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漫浩
1008 1

[转帖]“子弟兵”称谓的由来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教授

9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5705 个
通用积分
0.0309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1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1380 点
帖子
129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14-8-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本报特约撰稿 倪海宁

此次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忠诚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日报》5月21日发表评论员文章《不愧为人民子弟兵》,总结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说“中国人民为拥有这样一支英雄的子弟兵,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么,“人民子弟兵”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子弟兵”一词,古已有之,指领兵将帅率领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兵”曾横扫天下;南宋时期的“岳家军”、明朝的“戚家军”等很多有亲属乡土关系的将士组成的部队,也因英勇善战而扬名。而在现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对自己军队的亲切称呼。这个称呼据说出自聂荣臻元帅当年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3000人的武装,在晋(山西)、察(当时的察哈尔省)、冀(河北)三省边界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根据地后,聂荣臻立即着手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当时在晋察冀,出现了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部队名称,如“阜平营”、“回民支队”、“灵寿营”、“平山团”等。1939年5月聂荣臻发布通令,嘉勉平山团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是“捍卫民族、捍卫边区和捍卫家乡的优秀的平山子弟兵”。这是“子弟兵”一词首次用于称呼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

  1939年底,晋察冀军区冬季反“扫荡”战役取得胜利,社会各界发来大量祝贺函电,盛赞聂荣臻将军指挥有方,屡建奇功。聂荣臻在《抗敌报》上复信指出,晋察冀成为敌后抗战的坚固长城,是“全边区父老和子弟兵的血肉所创造出来的”。晋察冀军区创办的《抗敌三日刊》,也改名为《子弟兵》。就这样,“子弟兵”这个称呼,就把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更能体现军民的鱼水深情,战士们保卫家乡,就是保卫边区,就是保卫祖国。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1940年春到晋察冀考察之后,撰写了《华北敌后——晋察冀》(1940年出版)一书,书中称颂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坚决打鬼子的抗日部队的兄弟,是在晋察冀生了根儿的抗日军。”

  后来,“人民子弟兵”这五个大字,成为人民对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亲切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青年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子弟兵 抗日根据地 为人民服务 聂荣臻元帅 抗震救灾 子弟兵

沙发
shanqinqin 发表于 2008-7-1 20: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哦,原来是这么来的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