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千人计划政策的评估和考察,各方持有不同的意见。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认为:一、评估的角度值得商榷,二、评估的指标值得讨论,三、评估的水平还可以改进;四、下定论的时机其实过早。
从这个计划从开始实施,就有不少争论,包括一些具体管这个工作的人,对这个项目也还在思考和理解之中,很多措施是没有到位的,也较少有与千人入选者面对面的政策方面的探讨。另外,不是所有的执行者都很好地理解了这个政策的意义、或者他们在执行过程也碰到多重的困难和阻力,普遍存在政策不系统、不到位的情况。
千人计划的成功,工作环境因素的制约很重要。投资要有好的投资环境,职务要有人脉和上级的了解,SSCI发表需要选题和数据、学术资源、研究团队和研究气氛的匹配,都不是一日之功。专家们基本上在各自领域一流杂志都有过发表,知道标准,也不急于再表现。处于条件好的实验室和好的人才支持环境,成果就多,不太好的,立竿见影的成果就少。在计划实施的措施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对计划意图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而非对计划实施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评估,是评估的角度偏离。
第二,国内舆论主导的评估体系功利倾向比较严重,也容易错误引导。如果考察的是千人的投资回报、职务升迁、媒体曝光率、SSCI论文数量,那他们的“成绩”或许不一定满足人们的想象。一方面他们很多人长期工作在国外,没有很急切的功利性的指标意识,更愿意脚踏实地,尽可能做一些实在的工作,他们都有自己对专业工作贡献的认识,这是许多国内现有评估体系还不敢或不能体现的。做地面运输时,飞机是不如汽车的,但飞机的快速大量的运输功能其实是汽车不能替代的。所以,绩效评估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你要的是什么?用常规和短视的功利主义指标评价一个长期的工作计划,自然是有些问题的。另外,中国的市场机制、学术评估机制和工作机制都不是很完善,如果每件事都要记功才干,很多事其实干不成。但从大局考虑,有“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情怀,很多事情成功了,但功劳簿上并不显现。真要评估,这个维度是应该加入的。事实上,很多千人专家是不在意舆论和功劳评价的,但如果这些评价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那如何设立评价体系就还是应该有更认真的思考,多听各方意见,严肃的评估团队要有恰当的各方面专家参与,进行面对面讨论,所谓真理不辩不明。
第三,舆论上对千人计划的评估很多。但谁在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估,是影响评估的重要考量。一般来说,评估只能考查常规性的、程序合理的和中低档的工作,真正有创意的工作是不易评估的。傻瓜和天才之间常常只有一个小小的、随时可以改变的不等号,这就是为什么企业界用风险基金寻求高回报机会的道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工作,不容易用一个尺度来测评,也需要有创新经验的前沿人才参与这样的评估。
第四,千人计划中不少人进行的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正所谓百年树人。要创造学术环境,培养新人,打造团队,甚至改造旧文化和旧体制,不是一日之功。
千人计划政策的制定者和千人的引进者是有压力的。在任何平衡系统中,做打破共识和平衡的事,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提出与众不同理念的政治家,打破了旧的平衡,必须要面对的,正是这种压力。另外,一些参与决策和早期回来的专家,包括院士们,自己拿不高的工资,要决策和引进学术上更有国际影响和能力、薪酬更高的同龄人或年轻同事一起工作,在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也会有心理压力。有的还劝自己身边持不同意见的支持者、甚至自己本人,把核心职位让出来,便于引进专家。但他们做了这样的决策和选择,并尽可能为引进的人努力创造工作条件,推动事业的发展。这是一种不计小我,以国家、民族利益,以事业发展为重的高风亮节。作为中国国内的优秀群体,他们看到了、感觉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他们想把中国的发展事业推向顶峰,他们有紧迫感,有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责任心,是志存高远的国家栋梁。面对这样的情操、精神、奉献和成就,基于机械性指标的评估是比较苍白无力的。
作者蓝志勇,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文章部分节选,详细请查阅千人智库,EWW141017C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