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djdkj
2467 20

[创新发展] [原创]技术创新:国家计划下的市场机制怎么不可以? [推广有奖]

11
lawrencele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2 09:32: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djdkj 发表于 2015-11-11 19:54
科技创新都有风险,100%的成功在任何国家都不存在。例如。运10项目是基于国内急需上马的,项目本身是成功 ...
ZF和市场的动态融合本身是优势互补的好事。但市场易出现盲目,而ZF易短视。这两种形式的融合可能也会出现盲目短视的问题。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djdkj + 60 + 20 + 1 + 1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经验 + 6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2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2 10:34: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awrencelee 发表于 2015-11-12 09:32
ZF和市场的动态融合本身是优势互补的好事。但市场易出现盲目,而ZF易短视。这两种形式的融合可能也会出现 ...
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我简单解释如下:这种政府主导的关键科技公关项目都是经过科技和工程研究机构专家论证的,具体的任务目标集中,需求来源明确。例如:万吨水压机项目直接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反映出的我国大型锻件(重型船舶发动机曲轴、汽轮机主轴等关键零部件缺乏锻压设备国外封锁、钱学森根据国防紧急需求而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优提出先考虑可行性比较大的导弹技术等等)。这些重大基础性科技攻关项目的论证与国家经济战略目标是高度契合的。所以,不能一讲计划指令就说是盲目的。计划经济在宏观上讲,会有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关键项目上我国的计划之灵任务没有大的失误,因为这些都是目标明确、国家急需、科技和产业需求论证充分的目标计划任务。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的立项是非常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那个时代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是基于国内制造优势全部集中于国家所有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也没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在极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按照专家意见已计划指令的形式组织全国“联合攻关”。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解决国家继续的唯一可行路径。实际上,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也逐步采取了合同分项招标的模式,这是最早的市场化雏形。到了本世纪初,国家放开了国防军工项目的准入门槛,民企开始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科技攻关项目。例如:核能利用、航天工程、高端数控机床和军用车辆以后勤保障技术装备的技术合作。我国的军用车辆(如东风猛士、北汽勇士以及野战依维柯,等等)都是国家计划指令下的市场竞争产物。所以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对计划指令和市场运作的评估必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不能究其一而罔顾其他。从中国历史经验来看,计划指令模式大多适用于国家层面的制度建构(中型项目也有省级计划主导的可能)。项目实施按照国家目前的综合实力,已经具备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条件,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制度建设要跟上:“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我国的核电项目在这一点上是相当成功的,国家少量的科技投入带动了民间资本数倍的参与。因此,作为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应当予以理论总结。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3
lawrencele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5 11:10: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djdkj 发表于 2015-11-12 10:34
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我简单解释如下:这种政府主导的关键科技公关项目都是经过科技和工程研究机构专家论证 ...
看来楼主对此问题做过较细致的调查,对此比较有发言权。赞一个。
如果制度能够保证避开ZF和市场的不足,而充分发挥其优势的话,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但制度逃不过细化、深入、复杂,最后被抛弃的结局。
所以如何保证制度能够持续运行,动态改善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难题。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4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5 11:30: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awrencelee 发表于 2015-11-15 11:10
看来楼主对此问题做过较细致的调查,对此比较有发言权。赞一个。
如果制度能够保证避开ZF和市场的不足, ...
这个制度的前提是:1、创新目标要具体化,这是计划指令可行的前提。没有具体化,专家论证就是虚的。2、市场模式就是公平交易规则和法治体系下的经济制度。计划目标任务确定后,所谓ZF的干预就是切实保证目标任务实施全过程的市场化运作,除此之外ZF没有其他特权干预。
      以上就是整个制度的框架。前者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后者就是市场法则而已。

使用道具

15
lawrencelee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5 18:19: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djdkj 发表于 2015-11-15 11:30
这个制度的前提是:1、创新目标要具体化,这是计划指令可行的前提。没有具体化,专家论证就是虚的。2、市 ...
项目的产生依靠于客观规律和主持者的前瞻与预期,理论可以提供部分帮助。但思想对于跳跃式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是对于思想的进步性不易评价,且进步的思想不易得到拥挤。ZF执行过程中的负面消耗肯定是存在的。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6
罗鹏 发表于 2015-11-15 18:41: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种提法有什么新鲜的,还不是计划经济年代的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口号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ZF掺和进来,那就是与民争利,黑白通吃,ZF是有创新的愿望,而百姓是不会有的,因为百姓创新的成果是没有保证的,除非创新者加入到官商勾结的利益共同体里来,创新者要主动地缴纳保护费,才能有残羹剩饭可吃。马云这样的人不主动纳投名状,是很危险的。

使用道具

17
1993110 发表于 2015-11-15 18:57: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5-11-15 18:41
这种提法有什么新鲜的,还不是计划经济年代的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口号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ZF掺和进来, ...
大鹏鹏你懂啥。你问问马云,股东都是谁。

鹏鹏,大哥邀请你讨论总劳动总产品的加总通约, 你怎么不去啊?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djdkj + 80 + 60 + 1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80  论坛币 + 6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8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5 21:27: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5-11-15 18:41
这种提法有什么新鲜的,还不是计划经济年代的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口号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ZF掺和进来, ...
你带着一种扭曲的心态做什么学问。那些挣了八经的民营企业那个不盼望创新带来经济效益?ZF工作有问题需要转变作风,但也不能就此否定ZF的必要干预,尤其是关乎民生的公共事业。我看你的情绪就像那种大事做不来,小事做不了的极端之人。这才是很危险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1993110 + 100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9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5 21:27: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5-11-15 18:41
这种提法有什么新鲜的,还不是计划经济年代的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口号么?
问题的关键在于,ZF掺和进来, ...
你带着一种扭曲的心态做什么学问。那些正而八经的民营企业那个不盼望创新带来经济效益?ZF工作有问题需要转变作风,但也不能就此否定ZF的必要干预,尤其是关乎民生的公共事业。我看你的情绪就像那种大事做不来,小事做不了的极端之人。这才是很危险的。劝你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放宽心态做学问。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1993110 + 100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0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11-15 21:35: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93110 发表于 2015-11-15 18:57
大鹏鹏你懂啥。你问问马云,股东都是谁。

鹏鹏,大哥邀请你讨论总劳动总产品的加总通约, 你怎么不去啊 ...
心态变异,有待调理。
已有 1 人评分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