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djdkj
903 0

转帖:中美政治经济博弈的一篇文章:中国这么多外汇为何不自己花而让美国人享受(二) [推广有奖]

  • 5关注
  • 32粉丝

贵宾

学术权威

2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205075 个
通用积分
11166.9842
学术水平
1433 点
热心指数
1459 点
信用等级
1346 点
经验
156756 点
帖子
5318
精华
1
在线时间
35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0-23
最后登录
2024-5-4

楼主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9-17 11:19: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接前一)
    “一带一路”怎样走?

中国人从某部电视专题片热播之后,“蓝色梦想”就开始被唤醒。此后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错觉,认定不是海洋大国就不会是大国,这是因为看到了英国和美国的例子。其实,世界历史上有很多大国都不是海洋大国。而今天,中国成为海洋大国是迟早的事,将来人类70%的资源、能源都来自于海洋,如果不是海洋大国,拿不到这些资源,就会连生存都会出问题。所以,中国迟早要成为海洋大国。但是我们眼下最需要的,是未来十年这个机遇期。“海洋大国”,远水解不了近渴,解决不了中国今天的问题。蓝水海军不是十年能建成的,可是中国眼下等不了十年。

这决定了中国今天为什么要选择“一带一路”做为新的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看上去是“陆路、海路”两线出击。但在我看来,陆路比海路更重要。表面上看,海路更好走,更便捷,只要跟你的对手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海上通道畅通,走海路无疑更有诱惑力。你从港口把东西运出来,十天半月就能到达目的地,成本要比从陆上走低的多。和平时期,海上运输安全还是有保障的,顶多也就是会遇到个把海盗,这一点,只要有海军去护航就不会有大问题。

但当国与国特别是大国间关系恶化,甚至可能危及到一个国家的生存时,海上运输就变得格外不安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今天能够从海上危及中国的对手,没有几个,或者说只有美国。以美国今天的海上实力,一旦跟中国交恶,掐断我们的海上运输线完全可能。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前景下,就凸显现出了“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性。“一带”,就是在美国没有染指也比较难染指的地方开始突围突进。那么,美国要想在“一带”上拦截中国,就需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打通关系。目前,美国在中亚五国,也就只跟个别国家谈成了使用军用机场的协议,其它国家都没有谈下来。这些国家都对美国势力的介入保持着警惕。因此,美国要想策动这些国家跟中国做对,就得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下功夫,这对美国来说成本将非常高。美国今天已经是一个借债度日的国家,手里没有钱,你拿什么去忽悠别人?要知道大多数国家都是唯利是图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你不能给人家带来利益,还让人家卖力气帮你封锁中国,谁干这种傻事?而中国人来到这里,能给这些国家带来利益,你美国却不能。不能给别人带来利益,你就更不要指望仅仅因为你不喜欢中国,不喜欢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认定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便要求其他国家配合你打压中国,凭什么?中国又不是这些国家的挑战者,这些国家为什么要为你火中取栗?除非你给它的利益更大。

不过,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对“一带一路”盲目乐观的理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我们以为形势对我们有利,就想求速胜,用“深圳速度”的方式去开拓“一带一路”,那将必死无疑。深圳的高楼大厦可以在一夜间建起来,创造举世震惊的经济奇迹,但“一带一路”却绝无可能变成另一个奇迹工程。我们只能追求最后的结果成为奇迹,绝不能在速度上追求奇迹。

因为“一带一路”是一个整合人心的过程,整合人心可比修建铁路、公路的速度要慢的多。只有在“一带一路”上整合收服了人心,这条通道才是真正安全的,否则就会变成下围棋下出一条大龙来,最后让人拦腰几刀,被人分段吃掉。下围棋最怕的就是下出一条大龙,而“一带一路”极易遭此命运。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在“一带一路”上追求“深圳速度”,追求奇迹效果。要稳扎稳打,且多路突进。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从乌鲁木齐一直走到伊斯坦布尔,再一路突进到欧洲。一定不能这么走,一定要像雨水浸过墙壁一样,多条线路同时展开。所到之处,高铁,高速公路,全都要建设到。让每一个我们到达的地区都四通八达,这样才能任凭谁都掐不死我们,哪个国家也拿不住我们。即使某个国家掐断了其中一条线,也没关系,因为其他的路是通的。高铁不通高速通,让所有人都知道反正他们拿不住我们,就不会再拿这个去做文章了。如果其他的路都是通的,你把自己这条路堵死还能得到利益吗?

相反,如果我们一条大路通西天,那就会使自己成为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谁都能咬一口,没等取到真经就让人把你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所以一定要多路突击。多路突击就是为了让你手里有更多的牌,别人手里没有王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沿途所到的国家,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利。“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谁也不能拿其中一条大路阻止我们“去罗马”,这些都是必要的战略考虑。

用太极应对“拳击”

美国人喜欢拳击。拳击这项运动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国人崇尚实力的风格,直来直去,重拳出击,最好一击KO(击倒获胜)对手,一切都很明确;中国人则相反,喜欢模糊,以柔克刚,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动作都化解掉。因此中国人喜欢打太极,而事实上,太极确实是一门比拳击更高妙的艺术。“一带一路”运用的正是这种思路。

中国的兴起,让我们在美国人眼里成了新的挑战者。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美国人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遏制挑战者。冷战时期对前苏联如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日本如此,欧元出现后对欧盟如此,今天对中国亦如此。那么,对中国而言,如何应对美国的遏制?这就有一个是“被撵下车”还是“主动下车”的问题。但不管被动还是主动,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从捆绑到脱钩的问题,这并非易事。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制造业大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市场,而美国之所以能在过去二十年间让GDP比此前200年的最高值整整翻了一倍,则主要不是缘于其科技创新,而是得益于廉价获得中国产品和低息使用中国资本。这是一种双向的依赖。美国为什么不断发行国债,就是因为美国人没有钱。有人会说,美国人不是可以印钱吗?然而美国人很清楚,无休止印钱,美元就会无休止贬值,于是他们发明了另一个办法,就是让美国的资本项目保持顺差。也就是发行国债,从国外借钱:输出去的钱再借回来,这样就在全球形成了一个资本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中国成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几度达到2万亿,中国自身的外汇储备一度达到4万亿,去年是38400亿。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本,并且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这就带来了很多大家不能理解的问题。有人说,中国这么多外汇,我们为什么不自己花掉,要让美国人享受中国的发展成果?这说明了人们对中美经济捆绑这一无奈的现实认识不够。中国为什么借钱给美国?并不是因为我们要做慈善。而是中国在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经济与美国市场捆绑太紧,在自身经济完成升级转型之前,还无法立刻与美国经济脱钩,特别是东南沿海那些中低端产品出口,还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人购买力下降,将直接冲击甚至击垮这些中国产业和企业。这种时候,要解决经济问题肯定不能用情绪化的方式,而只能通过有效的战略和策略去一步步化解和改变。

以天下情怀超越“零和博弈”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历史与时代交织的背景下,应运应时而生。

这是一种全球视野下的大战略思路,决非出于一国利益考虑的自私之念,而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天下情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连接全球资源和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全球资源和资本,同时也更有效发挥中国业已具备的产业和资本优势,使沿途国家和中国一起走向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所以我们可以据此认为,“一带一路”是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的中国大战略选择。

同时,“一带一路”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初始阶段,这不可避免的要与旧的全球化发生这样那样的龃龉和冲突。怎样认识这一新与旧的矛盾?美国著名地缘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重提“修昔底德陷阱”说,认为中国和美国即将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一现象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谈论,即所有新兴国家最后都会不可避免掉入挑战老帝国的陷阱。美国人再次提醒中国人这一点,无非就是让中国人认清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不要陷入挑战美国,导致双方相互残杀的困境。但这种说法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个伪命题。起码美国当年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霸权,就避免了使自己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特别是美国人在二战后提出马歇尔计划。借钱给欧洲人,让欧洲人买美国人的产品,既解决了美国人过剩的产能和劳动力,又拉动了欧洲的战后重建,避免了零和博弈,实现了美国和欧洲的互利共赢。这意味着并非所有的大国崛起都一定会掉进修昔底德陷阱,零和博弈也不是大国博弈的唯一选择。布热津斯基老先生之所以重提这个概念,是因为他忘了一点,现在已经习惯于当老大的美国,太喜欢按赢家通吃的原则思考和行事了,所以才会认为中美之间只能是零和博弈。这是美国人自己思想认识的误区。

中美两国今天真正要警惕的是什么呢?不是中国挑战美国的修昔底德陷阱,而是美国对中国展开的“莽汉式博弈”。因为这极可能导致中国以同样的方式“硬对”,最后的结果一定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

现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即将掀开其宏伟的画卷,前路漫漫,波诡云谲,可以预见,中国和美国的大战略博弈,将围绕“一带一路”次第展开。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清醒的战略预判,并对每一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困难与危机,准备好足够的弹药和工具。(续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博弈 政治经济 美国人 丝绸之路经济带 修昔底德陷阱 美国人 中国 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