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dtcj
777 0

[奇闻趣事] 转载:极品男人周公瑾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0粉丝

院士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193 个
通用积分
73.5525
学术水平
214 点
热心指数
263 点
信用等级
186 点
经验
146692 点
帖子
1384
精华
0
在线时间
9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20
最后登录
2021-3-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转载:极品男人周公瑾 作者:周泽雄

  英雄是民族的缩影,一个民族铭记什么样的英雄,总能反衬该民族的若干特性。极品男人不可得,唯其不可得,反而易遭俗世曲解、玷污。一个绝顶美妙的诗性英雄,日后竟沦为被世人笑尽的小鸡肚肠,事后盘点,嗤笑者一无所得。

  周瑜(字公瑾)是极品男人。他唯一的短板是寿命,寿命决于天意,非人力可致,而在人力可为之境,周瑜全方位做到了极致。倘老天爷开恩,再增周瑜十年阳寿,整个汉末历史的走向都会有所不同,天下三分也可能无从说起。

  

  周瑜容貌大有可观,高大、壮美、洋溢着阳刚性感。典故“曲有误,周郎顾”,其实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强调周瑜出众的音乐素养,他端坐聆乐时,只要听出异样,就会转过身,在众多乐女中一下看出那个弹错弦的人,就像指挥家一下听出某个小提琴手拉错了音。第二层意思是说,有些企慕周瑜的乐女,为求周郎返身一瞥,常故意弹错。唐代诗人李端的小诗《听筝》,描绘了这幕风雅小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古代妇女(尤以江东为最)素来不以情感主动、表达奔放著称,乐女频使此招,想必只有一个原因:俊美周郎,是一种不可抗力。

  诚然,相貌无所谓伟大,再非凡的仪表也不会成就男子英名。可以肯定,周瑜仪容顶多有益于娇妻小乔,而与周瑜的事业无关。然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八百年后的大诗人苏轼在“遥想公瑾当年”时,也忍不住先从“小乔初嫁了”说起。小乔与大乔,是当年名满天下的一对姐妹花,周瑜的铁哥们儿兼主公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一时风雅无双。

  出众的音乐修养不同于天生蛮力,虽离不开天赋,更多地取决于环境。欲练就“曲有误,周郎顾”的绝技,必赖良好教养和相当的聆乐经验。的确,周瑜非苦寒出身,他隶属一个士族大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均曾官居太尉,父亲周异亦曾任洛阳令。孙坚早年讨伐董卓时,周瑜曾让出自家一处宅院供孙家居住;孙策举兵时,周瑜亦率自家部曲相迎。可见,周瑜家族提供的封建贵族式教育,给了他极大熏陶,并最终让他成长为一代儒将。

  “儒将”是个美妙概念,也是个古典概念。按“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一望可知,其中并无文武壁垒,文武双修乃古典贵族教育的当然内涵。欧洲中世纪骑士也有所谓“六艺”,除箭术、骑术、游泳、狩猎外,还需研习棋艺和吟诗,同样含有文武双修的要求,至于古希腊、古罗马名将,几乎个个擅长演说,精于法律,娴于著述。职业军人乃近现代的产物,古人断然不至如此乏味。不过,儒将之“儒”并不以学术或文学成就为重,除赫赫战功外,还注重一种内在光华,周瑜虽无文章、书法传世,人们仍然依据他“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的超凡气度和绝世战功,确认其儒将身份。周瑜的继任者陆逊亦无作品传世(他的孙子陆机倒是一代文章大家,著有《文赋》),《三国演义》仍以一回“书生拜大将”的文字,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陆逊的“儒将”特质。

  归根结底,儒将地位决于战功。若依历代民众的熟悉度来排名,赤壁之战堪称古今第一战,“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瑜是这场战争的指挥者,正如孙权是后勤保障者,鲁肃和诸葛亮是间接推动者,黄盖是马前卒,曹操则不幸地沦为周瑜声名的成全者。为了解周瑜,须从赤壁入手。名将期待沙场,沙场成就名将,乃不易之理。

  

  人所共知的赤壁之战,其实是一场被误解最深的战役。误解来自两方面:一,曹操一封虚张声势的信;二,后人罗贯中的大师级虚构,笃信《三国演义》的读者,甚至会把功劳归于诸葛亮。赤壁功归周瑜,在罗贯中之前并无疑义,最雄辩的理由来自对手曹操。谁是赢家,输家说了算,曹操日后在一封写给孙权的信里,虽执意逞辩,仍以一句“横使周瑜成名”的断语,确认了周郎的赢家地位。

  严格地说,苏轼“三国周郎赤壁”的说法有误,因赤壁之战发生时,魏蜀吴三国压根不存在,无论曹操还是孙权、周瑜、刘备,身份都是汉朝大官,他们都效忠于汉朝皇帝,至少口头上如此。理解这一点,就能界定赤壁之战的性质:它不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侵略战争,不是一场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若强调战争的正当性,该正当性不在孙权、周瑜一边,反而更多地倾向曹操。战争的关键词是统一还是分裂,代表汉朝皇帝出战的曹操志在统一,意欲割据江东的孙权志在分裂,遂有此一战。换句话说,倘若孙权毫无裂土自立的行为,曹操师出无名,赤壁之战就不会发生,正如曹操不会无故向忠于汉朝的益州牧刘璋进攻一样。

  依照当时的统治规则,拥有军队的地方诸侯有义务消除皇上顾虑,方法是“遣子入侍”。这类方法曾盛行于古代世界,古罗马人也曾借助该法求得帝国的安稳,日后造成罗马帝国极大动荡的匈奴人阿提拉,早年曾作为人质在罗马求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即要求马嵩(马超的父亲)“遣子入侍”,以确保皇上无忧。然而,当曹操借皇帝旨意要求孙权依惯例“遣子入朝随驾”时,孙权拒绝了。这份拒绝可以解读成图谋不轨、“闹独立”的信号。那么,谁在怂恿孙权呢?是周瑜。

  周瑜与孙策的关系,友谊多于上下级因素,两人年岁相若,周瑜以兄礼敬待孙策,以自家部曲协助孙策。孙策死后,周瑜又以无懈可击的礼仪,尊重并效命小自己十来岁的孙权。孙权与周瑜得以建立双重关系:孙权既是周瑜的主公,又以兄礼敬重周瑜。在权力场上,这类涉及多重伦理的关系极易引发矛盾,周瑜却做得相当漂亮,既敢于担当,又全无僭越。在古人极为看重的友道和臣道两方面,皆堪称楷模。

  周瑜具有强烈的效忠精神,但其效忠对象不是皇室,而是江东孙氏。周瑜和袁绍一样,不认为风雨飘摇的汉代江山值得挽救;周瑜和袁术一样,将朝廷之摇摇欲坠视为江山易姓、改朝换代的大好机缘。与袁术的区别仅在于,周瑜并无自立皇上的野心,他只想尽心尽力地辅佐孙权。当年,周瑜劝好友鲁肃投奔孙权,即以“汉室不可复兴”作为大势研判的前提,又结合所谓“先哲秘论”,断言“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结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赤裸裸地表达了推翻汉朝,靠孙权“结构帝基”的“打天下”计划。在周瑜、鲁肃成为孙权左膀右臂之后,孙权久蓄于心的帝王梦想,被点燃了。实际上,周瑜在赤壁战前声称“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时,曹操并无推翻汉朝的居心,由于别路豪强已被曹操一一剿灭,仓皇逃亡中的刘备尚无暇遐想自己的政治前途,当时真正觊觎皇位的,恰是孙权自己,周瑜只是用所谓“恶人先告状”的法子,丑化曹操,同时实施自己的战争动员而已。

  所以,在孙权、周瑜、鲁肃三人结成秘而不宣的“结构帝基”同盟之后,孙权就将自己放在与曹操必有一战的位置上。就此而论,赤壁之战的初因来自孙权的异心,远因来自周瑜的志向和才能。孙权敢萌异心,端赖周公瑾。没有周瑜辅佐,孙权的帝王梦,终究是南柯一梦。

  对曹操,赤壁之战是一场准备欠充分的战役。之前曹操挥师南下,初衷只是收拾刘表余部,将刘表治下蠢蠢欲动的荆州,重新纳入朝廷版图。这项军事征伐进展顺利,以刘琮束手,荆州归降,刘备亡命为标志。当曹操顺手整编了刘表手下的庞大水军,从节省军事成本的角度考虑,他自然地把目光移向了孙权盘踞的江东。我们知道,作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兵士分布于广大的国土边陲,曹操本人又历来反对扩充兵员(理由是“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所以,他可资调配的兵员并不多。曹操在致孙权的劝降书里声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实质是一种战术性恐吓,冀希孙权未战先怯,放弃抵抗。作为一种策略,曹操的诈唬差点成功,孙权的江东小宫廷里一度沸腾着投降声浪,大量缺乏实战历练的江东老臣(以张昭为代表)都被曹操吓坏了,以为对抗曹操不啻以卵击石。若曹操幸而成功,这次诈唬将成为曹氏谋略的又一次经典表演。

  

  曹操不曾料到周瑜的强势存在。周瑜冷冷一笑,不为所动。

  周瑜不仅有坚定的意志,他还是明白人。之前随孙策转战江东,他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对于双方将要交战的那片战场,没有人比周瑜了解得更多。周瑜不是一位走南闯北的征伐型将军,而是家园的护卫者,他一次不曾介入当时以北方为战场、以骑兵、步兵为战术核心的战役,他精于训练并指挥水军。周瑜是长江水战的行家,与他相比,无论曹操还是其手下将领,无一不是外行。对周瑜来说,只要确保战役在江面上展开并在江面上解决,曹操拥有的那支训练有素的北方军队,就将失去用武之地,不管人数是七八万还是八十万。

  一个极度鲜明的对照是,当时的孙权小宫廷里,只有周瑜和鲁肃持战争立场。周瑜对当时形势的判断,迥异他人。诚然,诸葛亮的判断与周瑜相同,但立场不同。对诸葛亮来说,主公刘备已臻日暮途穷之境,唆使孙权联刘抗曹,对孙权是一场豪赌,对刘备则谈不上,缺乏赌本的刘备,顶多只是在孙权的牌桌上跟进几张小钱。若孙权获胜,刘备得以分享战果;若孙权失败,刘备损失有限,大不了继续南下逃亡。何况,刘备原已做好了远赴广西梧州,投奔苍梧太守吴巨的准备。地位决定立场,实力决定身价,拥有全部赌本且承担全部责任的周瑜,才是至关重要的。

  后人注意到,周瑜从未对胜利抱有些许怀疑。通常,运气总是战争的组成部分,曹操在战胜乌丸、袁绍以后,都曾暗叫侥幸,但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战前还是战后,周瑜均未流露过类似的庆幸,他自始至终将胜利视为囊中之物。有人认为,若非黄盖诈降、东南风助力,周瑜难成其功,唐诗人杜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就表达了这个见解。但周瑜并不认同,当他向孙权拍板时,他并不知道黄盖日后会献诈降之计,但他已然确信“操自送死”,认定“擒操,宜在今日”,且只需“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即可“保为将军(孙权)破之”。

  罗贯中笔下的赤壁大战精彩绝伦,真实的赤壁之战怕是极为简单。............字数受限,全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f74b50102vxp3.html

  (《经济观察报》, 2015-1-19。www.earm.cn/田成杰整理)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极品男人 挟天子以令诸侯 恶人先告状 经济观察报 赤壁之战 极品男人 周瑜 三国 人物 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