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wh7059
24566 1

文化资源商品化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1粉丝

教授VIP

高级教授

院士

6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7
论坛币
23007 个
通用积分
1.0460
学术水平
19 点
热心指数
24 点
信用等级
10 点
经验
31675 点
帖子
3480
精华
1
在线时间
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6
最后登录
2017-12-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文化资源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指根据文化市场的供求关系,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开发成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的过程。文化资源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根据性质不同,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两种。物质文化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们用于文化生产的各种物质的条件,它是文化产品的物质载体和文化生产的物质手段。精神文化资源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产生的。此外,按地域不同,文化资源又可划分为世界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等。按照形成时间的不同,文化资源又可划分为古代文化资源、近代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等。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相对于市场的文化需求也是稀缺的。因此,在开发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就必须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文化资源的配置应尽可能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产业构成要合理;要注重经济效益。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有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文化资源的商品化最终要通过具体的开发活动来实现。文化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一般包括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开发两种方法。外延开发,指采用各种有效手段,以增加文化资源数量为主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内涵开发,指采用一些新的手段,对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新的发掘,或者进行调节组织,以提高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最终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也只有满足市场需要,才能实现其价值,得以顺利实现商品化。

物流(Material Flow)

物流通常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七种功能。技术进步使包装工业大为发展,现已实现包装托盘化、集装箱化、大型化和自动化,节约包装材料,提高包装速度,降低包装费用;装卸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节约了装卸时间;运输工具性能的不断改善,集装箱专用列车、冷藏运输系统等的出现,联合一贯制运输的技术革新等,配合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使连锁店的配送速度大为提高。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在西方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很受重视,它研究企业如何迅速而低成本地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仓储、配置,以及如何使适当的产品在适当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时间送到适当的地点(顾客手中)。 物流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VOBIS是德国一家PC零售商,它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库存管理极为有效:它的最重要的竞争对手ESCOM在1995年有24亿马克的营业收入和6.5亿马克的库存;VOBIS有30亿马克的营业收入,库存却只有前者的一半。有效的物流管理需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送效率;加强配送中心规范化;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实现配送中心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走配送共同化的发展道路。其中物流配送中心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构成部分,它是以高度的组织化、社会化、现代化将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流通新形式,是综合的流通机构,具有销售代理、集散转运、定单处理、商品配送、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其核心功能是销售代理和商品配送。国外通行的不同类型的物流配送模式有(1)、以零售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物流配送中心适用于网点比较多且单个网点规模比较大的连锁企业,由企业独资建立,专门为本企业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确保各分店稳定经营,如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组织沃尔玛公司(2)、以仓储运输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这是拥有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汽车等物流设施,专门承担委托配送业务的经营性公司与委托者之间以合同形式为委托者提供稳定的商品配送业务的一种配送模式,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弗莱明(Fleming)公司。(3)、以批发商为主的共同配送模式。该配送模式是以大批发商为主建立的“零售商的商店”,组织商品货源,面向单体超市、独立零售商店开展配送服务的配送模式,如美国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加州食品配送中心。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无形贸易是“有形贸易”的对称,指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主要包括:1.和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一切从属费用的收支,如运输费、保险费、商品加工费、装卸费等;2.和商品进出口无关的其他收支,如国际旅游费用、外交人员费用、侨民汇款、使用专利特许权的费用、国外投资汇回的股息和红利、公司或个人在国外服务的收支等。以上各项中的收入,称为“无形出口”;以上各项中的支出,称为“无形进口”。有形贸易因要结关,故其金额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

无形资产(Invisible Property)

无形资产分为知识型和权利型,知识型无型资产的资产构成主要是依靠高度密集的知识、智力、技术和技巧及其可能带来的高附加值,如专利技术、驰名商标、计算机软件、工业产权等;权力型无形资产的资产构成主要是依靠特许权利和可获赢利条件的关系,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生产(设计)许可证、雇员关系、顾客关系、代理销售关系、原材料供应关系等。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再是货币资产、权力和自然资源,而主要是知识、名牌、专利、信息等无形资产;不再是以“劳力经济”加“自然资源经济”,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无形资产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渐进过程,其内涵和外延也处于不断变化中。根据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事实上企业无形资产还应包括厂商字号、产地名称;计算机软件、企业形象设计、科技成果权;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特种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荣誉称号、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优惠政策;市场信息、营销渠道、管理方法等经营秘密;矿业开采权、水电使用权、通讯权、租赁权;人才及企业家。现阶段无形资产保护主要国际组织、公约、条约有:1、主要国际组织有1884年成立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同盟和1970年成立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主要国际公约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3、其次某些国家订立了区域性的保护知识产权公约,如1968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订立的《荷比卢统一商标法》,1977年非洲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班吉协定》,以及1973年西欧国家缔结的最具影响的《欧洲专利公约》等。

稀缺性(Scarcity)

通常所说的稀缺性是相对稀缺,也就是说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某些资源与物品总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就说这些资源与物品是稀缺的。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随意得到任意数量的物品,如空气是自由品;另一类是稀缺的,叫经济物品,得到经济物品总是要付出某种代价。稀缺性的概念在整个经济理论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所以往往用稀缺性定义经济学。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就决定了人们在使用经济物品中不断作出选择,利用有限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在稀缺的消费品中如何进行取舍及如何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而这些正被认为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研究稀缺性。瓦尔拉斯定义的社会财富即经济物品是一方面它对我们有用,即能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另一方面我们所能得到的数量是有限的。稀缺性正是源自于这两个方面。罗宾斯(L·Rpbbins)则否定了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就是研究物质渊源的观点,认为这种物质主义远不能包括经济的全部内容,有些劳动,如音乐与文学方面的劳动就不生产任何物质。在他看来每个经济问题都存在着目的的多样性与手段的稀缺性这样的特点,经济学就是反映在目的与稀缺的手段之间关系上的人的行为,也就是说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科学。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始创于1956年,其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Jay W. Forrester)教授,在50年代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初期它主要应用于工业企业管理,故称为“工业动力学;后来,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遍及经济社会等各类系统,故改称为系统动力学。它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既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 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建立模型并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定性与定量地研究系统问题,其中它的模型模拟是一种结构—功能模拟,这种模拟方法最适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动态的内在关系。系统动力学以反馈回路来描述复杂系统的结构,把一阶反馈回路作为系统的基本结构或基本单元;一阶反馈回路包含三种基本变量:状态变量、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这三种变量分别用状态方程、速率方程和辅助方程描述;系统动力学描述系统的基本方程应该是高阶非线性随机偏微分方程。系统动力学最大的优点是它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系统的问题。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作为实际系统(特别是,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实验室。系统动力学研究解决问题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五个步骤:矛盾与问题分析,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数学的规范方程和描述定性与半定性的关系,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模型的检验与评估。系统动力学的专用模拟语言与软件有:DYNAMO系列,DYSMAPZ, STELLA,DYSMOD,DYSBASE,DYNAMO/C和组合软件系统等。

系统结构(the Structure of System)

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它反映系统的内部关系,是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整体,要素的有机联系就成为系统结构的基础。任何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无结构的系统是不存在的。系统的结构不同,系统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同,系统就有质的区别。系统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在系统各个要素的运动变化之中表现出来的动态稳定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得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系统的结构。

冯之浚主编的《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作了如下分析:国家创新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知识传播子系统和知识应用子系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知识传播子系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知识应用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四个子系统各有重点,相互交叉,互相支持,构成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知识创新子系统的核心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大学,还包括其它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此外还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其它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学习、革新、创造和传播新技术。知识传播子系统主要指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此外也包括科研机构、企业、其它教育机构、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等;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知识应用子系统的主体是社会和企业,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其他机构和组织等;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

系统失灵(System Malfunction)

指国家创新系统范畴内的“系统失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础设施供应和投资方面的失灵,转型失灵,锁定失灵,以及制度失灵(详见相关词条)。有两类基础设施:物质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和知识基础设施(详见该词条)。从系统观点看,企业和这两类基础设施之间存在重要的互动关系。基础设施供应和投资方面的失灵是指:企业与这两类基础设施缺乏紧密联系和有效的互动,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不足,公共部门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的应用和开发研究的不匹配,技术转移机构运作不佳等等,这些会严重阻碍知识的流动,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创新政策的研究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依据;国家创新系统方法从系统观点出发,强调创新和技术发展是该系统中各个角色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把政策制定的注意力从单纯注重“市场失灵”转向既重视“市场失灵”和市场环境的建设,更重视“系统失灵”。

系统失调(System Maladjustment)

系统失调又称系统失灵,它主要指国家创新系统范畴内的各种失灵。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供应和投资方面的失灵、转型失灵、锁定失灵和制度失灵等。帕维蒂(Pavitt)则认为系统失灵主要表现在激励失效和竞争力能力的低效(如不能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实际上国家之家创新绩效的不同就是由系统的失效和多样性决定的。通过推行产、学、研究合作计划、网络计划、建立创新中介机构等措施,可以纠正创新的系统失效。)失灵一词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有关市场失效的研究和考察。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创新政策的研究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的,并以此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依据。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主要集中于通过诸如研究开发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措施来刺激或者支持工业界的研究开发投入。系统的观点并不排斥这类分析和政策措施。但是,国家创新系统方法从系统观点出发,强调知识在系统中的流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强调创新和技术发展是该系统中各个角色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把政策制定的注意力从单纯注重市场失灵转向既重视市场失灵和市场环境,又重视“系统失灵”。请参见转型失调、战略失调、制度失调、锁定失调等相关词条。

系统思考(Systemically Thinking)

创新过程中的系统思考指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强调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追求整体最优化。在管理上强调对全局的把握,管理人员任务明确,并坚持人是完成复杂任务的主体。其基本出发点是:整体系统是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的;系统是开放的。

现代化(Modernization)

现代化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世界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广义地说,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的大变革,是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狭义地说,是指二战以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学习世界先进技术,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过程。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际环境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其内涵是不一样的。在以往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中,从技术进步方面看,现代化主要是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化学化等等。而在当今世界,以发达国家向知识经济、后工业社会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现代化又有了新的内容和要求,这就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等。我国目前虽然还处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过程中,但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

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过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国民素质、生活质量、文化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细分: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包括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现代化;

2、经济社会组织的变革,包括企业制度和产业组织的现代化,市场组织和市场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社会组织结构的现代化,政府机构及其运作方式的现代化;

3、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包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融合和升华。

这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要按照现代化的整体性要求,把经济社会组织的变革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突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二是要按照现代化的整体性要求更新发展观念,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传统发展战略,转变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应该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这是由文化的性质特征决定的。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制度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观念文化反映人自身的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状态。文化的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中的某一面层面的现代化,必然带动并且要求其他层面乃至整体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物质文化的现代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为保障,以观念文化的现代化为先导。只有以文化为内容,才能实现整体的现代化。

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y)

相互依赖性主要是指整个创新体系的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它说明在创新体系中,领导与管理,战略协调、过程、组织与人以及衡量等5个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只有当5个因素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时,才会产生满意的创新绩效。美国的教育家、咨询专家克里斯托夫.梅耶在《创新增长——硅谷的启示》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相互依赖性。他认为有5个相互依赖的因素构成了创新体系的核心。这5个因素在企业文化(一种工作环境和方式)的决定下,将相互影响并产生巨大的作用。领导与管理是创新体系中唇齿相依的两个要素。没有领导就不会有战略联系;离开了强有力的领导和有力的管理,即使是最佳发展规划也难于实现价值,领导与管理是规划和工作的基础,也是实施的基础。通常灵活的领导可以为新思想的产生、为以自由、审慎、严格的态度来探索未来投资与发展的某些特定思想的选择和测试创造了交替空间。要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需要巨大的成本和时间,没有一套完整的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你必须使创新战略与你的企业核心任务和价值相互协调,而且也要与你的未来技术、供给、制造战略相互协调。战略协调是将企业战略与企业最终目标、企业战略、企业短期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它决定着“谁”做什么、应该何时去做、以及如何去做等一系列问题。这个过程如果能与企业的目标、市场、技术相适应,那么创新努力会非常有效。对于组织与人这个因素而言,人是创新中最基本的要素,组织是能量流动、经营项目明确、基础设施完备不可或缺的要件。一个完整的组织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衡量标准则为创新提供了指南和控制系统。总体来说,没有领导与管理,最佳过程结构将变为官僚体制而使创新系统缺乏生机。在一个设计结构优秀、过程结构有效的环境中,极具创造性、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深思熟虑的协调过程,创新战略也无疑是纸上谈兵。另外,虽然你可以保证每一个要素都能够高速运转,但是度量不准确或不充分,你可能就会与成功背道而驰了。毫无疑问,遵循相互依赖性的原理或规则,把5个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你才可能品尝到创新成果的滋味。

想象(Imagine)

想象是指在大脑意识控制下,思维对感官感知并储存的形象信息进行分解并重新组合的活动。想象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想象就是萎褪了的感觉”,认为想象活动并不是凭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同人们日常的形象感受分不开的。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心理形式。想象活动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回忆想象与前景想象、静态想象与动态想象等多种类型。想象不仅存在于艺术创造活动之中,也存在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想象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具体思维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想象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已有的表象以创造人们在现实中未曾直接知觉过的表象和思想情景的过程。想象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内部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组合。人类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只有在从事劳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劳动的结果以及达到这一结果的手段、方法的表象,才能自觉地改变世界,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新的物化对象。想象是创造性思维和科学预见的基本要素。

想象力(Imagination)

想象力指人的想象能力。“想象”概念侧重于对人的想象活动的状态和过程的描述,“想象力”概念侧重于对人的想象活动的能力和功能的描述。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活动时离不开想象,而想象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具体主体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每个正常人天然地所具有的能力。但通过自觉地学习、掌握和运用思维科学所揭示的想象、想象力和想象方法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运用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消费文化(consumption culture)

消费文化是指社会各个消费层次、消费领域在消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心态、文化特征或文化现象。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消费文化也具有社会历史性,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茶叶的消费已经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在中国,茶常常被作为世俗大众日常交流的媒介,重感受、重交流;也是官场应酬的手段,如送礼讨教、端茶送客等。日本茶道则追求“和、敬、请、寂”,重精神、重仪式。这反映了两国各自不同的茶文化和消费文化。即使是在中国,不论在现代和古代、这一地区和另一地区、这一城市和另一城市,在饮茶品种、习俗上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喜饮花茶、有的偏爱绿茶。至于喝奶茶、吃讲茶、开茶话会等等,无不反映出古今文化、南北文化、民族文化、世俗文化、消费文化的不同特征。消费文化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民族构成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消费习惯、购买行为和爱好。(2)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有差别,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需要适合婴儿、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商品及市场,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消费需要。(3)性别差异。性别不同,消费需求有显著差别,不但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不同,而且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也有所不同。(4)教育程度和职业特点。由于教育程度和职业不同,其工作和生活条件、个人爱好和审美观念也有所差异,对商品的功能、档次、款式、花色、包装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5)消费者的个性。个性包括性格、生活方式、追求目标、个人爱好等。消费者的个性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6)民族习俗。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他们在饮食、服饰、居住、婚丧、节日、礼仪等方面各有特点。这些都影响他们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7)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教规、习惯和禁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差别。(8)外来文化影响。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融合必然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产生影响。消费文化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形成过程中,使消费者顺从特定的消费习惯,抑制某些不为其所属的社会和民族所允许的消费需求,阻止相应的消费动机的形成。(2)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基准。当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缺乏购买经验,犹豫不决时,消费文化为其提供从商品的广告、商标、产品介绍中寻找和评价信息的知觉参考。(3)消费文化的变迁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发生变化。

消费需求结构(Consume-Needing Structure)

消费需求结构是指整个消费总量中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的数量比例关系。公共和私人消费者的需求是创新过程的基础和动力,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生产结构的转换和未来的增长机遇具有重要的作用,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新的影响最大。事实上,消费需求结构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和知识基础设施、制度安排、生产结构和政府政策等一起对创新绩效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在互动中发展,这是创新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费需求结构中公共消费是指满足社会共同消费需要的消费活动。包括全社会的消费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公共交通、公共住宅等,还包括某种程度的集团消费,如某一个单位内部的集体消费活动。个人或私人消费的模式受消费需求、收入水平、偏好等的综合影响。一般地,消费者有不同的需要,如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也有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层次性由不同个人的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通常具有不断向上发展的趋势,但当发生某种以外事件时,人们也可能放弃较高层次的需要而转向较低层次的需要。这说明一种创新要想成功,就必须能够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或者能够预测出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创新品具有一定的先导性,计算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对于国家创新系统而言,就是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或政策,引导创新方向,使之与长远的消费结构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这正是知识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最终目标。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包括:金融制度、分配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评价体系、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政府补贴体系、政府采购制度等。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新古典增长理论主要是指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所提出的经济增长的理论。索洛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一个新的增长模型。这个模型假定:第一、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资本和劳动可以互相替代;第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机制发挥主要调节作用;第三、不考虑技术进步,技术变化不影响资本-产出比率,因而规模收益不变。用a和1-a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对总产出的贡献,△K/K为资本增长率;△L/L为劳动增长率,该模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G=a △K/K+(1-a)△L/L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G由资本和劳动增长率及其边际生产力决定。依据这一模型,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力,即调整资本和劳动的配合比例,来调节资本-产出比率,以实现理想的均衡增长。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1960年,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G=a △K/K+(1-a)△L/L+△T/T

上式中△T/T代表技术进步。索洛模型和之后的索洛-米德模型不仅体现了凯恩斯主义,而且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常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所阐述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New Economy)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工资提高,工资提高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显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反相关关系,即如果失业率较低,通货膨胀率就会较高;如果通货膨胀率较低,失业率就会较高。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就必须接受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付出高通货膨胀的代价。在70年代“滞胀”时期,高的通货膨胀率和高的失业率并存,这时的菲利浦斯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这是菲利浦斯曲线第一次失灵,而伴随西方国家缓慢脱离“滞胀”的泥潭,菲利浦斯曲线又重新开始发挥作用。基于此,美国经济学家把2.5%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和5%的失业率作为美国经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临界点。而事实上,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至今已连续四年保持在4%左右,失业率从1992年的7.5%降至目前4.1%,而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则在3%以下。“新经济”使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三者之间的兼容度前所未有地增大,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菲利浦斯曲线又一次失灵了。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周期,宏观经济在货币冲击、技术冲击或其他外在因素冲击下必然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不可能总是繁荣或总是萧条。但美国长达107个月(至2000年2月)的经济持续增长已使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无法解释。但这是因为经济周期将不存在了呢?还是知识、技术的进步使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大大地延长,而衰退期越来越短或者说已不显著,经济周期已被“熨平”了?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倾向于后者,认为知识的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要素报酬递减的作用,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资源利用型经济增长周期性特点不明显。此外,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现象正在消失。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日本经济一直停步不前,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全球网络加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经济周期不同步现象同样引人深思。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但是由于信息等高科技产业以知识为基础,而知识具有可共享、可重复使用、可低成本复制、可发展等特点,对其使用和改进越多,其创造的价值越大。而且,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要素的有机配比和使用,提高了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最终导致效益递增。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较早地发现了这一规律,他曾指出,“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效益递减规律的工具”。如美国微软公司为开发第一套视窗软件投入了5000万美元,其额外生产上千万套只需复制即可,成本几乎可以不计,但仍能以与第一套同样的价格发行,这样,在新经济部门,就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产业部门的“边际效益递增”的情况。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据此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知识的传播以及它可以几乎无止境地变化与提炼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好的想法和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性,即非常丰富且能以极低的成本复制,因而产生“边际效益递增”。这一观点是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毁灭性挑战。

新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曾提出“供给自创需求”,即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或者说是生产可以自行开辟销路。这早已被现今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所否定。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兴起,它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产品则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比如如今风靡北京的“跳舞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有人惊呼,萨伊的“供给自创需求”定律又回来了。

新古典派在分析经济增长的时候,只考虑了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要素。本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丹尼森等人对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把知识、技术引起的增长作为一个“增长的余量”,即在经济增长率中扣除劳动增加与资本增加所引起的增长后,总有一个“余量”是无法用劳动与资本的增加来解释的,这就是技术进步的贡献。这种分析把知识技术作为经济增长模式的外生变量,不能说明知识技术与投入增加的内在联系。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默(Romar)对新古典派进行了批评,他在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要素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生产要素——知识,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知识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生变量列入增长模式,知识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一国经济要快速增长,就必须像对机器设备投资那样对知识进行投资,实现投资与知识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软件支出在成本中的地位将被视作固定资产投资,而不是“易耗品”,软件也有折旧。由此对GDP的计算方式也带来了新的革命。

在传统经济时代,人们强调的是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但在“新经济”时代,劳动生产率已经不能够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知识生产率,即生产知识,且把知识转化为技术以及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即使劳动生产率再高,在剧烈竞争中仍无法摆脱被动甚至被淘汰的命运。知识生产率替代劳动生产率将是一个客观规律。

在传统经济时代,人们总是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以说是一种向自然掠夺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决定了经济增长不可能持久、稳定,而“新经济”带来了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相对减少,知识可以低成本地复制并且边际收益递增,使经济增长不再是掠夺式的,不再是资源依赖型的,这不仅使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而且也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经济增长怀疑论、经济增长极限论受到挑战。

“新经济”导致的无形资产增大、社会财富虚拟化,将使成本核算、传统统计理论出现困难。某些适合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金融、财税规则,已不符合“新经济”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例如用信息产品(如软件)中的上游工序的物质投入多寡来计算增殖税,显然就忽视了知识投入应获得的合理收益。

新企业联合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NEA)  

NEA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一家致力于初创阶段风险投资的企业。21年来,该公司通过对处在初创阶段的科技企业的投资,并参与管理,为新兴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盈利,起了重大作用。该公司主要投资于初创阶段的信息技术企业(包括软件、通信、电子、信息服务)以及制药和生命科学企业(包括生物技术、制药、保健、医疗器械、设备制造和信息管理)。NEA对每个风险企业的首轮投资通常为5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随着风险企业的成长,NEA将陆续追加至总计1500万美元的投资。NEA的成功案例包括UUNET科技公司、Ascend通信公司和2Bridge软件公司等,其中UUNET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客户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迄今为止,NEA实现了100多家公司的上市。 

新增长理论(New Growing Theory)

新增长理论 1986年,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

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资本一样,是一个生产要素,它是“内生”于经济活动中的,起源于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所做的投资决策努力。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或许是偶然的,但是技术的全面增加是与人们为其提供的资源成比例的。另外,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发达国家能够保持强劲而持续的增长率,而不会碰到新古典增长理论所预测的投资收益递减的情况,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当耗尽边界效益后,经济构成单一而脆弱,难以有质的变化,难以占据高科技含量市场层次,以及各国经济增长率和抵御外界风险的差异。

罗默在其后来的著作中,更加强调了技术进步所具备的明显内生性。创新不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企业精心努力的结果,复杂的创新已经不是单靠企业就能完成的过程。新技术不单是一家企业的私有成果,同时也被赋予了公共的属性,这种看法将创新看作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为,不同于早期模型中将创新等同于科技发展的纯粹外在属性。

信息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

通常是指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所造成的信息急增现象。由于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和知识呈现出加速度的急剧增长趋势,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信息爆炸”。信息爆炸包含着知识爆炸,即科学杂志和学术文章呈指数增长,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但信息爆炸又不完全等同于知识爆炸,它还包括由于新闻、电视、电话、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互联网网等新的信息工具的出现而使信息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的现象。在更广的意义上,信息爆炸还有因信息过多引起精神不安定的信息紧张,以及由于信息犯罪增加而导致的社会压力等含义。

信息不对称性(th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性,指的是在市场交易中,产品的卖方和买方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所拥有的信息是不相对称的,通常产品的卖方对自己所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产品的卖方对所要购买的产品拥有更少的信息,如汽车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会造成市场的失灵,即在同一价格标准上低质量产品排挤高质量产品,减少高质量产品的消费甚至将高质量产品排挤出市场,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柠檬问题”。如在汽车市场上低质量汽车排挤高质量汽车的消费,在劳动力市场上低学历低能力的劳动者排挤高学历高能力的劳动者的受雇。解决“柠檬问题”的措施一般包括:(1)形成产品的良好声誉,如英国壳牌石油;(2)产品标准化,如美国的麦当劳;(3)向买方发出质量信号,如买方向卖方提交产品质量保证书、高学历高能力者求职时主动向用人单位出示学历证明、资格证书。

信息产业(Information Industry)

信息产业是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产业,它由产品主要包括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信息内容及信息软件的一些企业和单位组成。信息产业是一个完备的系统,它包括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三个方面。信息产业是由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如信息工业是丛第二产业分离出来;信息服务业是丛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只有信息开发业与第四产业同时产生。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集成电路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包括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如系统集成业、软件业、数据库业等和传统的信息服务业如数字化出版业、信息咨询业和电信服务业。信息开发业包含两部分,即软件开发业和信息内容业,所谓信息内容指数字化的图书、音像、情报、新闻、图片、科学技术资料,以及其他一切能给人带来某种信息的数字化形式的资料。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信息内容业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是:知识智力密集、创新与升级快、渗透性强、高增殖高收益、高投入、多层次复合型。

信息崇拜(Information Worship)

由于对信息功能和作用的不了解或盲目推崇而对信息本身所产生的崇拜心理和行为。自计算机问世以来,特别是随着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东西方各国对“信息”的誉美之词普天盖地而来。“信息就是知识”,“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权力”,“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资本”,“信息就是一切”……所有这些不切实际、经不起推敲的名词、概念、命题、论断、口号、标语,随着“信息社会”、“电脑时代”、“网络世界”等新名词的涌现,大量地和高频率地出现于世界各国的多种媒体上,从而成为人们产生信息崇拜的根源。美国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认为,计算机如同童话故事《皇帝新衣》中那个缺乏主见的皇帝一样,已被披上了各种华而不实的外衣。与此相应,公众头脑中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信息”概念,尽管“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这个词获得许多无所不包、包罗万象的定义,认为它会为人类带来各种好处。”从本质上看,它是指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人基于对信息本质的错误认识而对信息的作用给予无限夸大的盲目态度和做法。导致信息崇拜的根本原因主要有:(1)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力量所导致的对信息的盲目迷信。(2)计算机商人和信息产业界在利润驱动下对信息作用的人为夸大。(3)部分计算机专家出于自身的利害关系而有意推波助澜。(4)理论上缺乏对计算机和信息的本质的科学界定与分析。

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即管理者利用管理过程中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进行的管理。包括两个基本步骤:一是指为了达到管理目的,形成管理行为而收集或加工信息,主要表现为对管理客体运行状态以及可能影响管理客体运行状态的各种原始信息和预测信息的收集。二是指利用经过加工并在管理全过程中运用的,反映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信息是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资源,对于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1) 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看,信息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有机联系的介质。

(2) 从管理过程看,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所有管理工作也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3) 从管理组织的角度看,信息是各管理部门,管理层次,管理环节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行动的桥梁和纽带。

(4) 从管理的角度看,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信息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出速度,出效益,出财富,它是比物质和能量资源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资源,因而基于信息收集和整理之上的信息管理也将在管理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过剩(Information Plethora)

是指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从而使人不能有效地和充分地选择、吸收、利用和发挥信息的作用,使得信息不可避免地贬值的现象。从认识论意义上说,信息过剩是指主体对信息的感知、选择、吸纳和加工处理超过了自身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不能高效快捷地取得有效的认识成果。信息过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首先,这会使有关信息严重贬值!其次,容易使人产生“信息饥渴症”:由于信息太多,反而使人不知哪些信息有用,从而似乎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再次,容易使人混淆信息与知识的界线,误认为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知识。最后,信息过量还可能使认识者逐渐失去深入思考的兴趣,使人的思维变得懒惰。

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y)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出现,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结果;信息经济的兴起是由本世纪60年代开始,70年代加速、90年代全面铺开的信息革命的产物。

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成果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所谓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基于科学的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在信息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的则是芯片、集成电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光纤光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网络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环境保护、航天与海洋等新兴产业部门,同时,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通过产业化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信息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这三种经济的素质通过信息化后大为提升,并导致信息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由于信息的多义性与多维性,信息经济也必然是多义与多维的。从信息社会的经济而言,信息经济在信息技术层次上有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甚至比特经济等多种称谓,而信息经济的概念最能直接反应社会经济的本质,还能同信息革命、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文明第一系列概念保持一致性。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信息化是指人类凭借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由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社会的转化过程。“信息化”概念最先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尔后流行于世界各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标志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和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的转变过程。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或方面:(1)指信息生产及其应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入人心;(2)指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高度发达和完善。信息化的外延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备,信息环境良好。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所表征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信息化进程还是一个渐进过程,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信息化都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进程中。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迅速迈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动质量和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各国、各地区都把信息化看作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垃圾(Information Garbage)

是指计算机和网络中那些不仅毫无价值而且污染信息环境的信息。从形式上看,“信息”是个中性词,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然而,从内容上看,有的信息对人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教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等;而有的信息则或者对人毫无价值,或者对人具有负面影响。信息垃圾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已经过时的信息,或被新信息超越的信息;二是指不符合事实和逻辑的信口开河式的信息;三是表现为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淫秽图文或声音等之类的信息。此外,电脑网络中那些抄袭他人的、低水平重复的所谓“科学研究成果”、“文学艺术作品”等也应归入信息垃圾之列。产生信息垃圾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信息更新速度加快所造成的信息老化。(2)由商业利润驱动或恶作剧等原因而人为地制造的“黄色垃圾”等。(3)由于“网络文学”、“网络学术研究”缺乏相应的“编辑”把关而造成的无用信息。(4)新闻、宣传、科技、教育和人文社科领域里,也有不少人颇为认真地经常发表一些低水平重复的所谓“学术研究成果”。(5)电脑“黑客”故意制造的电脑“病毒”所大量地甚至无限地自我复制所产生的那些无用信息。(6)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或组织为摧毁敌方或对手的信息系统而人为地制造“信息炸弹”、“逻辑炸弹”和“虚假信息”等等。

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

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向同一方向流动的一组信息。信息流的流动过程是:从信息源出发通过一定的信息载体和传播途径到达接收端。信息源是信息发送源,它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对同一信息流来说,这些信息既可来自相同的信息源,也可来自不同的信息源。信息流的流动必须借助一定的信息载体,信息载体有各种形式,如电、声、光等。有的信息可通过某一载体直接传播,也可通过编码由别的载体来传播,如声音信息可通过空气波直接传播,但传播范围很有限;同时也可把声音信息通过编码转变成电磁波信号,再发射出去,然后到达接收端再经过解码变成声音信息,这样就极大地扩展了传播范围,电视、收音机就是这样传播声音的。同一信息流中的不同信息可由不同载体来传播。信息流的传播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空气、水、有线通道、无线通道、自由空间、电离层、物品的流动和人员的流动等。信息流的接收端既可是人也可是机器,信息流中有的信息要经过解码过程才能被接收者接受和理解。对一个系统来说,信息流的流动可形成反馈系统,即把系统输出的信息流中部分或全部信息返回到输入端,输入端根据收到的信息改变再次输入信息的内容或数量,对控制对象产生新的影响,从而调整系统的行为和功能,使其达到最优状态。当今,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信息流的流动速度和流量增长极快,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创新能力。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流与物流相对应。物流是指由原材料等资源的输入到成品的输出,物质资料在企业系统内进行形态、性质变化的运动过程;物流贯穿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信息流是物流状态的表现形式,它来源于物流,并与物流相伴随,贯穿在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信息流规划和调节物流,从而使物流的流量、流动方向和速度达到最佳,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达到最优化。

信息和内容交换协议(Information & Content Exchange,ICE)

信息和内容交换是一个协议,该协议通过推动网络合作伙伴和会员间数据的受控交换和电子资产管理,用于减少在线商务费用,增加商务关系价值。通过建立站点对站点(Web-site-to-Web-site)的信息网络,基于ICE的应用使得多家公司能容易地建立联合发行网络,网上超市以及在线分销渠道。ICE规范为商务应用提供基于XML的通用语言和体系结构,用受信任的方式(基于OPS、P3P建立)推动信息的自动交换、修改、供给以及资产控制,无需人工进行数据打包或知道远程站点结构。对消费者站点,最终用户能够访问更完整和更易使用的网站,减少为查找所需要的东西而不得不在许多不恰当或聚焦于狭窄领域的站点上冲浪时所受到的挫折,从而得到益处。

1.独特的客户驱动的ICE开发编写小组(Authoring Group)

正如其他大多数成功的标准发动者,ICE不仅基于技术公司的贡献,而且将在线资产的源头与目的地独特地结合起来,主要的公司包括:Adobe, CNET, 微软公司(Microsoft),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新闻互联网服务(News Internet Services), 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Javasoft), 论坛媒体服务(Tribune Media Services),和 Vignette公司等。

2.ICE大范围适用于B2B应用

ICE将推动创立新种类的和跨产业的环球网商务应用,例如金融服务、发行、高技术和旅游等。例如:一个高技术的新闻站点应该包含若干新闻和来源于其他信息站点的内容,交付一个高技术产业的综合指南。使用基于ICE的产品管理和控制交换、修改、从信息的经营者获取和终止内容服务。通过基于环球网的餐厅和旅店指南、假日俱乐部资料、天气预报和其他旅游相关的内容,一个在线的旅游站点可以创建旅游超市,为商务和闲暇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一步到位的旅游服务。一个软件公司应该建立在线的产品销售网络,允许数千个软件商务站点能从公司的中心站点自动集成产品和价格信息,使得销售者能够更容易和更经济地提升产品线,无需承担在普通站点上日常的手工提升产品线的花费,如:产品描述、价格、推销商品和存货目录的日常变化等。

总之,通过创建一个在线资产的受控交换的标准平台,ICE为在线商务的突破创造了基础,另外,ICE极大地简化了管理工作、降低了成本、它将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

信息社会是信息和知识扮演主角的社会。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需要对信息进行传递、收集和处理。农业社会发明了文字和纸张,可以算是第一次信息革命。工业社会建立了交通网和通信联络系统,可以算作第二次信息革命。之后,信息革命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引向信息社会。然而,只有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生产才成为系统的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千百万的人将从事信息生产和与信息有关的生产,信息业将超过传统的工业而成为社会的首要产业,信息产品将取代物质产品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产品。正像工业社会以前农业产品是社会的主要产品、工业社会中工业产成品成为最主要的产品一样,在信息社会里,物质生产更加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也就是说,人们主要是通过知识和信息生产来推动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完全成为知识和智力的物化过程。据统计,现在每天约有数十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向世界发送,并以每年18%~20%的递增率发展,信息的创造在迅速增长。

显而易见,未来将是一个信息极为丰富的社会,信息和知识的生成成为第一位的和最重要的事情。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和知识本身已成为一种无形的财富,一种重要资源。人们只有占有信息和知识才能从事一切经济活动,只有将信息和知识资源同物质资源结合起来才能从事生产。

信息污染(Information Pollute)

通常是指由于人为制造的虚拟信息所导致的信息真假难辨的状况。在信息时代,敌对双方通常人为地制造一些虚假信息,以扰乱视听,使对方分不清信息的真假,从而影响对方的决策。由于虚拟信息与真实信息混杂在一起,使人分不清究竟哪些信息是真实的,哪些信息是虚假的,故称为信息污染。

信息型组织(Informational Organization)

信息型组织是指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有相当经验,并运用为它度身定做的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工作的组织。该组织可以系统地,高效地利用信息,使组织内部的信息使用效率达到最高。

信息型组织从全组织范围内提供信息资源为解决问题服务。它的主要特点是源源不断地给经理们提供信息。经理首先利用信息并依靠管理信息逼近问题,然后找出问题的根源和位置。

人的因素是信息型组织需要重点加以考虑的,人的行为关系到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或项目的成败。计算机专家和高层管理者必须引导组织中的普通管理者,使他们消除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恐惧感,并能够积极地配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工作。

信息型组织在设计组织内信息系统时多考虑输入输出界面的友好性和便利性,因为使用系统的人绝大多数是高层经理,他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操作一个复杂的界面去获取信息。

熊彼德(Schumpeter·Joseph·Alois

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1883年生于原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的特里希。1901年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同时学习历史学和经济学。1906年毕业并获法学博士学位。后游历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等地,曾求教于马歇尔和埃奇沃斯等人。1909年回到维也纳,先后在奥在利的切克诺维茨和格雷兹等大学任教。1925年至1932年应邀到波恩大学担任教授。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教授直到1950年逝世。他曾担任过奥地利财政部长和皮达曼银行总经理等职,还曾任经济计量学会、美国经济学会和国际经济学会的会长。熊彼特一生著述很多,内容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主要经济著作包括:《国民经济理论的实质和主要内容》(1908),《经济发展理论》(1912),《教条与方法论的时代》(1914),《经济周期》(193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0),以及遗著《经济分析史》(1954)等。

熊彼特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主要成就在于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并以此作为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熊彼物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在生产中实现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要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当经济进步使得创新活动本身降为例行事物时,企业家将随着创新职能减弱,投资机会减少而消亡,资本主义不能再存在下去,社会将自动地、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熊彼特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讲的社会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熊彼德创新理论(Schumpeter’s Innovation Theory)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创新理论并用以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经济生活的本质是发展,是对一种平衡状态的打破,他把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经济的“循环流转”,这一过程并不产生利润。发展的动力来自经济自身的因素,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商业化应用,他把技术作为经济的内生要素,强调两种因素促进经济发展:技术的创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并论述了创新思想,他对创新是这 样下的定义:“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 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 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 ,并且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法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 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 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 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熊彼特的这个涵盖面很广的创新概念,包含许多思想,由此形成了经济史上的熊彼特主义以及熊彼特之后的激烈的争论。关于创新的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才有后来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区别。在介绍熊彼特创新思想时,国内的一些介绍者常因个人的偏好,把创新直接和技术创新甚至技术等同起来,过窄地理解熊彼特的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创新加以说明:第一,熊彼特虽然强调技术的作用,但他的创新概念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只能说是技术作为动因的概念,他特别清理了技术发明可能造成的与技术创新的混淆。第二,熊彼特所说五种新的组合,头两个组合是以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创新,这与熊彼特的技术内生于经济的思想是一致的,新的经济行为引入经济活动中就构成了他的广义的技术创新亦即创新概念。

熊彼特的经济学理论(The Economical Theory of Schumpeter’s

在西方经济学中,“创新”理论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的,他以他的“创新”理论作为经济学说的核心,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并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熊彼特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创新”活动,是因为他看到了“创新”给他带来了盈利的机会。但是,创新者同时也为其它企业开辟了道路,一旦其他企业纷纷起来模仿,形成“创新”浪潮之后,这种盈利机会也就趋于消失。“创新”浪潮的出现,造成了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扩大需求,引起经济高潮。而当“创新”已经扩展到较多企业,盈利机会趋于消失之后,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便减少,于是经济就收缩。这样就形成了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创新活动的推动下周期性的进行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决不是静止的。“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在熊彼特看来,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条件。只有在实现了“创新”和“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有资本和利息。这样,企业总收入超过其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这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应得到的合理报酬”。

虚拟创新(Virtual Innovation)

虚拟创新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电脑网络空间中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通常需要对具体对象进行操作,这在以往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来进行。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空间中使用虚拟手段进行创新思维活动。虚拟创新的结果若能通过一定物质条件变成现实,那么这种创新就成为现实的创新。虚拟创新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物质材料和能量,从而降低创新成本;也可使创新者充分运用电脑网络空间中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增加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创新的速度,从而极大地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对于那些危险性或风险性过大以及由于社会的伦理道德或政治原因等不便进行现实的科学试验的项目来说,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创新更具有重大意义。

虚拟国家(Virtual Country)

指许多国家可以为完成某一任务,组织起来,共同协作,就像虚拟存在一个国家一样。

虚拟国家(VC)又叫国家集成。因为他把不同国家集成在一起,使其像一个国家一样协作,所以能更有效利用各个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生产资源,使整个国家集成达到最佳的效果。

从虚拟国家中,可以看到整个社会要实行“一体化”的思想,它是通过自愿而不是强制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完成某个任务而进行协作。而且在完成该任务后,他们又各干各的,甚至在同一时间内一个国家可以同许多国家组成多个虚拟国家。

在以往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中,信息技术很不发达,因而“虚拟国家”难以实现,然而在今天信息革命高涨,信息社会中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组成“虚拟国家”成为可能,我们一定要顺应历史潮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合理利用全球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

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

虚拟公司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电脑网络空间所创造的公司。网上顾客可以通过网址进入虚拟公司,与虚拟公司的经理“见面”、“交谈”,进行业务联系。虚拟公司内部也可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公司的业务可以通过网络银行进行结算,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产品以外,若虚拟公司经营的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产品,那么就必须通过现实的物质手段把这种物质性的商品送达有关客户手中。虚拟公司是信息时代面对多变的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所出现的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它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制胜的秘密武器。在虚拟公司中,具有完整的功能运作,如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但是公司内部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这类公司通常只保留最关键的功能,而其他功能,在资源和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则将虚拟化,以各种方式借用外力来达到。虚拟公司的基本精神在于突破原有公司的有形界限,延伸公司的企图和功能,采用的是不同于传统的“内部资源选择”策略的“外部资源整合”策略。

虚拟公司的类型(Virtual Corporation)

指某一该或若干公司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或省略,以利用较低的构建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5种类型:

(1) 网络型虚拟公司,主要指以利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供商品和服务如网上购物,网上图书馆,网上订票等网上服务等功能,而改变传统企业的面对面选购,支付等。如:雅虎,戴尔。

(2) 品牌型虚拟公司,主要指以商品和服务品牌资源为核心,而虚拟掉生产等部分职能而组建的虚拟公司。如:耐克公司。

(3) 联盟型虚拟公司,主要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具有资源互补优势公司,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利益风险共享,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的松散型联合体。

(4) 管理型虚拟公司,主要是指专门为管理由多个有资产关系的公司组成的公司集团而构建的虚拟公司。

(5) 职能型虚拟公司,主要指为抢注知名商品和服务商标,域名,专利,企业名称,产品名称等无形资产而建立的虚拟公司或是成立的具有合法外衣,以签定合同,邮购商品等为名,实则行欺诈目的或偷漏税为目的,从事非法活动的“皮包公司”或虚拟公司。

虚拟公司能比传统企业更有效,更经济地实现企业目标。虚拟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目标,迅速实现资源最优组合。由于虚拟企业灵活的运营机制,可以及时避免市场风险。由于企业加盟虚拟公司能通过互惠互利,取得自行发展无法取得的效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虚拟公司有很大发展空间,具有极优异的竞争优势,作为有生命力的新兴公司的改制,虚拟公司是首选方式。

虚拟机构(Virtual Organization)

指拥有许多共同点的个人为了共同的目的,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它是随着计算机连接于网络上使用的普及而出现的产物。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内,各个人尽管居住的地方不同,工作地点不一样,但却在心理上生活在同样的生活空间里。

虚拟机构包括虚拟银行,虚拟商店,虚拟企业,虚拟社会等等。虚拟机构中的“虚拟”同虚拟现实中的“虚拟”既有共同地方,又有不同地方。例如:虚拟银行,虚拟商店并不是说真实世界中没有这一银行,商店,只是他们是通过网络来实现其功能,所以又可将其称为网上银行,网上商店。这一点同虚拟现时中所表现出的东西,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为了使虚拟机构形象化,使人们便于同他们打交道,往往利用虚拟现时技术在网络的页面上,构成各种门面,窗口等等,使人们好像就在真实世界中一样,而真实世界中是不存在这样门面,窗口的。所以这时的“虚拟”便同虚拟现时中的“虚拟”是一回事。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

万维网上的交流环境,最早起源于电子公告板,即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通过张贴新闻、观点讨论、建立帮助区域、聊天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亦称“网上社区”。网上虚拟社区包含的功能主要有公告栏、投票栏、虚拟家庭、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找工作等。就是在网上提供现实社区所需的各种交流手段。虚拟社区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借助网络,他们可以与想法相似的陌生人分享一种社区的感觉。虚拟社区并非一种空间组织形态,其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虚拟社区与普通的社会现象不同,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商业意义:在虚拟社区里,人们彼此交流有关商品价格与质量的信息,这种信息交流会对其成员的消费倾向产生影响,由于虚拟社区的成员众多,消费力巨大,因此这种影响的商业意义不容低估。在联机网络中,把内容和通信强力结合的虚拟社区商业模式,必将成为今后十年商业环境的一个中心特点;虚拟社区将是最有竞争力的商业联机形式,进而改造传统行业结构和商业组织。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是指运用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硬件与软件所造成的一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实场景,或一种人工媒体空间。它是由高性能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类先进的传感器所创建的一种特殊的信息环境,这种特殊信息环境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味觉等相结合,在电脑世界中组成一个逼真的感观世界。虚拟现实是用电子手段对现实环境的模拟,它影响使用者的感官,使他相信模拟的虚拟环境是真实的。通过使用特殊眼镜,在专为虚拟现实设计的房间里,虚拟现实的使用者就会被送入模拟环境之中。虚拟现实的核心是所谓“3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 (沉浸-交互-构想)。虚拟现实有七个特征:仿真性、交互性、人工性、沉浸感、电子现场、全身心投入和网络化通讯。与以往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平面信息相比,虚拟现实是一个可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的三维世界,并且是人能实时参与和之与发生互动的交互世界。它突破了平面界面的限制,使人不仅能从外部观察信息,而且能从内部观察和体验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式在虚拟现实情景内部拓展出一个多维的信息空间,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创造虚拟现实所需要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大体说来,它是由多学科、多技术相互融合和集成的高技术体系。它以科学计算、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高级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等为基础。它所需要的硬件系统有跟踪系统、触觉系统、音频系统、图像生成和显示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处理系统等。它所需要的基本的软件功能主要有:能够接受各种高性能传感器的信息、能生成立体的显示图形、能把各种数据库、各种CAD等软件进行调用和互联的集成环境。虚拟现实系统可分为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临境虚拟现实系统和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等三大类。虚拟现实技术代表了计算机领域内一些最先进的技术。在显示技术领域,虚拟现实使用了小巧玲珑的显示器及复杂的显示器设计技术。视频和音频仿真则使用了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复杂的三维透视图形使得仿真效果更为逼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航空技术、舰艇设计、建筑、心理学以及其他许多领域。

虚拟组织论(Virtual Organization Theory

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它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组织结构,因此可以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精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形成各专业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

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遍布在世界各地,彼此也许并不存在产权上的联系,不同于一般的跨国公司,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动态的,完全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组织的发展。其实,网络本身也是虚拟组织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系列预先认证合格的合作伙伴,同时,作为辅助工具,网络又推动了各个领域中合作的开展和众多虚拟组织的形成。

真正吸引顾客的是虚拟组织天衣无缝的合作。购买了福特汽车的顾客不会了解是一个虚拟设计工作室在负责福特汽车的款式设计,它通过电子手段将世界各地的设计人员组合在一起,这些人员实际上分属福特的7个设计中心。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如美国航空公司与英车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与汉莎航空公司正在整合他们的飞行业务,以便向乘客提供更多的飞行航线。对于顾客来说,一体化实现以后,他们在面对的好像只是一家航空公司。

1、虚拟组织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具有灵敏性。

虚拟组织是一个以机会为基础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这些核心能力分散在许多实际组织中,它被用来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以抓住机会。当机会消失后,虚拟组织就解散。所以,虚拟组织可能存在几个月或者几十年。

2、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核心能力。

虚拟组织是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而形成的。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降低时间、费用和风险,提高服务能力。如波音777型客机开发小组的某些成员具有互补性核心能力,某些成员具有协同操作能力,而别一些成员则能提供进入非波音公司市场的途径。

显然,在相同的市场机会下,虚拟组织会优于各成员公司。对于顾客而言,整合的特征是无形的、无边界的。

3、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以相互信任的方式行动。

合作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但由于虚拟组织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各成员又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格,势必在成员的协调合作中出现问题。但各个成员为了获取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合作中必须彼此信任,当信任成为分享成功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在各成员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否则,这些成员无法取得成功,顾客们也不会同他们开展业务。

有些企业通过拥有突出的能力处于虚拟组织的中心,并对其他成员产生有力的影响,使虚拟组织的协调变得相对容易。如耐克公司凭借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卓越能力,将负责生产的亚洲的合作伙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

有人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单枪匹马地面对全球竞争。因此,由常规组织过渡到虚拟组织阶段是必然的,虚拟组织日益成为公司竞争战略“武器库”中的核心工具。这种组织形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它可以使企业准确有效地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借用大型合作伙伴的一个特殊好处在于容易被银行和客户所接纳。

但是,尽管宣传使用虚拟组织的概念十分容易,但是虚拟组织的组成与运做并不简单,最为明显的是实施上的困难。如各组成部分如何做实体上的接触及协调上的困难。人们寄希望于信息高速公路作为虚拟组织的实现工具,但信息高速公路本身还需要发展完善,企业不可能在漫长的等待中丧失市场机会。

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y)

简言之,学习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即在这种经济中,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学习成为最重要的过程。这里的“学习”的概念是广义的,既包括生产新知识的过程,也包括对已有知识重新组合的过程;学习不仅限于专门的知识生产部门,从这种部门知识不断地被传播到经济的其他领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与几乎所有经济领域中如采购、生产、销售这样的普通经济活动相联系;学习过程不仅限于正规教育,还包括干中学、用中学、营销中学等所有与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有关的过程。学习经济与知识经济不同。从某种角度讲,所有经济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至少如果包括意会知识的话),甚至所谓原始经济也依赖于复杂的知识结构,其中的一部分知识通过习俗、民间传说和宗教仪式而被贮存起来。而学习经济则不然,它是现代经济的突出特点。在现代学习经济中,除了上述内容外,知识的更新率相当高,学习和遗忘的更替相当频繁,知识传播的速度相当快,知识储备的大部分每年都发生变化。而且,在现代学习经济中,技术和组织变化已经日益成为内生化,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经合组织的大部分成员国内,学习过程已被制度化,知识积累的反馈回路已被建立,知识基础设施(学校、培训体系、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电信网等)已经相当发达。现代学习经济具有以下特征:(1)现代学习经济是以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它大大降低了储存、处理、转移和综合信息的成本,并形成了不同的网络,大大增加了新知识组合和互动学习的可能性;(2)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生产的新型组织,能够迅速适应技术的变化,迅速适应越来越多的新的组织类型需求的变化;(3)创新过程在重要性、成本、类型等重要方面发生了变化;(4)由大学、学校、培训系统、研究实验室、电信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组成的知识基础设施更加稳固;(5)制度是学习和创新的强有力支撑;(6)在现代学习经济中,政府政策的作用已发生变化。总之,现代经济已成为从根本上依赖于作为资源的知识和作为过程的学习的经济。这种现代学习经济的观点,是分析、研究创新活动的重要参考框架。

学习时代(Learning Era)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学习将成为每个个人、组织和国家最为重要的活动,人类由此进入学习时代。学习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采取几乎全新的方式。未来学习的成功者决不是单纯看掌握知识的质和量的多少,其实质性问题将是,是否知道为什么目的学习(Why)、学习什么(What)、从哪里学(Where)、向谁学习(Who)、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When)以及怎样学习(How),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和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本领。

学习时代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

●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

●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统整,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

●每一阶段的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优劣的指标;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时代成员的不同思维方式;

●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

因此,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选拔、存储和获取信息;二是怎样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怎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利用它来创造新点子。未来时代缺乏的人才将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识的硕士、博士,而是具有极强的想像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或顶尖人物。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如何运用知识及创新的特殊本领。

在学习时代中,与学会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很多,但尤为重要的能力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亦即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学习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习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是学习和教育重心的转移方向。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学习和教育的革新是在与信息化的发展赛跑,一旦滞后,我们将与信息化社会格格不入,反之,学习和教育的信息化将促进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学习文化(Learning Culture)

学习文化指与人们的学习活动有关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人们的学习观念、学习手段、学习方式等。对学习文化的重视,是信息时代之特征的体现和要求。在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日新月异,其传播也越来越迅速,知识对社会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世界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为对付信息时代这种飞速变化和挑战,人们必须树立和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随时准备吸收最新的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网上学校来获取新知识,就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学习方式。就信息时代的企业来说,学习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机会。技术的积累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需要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必须建立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能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够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就政府来说,必须致力于在全社会倡导重视学习、不断学习的新观念,并为人们提供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奥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起管理学界的轰动。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有一些由学习团队所形成的社群,它们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心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惑;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愿望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真正地从学习中体悟工作的真义,追求心灵的满足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

彼得·圣吉奥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目标和开展团队学习。修炼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五项修炼是一个组织的学习过程,所以进行五项修炼的组织称之为“学习型组织”。但能否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并不仅仅看企业是否进行了五项修炼,关键是五项修炼是否能互相搭配,从而解决实际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企业是否通过学习而增强了应付环境变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体而言,五项修炼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是一种信念的改变,一种思维方法的改变、也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改变。它一改过去那种以“管理、组织和控制”为信条的管理思想,取而代之的是以“愿景、价值观和心智模式”为理念的新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一种具有共同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景,并为之奋斗的组织群体,同时创造出开放、平等、和睦、奉献的组织环境,合理完美的心智模式以及反映灵敏的组织结构。

学习型组织是组织中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自我修炼,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组织。人们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的能力,从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从而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

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自主管理。在工作中,不外乎会碰到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收敛型问题,即通过讨论和研究,答案越来越收敛,明白;第二类是发散型问题,这类问题越讨论答案越多,而且许多结论是自相矛盾的。我们有些企业,不论问题大小都要一级级往上汇报,学习型组织认为,这样的组织活力是不大的,这类企业应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管理。日本企业中几乎都实行自主管理,经常召开自主管理成果发布会,气氛很活跃,领导们都在后面以示支持。

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学习,因为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有效的团队的学习力。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成功就要靠知识,靠全体员工的创造力,这就要靠组织团队学习,开发整个团队的人力资源,学习型组织提出团队学习可以加强团队的智商。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只有各人把心中的问题都提出来,变成大家的智商,企业才能成功。

学习型组织的判别标准(The Standards of Organization Learning)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奥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起管理学界的轰动。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有一些由学习团队所形成的社群,它们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心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惑;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愿望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真正地从学习中体悟工作的真义,追求心灵的满足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

彼得·圣吉奥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目标和开展团队学习。修炼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五项修炼是一个组织的学习过程,所以进行五项修炼的组织称之为“学习型组织”。但能否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并不仅仅看企业是否进行了五项修炼,关键是五项修炼是否能互相搭配,从而解决实际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企业是否通过学习而增强了应付环境变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体而言,五项修炼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是一种信念的改变,一种思维方法的改变、也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改变。它一改过去那种以“管理、组织和控制”为信条的管理思想,取而代之的是以“愿景、价值观和心智模式”为理念的新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一种具有共同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景,并为之奋斗的组织群体,同时创造出开放、平等、和睦、奉献的组织环境,合理完美的心智模式以及反映灵敏的组织结构。

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Fair Theory)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与罗森鲍姆合写)、《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4,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0p/Ip=Oc/Ic

  其中: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c--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Ic--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趋于相等;第二种办法是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减小,趋于相等。此外,他还可能另外找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 2)Op/Ip>Oc/Ic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但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么高的待遇,于是产量便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1 )Op/Ip<Oc/Ic

  除了横向比较之外,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0p/Ip=0h/Ih

  其中:0p--自己对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

     Oh--自己对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

     Ih--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Op/Ip<O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也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2)Op/Ip>0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 的感觉,但也不会觉得自己多拿了报偿,从而主动多做些工作。调查和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多数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目前的报酬过低 而产生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高而产生。我们看到,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上面公式中无论是自己的或他人的投入和报偿都是个人感觉,而一般人总是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高,对别人的投人估计过低。

  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上面的公平标准是采取贡献率,也有采取需要率、平均率的。例如有人认为助学金应改为奖学金才合理,有人认为应平均分配才公平,也有人认为按经济困难程度分配才适当。

  第三,它与绩效的评定有关。我们主张按绩效付报酬,并且各人之间应相对均衡。但如何评定绩效?是以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按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和付出的劳动量?是按工作的复杂、困难程度,还是按工作能力、技能、资历和学历?不同的评定办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好是按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用明确、客观、易于核实的标准来度量,但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有时不得不采用其他的方法。

  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绩效由谁来评定,是领导者评定还是群众评定或自我评定,不同的评定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由于同一组织内往往不是由同一个人评定,因此会出现松紧不一、回避矛盾、姑息迁就、抱有成见等现象。

  为了避免职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企业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如有的企业采用保密工资的办法,使职工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收支比率,以免职工互相比较而产生不公平感。

研究开发中心(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简称研发中心(R&D center),又称工业实验研究室,企业的研究实验室等。是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实施高度集中管理的科学技术开发组织。它在本企业系统的科技开发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具有权威性;在其开发组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通常拥有外围组织。研究开发中心是近代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的产物。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处于产业革命中的德国。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发生后,在社会需求与可能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在最早成熟的基础科学——力学和当时先进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的结合部,逐渐形成了应用力学、热力工程学、电工学以及化工学等技术科学。19世纪上半叶,德国煤焦油的工业利用、有机合成工业的产生与有机化学的发展,成为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生产彼此促进和整体化发展的最早范例。德国的工业革命开始把化学、化工技术和化学品的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首先在化学工业部门建立了工业研究实验室,从而开创了产业部门和企业办科研的先例。美国借鉴德国人的经验,于19世纪40年开始创办企业实验室,并逐渐推广到化工系统以外的企业。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工业托拉斯的发展,以及科学和技术教育的扩大,企业的研究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研发中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美国发明家兼企业家爱迪生于1876年创办的门罗实验室。这时研发中心开始出现于电力、冶金、机械、通讯设备等工业领域;科学研究由个人或很少几个人的小组发展到以数十人、数百人为单位从事创造性集体研究的机构;研究集体内部开始有了细致的分工,并开始具备现代科研机构所拥有的主要结构部门的设置。1900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现代化的正规工业研究实验室开始出现,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研究实验室与生产和经营部门完全分开,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科技研发机构;另一点是集中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并由他们将已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公司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20世纪以来,随着研发中心的发展,其职能也扩大到包括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并将它们用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新产品的创新上,到了80年代后期又逐渐发展成为从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至产品创新与市场反馈的全过程。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反垄断法的实施和高技术与基础科学的密不可分性,大多数公司的研发中心把高技术开发作为新的侧重点。美国的研发中心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具有代表性。有学者将美国的研究开发中心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一是经验性工业实验研究时期(1876—1900),二是应用现有科学知识于工业中的研究阶段(1900—1925),三是产生新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技术创新的时期(1925—1953),四是工业实验研究室与科技发展区或科学园并举的时期(1954—1985),五是市场拉动与科技推动时期(1986—)。研究开发中心是企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基地,是将企业所需要的科技知识转变成为先进产品的桥梁,也是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经营思想、意图和计划变成实际产品和经济效益的纽带。研发中心是组织、管理应用科技研究的有效形式,是企业汇集和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研究与开发是科技活动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一个国家的研究与开发力量的强弱,是这个国家科技力量强弱的根本指标,也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指标。对于研究与开发的定义有多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定义是:“研究与开发是一种有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宝库,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进行新的发明。”一般按过程将研究与开发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一般是指没有特定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应用研究则是利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开发研究是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随着人们对于技术创新认识的变化,人们对研究与开发的认识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已不再容易划清。例如,近年来日本等一些国家把开发研究加以延伸,细分为开发研究、设计研究、生产研究、流通研究、销售研究、使用研究和回收研究,并把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流通、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过程,都视为开发研究的范畴。1986年我国学者把开发研究划分为试验开发、设计试制和推广示范与技术服务三个部分。研究与开发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研究性大学(Research Dominated University)

又称研究密集型大学。是指具有很强的研究发展(R&D)实力,因而也具有很强的培养研究生能力的大学。换言之,“一所研究性大学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扩大科学知识基础,二是要把这种知识变成技术应用。”研究性大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研究发展活动较为活跃。在国外如美国,大学被分为研究性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综合院校、文科学院和社区学院等五类。按照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盖哈德·卡斯帕尔的观点,研究性大学是一种符合下列三项基本要求的高校,即:精选学生;主要致力探索知识;富于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精神。另外按照美国卡内基研究机构1994年的分类标准,研究性大学具备两个条件,即一年至少培养50个博士学位获得者,要能从联邦政府获得足够的研究发展经费。其中又按所获得经费的多少分为第一类研究性大学(一年至少要有3350万美元的研究发展经费)和第二类研究性大学(一年有1250——3350万美元的研究发展经费)。按此标准,据统计,美国约有150——200所研究性大学,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研究性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杰出类型,它对科学技术进步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贡献巨大。在我国,研究性大学是指具有较强的研究发展实力和能力,以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研究生)为主要任务,以科研为中心的大学。研究性大学的特征是:(1)从研究发展投入看,它能从各种渠道尤其是政府手中获得足够的研究发展经费;(2)从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看,它成绩裴然;(3)从学术氛围来看,它内部的民主空气为科学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4)从学校与产业界的关系看,它与产业是一种联系密切的伙伴关系,且多以科技园区作为纽带。

"雅虎"yahoo!

"雅虎"公司全称为Yahoo!Inc(http://www.yahoo.com/),于1994年成立,创始人杨志远和大卫·费罗。公司是世界顶级互联网门户网站,现拥有员工1992人,99年销售收入5.88亿美元,净收入6110万美元。该网站提供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以及拍卖等服务。公司收购GEOCITIES和BROADCAST.COM后,服务扩展到个人网页和网络视听。雅虎与KMART合作推出ISP。SOFTNABK拥有雅虎23%的股份,而公司创始人杨志远、大卫·费罗分别拥有8%和9%的股份。公司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NASTAQ NM)上市,股票代码YHOO。

研发(R&D,

从事一项系统的基础性的发明工作被称为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研发。研发的目的在于增加知识的存量,其中包括对人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开拓出新的应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将R&D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三个部分。

基础研究是指:

以现象和可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所从事的实验工作或理论探索,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而没有任何具体的应用目的。

应用研究是指:

对原始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对某个特定应用领域或具体的实用目标以获取新知识。

试验开发是指:

“将从旨在生产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设备而从事的科学研究,和将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用于新工艺、新系统和新服务,和用于改善已有的工艺、产品和服务所从事的系统的试验工作。”

有人也对R&D作了经济学概括说明,即:

研究是实现将货币转化为知识;而开发则是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货币(实现知识商品化)。

R&D与技术创新有紧密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下图示意: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开发 生产 销售

技术创新

发明

技术

知识

杨致远

有一种说法,查遍一部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史,上面只有4个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前面是王安,中间是王嘉廉和施振荣,另一位就是杨志远。与王安等人的惨淡经营苦心孤诣不同,杨志远的成功是惊人的。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个亿万富翁的"成长"过程,他的身价向上迅速窜升,年仅30岁,个人资产却一度高达30.5亿美元。

  杨志远1968年11月6日出生在台北,2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挑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10岁时一家4口迁往美国加州圣何塞定居。12岁时杨志远一边上学,一边当报童。渡过这一段艰苦历程,杨志远以优异成绩进入斯坦福大学。熟悉他人都说,他不属于特别勤奋那一类学生,但思想活跃,善于交际,是大学社团的领袖——这无疑训练了他日后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组织才能。

  1994年,当杨志远和 "雅虎" (yahoo!)的另一个创造人大卫·菲洛在斯坦福大学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厌烦,开始沉溺于互联网,每天都有数小时的时间在网络世界漫游。与此同时,杨志远和菲洛也开始收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趣的网址,将其分门别类的收入在自己的网址里。杨志远和他的伙伴将"雅虎" (yahoo!)网址告诉了朋友,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到斯坦福大学工作站访问"雅虎" (yahoo!)的人越来越多。"雅虎" (yahoo!)就这样成了一个类似电话号码簿的搜索引擎,它把全球网址分成新闻、娱乐、科学、教育等14个门类,然后下面再细分。上网者可以使原来茫茫然不得其门而入的上网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商机显现。1995年上半年,杨志远开始与风险投资公司接触。杨志远经过几个月的思考,认为yahoo!不仅仅是提供分类目录的网站,而是一种新媒体,成千上万的人通过yahoo!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一个必经的门户。1996年4月12日,yahoo!上市,当天股份由13美元提高到43美元,收盘价是33美元,yahoo!的市场达8.5亿美元,是一年前准备收购者估计的200倍。杨志远决定在传媒上大作宣传,他要建立一个品牌。这一想法比他的竞争对手提前了6个月。Yahoo!的真正实力是它拥有一支超过100人的精英团队,他们年轻,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给网站进行分类,精确细致,并且至今仍用手工作,对手很难模仿。一般门户的分层只有两到三层,而yahoo!有十几层。雅虎的层级化目录可说是手工制品中的精品,超过十万个的项目均为人为编列。因此使用者所连线的网站都是经过特意选取,并非透过电脑软件运算的。就这点而言,雅虎是个人工非常密集的产品。由于这份指南加入了人们的取决与判断,有时候它竟出奇地有效率。这正是雅虎的独特和天才之处:轻轻松松就能寻得有趣的资料,而它的这套方法还没有其他搜索服务曾真正复制过。因为即使网络上还是有许多强有力的搜索网站,它们相较于雅虎都属于高自动化。大部分的搜索服务是以关键字作为处理的资料(例如:Windsurfing或Ashkelon),并且死板地从网站和网页中是否包含这些字来辨明相关性。虽然较好的关键字搜索服务曾以独特的方法改善搜索过程,但它们本质上仍依靠机器。而雅虎本身却是人类精心设计的结晶。

  大部分的索引搜索还会依搜索出来结果的相关性来排列高低。但布尔式的查询方法与雅虎那种只要凭直觉就可获得资料的体系相较,前者显得困难多了。更何况每个搜索服务的句子构成法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相关性排列系统通常会以搜索字词在网站标头或文件中所出现的频率,来判别相关性的高低。明白这个道理,网站设计者就运用各式花招,加强他们的网站与最常搜索字眼的相关性。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那样:“雅虎所做的,就在于缩短资料与搜索资料者间的距离。”而资料当然就是与网络有关。

举例来说,当初雅虎一推出路透社的新闻服务,立刻成为提供网络新闻资讯的佼佼者。在这之前,其他的网站也曾尝试在网路上提供新闻服务,然而,凭着广大爱用者的支持,雅虎的新服务内容才一推出,马上就拥有固定的读者,抢过其他提供新闻服务网站的锋头。到今天,已有许多人到雅虎寻找需要的新闻信息。

业务集成方法论(Business Integration Methodology, BIM)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四个关键要素,即企业策略、人员组织、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咨询机构——安盛咨询倡导的“业务集成”(Business Integration)理念就是指在企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的指导下,实现人员组织、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组合,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企业能在经营业绩和各项业务表现方面获得显著和持续的进步。同时,这也是一个通过“促使——实现——持续”三个步骤来不断前进、循环发展的长期变革过程。

由信息技术所推动的又一次革命,使企业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和经营环境之中。只有通过成功的业务集成,把持续变革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才能获得面向未来的持久动力。基于业务集成理念框架,众多的科学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如“业务流程重整(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综合计分表(Balanced Scorecard)”、“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等,都能够融会其中,实现协同的运作,从而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企业要实施变革,面对的是极具挑战性的变革目标和头绪众多的变革任务,要落实业务集成的理念,指导变革过程有序而优质地进行,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安盛咨询于1997年推出的“业务集成方法论”(Business Integration Methodology, BIM)就是这样的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BIM把变革过程分为规划、实现、管理和运作四个方面。其中,规划和实现是前后衔接的,管理和运作则是全过程。在规划阶段,通过对企业的业务诊断、战略定向,确定企业的经营策略,并逐步形成企业业务架构;在随后的实现阶段,根据业务架构进行能力的分析和创建以及验证,进而部署能力的应用。在管理业务集成的过程中,通过针对经营成果的历程管理、针对精力能力的计划管理及针对阶段产出的项目管理,在三个层次上全面地控制变革过程的进度和质量。而在运作方面,则专注于在健全的管理体系下业务能力的运作和应用系统绩效的扩展和持续改善,以确保新的业务能力能够达到并持续获得应有的成效。

BIM包含了两个注重创造和提供价值的基本概念,即“业务能力(Business Capability)”和变革的“历程管理(Journey Management)”。业务能力是人员组织、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应用三者的结合,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经营环节上创造价值的能力,其重点是为了迈向企业的战略目标而综合上述三者的整体解决方案。历程管理是企业在实施切实的业务能力的过程中,管理业务效益成功产出的诸多系统步骤。它用以衡量变革历程的进展、定义与企业经营目标相一致的成果产出、建立并保持整个变革周期中企业管理层次充分的变革支持力度、卓越的领导方式和满意的成就归属感。它确保在变革历程中,变革的因果、内容和作业进程能够有机地结合,并且运用综合计分表来管理绩效和衡量,以监控变革的进展、保持变革的方向。

BIM通过同时关注业务能力和变革历程管理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七项准则之中:

1、总是以业务诊断为起点;

2、着重于价值创造:建立在业务模拟案例之上;

3、确定可实施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4、创建业务架构——业务集成蓝图(参见图3);

5、专注于“业务能力”的提供;

6、工作安排阶段化;

7、用历程管理方法建立变革的支持、领导和归属。

BIM把严谨的工作方法带入到企业变革这样一个富于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中,帮助企业正确地管理和控制变革历程的进展和质量,从而可以充分控制变革的风险,明确企业变革的准时性和有效性。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即业务流程重组是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哈默(Michael Hammer)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James Champy)提出的,1993年,在他们联手著出的《公司重组——企业革命宣言》一书中,哈默和钱皮指出,200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亚当·期密的劳动分工的思想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注重把工作分解为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步骤;而目前应围绕这样的概念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把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去。他们给BPR下的定义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就是彻底改变传统的自工业革命以来、按照分工原则把一项完整的工作分成不同的部分、由各自相对独立的部门依次进行工作的工作方式。

BPR作为一种重新设计工作方式、设计工作流程的思想,是具有普通意义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美国的许多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BPR,共中一些主要方法有:

1、合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如果一项工作被分成几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再细分,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完成,那私每一个人都会出现责任心不强、效率低下等现象。而且,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不但不易查明原因,更不利整体的工作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把相关工作合并或把整项工作都由一个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使工人有了工作成就感,从而鼓舞了士气。如果合并后的工作仍需几个人共同担当或工作比较复杂,则成立团队,由团队成员共同负责一项从头到尾的工作,还可以建立数据库,信息交换中心,来对工作进行指导。在这种工作流程中,大家一起拥有信息,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能够更快更好地做出正确判断。

2、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在传统的组织中,工作在细分化了的组织单位间流动,一个步骤未完成,下一步骤开始不了,这种直线化的工作流程使用得工作时间大为加长。如果按照工作本身的自然顺序,是可以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的,这种非直线化工作方式可大大加快工作速度。

3、根据同一业务在不同工作中的地位设置不同工作方式。传统的作法是,对某一业务按同一种工作方式处理,因此要对这项业务设计出在最困难最复杂中的工作中所运用的处理方法,把这种工作方法运用到所有适用于这一业务的工作过程中。这样做,存在着很大的学杂费,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设置出对这一业务的若干处理方式,这种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也使工作变得简捷。

4、模糊组织界线。在传统的组织中,工作完全按部门划分,为了使各部门工作不发生磨擦,又增加了许多协调工作。因此BPR可以使严格划分的组织界线模糊至甚超越组织界线。如P&G根据超级市场信息网传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决定什么时候生产多少、送货多少,并不一味依靠自己的销售部门进行统计,同样,这也就避免了很多协调工作。

另外,BPR的特性有:

强调顾客满意

使用业绩改进的量度手段

关注于更大范围的、根本的、全面的业务流程

强调团队合作

对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改造

高层管理者的推动

在组织中降低决策的层级

业务流程重组只有企业强化战略地位时才真正有可能实施。因此在业务流程重之前,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就变得异常重要。需要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一些战略因素有:

1认识到竞争对手将在成本、速度、灵活性、质量及服务等方面产生优势。

2、增加运营能力所需的战略。

3、重新评估战略选择的需要:进入新市场或重新定位产品与服务。

4、核心运营流程基于过时的商业假设或技术建立。

5、企业的战略目标似乎无法实现。

6、市场上有了新变化。如市场份额需要扩大,出现新的竞争对手等。

当企业出现以上因素时,业务流程重组会更加有效地得以实施。

“异缘联想”(Bisociation

几乎所有做出重大发现的创造性思维都经历了从长期困惑导豁然开朗的过程,就是说,都是“从混沌中突现出秩序”。阿瑟·凯斯特勒(Arthur·Koestler)在他的著作《创造行为》中,把这种从混沌中凸显出秩序的思维过程理论化,称之为“异缘联想”,即把两个不同的参照系相关联。他认为,“异缘联想”是创造性过程的核心。当阿基米德为无法判断王冠中的含金量而灰心时,他在浴盆中将两个完全不同的参照系——测量问题和浴盆相耦合,从而发现了问题的巧妙解法。这就是“异缘联想”。

对于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范式”理论来说,“异缘联想”在于他将对古文本的理解问题与“阅读方式”相耦合,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通道。

凯斯特勒描述了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相空间图。他认为最初的出发点是点吸引子,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而遵循的旧的思维习惯是极限环,这时思维循规蹈矩,在极限环上兜圈子。长时间受挫后,极限环破裂,产生远离平衡的思维流。在这一思维沸腾的临界点处,达到一个分岔,在这里,一小点的信息或不经意的观察(对阿基米德来说,是浴盆水位的上涨;对库恩来说,是阅读方式的转化)被放大,使思维岔向一个新的参考平面,即事实上包含解的平面。于是,突现发生了。

后来,日内瓦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格鲁伯(Howard Gruber)将凯斯特勒的相空间图推广到包含多个参照平面的情况,这样,创造过程就不是简单的两个参照平面的耦合,二十多个平面相耦合。照格鲁伯的说法,参照平面中许许多多的小变迁彼此耦合,最终产生观点的大变迁。

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有一个假定,即一个人会完全承担其经济行为的成本和效益。但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一个人的行为所引起的成本或收益可能不完全由他自己承担,同时他也可能在不行动时,承担他人行动所引起的成本或效益。个人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外部性”。外部性既包括消极的外部效果(将可察觉的损失加予他人),如工厂对附近的居民造成污染,也包括积极的外部效果(将可察觉的效益加予他人)。创新行为也具有外部性,而且其外部性通常表现为积极的外部效果。创新行为的外部性又称为创新行为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通过“知识溢出”和“市场溢出”,最终体现为“利益溢出”。从知识溢出角度看,创新的过程不仅是应用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创新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既包括具有个人体验特质的“隐会知识”,也包括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编码知识”。就后者而言,它可以是具有完全公共品性质的一般知识,也可以是具有局部公共品性质的专门知识。不管哪一种类型,作为公共品,它们通常是具有非竞争性(即同一公共品可以被很多主体同时消费或使用,它对某一个体或集团的供给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个体或集团的供给)和非排他性(即公共品的拥有者无法防止或排除他人对公共品的利用)。创新行为中所产生的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品性质这一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在自然状态下,“产业创新者难以阻止其他人利用在开发某专门产品或工艺中所产生的更一般形式的科学知识”。即便是对专门知识,这种情况也难以避免。这个过程正如纳尔逊所描述的:“私人研究和开发产生了私有知识,但这种知识不会停留在私有状态上,它将泄露出来变为公有。”从市场角度来看,溢出效应同样存在。一方面,创新者在开拓市场时是付出成本的,但是与其开发市场过程相伴随的,是市场需求状况、特点及趋势等信息的溢出,他人可以不付任何费用地利用这些信息。另一方面,在由创新者所开拓出的创新产品市场中,还会出现创新者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的剩余市场容量,这种剩余市场也为其他个人或集团提供了市场机会,使之能够以较少的市场投入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不论是知识溢出,还是市场溢出,都将导致创新者的利益溢出。阿罗指出,由创新所引发的利益既不能完全被创新者独占,也无法完全扩散到使用者之中。即创新的个人收益率与创新的社会收益率之间存在着差距。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尽管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溢出效果,但是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创新行为的溢出效应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是复杂的。从正面的社会后果看,“私有技术最终走向公有的事实,使这些技术在用户生产以及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基础方面,都强化了经济中运用新技术的能力。”然而,这种无屏障的溢出也会导致消极的社会效应,即产生“搭便车”行为:个人不愿为创新品中具有公共性的创新知识付费,总想在别人创新之后供自己免费享有。创新者的创新成果无偿地被他人利用,其结果是对创新者创新激励的严重削弱,使创新者缺乏动力,长此以往将导致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衰竭,造成社会发展的停滞。制度设计要协调创新溢出效应的两方面社会后果,保证对创新行为的持久、有效的激励。

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意会知识也称内隐知识,是指在生活实践中摸索积累起来的难以用语言来加以清晰表达的知识。根据世界经贸组织的报告,意会知识主要包括所谓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所谓技能知识(know-how)是指能够转化为人的实际行动,以便实施某项计划和制作某个产品的的方法、技能和诀窍的知识;而所谓人力知识(know-who)是指有关知识的来源和产权归属关系的知识,即知道是谁创造或生产了某些特定的知识的知识。意会知识的概念是由西方学者波兰尼首次明确提出和详加论证的观点。实际上,意会知识不仅包括不可言传的知识,也包括了人的一些技能,通常这些技能只有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才能获得。

因特网创新模式(Internet Innovation Model)

因特网创新模式 是指利用因特网上所有节点的能力提供交互式创新的基础。企业家可以利用网上的其他资源的客户来增强其创新的力度,这些客户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新产品,并且把他们的改进产品扩散给无数的其他人。这些人可以再做改进或者再提供给他们自己的客户,如此反复,从而促使创新的规模、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正如《商业周刊》所评论的那样,万维网和Mosaic现在已经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为创新资源及其利用的“虚拟磁盘驱动器”。因特网建立了一种产品、知识交流以及用户通讯的虚拟世界,并通过如下两个因素使软件系统创新效益达到最大化:(1)、提供一个接口,让他人能把某些改造、创新或者没有遇见的需求与之想连接。(2)、提供手段,使系统本身能够通过使用反馈以及节点上的创新来自我升级。随着Java一类软件的广泛扩散,许多公司尤其是软件公司不必在再为每一个厂商的计算机创建独特的版本。每个用户只需要从网上下载软件版本并更新包括所需数据库及应用的小程序即可。用它们自己的方法,Java系统的小程序成为有效计算的最小的可复制单元,而网络则变成计算机本身。在因特网创新模式的情景下,当初始投资和调试过程完成之后,软件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锁定效应的存在,使得原始创新者能够以低成本、高边际效益向他的用户提供不断增多的功能,使得竞争对手无法进入市场。与此同时,辅助创新功能则令与该软件相关的产品的销售猛增。在软件生产中不存在规模不经济,胜者通吃的现象一直会持续到全新的平台出现为止——“要么是微软,要么是任天堂效应”。杜姆公司(Doom)的三维游戏,马克瑟斯公司(Maxus)的软件“Sim”以及网景公司在网上的表现都代表着这一效应。杜姆公司的基础驱动是以共享件的形式创建的,然后放到因特网上。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并试验该游戏小型但诱人的小版本。如果用户希望玩更好的版本,则必须支付25美元,才能得到该游戏不同水平的、更加引人入胜的扩展部分。在商业领域里,服装设计师、销售人员、购买者和生产者密切合作,精确地按照购买者的要求推出服装。其他产品也是如此。产品进入市场后,用户和各种供货商可以监测销售并迅速衍生、添加或去掉不同功能、款式、型号、色彩或不料,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预期,从而改变传统的创新程序,并减少了投资、时间延迟和风险。

引进型创新(Introducing Innovation)

指企业为追赶先进技术,利用各种手段购买其他企业(在我国通常指外国企业)的专利,通过消化吸收后在创新的方式。

成功的技术引进再创新可以使落后的国家和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对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很高的我国企业来说,是迅速提高科技水平的一条捷径,可使企业充分利用人类已有的技术成果,缩短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引进到创新一般包括的阶段是:操作、使用和维护阶段,维修和零部件及原料当地化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局部改造和全新设计阶段。前三个为引进消化,第四个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阶段。

我国很多企业曾引进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但引进后只停留在操作使用和维护阶段,国产化工作和生产制造不力,因此很难进行再创新。这样,,技术上就难有重大突破多数技术成果只是步世界水平之后尘,难以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继续创新以获长期收益的观念有关。要改变这种状况,既要进行企业制度和组织体制的创新,为引进技术再创新提供制度保证,又要建立一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使企业产生强烈再创新的愿望,以获得长远利益。

隐喻(Metaphor)

从语言学上说,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指两个不同的实体之间的比较,与用“象”、“仿佛”等词为标志进行明白比较的明喻不同。就本体和喻体的关系而言,隐喻比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隐喻是诗歌的基本语言,虽然它通用于各个层次和一切语言中。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在文学作品中隐喻可以起不同的作用,它可以仅仅表示出一种相似性,也能引起一系列联想;它可以作为作品的一种陪衬的美而存在,也可以是诗歌的中心概念和起支配作用的形象。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则主要从哲学意义上探讨了隐喻的地位和作用。

应变能力(the Capacity to Meet an Emergency)

应变能力是指组织或企业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或者是机会,或是挑战。卓越组织或成功组织的一个经验就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造成组织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有技术变革、国际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市场的成熟以及社会制度的转变等。上述环境的变化要求组织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抓住良好的市场机会和变革机会。一般地,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战略与结构、人员与文化及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来增强应变能力。技术创新是指 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这是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的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商业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一直到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这种创新有利于加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原因在于技术创新能够使生产更有效率,并能使之利用创新的既得利益维护其良好的财务绩效,同时免于非正常变革的冲击——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产品或服务的变革是关于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新产品包括对现有产品或整个产品线的小改进,以扩大市场份额或开发新市场、新消费者或新顾客。例如,Globe Metallurgical公司将七产品线转向高边际效益的特种金属,不仅有助于公司进入高盈利、适销对路的市场,更有利于该公司克服低质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战略与结构变革是针对与组织的行政问题,涉及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包括组织结构、战略管理、政策、报酬系统、劳资关系、协调战略、管理信息与控制系统,以及会计与预算系统等许多方面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加强组织的团队意识与协调能力,减少内耗,提高凝聚力和效率,从而利于抵抗外部环境的变化。人员与文化变革则是指员工价值观、态度、期望、信仰、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变革。这是增强组织应变能力的软环境,它有赖于组织文化的发现、认同与强化。

应用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方法,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三类。应用研究,即运用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科学知识,为获取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原理所进行的研究。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鲜明的商业目的性,而后者则没有。试验开发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去创造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而进行的实质性的技术研究活动,它的目的性更为鲜明。应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①研究目的是为应用而去创造新知识;

②研究的性质是为发现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流程;

③研究的要点是追求最佳条件系统,实现人工生产;

④研究的人员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应既有创造力又具备应用能力;

⑤研究的成果对特定的专业技术有广泛影响,也能为基础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典型的应用研究有西门子励磁发电机、核潜艇研究、金属防腐蚀研究、超硬金属加工方法研究等等。

“有效的管理者”研究(the Research of Effective Manager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也译作德鲁克,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管理实践》(1954年)、《管理、任务、责任、责任实践》(1973年)、《公司的概念》(1962年)、《经济人的末日》(1955年)、《工业人的未来》(1942年)、《剧变时代的管理》(1995年)、《旁观者》(1979年)、《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年)、《非营利机构的管理》(1990年)、《新现实》(1989年)、《为明日培养企业领导》(1969年)等。

在《有效的管理者》(Haper & Row Publishers,1967)一书中,杜拉克首先分析了管理的环境,明确了要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必须首先解决的认识问题。最终告诉大家:有效性是必须学会的,也是可以学会的。“我们为什么需要有效的管理者?谁是管理者?管理者工作中面临的有哪些现实问题?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吗?”等等。通过讲故事般的叙述,杜拉克以其卓越的睿智告诉人们: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的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是有助于提高机构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象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他对管理者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描述,更是成为经典,被人们到处引用:

1、管理者的时间一般容易:“属于别人”;

2、管理者除非采取积极行动去改变他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否则他们只好继续这样“工作”下去。

3、只有当别人利用管理者的贡献出来的东西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

4、管理者在组织之内,但是他如果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

杜拉克说:“这四个现实问题,是管理者所无法改变的。它们是管理者存在的必要条件。但是,管理者因此必须要设想到,如果他不经特殊努力学会有效性,他将成为无效的管理者。”

杜拉克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提出了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所需要的条件,他认为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种思想习惯:

1、知道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掌握支配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他们必须要利用这点有限时间进行系统的工作。

关于利用时间,他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办法:记录时间、安排时间和集中时间。把管理者对时间的分配情况记录下来,然后问一下这样的问题:“这件事如果根本不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没什么,就不去做。“哪些事是可以让别人办,效果也一样好的?”如果有,就安排给别人。“我是否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而无助于发挥人家的有效性?”如果有,减掉这样的事。

而养活时间浪费,就是要找出(1)由于缺乏制度或远见而造成的时间浪费;(2)人浮于事造成的时间浪费;(3)组织不健全带来的时间浪费(表现为会议太多);(4)信息失灵造成的时间浪费。

对于利用时间列为重要的,是要善于集中利用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

2、有效的管理者要注重外部作用,把力量用在获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在开始一项工作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问题的:“人们要求我取得什么成果?”而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管理者那样,从要做的工作开始着手。

3、有效的管理者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他们自己的优势,他们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优势,以及形势的优势,也就是建立在他们能做什么的基础上。他们不把工作建立在弱点上。配备人员,要用人所长,看他是否具备完成这项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看他是否让自己喜欢。当然,还要运用上级的长处,来为提高自己的有效性服务。他们不着手进行他们不能做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把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优异的工作将产生杰出的成果。他们给自己定出优先考虑的重点,并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他们知道,他们只有将首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不做,别无选择。否则,将一事无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这首先是个有关系统的问题——按适当的顺序采取适当步骤的问题。他们知道,有效决策常常是根据“不一致的意见”作出的判断,而不是建立在“统一的看法”基础上的。他们也知道,快速作出的许多决策都是错误的决策。所需要的决策,为数不多,但却是根本性的决策,所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研究,在很多组织中被广为宣传和推广,在实践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

  有形贸易是“无形贸易”的对称,指商品的进出口贸易。由于商口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实物,故商品的进出口被称为有形进出口,即有形贸易。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商品种类繁多,为便于统计,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分别在1960年和1974年进行了修订。在1974年的修订本里,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商品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基他商品(9)。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诱导性制度变迁(Inductivity System Transfer

企业制度的安排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和行为,而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关系体现在:一是企业能够有足够长的经营眼光,敢于投资长期收益的创新活动,二是企业制度是否适合于创新要求。

传统的企业制度在所有权形态、经营方式、责权利关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上都存在着问题,严重阻碍了技术发展,使企业竞争力弱,效率低下。

顺应创新要求,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大势所趋。

但在现实中企业,尤其是国企制度的变迁应结合我国国情、企业现状,采取重点突破,区别对待,全面推进的总体战略。

诱导型制度变迁是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来诱使企业自我改造,并通过树立典范,总结经验教训,降低变迁风险,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调动企业自我改造积极性,最终朝着有利于技术创新方向发展。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Forced Institutional Changes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动模式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不正式的。由于制度不均衡而引起的从一种制度安排过渡到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过程称为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种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自发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于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它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它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制度变迁。可见,两种制度变迁方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不一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自发的制度安排(诱致性制度变迁)、尤其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变迁中,往往也需要用政府的行动来促进变迁过程。

员工参与管理(Management of Employee-Participation

员工参与管理指的是企业组织通过鼓励员工参与组织的决策工作、从而发挥员工所有的能力,以使得员工和组织共同得到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员工参与管理隐含的逻辑是:通过员工参与影响他们的决策和增加他们的自主性和对工作生活的控制,员工的积极性会更高,对组织更忠诚,生产力水平更高,对他们的工作更满意。员工参与管理本质上还是一种发挥工作场所民主,强调普通员工权益的民主管理模式。到目前,员工参与管理的主要的形式主要有3种:参与式决策、代表参与和质量圈。

参与式决策方案的明显特征是下级在很大程度上分享其直接监管者的决策权。参与式决策有时被推崇为治疗士气低落和生产力低下的万灵药,但它并不是适用于任何组织的。为使其使用富有成效,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利益相关,员工必须有参与的能力(智力、技术知识、沟通技巧),而且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在国内外实践中,参与管理最常见的形式是合理化建议:员工根据自身对工作的理解提出企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企业组织评估和采纳员工的合理建议,并根据该建议实施的效果给予提议者适当的奖励。

几乎西欧的所有国家都有某种形式的立法,要求公司实行代表参与。也就是说工人不是直接参与决策,而是有一小群工人的代表进行参与。代表参与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以立法形式出现的员工涉入形式”。代表参与的目的是在组织内部重新分配权力,把劳方放在和资方、股东的利益更为平等的地位上。代表参与最常采用的两种形式是工作委员会和董事会代表。工作委员会(works councils)把员工和管理层联系起来。他们是一群被任命的或被选举出来的员工,当管理部门作出人事决策时必须与之协商。例如,在荷兰,如果一家荷兰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接管,必须提前通知原来的工作委员会,并且如果委员会反对,它有30天时间去拿到一个法律禁令以阻止接管。在一些国家,法律要求大公司必须确保员工代表和股东代表在董事会中有相同的席位。

讨论和应用最广泛的,正式的员工参与形式可能就是质量圈。质量圈概念常被看作日本公司以低成本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一个秘诀。质量圈是由8-10个员工和监管者组成的共同承担责任的一个工作群体。他们定期会面(常常是每周一次)讨论质量问题,探讨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建议以及实施纠正措施。他们承担着解决质量问题的责任,对工作进行反馈并对反馈进行评价,但管理层一般保留建议方案实施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当然,员工也并不一定具有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因此,一部分质量圈思想包含给参与的员工讲授群体沟通技巧,各种质量策略,测量和分析技术。

员工参与管理通过增加员工在工作中的成长机会、责任为员工提供内部激励。同时,有作出和实施决策的机会,然后看着他们发挥作用,有助于满足员工责任、成就、认可、成长和自尊需要。

远程教育(Long-distance Education)

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卫星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远程教育采用文字、印刷品等邮寄函授传播知识;第二代是运用广播、电视录像等模拟信号传播;第三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学习。第三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广播电视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交互式”教学活动,使人们能够方便、高效地学习。其技术模式是采用双向数字压缩加密卫星传输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卫星专用信道,可以将大学直播教室内的课堂授课、多媒体课件、图文资料及相关数据传输到设置在全国各地的校外站点;校外站点利用电视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组织远程学生学习课程;同时可提供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手段。实时交互既可利用卫星VSAT站构成双向虚拟课堂,又可利用基于公用电话网的可视电话和ISDN实现双向交互的课堂讨论答疑。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还可以进行非实时交互,开展网上学习、答疑、讨论、作业的提交和批改,并提供网上信息发布、网络课件下载FTP以及E-mail通讯等功能。在我国,随着CERNET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远程教育正在向多媒体、交互式的方向发展,这将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Z理论(Theory Z

威廉·乌契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他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Z理论。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Z理论是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乌契(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乌契把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他认为当时研究的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A型组织的特点为:

1、短期雇用;

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

3、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并不了解很多;

4、明确的控制;

5、个人决策过程,不利于诱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6、个人负责,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7、局部关系。

相反,他认为日本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

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

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

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

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

6、对一件工作集体负责;

7、人们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他把这种组织称为J型组织。

乌契不仅指出了A型和J型组织的各种特点,而且还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以致其典型组织分别为A型和J型,这样,就明确了日本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的照搬到美国去。为此,他提出了“Z型组织”的观念,认为美国公司借鉴日本经验就要向Z型组织转化,Z型组织符合美国文化,又可学习日本管理方式的长处,比如“在Z型公司里,决策可能是集体做出的,但是最终要由一个人对这个决定负责”。而这与典型的日本公司(即J型组织)做法是不同的,“在日本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对某种特殊事情担负责任,而是一组雇员对一组任务负有巫同责任”。他认为,“与市场和官僚机构相比,Z型组织与氏族更为相似”,并详细剖析了Z型组织的特点。

考虑到由A型组织到Z型组织转化的困难,乌契给出了明确的13个步骤,认为这个变革过程一般应如此进行:

1参与变革的人员学习领会Z理论的基本原理,挖掘每个人正直的品质,发挥每个人良好的作用;

2、分析企业原有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关注企业宗旨;

3、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大家所期望的管理宗旨;

4、能过创立高效合作、协调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措施,来贯彻宗旨;

5、培养管理人员掌握弹性的人际关系技巧;

6、检查每个人对将要执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完全理解;

7、把工会包含在计划之内,取得工会的参与和支持;

8、确立稳定的雇用制度;

9、制订一种合理的长期考核和提升的制度;

10、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扩大雇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11、认真做好基层一线雇员的发动工作,使变革在基层顺利进行;

12、找出可以让基层雇员参与的领域,实行参与管理;

13、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战略失调(Strategic Maladjustment)

战略失调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原有的创新战略已经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成为公司或企业组织发展的障碍,又可以将战略失调成为战略失效。克服战略失调或失效的措施是合理确定战略导向和追求战略权变。战略导向具有三个特点:接近顾客、快速反应和明确的经营重点和目标。卓越的组织是顾客驱动型的,组织视顾客为最终要的利益相关者,而且成功组织的主要价值观是满足顾客的需要。现代的高层管理者经常直接与顾客进行电话沟通以了解其需要。例如PepsiCola北美的总裁,每天至少要直接与4为客户进行直接的电话交谈。快速反应意味着成功的公司能够对问题和机遇做出迅速的反应,他们追求领先,善于抓住机会,并不断地改变生活方式和进行创新以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例如3M公司要给予雇员15%的时间,鼓励他们去试着做每一件事。成功和卓越的公司都具有明确的战略重点和经营目标。例如Gerber公司始终把“婴儿就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唯一的事业”作为座右铭;在照相机和彩卷业叱咤风云的 Eastma Kodak公司,当管理者忽视其核心事业而转向制药业和健康产品时,几乎全军覆没,所幸公司只有转换部分事业,后来公司CEO乔治·费舍( George Fisher)卖掉了这些生产线,才使Kodak重焕生机。所谓战略权变是指组织内外对于实现组织目标起重要作用的事件和行为活动。为组织目标而牵涉到战略权变事件的部门趋向于拥有较大的权力。当部门活动能为组织带来战略性价值以解决组织危机和问题时,这些部门活动就更加重要。例如,当一个组织面临诉讼或政府管制的紧迫事件时,法律部门将对组织决策拥有权力和影响。成功的组织能够善于以权变的观点及时修正偏差,克服困难,最终避免或消除战略失调或失效,进而更好地指导组织的创新活动。

政府采购制度(Government Purchase Institution

所谓政府采购制度,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主体将其在日常政务活动中、介入和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中需要鉴订的各类合同公诸于众,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择优选择合同对方当事人的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合同与普通民事合同,虽然都强调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对等和等价有偿原则,但区别甚大,不宜混淆。这一区别主要表现在,普通民事合同遵循传统的意思自治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而政府采购合同的核心是确保政府采购合同鉴订过程的公开性、竞争性和透明性。这就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自治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是对传统合同法的一种制度创新。按照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有选择对方合同当事人的自由,愿意与谁鉴订合同,就与谁鉴订合同,缔约的过程可以是隐蔽、秘而不宣的;而按照政府采购制度,采购方必须与投标条件最佳的中标人鉴订,缔约的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此外,政府采购合同的一方是政府等公法主体,而普通民事合同双方都是普通的民事主体。因此,普通民事合同是私法上的合同,而政府采购合同是公法上的合同。

政府采购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政府管理公务公开的有效机制。早在100多年前,欧美国家即在政府采购中实行招标制度。从效果看,平均可节省采购资金10%以上。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国家、新加坡等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采购制度,我国也正在部分省市试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干预(Government Intervention

政府干预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其它社会经济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措施。政府干预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由市场机制、私人企业制度和个人自由选择在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上会出现失灵现象(如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需要由政府来纠正这种失灵。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来干预经济。即政府“相机”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以达到维持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的目的。“相机”财政、货币政策是指:当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处于萧条时,采取减税、增加政府开支、增加货币投放、降低利率等扩张性政策;当有效需求过旺、经济高涨时,则采取增税、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投放、提高利率等收缩性政策。但21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的看法发生了逆转,主张将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收缩到最小。

总的来说,经济学家们都认为下列的政府干预措施可以用来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措施主要有:(1)反垄断措施。如政府颁布和实施反垄断法;实行政府管制,即对垄断行业的价格、利润和服务质量进行控制,或者在规模经济限度内由政府强行拆散大型企业;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实行政府直接经营。(2)纠正外部性措施。如对产生正外部性的主体实施补贴,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主体额外征税等。(3)调节收入分配措施,如征收遗产税和收入累进税,实施转移支付政策等。(4)提供公共产品。如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效保护产权,完善立法、司法等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等。(5)公布信息。如把某些市场主体需要的信息通过公开渠道发布。这些行为都能够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

政府引力(Government Gravitation)

政府引力是指政府诱导或技术创新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政府的直接引力和政府的间接引力。直接引力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型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间接引力则表现为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诱导或指导技术创新。政府直接引力,是指政府通过制订计划来直接开展创新活动,并以行政手段确保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最终完成技术创新的目的。在这种引力的作用下,政府事实上成为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计划和行政力量对技术创新活动起支配作用,这表现为(1)、计划直接影响技术机会和市场需求;(2)、通过计划和行政手段调配各种创新资源;(3)、通过计划控制创新的时间进程。但由于政府的能力、偏好等限制,也常出现一些失误,日本在开发高清晰度电视方面的教训就是一个例子。政府间接引力,是指政府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引导技术创新进程,并使之符合国家某些方面的需要。这些政策工具主要包括(1)、政府资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工业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对创新给予直接的资助,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手段。(2)、政府购买,它的作用在于政府部门的需求可以构成一个大市场;政府部门的购买起着“需求拉动”的作用。(3)、政府导向,具体做法是政府根据自身具有的获取大量市场信息的优越性,向技术市场公布一定时期内有关技术成果的研究应用动态、供求状况、预期收益率等,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目标、对象和行为。或者政府为促进宏观技术进步,提出一些技术领域,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并制定相关的具体发展战略为之筹措必要的资金。(4)、专利制度,这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率先发明者以一定的合法的垄断权,从而鼓励创新。(5)、税收优惠,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推动技术创新的手段,其做法是给新产品和R&D活动以税惠,包括调整税率,免税等。(6)、政府拨款给公共研究开发部门,这一措施与专利制度不同,它通过建立政府研究所、实验室、资助大学研究等,使技术创新活动公共化。(7)、合作性创新,其目的在于减少风险、减轻资金压力,并实现技术互补。

直觉(Intuition)

直觉是指人脑所具有的一种不经过逻辑推理或没有任何根据而突发性地直接把握对象的本质的能力。一般地说,凡是事先没有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获得关于对象的某种知识的能力,就称为直觉。17-18世纪的唯理论者把直觉看作是理智的一种活动,现代西方哲学家如柏格森则认为直觉是一种先天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直觉是在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中产生,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种直觉的产生,不仅以研究者的学识和科研实践为基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逻辑思维。不与人的实践的和逻辑思维相联系的纯粹孤立的直觉是不存在的。一般说来,认识主体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地决定着直觉水平的高低。直觉是认识过程中的有机因素,是思维能动性、创造性的一种表现。直觉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并与逻辑思维紧密相联,相互补充。当代思维科学的发展揭示了直觉思维的内在机制,认为它由触发、联想、想象、顿悟所构成,是人脑长期思考以后的突然澄清,是模糊思维突然进入澄明境界的状态,也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

知本家

资本家里的“新新人类”。在农业社会,拥有土地才算拥有财富;在工业社会,拥有货币资本才算是拥有财富,而在信息社会把拥有知识看作是财富的象征。但只拥有知识并不能成为知本家,只有擅长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企业家才能称得上知本家。知本家即没有土地农田也没有工厂车间,但他们的知识却能为他们带来财富与荣耀。

知识产权(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泛指所有具有独创性的人类智慧的精神产品,内容包括发明、文学创作、计算机程序和产品名称等等。法律所保护的分为四类:著作权、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亦称“智力财产”。

知识产权是精神产品的一种产权形式,受到法律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者进行发明创新的积极性,保护驱动社会前进的发动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内所享有的独占权利。因此,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公开性等特征。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包括:(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及其录音和广播;(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中的发明;(4)科学发现;(5)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和商号;(7)制止不正当竞争。除此以外,还包括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尽管大多数国家同意这种界定,但在立法中并未对以上所有方面都加以保护。在实际的法律运作中,知识产权主要由版权和工业产权两部分组成。版权就是著作权。工业产权亦称"工业所有权",《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确定的工业产权保护对象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厂商名称、产地标记或产地名称等。

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

知识产业是因为知识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正如农业经济时代有农业产业、工业经济时代有工业产业一样,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产业。知识产业属于第四次产业,由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构成,如信息产业、航天产业、生物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知识产业与信息产业是相交的关系,按产业的生产力层次划分,知识产业是第四次产业;按产业的顺序划分,信息产业是第四个产业。研究与开发作为企业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制度化是知识产业兴起的标志,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则是知识产业形成的基础。

“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一词最早是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的第三章“生产知识产业及其职业”中正式提出的。马克卢普认为,知识产业是指这样一些厂商或组织机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家庭和个人,他们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无论这种生产的目的如何。马克卢普还将知识产业进行了分类,他认为知识产业可分为五大部分和三十个分产业,这五个部分即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马克卢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对美国知识生产与分配的最早的测度体系,即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模式。马克卢普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后遭到许多批评,特别是一自经济学内部的评论。这些许论有两方面,一是批评马克卢普将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也划入了“知识产业”,二是批评马克卢普模糊的“知识”概念范畴。尽管如此,马克卢普仍然使“知识”和“知识产业”概念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念之一。

知识传播(Knowledge Diffusion)

知识传播是指知识通过一定途径在人们之间进行传递、扩散的活动及过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育和培训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知识传播者来说,较高的自身素质、优良的传播手段和设施,合理的传播体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知识传播的接受者来说,良好的学习方法、方式和手段,对于学习和应用新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家等,对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是十分必要的。在知识时代,教育和研究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和灵魂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商品化 Organization intellectual intervention information 资源 文化 商品化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迷途远避退还莲迳返逍遥蒋建波
沙发
deercat 发表于 2011-4-28 09:47: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东,值得一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7-27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