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8-12-9 10:11:07 来源:[国际金融报]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陈志武:美国经济复苏的能力比所有其他国家的能力都更强,而且速度更快。相反,中国经济相比美国恢复起来要慢很多。“美国70%以上的GDP靠消费拉动,消费一旦提升,回升会很快”,而这种提升反馈到以出口等驱动经济的中国制造业,却要有一段延迟的时间
“关于美国金融模式的话题,两天以前我到国内来翻了不少中文报纸,我看了一下,好像比在美国感觉还严重。所以我想是不是从中国看美国,就像外面的人看里面一样觉得更加的恐怖。”
12月7日,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举办的第12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上,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以略带调侃的语气开始了他的演讲。他认为,这次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美国式金融经济模式要终结,也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要终结。
美国经济没有想象的严重
那么,美国经济真的像不少媒体和经济学家所描述的那样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吗?陈志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的判断是美国经济复苏的能力比所有其他国家的能力都更强,而且速度更快。”
他认为,尽管危机起源于美国,但一旦全球经济出现回升,美国的回升会更快。他的理由是,这次危机最核心的根源是信心问题,一旦大家感觉到房地产市场不会继续恶化,很多人就又会冲进证券市场去买相关的金融产品。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华尔街经济学家,他讲过一个美国的规律,他说美国人不高兴的时候要去shopping(购物),高兴得更加会去shopping,所以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状况他都喜欢shopping。我觉得这次对美国中产阶级消费者信心打击比较大,但是一旦低谷到了,相对而言恢复得也会非常快。”陈志武说,他认为是否出现转机要看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
“我觉得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人的信心有所提升。”他认为,1933年就是1月份罗斯福总统给了人们信心,而奥巴马正是这样一位“可以唤醒人们信心的总统”,“奥巴马最大的能力就是煽起人们的信心。”
1月20日,他给老百姓作演讲,呼吁美国老百姓跟他一起度过艰难的经济危机。我个人觉得很多人都会听的。相反,中国经济相比美国恢复起来要慢很多。“美国70%以上的GDP靠消费拉动,消费一旦提升,回升会很快”,而这种提升反馈到以出口等驱动经济的中国制造业,却要有一段延迟的时间。
组建中央清算公司解决CDS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个叫作CDS的信用衍生产品扮演着重要的作用。CDS即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的英文缩写,雷曼兄弟的倒闭,正是被其拖累。
陈志武认为,这次危机除了交易链已经太长、美国经济跟国际经济连得更紧外,CDS市场过于分散也是同样重要的原因。“在美国,公司之间的交易都是公司本身的秘密,没有任何人可以要求他们把买卖的合同公开。CDS是柜台交易市场,没有中央结算公司,所以,不仅没有公开的价格,而且谁也不知道CDS市场的总量和风险。雷曼兄弟CDS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没有人知道。”
陈志武认为,尽管CDS的风险很大,但并不意味着很难解决。他以美国农产品[13.74 -1.36%]期货举例说,1848年,玉米、棉花等远期合同已经出现,但长时期只是柜台交易,直到1884年,期货交易所都没有中央结算公司,帮助交易者平仓“多空”头寸。后来,由于中西部一体化以及向欧洲市场扩展,风险越来越大,开始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也直到1926年,各期货交易所才要求所有期货交易必须经过结算公司登记、结算。
而对这次CDS引发的问题,陈志武认为“不是不可解决”,“从金融技术上来说是一个比较好解决的问题,主要办法就是推出CDS交易所,同时配一个中央清算公司”,“由这个公司来将所有CDS交易进行系统性的结算”。并且,这一思路已经在美国形成共识。“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要求政府加强监管,而又不知道这种监管该监管什么。”陈志武说。
金融危机是制度改革良机
“很多人说美国的末日已经到了,我觉得不应该这么早下结论。美国每次在危机当中都会爬起来,而且(这次)会更加强壮地爬起来。”谈到这次危机,陈志武认为并不会终结美国式的金融模式,相反是一次改革的良机。
他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这个观点:“美国过去200年当中,差不多每隔10年就有一次规模不等的金融危机,但是每次金融危机都变成了推进新的改革的一种动力,我觉得这次也不例外。每次危机都带来制度改革,使美国进一步金融化、资本化的能力出现提升。”
他认为,美国历史上的每次危机本质上都是“金融化水平超越金融化容量所致”,“而实质改革往往需要危机先出现”。“1929年,大的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后来就为罗斯福推行新政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前提。尤其是1934年推出的美国《全国住房法》”。
他还以近期全球联合降息来说明这次危机并非是全球化的终结的观点。“很多人说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要我看的话,实际发生的情况正好是相反的。新一轮的全球化正在发生,这不是简单的商品市场的全球化,这是整个社会的全球化。全球化正在进一步深化,而不是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