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ye001
2387 0

[其他] 图文并茂:看日本汽车是如何崛起的 [推广有奖]

学术权威

2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50558 个
通用积分
21.4977
学术水平
252 点
热心指数
371 点
信用等级
178 点
经验
91916 点
帖子
5415
精华
1
在线时间
11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7-24
最后登录
2022-2-2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日本汽车工业从战争中萌芽,美国人“养虎为患”亲手培养出这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历经磨难却屹立不倒,日系车的崛起史,告诉我们日本何以从一个战败国迅速蜕变为世界经济强国……最早进入日本人视野的是美国汽车公司 Locomobile,1901 年,Locomobile 在东京开设了一家专卖店,日本人第一次亲眼见识当时最先进的汽车工业产品。图为 1905 年 Locomobile 生产的汽车。
9949924952_TIME_1411464450730.jpg
  1902 年,一位 21 岁的日本青年内山三郎受 Locomobile 的启发,打造了两台实验性的汽车,引擎取自美国车,车身则由内山三郎自己打造,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本土汽车。图为 1907 年内山三郎和他打造的日本历史上第一台汽车 Takuri。
9949924952_TIME_1411464468168.jpg
 在二战爆发前,日本汽车工业对欧美亦步亦趋,所产车型多为仿制。1914 年,三菱重工制造了 22 台 ModalA 汽车,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款量产车型。ModelA 的外观借鉴了菲亚特 A3-3。
9949924952_TIME_1411464484275.jpg
 1925-1927 三年间,福特、克莱斯勒、通用三大美国汽车业巨头先后在日本开设工厂,在此后 10 年间,这三家公司生产了近 21 万台车,产量是本土车企的近两倍,占据日本汽车销售市场大半江山。图为成立于 1924 年 12 月的福特横滨工厂。
9949924952_TIME_1411464499321.jpg
 1936 年,日本政府通过汽车工业法明确规定保护本土汽车业,到 1939 年,外国汽车制造商几乎被驱逐出日本。二战爆发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重心转向为军事服务的卡车制造。1937-1941 年,日本的军用车产量猛增 270%,达到了 10 万台级别。图为丰田 ModelG1,那个年代的产物。
9949924952_TIME_1411464529265.jpg
  战争的特殊性令日本政府将汽车工业放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战争令日本的经济根基尽毁,却也因政府的强烈干预让日本的汽车工业走向系统化。为战后日本将汽车工业立为支柱产业埋下了伏笔。图为 1948 年的东京街头,人们好奇地注视皇宫前的**和车辆。
9949924952_TIME_1411464545139.jpg
  众所周知,如今享誉世界的几家日本汽车制造公司或多或少有军工背景,这与日本汽车工业发端自战争密不可分,以如今的巨头之一 NISSAN(日产)为例,NISSAN 最早的品牌叫 DAT,旗下含有日立等著名军工企业。**战争中,华夏大地不乏日产生产的军用卡车的身影。当然,这段不堪的历史是如今的日本车企避之不及的。图为 DATSUN 品牌 LOGO,看出端倪了么?
450x320x9949924952_TIME_1411464559842.jpg.pagespeed.ic.lJMnmQC8Rx.jpg
 二战令日本经济陷入瘫痪,国民财富丧失 38%,工业生产能力仅相当于战前的 31%,900 多万人流离失所。在这种背景下,战时仍保持发展的汽车工业,由于其优良的基础,集合钢铁、橡胶、机电等基础工业的综合性,成为日本政府复兴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图为 1945 年 9 月 9 日,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呈递降书。
9949924952_TIME_1411529188278.jpg
 1945 年 8 月 28 日,日本宣布投降仅 13 天后,通产省官员就召集丰田、日产等巨头,商讨日本工业再建问题。通过关税壁垒、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种种手段,战后 10 年到了 1955 年,日本汽车工业扬眉吐气,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直到 1966 年以前,日本汽车工业的重心仍是生产卡车等工业用车,民用市场凋敝。图为 1963 年,繁忙的东京街景。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03316.jpg
  在二战日本战败后还有一段重要的历史:1950 年 6 月打响的朝鲜半岛战争。美军长线作战,选择日本作为其重要的军备供应方,这在当时相当于整个日本经济的“救命稻草”。在朝鲜战争打响一年后,日方输出军用订单 34 亿美金,其中约 3 亿为军用卡车和零配件订单。而在战争中受损的车辆也大批量运回日本修理,为日本汽车工业的复苏立下汗马功劳。图为美军仁川的一个军备补给基地。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17493.jpg
  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日本的民用车市场逐渐打开,从 50 年代到 60 年代初,日本刮起了“三轮车”旋风,1953 年,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摩托车第五大生产国。到了 50 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开始架设全国性的高速网络,为民用汽车的井喷打下了基础。图中左侧为那个年代日本产的三轮车。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32539.jpg
  二战后,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美国政府给予日本大量经济援助,其中一项就包括帮助日本本土汽车业发展,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默许,叱咤全球的底特律三巨头也不可能乖乖地撤出日本。而日本人则抓住这个机会,向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同时加以适应日本本土的改良。图为丰田的技术专家赴美取经。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48981.jpg
 时过境迁,谁能想到美国政府这一“招安”政策,竟培养出丰田、本田、日产这样日后足以和福特通用抗衡的超级巨头?2009 年通用宣布破产保护前被迫辞职的悲情 CEO 里克·瓦格纳透露,由于政府强令在上世纪 50 年代撤出日本,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进军日本,包括通用、福特在内的美系车企在日本“遗失”了 50 年,此后他们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图为 1958 年款 Datsun1000Sedan,日本第一款量产运动车型。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63908.jpg
  KeiCar 主要对排量和空间做限定,颁发黑底黄字或是黄底黑字的特制牌照。各家公司为了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拼命研发新技术,增压进气系统、CVT 变速箱、甚至混合动力,都在这样的苛刻限定下诞生,为日系车日后靠“节油”打天下埋下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KeiCar 的排量标准不断放大,但相比一般家用车,依然有很大的节能优势。图为 2012 年东京车展上的大发 Copen,排量仅为 0.66 升。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80040.jpg
  50 年代/60 年代,是日本战后重建的关键时期,也是日本国内民用车市场彻底打开的时期,1954 年,第一届东京国际车展应运而生,吸引了 55 万观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通过车展中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日本车企决心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引入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图为 1963 年第五届东京国际车展。
9949924952_TIME_1411529296761.jpg
  1955 年 9 月,日本重新加入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政府为本土车企争取到了 10 年的缓冲期,直到 1965 年 10 月,才彻底放开了日本市场对于进口汽车的准入壁垒。10 年间,日本车企大力进行技术革命,丰田 Corona、日产 Bluebird 等一批经典日系小车先后诞生。图为 1964 年款 DATSUNBluebird。
9949924952_TIME_1411529311725.jpg
 海外市场,日系车企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南美等新兴市场投资建厂。1963 年 5 月,在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赞助下,宫城县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汽联大奖赛。1987 年,第一届 F1 日本大奖赛举办。图为 1989 迈凯轮女郎拍摄写真。
9949924952_TIME_1411529343156.jpg
  整个 60 年代,日系车企完成了本土的彻底垄断,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海外布局,70 年代接连爆发的石油危机,则彻底帮助日系车打开了海外市场。美国家庭开始难以承担高昂的油价,低排量、高性价比的日系车借此走俏,日本出口汽车从 1965 年的 10 万台猛增到 1975 年的 182 万 7000 台。10 年时间翻了近 20 倍。图为 1989 ,东京码头等待出海的日本车。
   得益于日系车在欧美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电子、化工等一系列核心工业的飞速发展,日本的经济复苏也突飞猛进,1966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三,1967 年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图为 1966 年,beatles 乐队赴东京演出,成员们身披日本传统浴服走下飞机。
9949924952_TIME_1411529656939.jpg
  在全球中低端市场叱咤风云的同时,日系车并没有忽略高端市场,60 年代末期,马自达公司研发出成熟的转子引擎,从而为日系车在赛车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1967 年,装载转子引擎的马自达限量版的 CosmoSport 问世,一鸣惊人,这项技术通用和雪铁龙都曾经尝试研发,但均半途而废。马自达凭借转子引擎,从作坊企业一跃成为日系新巨头。图为 1967CosmoSport。
450x304x9949924952_TIME_1411529668338.jpg.pagespeed.ic.o-nJsBhwP5.jpg
  图中这辆马自达 787B,是 1991 年勒芒 24 小时拉力赛的冠军座驾,也是日系车截止到今年为止在该赛事取得的唯一一次冠军殊荣,这台车搭载马自达的 R26B 转子引擎。国际汽联自 1992 年起禁止转子引擎涉足赛车领域,这台车因此成为勒芒拉力赛无法超越的经典。
9949924952_TIME_1411529679979.jpg
  尽管遭到国际巨头的联合狙击,直到今天转子引擎也没能撼动往复式发动机的统治地位,研发几乎陷入停滞。但马自达的努力折射出日系车企的坚韧与不懈地创新精神,丰田、三菱和斯巴鲁在 90 年代的 WRC 战场所向披靡,进一步树立了日系车完全可以与欧美车一较高低的形象。图为丰田 CelicaGT-Four,曾在 1992-1994 年间连斩三冠。
9949924952_TIME_1411529690916.jpg
  日系车在欧美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开始遭到各国政府抵制,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先后出台法案限制日本车进口,日本政府在强大的压力下自 80 年代开始“自我限制”,每年出口至美国的日本车都有一个“天花板”,直到 1994 年,这一不平等贸易限制才被废除。海外市场的强烈抵制迫使日系车企加速全球化布局,采取在海外建厂获合资建厂的方式,规避风险。图为 1983 年,通用主席 RogerB.Smith 和丰田主席丰田英二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加州合资建厂。
9949924952_TIME_1411529702088.jpg
  整个 80 年代,是日系车完成海外布局的时期,1983 年,日产在北美建厂,1984 年,丰田在北美建厂;三菱与克莱斯勒达成合作;马自达与福特牵手;铃木与通用在加拿大联手研发;富士则与五十铃抱团。日系车“走出去”以及与国际巨头的强强联手,贯穿整个 80 年代。图为 1981 年曼谷一家商店内,一对夫妇选购一台新上市的日本车。
9949924952_TIME_1411529719639.jpg
9949924952_TIME_1411529737768.jpg
 1991 年,日本的经济泡沫被刺破,日本经济跌入惨痛的“失去的 20 年”,日系车也陷入痛苦的低迷期,1994 年,日系车年产量下滑至 1050 万台。从战争中萌芽的日本汽车工业当然不会被这样的打击击溃,日系车企开始大规模兼并重组,加大技术革新。图为 1992 年,东京太阳能车展上展出的太阳能车。
9949924952_TIME_1411529872859.jpg
  这一时期的日系车开始确立三个特点:注重环保,除了一向突出的节油优势,日系开始强调“可循环利用”,如今,日本本土对车企的要求是整车 75% 的材料可被回收;强调安全,对类似于车载导航仪、气囊等安全辅助设备加大研发投入;细分用户市场,针对不同用户推出车型。图为 2011 年东京车展上铃木展示的针对女性用户的概念车型“Q-Concept”。
9949924952_TIME_1411529890782.jpg
  为了化解巨额财政赤字,美国除了强迫日币升值,还要求日本汽车业提高对美国汽车零配件的采购,1986 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配件价值约为 25 亿美金,1994 年,猛增至 199 亿美金。面对穷凶极恶的美国人,日系车企努力拓展全球其他地区的业务,加拿大、欧洲、亚洲其他地区和澳大利亚,成为日系车突围的重点区域。图为 1995 年,美日在日内瓦签署协议,美国代表拿起竹刀对日本商贸大臣桥本龙太郎“一剑封喉”。
9949924952_TIME_1411529905282.jpg
  以亚洲地区为例,日系车在东南亚地区目前有 80% 以上的占有率,这与 90 年代初日系车企的策略和努力密不可分。通过承诺为较落后国家提供技术,解决当地人的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换取政策优惠,日系车在亚洲地区迅速扩张,高峰时期每年的增长率在 30% 以上。图为 2004 年,国产本田 CR-V 亮相。
9949924952_TIME_1411529942336.jpg
  日系车自 80 年代开始的全球化扩张,也得益于日本电子产业的崛起,日本人将独特的东方美学融入汽车设计,结合精巧的日本电子工业技术,打造出与欧美车系截然不同的日系高端车:精致、优雅、充满科技感。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日系三巨头的高端车代表,如今完全可以与传统豪门一较高下。图为造型独特的光冈大蛇与日本歌妓。
9949924952_TIME_1411529991611.jpg
  2013 年上半年,丰田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宝座。能够在内外交困中屹立不倒,不断突破、创新,后来居上超越曾经的模仿对象,日系车的崛起史有太多值得我们的自主企业学习的地方,于其在民族情绪的裹挟下将铁锤大棒挥向同胞的日系车,不如静心反思,须知历史风云变迁,在弱肉强食的政治语境中,唯有真金火炼的强者,才能书写后人咏诵的历史。图为日本表参道街景。
9949924952_TIME_1411530005433.jpg

2014.9.23 电子工程专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日本汽车 图文并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oncept Mobile 日本汽车 克莱斯勒 世界经济 工业产品 菲亚特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aclyang + 1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胡成勇。回帖是种美德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0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