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匿名
638 0

[经济现象] 指数分级基金主动化的迷思:市场情绪在作怪 [推广有奖]

匿名网友
楼主
匿名网友  发表于 2015-8-2 08:57:25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继空仓上市、集体下折等热门话题后,分级基金最近再度引发争议。有投资者发现,一批临近下折的分级基金普遍大幅降低仓位,目的可能是为避免下折。而此前关于下折来临时,分级基金是否应该降低仓位避险的讨论更是层出不穷。笔者认为,指数分级基金出现罕见的“追涨杀跌”现象,最根本原因或是因市场情绪在作怪。

    最近,某只主题指数分级基金红遍各大投资网站,遭到广大投资者和媒体一致的口诛笔伐,其基金经理被称为最倒霉的追涨杀跌者。该基金成立于5月中旬,二季报显示规模达数十亿元。6月15日至7月8日这段时间,市场曾出现一些较为极端的表现,指数连续下行,分级基金迎来批量下折。由于不懂下折折算规则,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从此视下折如瘟神。该基金则在市场最黑暗的7月8日割肉出逃,只留不到1成仓位,也就错过之后连续三天大反弹。随即一路补仓至7月14日,此时约为半仓状态。7月14日至7月16日,市场出现小幅调整,该基金直接清仓两天,再次错过反弹。7月21日开始,该基金重新开始加仓。本周,市场再次出现宽幅波动,又有数只分级基金濒临下折。不幸的是,该基金也在其中,最终仍没有摆脱下折命运。如果根据近日净值粗略推算,这几只临近下折的分级基金仓位均显著降低甚至空仓。

    从净值和仓位来看,某些指数分级基金有“追涨杀跌”嫌疑。事实真是如此吗?从本质上来讲,指数分级基金是一种被动跟踪指数型证券投资产品,一名合格的指数分级基金经理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对指数进行有效跟踪,尽量降低偏离度。上述基金在基金合同中写道,“本基金采用指数化投资策略,通过严谨的数量化管理和严格的投资程序,力争将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实现对主题指数的有效跟踪。”目前看来,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最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情绪仍未稳定。

    即使在7月中旬市场表现得较为风平浪静时,投资者的情绪也是草木皆兵,一些基金公司的申赎情况明显反映了这一点,只要市场出现下跌,净申购立刻变成净赎回。基金公司流动性压力并没有减小,他们仍然警惕着市场变化带来再一次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基金经理为应对可能的赎回,仓位通常也比较谨慎,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更加如此。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基金经理随意加减仓,反向操作,但也有可能是市场变化带来申购和赎回的变化,继而导致基金经理被动地“追涨杀跌”。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基金经理存在躲避下折的可能性,因为投资者“闻下折即色变”。不过,主动降低仓位帮投资者规避“游戏惩罚”并非长久之计,试图战胜市场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也不是被动跟踪型指数基金意义所在。

    如果是脆弱的市场情绪造成指数分级基金仓位剧烈波动,指数跟踪存在偏离无可厚非,未来也不会是常态。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基金经理跟随市场主动加减仓,还是看淡后市拒不建仓,都违背了指数基金本质,即为投资者提供一项能保持高仓位运作,而不进行市场投机的投资工具。分级基金作为一种创新产品,发展时间还不长,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熟悉其种种复杂的规则。目前,分级基金风险已开始得到重视,为加强下阀值折算基准日交易风险提示,7月29日,一带B基金简称前被冠以“*”标识,即证券简称由“一带B”调整为“*一带B”,临近下折的分级B首现警示。对于基金公司和监管层而言,分级基金投资者教育仍是需要重点填补的空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分级基金 基金经理 基金公司 指数基金 根本原因 国家 国务院 大众创业 国民经济 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