,这可能是出于操作上的考虑。

  像青岛市要求的那样放松为“认房不认贷”,是符合银监会要求的,因而是银行可以很快实行的;但要像福州市要求的那样放松为“认贷不认房”,银行可能还须等待政策的调整。

  从“认房又认贷”调整到“认房不认贷”,并不是政策的改变,而是对银行行为的修正。“认房又认贷”方便了银行、为难了客户,给一部分有房贷记录但目前无房无贷的居民家庭造成了不便,而他们本来属于差别化房贷政策的照顾对象。首套房贷认定标准放松为“认房不认贷”,可以更好地支持居民家庭的自住需求,应该说是一种合理且应为的调整。就算放松到“认贷不认房”,主要支持的也是自住需求,而不是投资和投机需求,因为名下有多套房却没有房贷的投资投机者是很少的。

  如果首套房贷认定标准从“认房又认贷”放松为“认房不认贷”甚至放松为“认贷不认房”,会对房价有什么影响呢?的确,首套房贷认定标准放松将激发一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这是一个促涨因素。但另一方面,这些人买新房之前要先卖掉现在的房,这会增加二手房市场的供给,又对房价起到抑制作用。这两方面的因素相抵消,对房价形成不了太大的影响。

  而且,首套房贷认定标准放松能否带动房贷加快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房贷的加权平均利率非常高,达6.93%,与一般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差距不大,显示银行并不是非常看好个人住房贷款。上半年申请房贷要排队,也证明银行对扩大房贷不是特别积极。这也是银行和地方ZF态度有微妙区别的原因之一。
     地方ZF的积极推动,银行的不动声色,确实让一大部分人的心七上八下的,然而房价究竟是涨还是降,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啊。综上看来,放松首套房贷认定标准的与否,跟房价之间也不一定是成正比的,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首套房贷 二手房市场 大家一起来 地方ZF 住房贷款 房价贷款

还是有点不明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