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ibsen
4100 7

[读书评书] [转帖]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讲师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243 点
帖子
20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3
最后登录
2021-8-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摘 要:通过强化城市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居住环境,改变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使城市发展获得再生。成都市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居住环境,对于吸引高素质群体的聚集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通过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引导,有利于改变一味强调“休闲”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成都市的文化氛围,保持、延续和强化成都市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创意产业,成都,再生,文化氛围,文化特色



  1  创意阶层与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译为创造性产业。1998年首次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被正式提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其定义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这一定义后来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康奈基梅隆大学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的《创意阶层。的兴起》在2002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广大城市学者和政策决定者的关注。本书共有两个主要论点:第一,美国的社会阶层构造发生了主要变化。除了劳动者阶级(working class),服务业阶级(service class)以外,一个新的阶级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属于创意阶层的人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但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经常会有创新的想法,发明新技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第二,创意阶层的出现对城市和社区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
  佛罗里达又把创意阶层分成“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super creative core)”和“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creative professionals)”两个组成部分。前者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诗人,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建筑师,引导当代社会潮流的小说家,编辑,文化人土,咨询公司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社会舆论具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人士。后者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种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专门职业人员。根据这个定义,佛罗里达推测,2002年美国的创意阶层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占劳动力市场的30%。创意阶层的成员们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比如说,尊重个性,竞争与实力主义优先,喜欢开放与多样的城市社会环境等等。随着创意阶层的增加,低收入的服务行业从事者也在增加。创意阶层的人们收入较高,工作时间长,因而对餐饮业,保洁业等各种生活服务的需求在加大。
  在物质生活已比较丰富的后工业社会中,人们对工资等经济条件的关注降低,但对城市的音乐,艺术等人文环境,气候,湿度,以及绿化等各种城市生活的便利条件(urban amenities)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城市的各种各样的便利条件会吸引创意阶层,而企业为了能得到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也会跟随着创意阶层来到这些城市。所以,地方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城市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意阶层,因为他们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便利性高的城市为满足创意阶层的多种生活方式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创意阶层喜欢居住的城市音乐,艺术,室外体育活动频繁,有自行车专用路线和大片的城市绿地,而且咖啡店和各国风味餐馆随处可见,同性恋人口比重偏高。并不是所有的利便性都会给城市带来活力。大型的体育场馆,剧院,游乐园等设施的建设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创意阶层也对这些去处无太大兴趣。相反,酒吧,咖啡店,有特色的餐馆,小剧场,书店等小规模的街区水平的各种便利设施,和各种艺术展等文化活动更对创意阶层具有吸引力。
  高生产力的中国的创意阶层所向往的利便性设施有哪些呢?是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兴建的大剧院,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吗?还是小规模的咖啡店,书店,城市公园,以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了解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吸引人力资本,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2  创意产业成为政府新宠
  2.1  国外创意产业经验借鉴
  新加坡经验: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又在2002年9月全面规划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声称要树立“新亚洲创意中心”的声誉,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一个全球的媒体中心”。
  英国经验: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02年,英国的创意产业创造1125亿英镑的收入,就产值而言,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3%,成为雇用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英国创意产品出口对贸易平衡的贡献约1亿英镑,每年带来约80亿英镑的出口额。英国政府为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强调文化艺术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并为广大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这能为文化艺术产品培养潜在的文化消费市场。二是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帮助。经费主要拨向与公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文化单位和艺术品种。三是强调必须保证文化艺术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美国经验: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从1996年开始,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到2002年,美国创意产业产值达535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 5.24%。在美国,创意产业被界定为以艺术为中心的创意产业和以创意为中心的版权产业共同构成。美国的创意产业主要由六大行业组成。分别是文化艺术业、音乐唱片业、出版业、影视业、传媒业、网络服务业。创意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贸易所做的贡献很大。
  美国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及全社会支持文化艺术。从法律、政策、资金、人才、市场动作等多方面创造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还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
  2.2  创意产业发展启示
  世界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制定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指导、落实和推进。
  二是制定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如英国创意产业的推动政策主要包括:创意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企业融资、税务和规章监管、保护智慧财产和地方自主权等6项。
  三是重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目前,美国有 30多所大学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创意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此外,美国利用各种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创意人才进入美国。
  四是成立创意产业基金。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以此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是建立创意产业园区。欧美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基本都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
  2.3  国内部分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各城市经济争装“创意引擎”。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据统计,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2005年4月28日,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人驻在这些园区内,集聚了1万多名创意人才,为上海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充满无穷潜力的新产业。
  创意产业亦进入了政府的视野。由于此类企业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非常少、不破坏自然环境,同时又能吸纳大量高素质人才就业、提供税收,还能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因此各大城市政府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城市打造成“创意城市”。
  但是创意产业,不是政府出政策就能发展起来,它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宽松的社会氛围、多层次的中介组织、浓厚的文化艺术传统。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中介组织数量众多且服务发达、大学等学术艺术机构密集的城市,适合发展创意产业。
  中国城市中的超级双子星——北京与上海,它们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文化传统与氛围最为浓厚,北京是六朝古都,上海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地,发展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已经将发展“创意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2006年1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要发展创意产业,将北京打造成为“创意之都”。
  北京已经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别是:石景山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网络游戏、动漫画、手机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新媒体影视等数字娱乐行业是其优势行业)、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动漫、软件、网络游戏是三大重点)、西城区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设计技术、材料展示、交流培训等)、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中国艺术、时尚设计)、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十一五”预计投资100亿元建设,引进英国国家动漫中心、迪斯尼等公司,发展动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音乐)、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动漫网游研发、版权贸易和进出口)。
  上海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游戏及动漫画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五大行业。上海市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非常多,2006年4月底,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达到了36个。泰康路“田子坊”、西康路“同乐坊”、重庆南路“8号桥”、苏州河“创意仓库”、上师大美术学院“设计工厂”、周家桥“创意之门”、黄陂南路“卓维700”、莫干山路春明艺术产业园、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昂立设计创意园、天山软件园、乐山软件园、虹桥软件园、闸北工业设计园、河南南路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昌平路传媒文化园、静安现代产业园、天山时尚产业园等等。按照规划,到2007年,上海将形成70到8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4000多家创意设计类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

(图1)

3  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美国城市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等人指出,创意型城市必须具备“3T”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它们相互补充,是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
  技术可以定义为一个城市的创新和高科技的集中表现。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创意产业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为无形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基本上受著作权保护,形式是物质的商品或非物质的服务。这些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属于智力型的产业。创意产业的内容包括科学、工程、设计、艺术、管理、会计、医疗、法律等。
  在创意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能够迅速地动员这些人才资源把创意转化成新商业商品。从这种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的优势在于能够吸引人才。
  多样性可以提高一个城市吸引创意人才的能力。一个具有开放的和低门槛的城市在吸引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优势,从而可以产生和吸引高科技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繁荣。包容和多样性可以有利于高科技的集中和成长。有才干的人喜欢到开放和具有容忍以及能提供生活质量的地方去。而成都本身就是技术、人才和包容的完美结合体,具备发展创意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3.1  独特的文化氛围
  成都有着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氛围,源远流长的文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性格,非常利于创意者激发灵感,为创意产业提供孕育的土壤。“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成都最大的特征就是文化,包括神秘的古代文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繁荣的当代文化艺术和休闲的都市生活。
  成都向来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文化。古代有国内的第一种纸币、第一所官办学堂等等。改革开放以后,成都人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第一个恢复当铺,发行第一支股票、,第一个办股票市场,办第一家民间银行,第一架包机出国;成都孕育了亚洲第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刘适兰)、世界第一位女子围棋八段(孔祥明);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活水公园;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当下全国大城市周边农村兴起的“农家乐”是成都人在90年代首创的。
  成都是个移民城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兼容性。成都人乐观宽容、乎和大度,以快乐的心情、开放的胸怀,汇聚、交流、融会、贯通,吸纳普天下的思想、理念、人才、资金、科学、技术、商品、物流、文化、艺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3.2  西部中国的中心
  成都是西部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技中心、交通和通讯枢纽,经济辐射能力巨大,汇聚于成都的信息、资金、人才流,在此碰撞,旋转,产生出极大的能量,造就了一批批成功的企业,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
  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08家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以管理经营形式进入成都。
  福布斯中文版2005年9月初公布了“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成都跻身全国前25位,位居中国西部城市第一。
  全球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发榜中国20个最适合投资城市,成都为西南唯一人选城市。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2005极力推荐台商前往投资的城市”成都排名全国第四,西部第一。
  《财富(中文版)》首次推出2005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务城市调查”,成都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一。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是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首度将港澳台地区9个城市同时加入到全国城市研究体系中。报告将中国200个城市的核心优势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排名:成都的“产业竞争力”名列全国第八。而分项竞争力研究中,成都在生活环境、商务环境、创新环境三项分类排名中,也跻身20强。
  由中国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和天津分列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而成都名列综合区位竞争力第四。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不久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该报告中,笔者根据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状,运用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选择了综合竞争力靠前的47个城市进行了人才竞争力的比较。在人力资本竞争力比较中,列前 10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重庆、成都、南京、济南、武汉。成都名列第七。
    3.3  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成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性格,这些都是孕育创意者萌发灵感的土壤;成都又是西部经济中心,第三产业发达,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文化产业作为成都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已经崭露头角。据悉。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盛大开幕,在此次签约仪式上,成都文化产业签约项目涉及金额将达到127个亿。据了解,此次签约的成都文化产业项目包括文化艺术类、文化旅游类、网络动漫类、广播影视类、新闻出版类等类别,涉及到成华、青羊、龙泉驿、都江堰、新都、蒲江、新津、郫县、崇州、双流等区(市)县,文化产业在成都可谓是“全面开花”。
  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增强成都自主创新能力。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应向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个财富是靠人们的观念想法而创造的,其具有很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并且增长速度快,对于如今我们的经济现状来说,发展创意经济是势在必行。
  发展创意产业是增强成都竞争力的精髓。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更多更高层次的增长方式,那么就激发了创新。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以达到提升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创意产业引领成都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创意产业是以艺术和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产业。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也促使创意产业的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就开始追求精神需要。
  
    4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经济实力,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在市政府领导下成立创意产业办公室,进行统一指导,逐步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意产业经营体制,必须明晰产权,重塑市场主体,要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将目前政府对文化产业单位的直接管理、统包统揽改变为间接管理、政策引导为主,使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到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提供上来。
  扩大投融资渠道。资金投入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无论是技术进步、人才培训还是创新研发都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目前,创意产业所需要的资金还有很大不足,投资的主体比较单一。这就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创意产业的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另外,还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地吸引外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培养创意产业人才。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专门的创意人才。其次,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要设立专业机构,对创意人才进行专门培训。再次,要借鉴外国经验,加强与外国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为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补充足够的人才力量。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它和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提高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其次,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正当的产权利益不受侵害。
  成立创意产业园区。在园区里,政府采取措施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环节进行扶持。
  成都市应该加快艺术人才的积聚,实现文化创新。人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化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把眼光从“体制内”转向全社会,打破体制、部门、单位界限,广泛吸引、团结、凝聚文化人才,举办各种面向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赛事活动,多视角发现新秀,多渠道推出新人,建立起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生产、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涌现的新机制。将文化与教育结合,培养与引进结合,加强艺术学科的资格培训和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成都中西部艺术大赛系列品牌——举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赛事,发掘当地艺术人才,吸引全国艺术人才。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发展中西部文化艺术职业培训——专业艺术院校其专业主分为纯艺术类和应用艺术类两种:纯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是以造就艺术大师为任务,而应用类主要是以培养艺术设计师。纯艺术类的专业包括声乐、乐器、书法、绘画等。艺术设计的热门专业包括: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建筑、园林设计、平面及包装装璜设计、多媒体设计、化妆美容美发造型、插花、编织、影视表演、色彩搭配、DJ音控、播音主持、电视编导……等等。吸引市内、省内、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青年文艺人才来蓉学习工作甚至定居,培养在成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艺术流派。

[此贴子已经被鬼魅魍魉于2009-2-4 10:45: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创意产业 城市再生 成都市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研究 成都市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xuehe + 20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313202023 发表于 2009-1-21 16: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摘 要:通过强化城市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居住环境,改变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使城市发展获得再生。成都市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居住环境,对于吸引高素质群体的聚集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通过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引导,有利于改变一味强调“休闲”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成都市的文化氛围,保持、延续和强化成都市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创意产业,成都,再生,文化氛围,文化特色

  1  创意阶层与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译为创造性产业。1998年首次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被正式提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其定义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这一定义后来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康奈基梅隆大学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的《创意阶层。的兴起》在2002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广大城市学者和政策决定者的关注。本书共有两个主要论点:第一,美国的社会阶层构造发生了主要变化。除了劳动者阶级(working class),服务业阶级(service class)以外,一个新的阶级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属于创意阶层的人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但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经常会有创新的想法,发明新技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第二,创意阶层的出现对城市和社区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
  佛罗里达又把创意阶层分成“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super creative core)”和“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creative professionals)”两个组成部分。前者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诗人,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建筑师,引导当代社会潮流的小说家,编辑,文化人土,咨询公司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社会舆论具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人士。后者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种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专门职业人员。根据这个定义,佛罗里达推测,2002年美国的创意阶层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占劳动力市场的30%。创意阶层的成员们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比如说,尊重个性,竞争与实力主义优先,喜欢开放与多样的城市社会环境等等。随着创意阶层的增加,低收入的服务行业从事者也在增加。创意阶层的人们收入较高,工作时间长,因而对餐饮业,保洁业等各种生活服务的需求在加大。
  在物质生活已比较丰富的后工业社会中,人们对工资等经济条件的关注降低,但对城市的音乐,艺术等人文环境,气候,湿度,以及绿化等各种城市生活的便利条件(urban amenities)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城市的各种各样的便利条件会吸引创意阶层,而企业为了能得到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也会跟随着创意阶层来到这些城市。所以,地方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城市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意阶层,因为他们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便利性高的城市为满足创意阶层的多种生活方式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创意阶层喜欢居住的城市音乐,艺术,室外体育活动频繁,有自行车专用路线和大片的城市绿地,而且咖啡店和各国风味餐馆随处可见,同性恋人口比重偏高。并不是所有的利便性都会给城市带来活力。大型的体育场馆,剧院,游乐园等设施的建设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创意阶层也对这些去处无太大兴趣。相反,酒吧,咖啡店,有特色的餐馆,小剧场,书店等小规模的街区水平的各种便利设施,和各种艺术展等文化活动更对创意阶层具有吸引力。
  高生产力的中国的创意阶层所向往的利便性设施有哪些呢?是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兴建的大剧院,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吗?还是小规模的咖啡店,书店,城市公园,以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了解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吸引人力资本,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2  创意产业成为政府新宠
  2.1  国外创意产业经验借鉴
  新加坡经验: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又在2002年9月全面规划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声称要树立“新亚洲创意中心”的声誉,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一个全球的媒体中心”。
  英国经验: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02年,英国的创意产业创造1125亿英镑的收入,就产值而言,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3%,成为雇用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英国创意产品出口对贸易平衡的贡献约1亿英镑,每年带来约80亿英镑的出口额。英国政府为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强调文化艺术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并为广大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这能为文化艺术产品培养潜在的文化消费市场。二是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帮助。经费主要拨向与公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文化单位和艺术品种。三是强调必须保证文化艺术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美国经验: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从1996年开始,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到2002年,美国创意产业产值达535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 5.24%。在美国,创意产业被界定为以艺术为中心的创意产业和以创意为中心的版权产业共同构成。美国的创意产业主要由六大行业组成。分别是文化艺术业、音乐唱片业、出版业、影视业、传媒业、网络服务业。创意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贸易所做的贡献很大。
  美国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及全社会支持文化艺术。从法律、政策、资金、人才、市场动作等多方面创造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还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
  2.2  创意产业发展启示
  世界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制定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指导、落实和推进。
  二是制定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如英国创意产业的推动政策主要包括:创意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企业融资、税务和规章监管、保护智慧财产和地方自主权等6项。
  三是重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目前,美国有 30多所大学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创意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此外,美国利用各种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创意人才进入美国。
  四是成立创意产业基金。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以此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是建立创意产业园区。欧美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基本都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
  2.3  国内部分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各城市经济争装“创意引擎”。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据统计,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2005年4月28日,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人驻在这些园区内,集聚了1万多名创意人才,为上海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充满无穷潜力的新产业。
  创意产业亦进入了政府的视野。由于此类企业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非常少、不破坏自然环境,同时又能吸纳大量高素质人才就业、提供税收,还能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因此各大城市政府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城市打造成“创意城市”。
  但是创意产业,不是政府出政策就能发展起来,它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宽松的社会氛围、多层次的中介组织、浓厚的文化艺术传统。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中介组织数量众多且服务发达、大学等学术艺术机构密集的城市,适合发展创意产业。
  中国城市中的超级双子星——北京与上海,它们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文化传统与氛围最为浓厚,北京是六朝古都,上海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地,发展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已经将发展“创意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2006年1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要发展创意产业,将北京打造成为“创意之都”。
  北京已经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别是:石景山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网络游戏、动漫画、手机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新媒体影视等数字娱乐行业是其优势行业)、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动漫、软件、网络游戏是三大重点)、西城区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设计技术、材料展示、交流培训等)、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中国艺术、时尚设计)、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十一五”预计投资100亿元建设,引进英国国家动漫中心、迪斯尼等公司,发展动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音乐)、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动漫网游研发、版权贸易和进出口)。
  上海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游戏及动漫画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五大行业。上海市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非常多,2006年4月底,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达到了36个。泰康路“田子坊”、西康路“同乐坊”、重庆南路“8号桥”、苏州河“创意仓库”、上师大美术学院“设计工厂”、周家桥“创意之门”、黄陂南路“卓维700”、莫干山路春明艺术产业园、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昂立设计创意园、天山软件园、乐山软件园、虹桥软件园、闸北工业设计园、河南南路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昌平路传媒文化园、静安现代产业园、天山时尚产业园等等。按照规划,到2007年,上海将形成70到8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4000多家创意设计类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

(图1)

3  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美国城市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等人指出,创意型城市必须具备“3T”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它们相互补充,是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
  技术可以定义为一个城市的创新和高科技的集中表现。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创意产业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为无形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基本上受著作权保护,形式是物质的商品或非物质的服务。这些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属于智力型的产业。创意产业的内容包括科学、工程、设计、艺术、管理、会计、医疗、法律等。
  在创意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能够迅速地动员这些人才资源把创意转化成新商业商品。从这种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的优势在于能够吸引人才。
  多样性可以提高一个城市吸引创意人才的能力。一个具有开放的和低门槛的城市在吸引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优势,从而可以产生和吸引高科技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繁荣。包容和多样性可以有利于高科技的集中和成长。有才干的人喜欢到开放和具有容忍以及能提供生活质量的地方去。而成都本身就是技术、人才和包容的完美结合体,具备发展创意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3.1  独特的文化氛围
  成都有着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氛围,源远流长的文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性格,非常利于创意者激发灵感,为创意产业提供孕育的土壤。“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成都最大的特征就是文化,包括神秘的古代文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繁荣的当代文化艺术和休闲的都市生活。
  成都向来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文化。古代有国内的第一种纸币、第一所官办学堂等等。改革开放以后,成都人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第一个恢复当铺,发行第一支股票、,第一个办股票市场,办第一家民间银行,第一架包机出国;成都孕育了亚洲第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刘适兰)、世界第一位女子围棋八段(孔祥明);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活水公园;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当下全国大城市周边农村兴起的“农家乐”是成都人在90年代首创的。
  成都是个移民城市,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兼容性。成都人乐观宽容、乎和大度,以快乐的心情、开放的胸怀,汇聚、交流、融会、贯通,吸纳普天下的思想、理念、人才、资金、科学、技术、商品、物流、文化、艺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3.2  西部中国的中心
  成都是西部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技中心、交通和通讯枢纽,经济辐射能力巨大,汇聚于成都的信息、资金、人才流,在此碰撞,旋转,产生出极大的能量,造就了一批批成功的企业,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
  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08家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以管理经营形式进入成都。
  福布斯中文版2005年9月初公布了“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成都跻身全国前25位,位居中国西部城市第一。
  全球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发榜中国20个最适合投资城市,成都为西南唯一人选城市。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2005极力推荐台商前往投资的城市”成都排名全国第四,西部第一。
  《财富(中文版)》首次推出2005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务城市调查”,成都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一。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是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首度将港澳台地区9个城市同时加入到全国城市研究体系中。报告将中国200个城市的核心优势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排名:成都的“产业竞争力”名列全国第八。而分项竞争力研究中,成都在生活环境、商务环境、创新环境三项分类排名中,也跻身20强。
  由中国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和天津分列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而成都名列综合区位竞争力第四。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不久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该报告中,笔者根据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状,运用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选择了综合竞争力靠前的47个城市进行了人才竞争力的比较。在人力资本竞争力比较中,列前 10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重庆、成都、南京、济南、武汉。成都名列第七。
    3.3  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成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性格,这些都是孕育创意者萌发灵感的土壤;成都又是西部经济中心,第三产业发达,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文化产业作为成都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已经崭露头角。据悉。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盛大开幕,在此次签约仪式上,成都文化产业签约项目涉及金额将达到127个亿。据了解,此次签约的成都文化产业项目包括文化艺术类、文化旅游类、网络动漫类、广播影视类、新闻出版类等类别,涉及到成华、青羊、龙泉驿、都江堰、新都、蒲江、新津、郫县、崇州、双流等区(市)县,文化产业在成都可谓是“全面开花”。
  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增强成都自主创新能力。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应向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个财富是靠人们的观念想法而创造的,其具有很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并且增长速度快,对于如今我们的经济现状来说,发展创意经济是势在必行。
  发展创意产业是增强成都竞争力的精髓。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更多更高层次的增长方式,那么就激发了创新。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以达到提升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创意产业引领成都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创意产业是以艺术和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产业。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也促使创意产业的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就开始追求精神需要。
  
    4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经济实力,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在市政府领导下成立创意产业办公室,进行统一指导,逐步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意产业经营体制,必须明晰产权,重塑市场主体,要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将目前政府对文化产业单位的直接管理、统包统揽改变为间接管理、政策引导为主,使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到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提供上来。
  扩大投融资渠道。资金投入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无论是技术进步、人才培训还是创新研发都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目前,创意产业所需要的资金还有很大不足,投资的主体比较单一。这就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创意产业的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另外,还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地吸引外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培养创意产业人才。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专门的创意人才。其次,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要设立专业机构,对创意人才进行专门培训。再次,要借鉴外国经验,加强与外国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为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补充足够的人才力量。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它和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提高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其次,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正当的产权利益不受侵害。
  成立创意产业园区。在园区里,政府采取措施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环节进行扶持。
  成都市应该加快艺术人才的积聚,实现文化创新。人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化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把眼光从“体制内”转向全社会,打破体制、部门、单位界限,广泛吸引、团结、凝聚文化人才,举办各种面向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赛事活动,多视角发现新秀,多渠道推出新人,建立起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生产、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涌现的新机制。将文化与教育结合,培养与引进结合,加强艺术学科的资格培训和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成都中西部艺术大赛系列品牌——举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赛事,发掘当地艺术人才,吸引全国艺术人才。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发展中西部文化艺术职业培训——专业艺术院校其专业主分为纯艺术类和应用艺术类两种:纯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是以造就艺术大师为任务,而应用类主要是以培养艺术设计师。纯艺术类的专业包括声乐、乐器、书法、绘画等。艺术设计的热门专业包括: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建筑、园林设计、平面及包装装璜设计、多媒体设计、化妆美容美发造型、插花、编织、影视表演、色彩搭配、DJ音控、播音主持、电视编导……等等。吸引市内、省内、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青年文艺人才来蓉学习工作甚至定居,培养在成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艺术流派。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10180-1-1.html&replyID=76236&star=1&skin=1#76236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xuehe + 40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313202023 发表于 2009-1-21 16: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名不副实。内容空泛。楼主不厚道<br>鬼魅魍魉
&nbsp;金钱&nbsp;+20
&nbsp;奖励&nbsp;2009-2-4 10:47:26

使用道具

板凳
pengpeng2010 发表于 2010-3-26 15:34: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是感谢~~谢谢谢谢~~

使用道具

报纸
king3719 发表于 2012-7-15 13:55: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很系统的分析。

使用道具

地板
aczyt2012 发表于 2012-8-12 17:22: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7
kexinkeqing 发表于 2012-9-6 08:13: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kankan

使用道具

8
瑞洲熊 发表于 2012-9-25 11:54: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成都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确实很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6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