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engzhifu2013
2163 2

[金融学] “自相矛盾”的行为金融理论?! [推广有奖]

  • 4关注
  • 97粉丝

Web of Science

院士

5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5199 个
通用积分
185.6322
学术水平
467 点
热心指数
524 点
信用等级
449 点
经验
120276 点
帖子
3786
精华
4
在线时间
18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23
最后登录
2024-5-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小弟刚刚接触行为金融,最近在阅读李心丹教授的行为金融学一书。
     在看到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时,注意到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和私房钱效应(House Money Effect)。前者描述的是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倾向于继续持有下跌的股票(偏好风险)而急于套现已经上涨的股票(厌恶风险)(P77);后者则是说价格降低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升高而价格升高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降低(P167),换言之投资者在价格降低时比价格升高时更偏好风险。这样一来,这两者不是自相矛盾吗?
      还请朋友们多多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行为金融 自相矛盾 金融理论 Disposition position 金融学 私房钱

回帖推荐

见路不走 发表于2楼  查看完整内容

碰巧李心丹老师就是我的恩师 这两个效应应该说都没有错,但是侧重点不同,或者说思路不太一样 你可以看到很多理论的结论是相反的,但不代表他们是矛盾的,相反他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有些人可能侧重于处置效用的心理,而另一些人可能偏向于私房钱效用 甚至某个人今天处置效用的心理强些,但明天私房钱效用的心理就占据了上风 行为金融是研究人的理论,因为人的心理指导行为,所以行为具有不可预测和多变性的特征,本身也具有多 ...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Focus on the task at hand.
沙发
见路不走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3-11 12:11: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碰巧李心丹老师就是我的恩师
这两个效应应该说都没有错,但是侧重点不同,或者说思路不太一样
你可以看到很多理论的结论是相反的,但不代表他们是矛盾的,相反他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有些人可能侧重于处置效用的心理,而另一些人可能偏向于私房钱效用
甚至某个人今天处置效用的心理强些,但明天私房钱效用的心理就占据了上风
行为金融是研究人的理论,因为人的心理指导行为,所以行为具有不可预测和多变性的特征,本身也具有多变的特点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accumulation + 48 + 36 + 1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48  论坛币 + 36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见路不走 发表于 2015-3-11 12:11
碰巧李心丹老师就是我的恩师
这两个效应应该说都没有错,但是侧重点不同,或者说思路不太一样
你可以看到 ...
今天才注意到您的热心回复,太感谢了。我也在攻读金融的phd,不过对asset pricing关注多一点,behavioral finance才刚刚接触,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