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ibsen
1533 5

[推荐]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讲师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1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243 点
帖子
20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3
最后登录
2021-8-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如果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稳定的力量为亚洲经济的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亚洲大国,那么,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看我们如何行动了
  在世界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趋缓,但仍保持了稳定增长,消费物价处于中度通胀区间,但呈逐月回落态势。2 0081~9月,GDP增长9.9%,消费物价上涨7%。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间接影响不小,体现在金融、经济、制度和理念等多个方面,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危险。如果说,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亚洲大国,那么,这次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就看我们如何应对了。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源自华尔街的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许直接的影响不大,但间接影响不小,我们现在的估计还远远不足。
  从直接影响来看,由于中国的金融开放相对较晚,中国机构直接持有的次级抵押债券不多,据已经披露的情况不过几百亿美元,虽然不知道已经披露的消息是否真实。
  从间接影响来看,需要从金融、经济、制度、理念等多个层面来观察和分析。
  从金融层面来看,损失至少有两个方面。到今年7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5189亿美元,持有两房债券3760 亿元,仅此两项合计8949亿美元。现在美国政府为救市大规模注资,已经承诺的达1.4万亿美元。
  从实体经济来看,既然美国经济一直靠消费拉动,而消费又依靠借债融资和进口供应。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债务链断裂,借不来钱,消费必然萎缩,进口也会跟着大幅减少;欧共体经济也受重创,比美国还差;世界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积累和出口拉动,随着美国的消费萎缩和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市场会大大缩小,出口增长会大幅下降,明年有可能降至10%以下,会不会出现负增长也很难说。
  由于长期实施鼓励出口的重商主义政策,中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出口部门。出口增长的下降必然造成经济增长下滑和失业增加,发生生产过剩。如果明年的经济增长降到9%以下,甚至更低,很多矛盾也可能无法继续掩盖。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人认知和思想理念的影响,人们尚未注意。这一点可能是更根本的。现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又倒向了干预主义。问题不在于美国和欧洲加强了国家干预,而在于它使很多中国人,特别可能是决策者相信:经济自由主义是不行的,政府干预是有效的;美国的制度是不灵的,中国的制度是最好的;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照着既定的方针走下去就是胜利。
  其实,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制度上,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起点,处于不同的阶段,自由市场经济也没有完全失败,政府干预也没有完全胜利,美国的经济和金融是市场化和自由化过度,而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是市场化和自由化不足。二者不可等而视之,更不可据以做出非此即彼的结论。
  内需启动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
  虽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有着不小的间接影响,但中国终究处于危机漩涡之外。
  对于中国来说,这次危机也许是机遇大于危险。中国具有化解面临风险和危机的良好条件。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上下对很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如启动内需,以弥补外需的减少;财政扩张,以增加内需;稳定金融,以确保经济健康运行等。这几个方面又是密切相关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和怎样做到做好。
  启动内需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外需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它是大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基础。那么,内需启动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首先和主要是近年来城市化的人口,包括每年毕业后就业的500万大学生和进城创业和打工的2亿人口。这些人需要在城市安家和生活,子女需要上学,医疗需要保障,其次是吃穿用行。如果他们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城市和农村其他人群的消费也就会带动起来,整个市场就会进一步扩大。这是需要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条件配合的。
  财政扩张的重点放在扩大社会支出上
  在经济增长下滑和政府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扩张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问题是如何扩张?减税是收入政策的重要一着,能否下决心在全国全面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能否把个人所得税改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征收?就看政府的决心和魄力了。支出政策更为关键,虽然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定的空间,但如果把投资扩张全部押在一系列大项目上,有可能使已经失衡的经济更加失衡。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一方面很多地方加紧上一些基础设施和钢铁、石化等的大项目,另一方面,从西安市开始,已经有十多个地方采取补贴、减税、增加贷款等多种方式托()市,以为这是启动内需的好办法,其实是南辕北辙的做法。
  就以房地产市场来说,虽然去年发生了非理性的繁荣,但却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价格既不能大跌,也不能大涨,而且房地产业还要继续发展;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办法既不是托市,也不是压市,而是承担起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责任。如果能够实现这一转变,由政府融资,由开发商生产建设,既可以促使房地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可以使房价下跌,还可以解决上述城市化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同时也可以发展起住宅物业这一服务性产业,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有可能步入坦途。至于高档住宅和别墅之类,让市场去调节好了。问题在于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都想从发展房地产中圈钱,没有人愿意掏钱去解决保障性住房来发展房地产业。
  与此同时,如果财政扩张的重点不是放在扩大投资上,而是放在扩大社会支出上,如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不仅可以改变政府的行为,“买来”一个好机制,而且可以稳定人们的支出预期和消费预期。这才是启动内需的基本功。减免学杂费的方向是对的,但力度太小了。
  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良机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国内放开资源要素价格,理顺相对价格关系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既然国际油价从每桶147美元的高点跌到了80美元以下,为什么不抓紧时机放开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让油价随行就市呢?与此同时,调整能源价格结构,使之进一步市场化,也是可以大刀阔斧和有步骤地进行。能源价格如此,其他资源要素价格也一样。这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千载难逢的良机。
  在目前的情况下,保持金融稳定非常重要。从总体上来看,货币政策既不宜扩张,也不能收紧,而以稳定为要,具体政策手段需要调整,减少数量调节,增加价格手段,给市场主体以选择的空间。应当把重点放在进一步开放金融上。最近放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发布贷款人条例,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性都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步子还可以大一些。至于在加紧进行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这是我们不得不付的代价,也是结构调整的应有之义,不是放松货币可以解决的问题。
  现在还不是中国人抄底的时候
  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世界经济走低,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因为,一是市场低迷,价格便宜;二是对方困难,政治上的限制较少。不过,此举只能积极慎重地从事,切不可盲目冒进,可以有选择地做一些,但规模不可能太大,现在还不是中国人抄底的时候。因为,我们一缺人才,二缺经验。同时,对外投资也不限于金融投资一个方面,需要多元化发展。购买资源、增加黄金储备、进行国外的基础设施投资都是可以选择的方面。
  应当特别指出,世界金融危机既没有否定市场经济制度和金融自由化的方向,也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只是这方面需要做出重要调整。我们就应当借此参与到重建国际金融体系中间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在维护和争取本国权益的前提下,采取合作的态度,为稳定局势做出相应的努力,提升我们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如果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稳定的力量为亚洲经济的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亚洲大国,那么,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能否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看我们如何行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世界大国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国企业走出去 美国金融危机 推荐 世界 金融危机 大国

沙发
kingviry 发表于 2009-2-10 00: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爱你们

使用道具

藤椅
kingviry 发表于 2009-2-14 08: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的金融市场运行态势表明,民众对中国经济前景具有信心

我爱你们

使用道具

板凳
cdy210007530862 发表于 2009-2-14 09: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走一步看一步吧 CHINA的事情说不好 

使用道具

报纸
cdy210007530862 发表于 2009-2-14 09: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dy210007530862在2009-2-14 9:56:00的发言:
走一步看一步吧 CHINA的事情说不好 

仅代表个人观点!!!!!

使用道具

地板
Co0pE_r 发表于 2009-3-6 15: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长期向好 哈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