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经济崩溃时,人们列出了一份长长的“罪犯”名单,愚蠢的监管机构、贪婪的银行家和不负责任的次贷借款人都在名单之列。如今,经济学这个乏味的学科自己也被送上被告席,各方对经济学家为何未能预测金融危机的到来进行了许多反思。这场辩论的后果之一是,经济学学生正要求改革教学大纲,他们认为现行教学大纲维系了一种自私的资本主义,而且被抽象的数学所支配。看上去这些学生的愿望会得到满足。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设计的一份新教学大纲正在试点。这是好消息。
维护现状者发起了反击。他们指出,有许多非正统的经济学思想家。深入挖掘,你就会发现许多关于银行挤兑、不稳定信贷周期和非理性市场的学术论文。人是自私的,企业追逐利润,这并非经济学的错,而是人性使然。准确地预测未来,对任何学科都是不现实的考验,更何况一种包含无穷人类互动的学科。
但批评者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对于一门如此注重研究世俗行为的学科,不考虑时代背景的抽象太多,对真实世界的事件关注太少。经济学课程往往从研究理性人如何与理想市场互动、如何产生对每个人都最有利的结果讲起。随着课程的深入,经济学才开始讲述真实经济行为的拧巴和反常特征。随着学习的深入,这门课程越来越注重数学上的优雅。当更丑陋的真实世界闯入时,唯一引发的问题是:没错,实践中确实是这样,但这在理论上说得通吗?
对理论的这种偏重让经济学对关键时刻的难题无动于衷。现任印度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在2005年曾警告称,金融创新已成为不稳定的源头。当时,人们对他的论文不屑一顾,称其“有点儿卢德主义(反对技术进步——译者注)”;他关于加大对银行的审慎监督的呼吁被忽视了。
幸好,将经济学教学引入真实世界,并不需要发明任何新奇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只是在教学大纲中增加经济史内容的份量,并对那些非正统经济学思想家给予更多关注,比如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甚至(没错儿)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教师必须重新建立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心理学和人类学,因为这些学科能够解释一些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经济学教授应当将关于不完美竞争(以及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如何行为)的研究作为课程的起点,而不是后续思考的内容。
数学模型的地位应当得到保留,只要不太过死板地对待模型结果。然而,央行迄今使用的很多数学模型忽视了金融领域是不稳定的一个源头。修正这一点将让模型变得更加复杂。数学含量会更高。
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课程突然变得热门起来。曾亲眼目睹全球经济跌落悬崖的新一代学生,受不了关于市场智慧的不痛不痒的教条。对于这门迄今高估纯粹主义和确定性的学科,他们要求多一些兼容并蓄,多一些谦逊。把经济学当做一门关于永恒定理的学科来教授是行不通的。倡导学习经济学的人必须铭记,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人类行为的,而人类行为意味着混乱和无序。
译者/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