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开乐
886 0

[学术哲学] 自然与人-14.1: 诞生八大行星的原理依据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教授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20 个
通用积分
0.0328
学术水平
34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13020 点
帖子
652
精华
0
在线时间
3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3-17
最后登录
2017-9-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自然与人14  太阳系行星的诞生经过

李开乐

    可以想象得到,银核诞生恒星时,像连珠炮一样,在银核赤道附近的几门“大炮”垂直向着上空连续发射。由于银核本身不停地自转着,便使自己喷射出来的大量恒星被人远远看去明显滚成了几条大旋臂,于是银河系就变成了一个大转盘。银核太远看不清,我们就近看看太阳系诞生的情况也有几分相似。当然,太阳只是银核喷射出来的一颗恒星,档级是母女辈,温度比银核低得多,因此太阳系的诞生就远没有银河系的诞生那么壮观了。但是通过对太阳系的具体分析,我们便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核球喷射原理了。

自然与人-14.1  诞生八大行星的原理依据

    摘要:液态太阳在星球自转力学原理的支配下,两极附近熔液下沉而流向赤道截面,并在赤道附近从深处上翻到了太阳表面后喷射出大量溶液。互相碰撞的最终结果就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剩下了八大行星。

    在说到大行星的诞生之前,还有必要先说一说太阳当初的情况。在“自然与人-8.1”已经很简单地介绍了流体性质的星球自转力学原理,这里要再结合太阳先稍为深入一点重新说一下这个力学原理。由于自转,太阳熔球内的各个质点产生了离心力。配合了流体有连续性的性质,于是,处于太阳两极附近的熔液会下沉,然后从球内朝着赤道截面方向流去,而赤道截面附近的熔液会尽量涌向太阳表面,结果便使整个液态太阳变成了一个扁圆球的形状(如图8.1的模样)。使得液态太阳变成扁圆球形状的那些太阳熔球里的熔液环流,由于运动惯性和流体连续性的性质,动了起来之后就再也静不下来了。于是,便使得液态太阳扁圆球的扁度,终于超过了太阳自转速度所能允许的程度,即超扁了。当然,这时太阳表面的熔液会通过流动又自觉地再去调整这个扁度,它们会从太阳赤道附近的表面向着两极方向流去。可是,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太阳里里外外液体的流动都会变成了复杂的曲线和环形流动,而且运动惯性和流体连续性,使得太阳在调整本身熔球形状扁度的过程中总是指挥不灵而矫枉过正。于是,情况就好像无阻尼摆动一样,熔液球的形状与球内环流两者之间的相互调整,变成了没完没了的过程。在此,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太阳的自转,太阳熔球体的内外熔液都流动了起来,把太阳熔液球的形状变成了扁圆球体形状另方面太阳熔液扁圆球的扁度与自转速度的永远不能理想相互适应,又促成了整个熔液球从内到外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永不休止而复杂的环流运动。这种环流运动的总趋势是,两极附近熔液从球内流向赤道截面,并在赤道附近从深处朝着球面的方向不断上翻到了太阳表面上来;赤道附近的熔液又从球表面向两极方向流去。显然,扁圆球形状和整个液态球的内外环流永恒存在,这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是在液态球自转原动力的作用下所必然出现的现实结果。为了便于今后引用,我们将这种作用关系简称为天体的自转离心效应

    我们把太阳(或泛指液态星球)发生自转之后其内部不同质点的受力差异,以及随之发生的相对运动和体形变化所遵从的自然规律,总称为星球自转力学原理。自转离心效应是星球自转力学原理的中心实质。

    八大行星正是在星球自转力学原理的支配下诞生出来的。实际上,球体一有自转便有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它使整个太阳表、里的熔液环流变得很复杂,并不仅仅是从两极到赤道和从赤道到两极的简单流动,而是混合了很多旋涡、急流等现象。然而,正是由于表层熔液从赤道流向两极,而两极附近熔液从球内流向赤道截面,并从深处朝着球面的方向不断上翻的这种简单的综合效果环流总趋势,就会将日心附近的热核反应能量带到太阳赤道附近的表面上来,所以必然造成了太阳赤道附近的温度比两极高得多。于是,当初太阳自己刚被诞生不久的时候,也会学着母亲银核“生儿育女”的模样,每一次都选择在赤道附近温度最高的某个地方诞生出“儿女”,并送上了太空,这就使目前的大行星们都差不多在同一轨道面上运动,而且它们共同的轨道面都几乎与太阳的赤道面相重合。

    从目前太阳风的情况,结合已经讲过的“自然与人-7.7、10.11、10.12”等章节,我们可以想象出初期太阳在赤道附近诞生八大行星的壮观过程:比目前的太阳风还强烈亿万倍的早期太阳风,其电磁输送通道就像一条巨大的水龙卷一样,将熔液猛烈地吸上了太阳高空并喷射得很远;由于太阳的自转,从赤道附近喷射出来的熔液就不是垂直向上喷出来,而是顺着螺旋轨迹向外旋转出来;这些被吸喷出来的熔液,因为有了电磁输送通道的约束就不会被撒得太分散,所以每一次喷射出来的高温物质,最后都会逐渐汇聚成了一个或若干个完整的熔融状态的星球;当然,由于这些星球所进入的最初轨道都是偏心率很大的椭圆形,先后不同时间所形成的天体的运行轨道彼此就会发生相交,因此,距离得太近而运行轨道有相交的天体都会逐渐碰合到一起去了,所以最终就只剩下了八大行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八大行星 自然与人 星球自转力学原理 星球自转力学 自转离心效应 太阳系 银河系 离心力 力学 平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