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权诗啨
612 0

[投行实战] 权诗啨:心态不好,怎么在贵金属市场走下去?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讲师

5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680 点
帖子
257
精华
0
在线时间
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4-14
最后登录
2015-6-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贵金属成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其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回报率,当然人亏钱。收益跟风险是成比例的,最保险的方法可能是把钱存到银行,但是这样的收益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一直都觉得想要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既然你想要从这个市场获取高额的收入,当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掌握好,风险相对来说也会减小。无论盈利或亏损及时的调整好心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才能在这个市场走下去。愿各位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投资上最需要考虑的,是标的向什么方向和结局去发展。越这样考虑,结果就越容易确定——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佐证了这一点。但绝大多数投资人则是最关心眼前的表现,现在多少市盈率、多少增长率、对可能的方向不屑一顾。“方向”其实就是本质。理解了这一点,投资就清楚多了。市盈率不是不要考虑。研究表明:市盈率概念只在公司处于优势扩张的中后期才有意义。在优势扩张的初、末期,市盈率绝对值则有最大的欺骗性。把不同经营阶段的公司市盈率绝对值比来比去,是最愚蠢的“估值”--很“价值”的人恰恰在此犯错却浑然不知。估值的首要是把公司经营本质搞清。

  有人非要问,“某某板指”或某某股指是否高估?……很奇怪,一个人只能了解熟悉少数公司,怎么可能把由数百上千家公司组成的指数都搞清楚是否高估低估呢?就算精力过剩,也没必要去理会这些东西吧。如果仅凭一个市盈率或某期的利润增长率就知道高估否,那世界上就不会有失败的投资人了。

  对熟悉信任的朋友,当遇到恶语质疑时,我是宁愿相信朋友而不相信舆论的指责,因为我更了解、理解他。对公司的判断,也如同对待某个人一样。当媒体质疑你很熟悉的公司时,其实绝大多数的所谓“质疑”都是并不真正了解公司经营、也不专业的主观猜测。投资的思考与做人的道理是一致的。

  世界上当然有各种恶意的人和公司。也许是现在诚信稀缺的社会之风,很多人总是爱对一切怀疑、一切都喜欢从恶意来揣测。对待不了解公司,其实连怀疑的必要都没有;而对待真正了解和信任的公司,就如同交了一个可信的好朋友,经得起任何风波。投资的快乐也在其中。

  投资能力,一个重要甚至很多时候主要的方面是识人的能力。因为很多公司,尤其是考察“未来优势型”企业,对其主要管理层的认识识别是至关重要的。听其言知其战略,观其行明其执行力。可以说,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理解、对其竞争优势和格局演变的认识,最后都要落到对其管理层的识别上。所以,平日里一个总爱持批评态度、看破红尘式的无视习惯、大起大落好走极端、固执死板唯我独尊……等等不良习惯的人,也很难发现出真正的未来高价值公司。功夫在诗外,一个人逐渐形成睿智远见、客观理性的处世和思维习惯,也许是投资知识外的另一个必须。

  我最想遇到这样的时机,就是恰巧你欣赏的公司属被舆论或名头衔人士看空的“板块”,或者正好遇到不理想的经营形势、数据、舆论……,珍惜吧,这样的时候真的不经常有。了解、理解、欣赏,是捕捉这类好投资时机的前提,而养成遇到状况时偷着乐而不是义愤填膺,则是很难养成的投资良习。

  我最喜欢的投资时机,就是某家很欣赏的公司被“舆论”为造假了、毒丸了、犯错了……,其次是恰巧被归为某某板块,舆论说该板块“泡沫”了,且真的像要“崩盘”了……。只要你对它熟悉的像好朋友那样的知晓,那么任何估值技巧都比不上这种“被看空”的时候。

  “泡沫”有两种:一是业绩景气泡沫。常表现为相对的低估值,另一是股价泡沫,相对的高估值。后一种容易识别而前一种泡沫最易骗人。价值分析鼻祖格雷汉姆在晚年总结道:绝大多数的投资错误不是产生于为高质量股票支付高价格,而是来自于在行业繁荣时买入原本低质量公司的股票。

  当一个人把投资获利的希望放在来“牛市”——所有的股票溢价都大幅提高上,那么90%的时间他要失望。更严重的是,寄希望于溢价的提高,会失去正常的对公司及估值的认识。价值的增长,而不是溢价估值的提高,才是投资要考虑的要点。牛市会来,只不过是被迫提前变现的周期来临。

  在投资上,与行业内最强者的思维一致,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行业前进的步伐。宁可溢价强者,而不愿折价平庸与落伍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贵金属市场 贵金属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 企业经营战略 贵金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