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ymviva
812 0

[经济热点解读] 田国强:求解中国变革与长治久安之道——经济中高速增长需力推市场化改革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3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65 点
帖子
2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18
最后登录
2015-11-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新民晚报》| 田国强:求解中国变革与长治久安之道——经济中高速增长需力推市场化改革



http://econ.shufe.edu.cn/se/content/5332



田国强:求解中国变革与长治久安之道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看中国改革一定要拉长视野,否则不容易看清楚;同时,要实现中国的长治久安,也必须有历史纵深感。

    要素驱动红利衰减、ZF主导动力枯竭及国企产能过剩挤压民营经济的追赶式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再加上ZF施政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作为问题以及对于“新常态”的理解偏差,五重原因叠加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大幅度下滑。

    推进改革就是要从经济学的基准点说起,违反这些经济学常识,改革只有失败。现代经济理论以理想经济环境为基准点,以自由竞争市场为参照系,严格地给出了市场导致有效配置从而成其为好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而这些前提条件正好是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田国强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上海财大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提出
经济中高速增长需力推市场化改革
来源:新民晚报2015-11-07 作者:易蓉

田国强教授近影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中国经济学领域最高奖项,评选始自1984年,评选工作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负责。不久前传来喜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和他的助手陈旭东先生合著的《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获得了第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颁奖典礼将于明日在杭州隆重举行。

人物简介
     1987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机制设计理论之父”赫维茨教授。之后任教于美国德州A&M大学,现为该校经济系Alfred F.Chalk讲席教授。
     2004年7月起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并于2006年7月起兼任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首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上海市人民ZF特聘决策咨询专家。
    田国强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理论、激励机制设计、中国经济、幸福经济学、对策论、动态最优化理论、拍卖理论等。在包括《经济研究评论》、《国际经济评论》、《博弈与经济行为》等国际顶尖、一流学术期刊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多篇。
    观察、思考中国发展和改革,对田国强教授来说已经长达30余年,可以说为其中的问题寻求解答是他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动因之一。《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是田教授研究中的一项成果,他除了将中国改革置于历史长河和国际视野进行纵横向解读外,也关注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并进行学理性的分析。一直以来,田国强教授的心里都存有“为国家长治久安实实在在做些事情”的使命。除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他回国10余年将上海财大经济学院当作改革试验田,在他的带领下,上海财大经济学科产生了国际学术影响力,孕育着一批批未来卓越经济学人才。

改革成就巨大问题也十分突出
     “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明道’,”田教授解释,“明中国变革之道,明振兴中华之道,明长治久安之道。具体来说,就是基于理论逻辑、量化分析及历史视角,从全球视野来系统考察中国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而“明道”的同时,也要“优术”,即优让改革成功之术,优将一件事情做成之术。因此,两位作者在书中探讨避免改革失败、实现成功社会变革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明道、树势、优术、抓时”四位一体的成功改革方法论。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梳理了170多年的历史,再加上国际横向对比,纵横谈论改革。选择这样的视角切入,是因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何去何从的方向性争论非常大。田教授认为,看中国改革一定要拉长视野,否则不容易看清楚;同时,要实现中国的长治久安,也必须有历史纵深感。“这是由于,盯住的是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其所对应的改革措施、方式会大不一样,所导致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哪些是过渡性制度安排,哪些是终极性制度安排,要区分清楚,万万不能将一些过渡性制度安排固化下来。”
     而另一方面,田教授认为,国际横向对比也非常重要。他解释,中国这30多年也是改革与开放两条腿走路,开放的好处是提供目标参照系,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差距所在,从而有赶超的目标、动力和信息(知识),对未来往何处去有更清晰的认知,同时倒逼改革,逼着我们思考如何以改革更好地融入国际,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不能靠自说自话,必须打破旧的不合理的制度藩篱。
     这本书的写作起始于2010年,两位作者反复修改了几十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许多改革决策和措施,与书中很多提法、建议和呼吁非常接近,因此田教授又对书稿进行修改和修正,其中也包括对许多改革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印证。

合理界定ZF与市场及社会的治理边界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大幅下滑,当前正面临较大困难,形势不容乐观。尽管应急对策看似很多,但田国强教授担忧,从深层根源、制度层面提出的解决方案难见。他认为,尽管现有模式取得骄人巨大成就,但只是“追赶式”发展,展望未来,之前成功模式对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延续的。“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怎么改、谁去做、怎么做。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还是让ZF发挥主要作用?是让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还是让民营经济发挥主体作用?基本问题没有弄清楚,又没有中央高层的权威表态和一锤定音,就很容易导致病急乱投医,让社会充满着对立和冲突,具有很大的风险和变数,让改革大业面临极其复杂的局面。”
     田教授指出,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统计三位一体进行学理性分析。要素驱动红利衰减、ZF主导动力枯竭及国企产能过剩挤压民营经济的追赶式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再加上ZF施政过程中出现的严重不作为问题以及对于“新常态”的理解偏差,这五重原因的叠加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大幅度下滑。他认为,其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化改革不够彻底,ZF与市场之间的治理边界尚未得到合理界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这说明了合理制度安排的至关重要性。由于现代市场制度远未建立,中国经济的效率低下,靠民营经济为主的创新驱动还根本谈不上,如不及时应对,会大大地增加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这些解决了,加上ZF施政效率和行政效能的提升,未来5-8年内中国保持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合理界定ZF与市场、ZF与社会之间的治理边界,田国强教授在书中也提到,只有通过三者各归其位又互动互补的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及中华民族的全方位伟大复兴。其实,田教授早在2008年就曾提出要合理界定ZF与市场的治理边界,但他随后思考发现,只界定ZF与市场的边界还远远不够,中国ZF与社会之间的治理边界界定上也做得不够到位,这也是众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根源所在。
     “尽管中央ZF提出了加快ZF职能转变的目标,但是受传统利益格局和路径依赖影响,ZF依然无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型ZF和发展型ZF的影子,导致ZF角色越位、缺位、错位。其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得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的三大基本功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说一国经济发展需要经过从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三个阶段,那么中国当前依然没有从要素驱动阶段完全转型到效率驱动阶段。此外,层出不穷的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所表征出来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人情冷漠,也揭示了社会发展在经济利益冲击下的严重扭曲。”因此,田教授近些年前不断呼吁不仅要合理界定好ZF与市场,也要界定好ZF与社会的边界,因为社会自治是国家公共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中ZF边界的合理界定是根本,是关键。
     “现在我们的许多改革在往回改,例如股市、经济政策又回到ZF主导的老路,就是一旦遇到问题,就回到老路,就想到仍采用ZF主导的方式去解决,其负面作用很大。股市的大涨、大跌,我认为主要是ZF政策、ZF官员造成的,没有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田国强教授指出,“重ZF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的“三重三轻”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想要熨平股市的波动、经济的波动,结果造成更大的波动和更大的负面作用。

大学不应与市场走得太紧密
     2004年,作为上海财经大学首位体制内实聘海外院长,田国强教授走马上任经济学院院长一职。当初做出这样深度参与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他的初衷是想“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实实在在做些事情”,因为他觉得,中国经济的制度转型和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不应该是急功近利的,大学不应该与市场走得太紧密,田教授认为,从经济学创新人才的角度来看,需要有很好的专业和人格品质综合素养。严谨的内在逻辑理论分析、统计和计量分析及大视野的历史比较分析的专业能力缺一不可,而同时,诚信、责任、包容、感恩、奉献、荣誉同样是走上工作岗位实现担当的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品质。
     在就职演说中,他提出“求实创新、打造一流”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发展振兴学校的基础学科经济学科,“用五至八年时间将上海财大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一流的财经类大学”。2005年上海财大经济学院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利用北美经济学家市场进行大规模、成建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先河,目前每年循此通道进行招聘的国内高校已达40多家,而上海财大“经济学创新平台”作为首创,在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学科建设制度创新中也起到了引领作用,被推广到全国20多所特色类高校,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现在,根据荷兰蒂尔堡大学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2012年的排名,上海财大经济学科也已从早前的籍籍无名到跻身大中华第1、亚洲第6、世界第61位,国际学术影响力得到跨跃式提升,且后劲十足。
     归国十余年,田国强教授严于律己,矢志做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历史责任感、知识分子道统的经济学家。同时,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学人的教育家和领路人,他仍旧无时无刻不心系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最近,他正为学院实验大楼修建搁浅发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 中高速增长 长治久安 市场化 田国强 中国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回眸明天 + 20 欢迎多来发有质量的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3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