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jingjun
648 1

[休闲其它] 外省青年 [推广有奖]

  • 7关注
  • 66粉丝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8333 个
通用积分
4118.7898
学术水平
299 点
热心指数
390 点
信用等级
264 点
经验
713091 点
帖子
2322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
最后登录
2024-6-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外省青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编者的话】本文为作者《非典型创业日志》系列之十一。

2月7日 阴
“将来人怎么描述我们?你早上起来,刷了微信,在微博上点评了城管打人,然后吃了早餐?”
早晨,想起阿乙的话。他感慨我们时代的匮乏。大概两周前,我在书店访问他,进行了我们第一次深入的谈话。

那是一个下午。一见面,他主动解释自己胖了,吃激素吃的,然后是病情,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肺部上密密麻麻的斑点……他语气淡定,带着一点点戏謔,像是在说另一个人。
我与阿乙不熟悉。在他作为一个写作者声誉初起时,我对于阅读同代作家毫无兴趣。在三里屯的一家楼下是按摩店的媒体公司,我们曾是短暂的同事。我们分属不同的楼层,又都很少上班,或许只在电梯里匆匆打过一次照面。他的消息偶有所闻,他因写作长篇小说而住院,不无殉道者之感。
直到两个月前,我第一次读到他,不是小说,而是关于北岛的散文。我几乎立刻被他文字的凝练与情感的真挚所打动。然后,我找来他的几本作品,《下面,我该干什么》、《春天在哪里》、《鸟,看见了我》,还有一本日记体的随感《寡人》。连续一周,我沉浸在阿乙的世界中,怀着赞叹,并有一丝嫉妒。
我嫉妒他节制的叙述风格,他的县城经验,他对自身焦虑的巨大坦诚。尽管带有对不同作家的模仿痕迹,他仍构造出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更重要的,他那种对于更崇高情感的孜孜追求,无比期待他的文字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这种虔诚在我们这代人中已相当罕见,我们普遍深陷被现世承认的诱惑。
一直到2010年获得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前,阿乙都是那种再普通不过的外省文学青年。他1976年出生于江西瑞昌。在这座沉闷的县城,他有一个沉闷的名字“艾国柱”,一个沉闷的青春,除去一场绵延的、毫无结果的单恋。他考入了南昌一所警校,毕业后又被分配到一个乡村中,登记户口、排解邻里纠纷、协助刑警调查命案,更多的时刻,是陷入绝望的等待,他想逃离致命的平庸与匮乏。通过一点点行贿的小手段,还有他自少年时代培养的写作兴趣,他调入县城,并成为了一名组织部的公务员,撰写领导讲话、刑侦通讯。在短暂的兴奋后,更深刻的绝望到来了,恰如他在日后的一篇小说中描述的,“二十来岁的科员变成三十来岁的副主任,三十来岁的副主任变成四十来岁的主任,四十来岁的主任变成五十来岁的调研员,头发越来越稀,皱纹越来越多,人越来越猥琐,一根中华烟熄灭了,还会点起烟头来抽”。
感谢正在兴起的互联网,他用哥哥的一台旧电脑,他在突然冒出的各种BBS中,成了一名活跃的发帖者,以“阿乙”之名专门写作体育评论。他的命运因此改变,郑州的一家报纸邀请他去担任编辑,一场逃离正式展开。他先是从乡村逃至县城,然后逃到另一个省份,接着上海、广州,直到北京。他也要逃离逼仄的文化氛围,从《读者》、柏杨、李敖的杂文,逃离到加缪、昆德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世界。
也是在这逃离中,那沉闷的县城经验变得鲜活、清晰起来,然后催生了他第一批作品,那些没有出路的命运的各种挣扎。它获得了喝彩,北岛称其为“近些年最优秀的汉语写作者之一”。
他也要逃离,中国作家的普遍困境,仅仅是个说故事的人,他想掌握更普遍的智慧。这次见面时,他刚刚写完一部长篇小说,他说自己这一次是他对昔日经验的最后一次征用,此后他要开始寻找新的写作方式。与人们习惯性判断的不同,他不是个沉迷于荒诞与小人物命运的作家, 而是充满饥渴地寻找意义与秩序,带有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他说之前的一代作家们,都是依靠主人公的欲望来推动叙述的,而他想寻找某种心灵力量。让他激动不已的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于连式的人物,他们能代表整个时代的精神基调,能让每个人感到巨大的共鸣。
我们谈了县城的经验,他爱的福克纳与不喜欢的路遥,对自己的不满,他新的雄心。与他克制的书写不同,他的谈话密集又杂乱,充满了破碎的句子,仿佛是他的舌头跟不上激动情绪,或许这就如他自己说的,“我的脑子里就像野火在烧”。
这次谈话给我带来了相当的影响。我羡慕他的纯粹,甚至他的那些沉闷的县城生活。或许也是一个非虚构作家对于一个小说家的嫉妒,他们书写自己的内心与生活,我却只能沉浸在知识世界与他人的故事里。他们有第二个自我,而我的自我与现实是那么的统一。还有他试图抵达更深、更广的精神世界的强烈的意愿。他说起查理周刊的屠杀,“这是在全人类的心脏上插了一刀”。而我沉浸在日常的种种琐碎情绪了,压根没有关注这件事,那一刻,我深深意识到自己想象力的缺乏。
归根结底,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道德敏感,与知识多少、见闻如何都无关,决定性的因素是想象力。是想象力,让我们真正理解陌生的个人、文化、社群、传统……
2月11日 晴
无意中,又看到了R的名字。距离他被带走,是半年还是一年了?在这信息洪流里,旧有的时间感早被冲垮了,我们都患了失忆症。
他的消息偶尔出现,总以耸人听闻的面目出现,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奇怪社会的新元素。我的感受复杂,除去下意识的嘲笑,也有某种同情、甚至理解。
我从不喜欢他,在有限的几次交往中,他那套时髦却空洞的言谈、强迫症式的名人列举,让人难以真正交流。或许更让人不适的是,他对现实权力与成功的巨大迷恋。他的一些行为,不管是声讨星巴克还是代表亚洲提问,都过分的哗众取宠。它有外在的喧嚣,却没有内在的价值。
忘记五年还是六年前,我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报道,称他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新面孔。这是个恰当的形容。那时他应该刚刚从英语频道调入财经频道,他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的一连串访问,似乎改变了央视的面貌,这个保守的宣传机构似乎突然染上了国际化的新色彩。而中国的形象也在那一刻发生着变化,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梦幻式的成功、因为美国与欧洲深陷危机,中国似乎证明了一种独特模式的胜利。这个模式有着西方式的繁荣(甚至看起来更繁荣),却遵循着不同的制度与思想模式。
以R工作的机构为例,它有了24小时的新闻节目,有了英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等等分支,他们看起来与CNN、BBC颇有相似,它的办公建筑甚至更时髦、前卫。R是这股潮流的重要代表。在他最春风得意时,他是几股力量的弄潮儿,国家权力、资本力量、国际舆论、民粹主义,他似乎都游刃有余,且以这些不同力量沟通者的面目示人。这也注定是浮士德式的交易,你必须付出些东西。
R付出的,比他自己、比我们所有人想象的都多,多得让人失去了嘲讽的欲望,多得让一幕滑稽剧,增添了少许的悲剧色彩。
因为与最近与阿乙的一次谈话,我想到,倘若真要寻找一个我们时代的典型形象,R必定是重要的一位,如果他的身上再多一点羞涩与内在的骄傲,他就真可以称之为我们时代的于连。我们所有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他从合肥城一心要挤入世界的中心,这是每个“外省青年”的灼热梦想。对这一代来说,我们都是“外省青年”,我们的家乡是北京的外省,中国又是世界的外省。那些克制这些灼人的欲望的道德规范、生活习俗、家庭教养,早就被各种政治与社会运动摧毁,只有各种欲望——对权力、金钱、名声——驱使我们向前。于连尚有一个拿破仑式的英雄主义,我们只剩下是偶像破碎后的慌乱,它只是闹剧,构不成悲剧之张力。
R比我们都更深入了卷入了这“外省”剧目,比我们飞得更高、也跌落得更深。这让他再一次具有了时代意义,不管历史的表层多么光鲜亮丽,它深层的黑暗从来都伴随着我们。我们所有对生活自以为是的美梦与计算,都可能随时被吞噬。而我们,一直普遍性地、假装看不到这些黑暗……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责编霍默静 mojing.huo@ftchinese.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hinese 一部长篇小说 国家资本主义 北京奥运会 家资本主义 青年

沙发
olympic 发表于 2015-2-14 11:18: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都是外省青年,城镇化的舞台里,权力、金钱、名声驱使我们向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