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竹林细语
1890 13

[学科前沿] 这个谬论阻挠了亚里士多德对经济问题的研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6粉丝

副教授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73 个
通用积分
1.0002
学术水平
78 点
热心指数
86 点
信用等级
62 点
经验
13285 点
帖子
253
精华
0
在线时间
9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5-24
最后登录
2021-3-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个根深蒂固的谬论是,交换的物品和服务是等价的
。价值被认为是客观的,是物品固有的内在性质,而不仅仅是不同的人渴望获得它们的程度的表达。这一谬论假定,人们首先通过测量为物品和服务建立适当的价值尺度,然后进行物物交换,用某些物品和服务交换价值相等的其他物品和服务。这个谬论阻挠了亚里士多德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在近2 000年里,它还妨碍了那些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当作权威的人的思考。它严重损害了古典经济学家的非凡成就,并导致他们的追随者(尤其是马克思和马克思学派)的写作完全徒劳。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是如下认识:引起交换的恰恰是交换的东西被赋予了不相等的价值。人们参与交换的唯一原因是他们认为放弃的东西不如得到的东西有价值。所以,价值测量的想法是徒劳的。没有可称之为价值测量的过程先于交换或与交换同时发生。一个人也许赋予两个东西相同的价值,但不会有交换。不过,如果存在着价值上的不同,我们至多可以说,a被赋予了较高的价值,宁愿a而不愿b。价值和评价是强度量(intensivequantity),而不是广延量(extensive quantity),难以通过基数的应用来理解。

       然而,价值可测量,并且的确在经济交换行为中得以测量,这个具有欺骗性的想法是如此根深蒂固,甚至杰出经济学家都陷入了隐含其中的谬误。甚至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和费雪(Irving Fisher)都将其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必定存在价值测量之类的东西;经济学一定能找出和解释此类测量得以实现的方法。[1]大多数次要经济学家则简单地坚持货币是“价值的一个测量”的想法。

       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到,价值判断就是宁愿a而不愿b。无论是从逻辑上说,还是从认识论、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学上说,宁愿一个东西而不愿另一个东西的方式都只有一个。一名业余画家宁愿这一幅画而不愿另一幅画,或者一个消费者宁愿一块面包而不愿一块糖果,尽管这样的价值判断是其他人不赞成的。宁愿a而不愿b,总是意味着a和b中更喜欢a,或更想要a。正如不存在性爱、友情、同情和审美的标准和测量那样,也不存在商品价值的测量。如果一个人用两镑黄油交换了一件衬衫,关于这次交换,我们能说的是,在交换那一刻和当时条件下,他宁愿一件衬衫而不愿两镑黄油。可以肯定的是,宁愿什么东西总是隐含着一定强度的心理感觉。实现特定目标的欲望的强烈程度有等级,而这种强烈程度决定心理利润(psychic profit),而心理利润是成功的行为带给采取行动的个人的。但是,心理量只能被感觉它们完全是个人的,无法用词语表达它们的强烈程度,并向他人传递有关它们的信息。

    无法建立一个价值单位。我们不要忘记,同质的两单位某种东西必然被赋予不同价值。第n单位的价值低于第(n-1)单位的价值。

    市场社会中有货币价格。经济核算是用货币进行的计算。不同数量的物品和服务按照现在或将来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它们的货币数量进行计算。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个人或一个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的社会主义体系的总经理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核算。没有办法使我们从市场经济的货币核算走向非市场体系的核算。

摘自米塞斯《人的行为》第11章第2节:价值和价格基本理论的物物交换虚构


[1] For a critical analysis and refutation of Fisher's argument, cf.Mises,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 trans. by H. E. Batson (London,1934), pp. 42-44; for the same with regard to Wieser's argument, Mises, Nationalokonomie(Geneva, 1940), pp. 192-19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经济问题 Friedrich extensive intensive 亚里士多德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bjy1285582 + 100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pzh_hzp 发表于 2015-8-9 19:49: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藤椅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9 21:13:3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然而,价值可测量,并且的确在经济交换行为中得以测量,这个具有欺骗性的想法是如此根深蒂固,甚至杰出经济学家都陷入了隐含其中的谬误。
==========
这是一个真理,是一个只在商品经济中才存在的真理,它不是谬误。

使用道具

板凳
foozhencheng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00:47:2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以?

使用道具

报纸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06:43:3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认为,价值论本身应归入可知论的范畴,或者说,是可知论的结晶。价值论,是经济学者对商品经济中价格现象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它是经济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变动不居的价格现象加以认识而形成的认识片段以及这些片段的综合、系统化。各个经济学者的认识,应该是互补的、而不应该是相互否定的。

使用道具

地板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06:50:4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但又是不连贯的、前后矛盾的。他曾正确地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会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但他有时候,又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一般及小商品经济(马克思称称为“简单商品经济”)混为一谈,马克思因为这种认识不清,导致他在价值理论中犯了许多错误。

使用道具

7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07:11:0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一切性质的商品经济中,都存在某种社会性质的规定,进而对商品价值大小进行规定。尤其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切商品的生产都必须是在满足“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至少理论上必须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在这种不断生产和再生产所形成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循环中,说参与其中的被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就是说出的一个真理。当然,这既不意味着我们就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扰动,也不意味着我们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商品交换完全抽象成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交换,就是完全正确的(即同一种性质完全覆盖的,比如说,不存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或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

使用道具

8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07:30:1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因此,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商品经济中存在什么样社会性质的商品交换,它就会存在啥样的价值决定规定。在客观存在的从马克思时代发展至今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依然存在着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交换和部分资本主义的、乃至完全非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交换,而且这种二重乃至多重的客观存在的鸿沟,并没有被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而填平,反而更加深刻地把它们之间的不同显示出来。换个说法就是,即使被资本主义社会性质这一“普照之光”辐射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所存在的商品交换,也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完全不同。

使用道具

9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09:51:0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价值论而言,马克思把他命名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抽象成生产者对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效用学派则将其抽象成消费者对消费者之间的交换,这都是片面的,没有全面反映出这种商品经济中商品交换的本来面目,因此都犯了瞎子摸象式的错误。

使用道具

10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8-10 13:44:39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代商品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它有同一的规律,那我们的经济学才能有统一的经济理论。如果这个系统,是由几个规律交织在一起的,那我们建立在一个规律之上的统一经济理论,就如同是瞎子摸象的产物,从而是片面认识的结晶。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6 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