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动画/特效制作公司,以假乱真的特效和脑洞大开的动画幻想让人由衷佩服。可他们一个个破产、变卖的辛酸史却不为人知。据好莱坞数据统计,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50部电影,有49部都需要通过动画/特效来辅助视觉呈现。好莱坞的整个电影产业已经离不开动画和特效,那些该是个火爆的生意才对啊,但为何却如此境地?
首先,来回顾一下三个好莱坞顶尖特效工作室的光辉和没落史。
数字王国 (Digital Domain)
曾经是好莱坞第二大动画特效公司,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均有分公司。1992年,著名大导演詹姆斯 卡梅隆、其御用特效师Stan Winston,加上卢卡斯工业光魔的初始团队高管 Scott Ross 一起创立,公司成立后总共为一百多部电影制作了特效。你看过的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有数字王国的参与,其中耳熟能详的有《泰坦尼克》《第五元素》《返老还童》《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钢铁侠系列》《速度与激情7》。
2006年,数字王国被私募股权基金Wyndcrest Holdings收购。2012年9月,宣告破产欠债3500万美元,最终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给北京小马奔腾集团70%股权,和印度Reliance集团30%股权。随后2013年小马奔腾又以5000万美元价格转手把70%股权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奥亮集团。奥亮集团摇身更名为数字王国集团,曾经的全球第二大的动画特效公司名存实亡。
PDI太平洋数字影像工作室(Pacific Data Images)
成立于1980年,以3D动画特效在好莱坞出名。《断剑》、《蝙蝠侠与罗宾》、《终结者2》等八、就年代的大片,PDI工作室都有参与。2000年被梦工厂收购后,PDI工作室开始潜心做原创,辉煌时期员工人数上千。最为尤为成功两部动画作品是《史瑞克》(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和《马达加斯加的企鹅》。2015年1月,PDI工作室被梦工厂直接解散,解雇大概450人。
节奏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
于1987年创立,斩获无数次奥斯卡特效奖。总部在美国洛杉矶,分别在台湾、孟买、海得拉巴、温哥华、和新加坡有分部。参与过145部好莱坞电影的动画制作与特效,代表作品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奥斯卡特效奖,《饥饿游戏》《X战警》《80天环游世界》《哈利波特》《指环王》《小猪进城》奥斯卡特效奖。2013年2月宣布破产,解雇250多业界最好的特效动画师。在宣布破产后,工作室还向制片厂申请了紧急贷款,才把剩下的项目做完。
三大动画工作室中的两家也举步维艰:
梦工厂动画(DreamWorks Animation)
梦工厂影业母公司2000年并购了PDI工作室成立,2004年从梦工厂影业中分拆上市,成为独立动画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功夫熊猫》和《驯龙记》,总共获得3个奥斯卡最佳动画奖,22个艾美奖。然而,负责发行的梦工厂影业2006年被卖给了派拉蒙,之后梦工厂动画的所有电影发行不再掌握自己手中,需要依靠好莱坞六大媒体集团,内容制作的风险进一步提高。2010年开始,迪士尼开始包办梦工厂出品动画的发行和市场推广,2014年遇上财政危机,曾试图以34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软银,之后也和孩之宝讨论过合并成为一家新的公司,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梦工厂动画不得不以1.85亿美元,出售其总部的所有地产,然后售后回租方式缓解资金压力,避免破产。
蓝天工作室
1987年,克里斯·伟基(Chris Wedge)创建了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初期以电影特效动画为主。以其专利的独门光线追踪技术CGI studio软件应用于制作,在业内口碑极高。当年的经典电影都有蓝天工作室的参与,比如《搏击俱乐部》,《异形4》《泰坦尼克号》《彗星撞地球》《刀锋战士》《X档案》等等。
1997年,蓝天工作室被20世纪福克斯旗下的一个特效公司收购后,终于有机会开展原创制作,1998年推出《兔子邦尼》,一举荣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1999年,特效产业陷入低谷,福克斯决定退出产业。所以2000年蓝天差点被母公司被卖给节奏特效工作室。却因其低成本高票房的《冰河世纪》、《里约大冒险》等作品让母公司回心转意,不仅不卖了,还大力支持他们的动画发行。不过2013年创始人克里斯·伟基也暂时离开工作室去拍真人电影了。
抛开本来由六大影业成立的工作室不说,所有独立特效/动画工作室在巅峰之后不外乎三个下场:破产、倒闭、被收购。翻来覆去,看动画制作从辉煌到没落的历史不断重演,你会发现,不论是特效还是动画制作,只有像工业光魔和皮克斯那样,做到全球产业第一,才能算得上成功并且达到稳定。整个行业只有这两个第一的公司还算活得不错。但是特效第一的工业光魔,和动画制作的第一的皮克斯,现在也仍然紧紧地抱着迪士尼爸爸的大腿。2013年皮克斯还是免不了因为排期改变裁员几百人。
为什么产出过这么多成功作品的动画制作公司,却都逃不过凄惨命运呢?
1传统动画工作室的固有商业模式很难持续
2003-2013年,好莱坞有21家动画/特效工作室申请破产。连同很多类似公司要么濒临破产,欠债比比,要么只能被收购。这主要和动画制作工作室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有关。动画/特效制作一直都是以接单的形式来运营,动画制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的技术活,其中的技术和经验往往来自大量的工作项目,项目越多人越多。每个项目需要大量的技工人工操作每一帧动画,并非用电脑或者任何其他高科技固定成本一次性替代的。这个商业模式从基因上和其他制造业的工厂很像,优秀的工作室会因为不停地接单而不断扩大规模。当工作室规模变大之后,排期变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像工厂一样,满负荷养人,只要有一到两个月空档期就面临资金断链的危险。
动画制作的接单模式和制造业工厂一模一样,所有其他的因素却不会跟制造业一样可控并且一目了然。但是不同于制造业工厂的是,虽然好莱坞动漫产业一直在往工业化的方向走,动画和特效仍然是有一定创意成分。而不是可以完全通过样板来大规模复制的衣服、鞋子、或者茶杯。虽然某种程度上是流程化操作,但一定程度上又需要动画师创造性地去表现,因此难以像普通制造业那样规模化复制生产。
同时,动画制作在影视行业也是价值链条最低端,通常不按照工作时间来收费,而是按照具体项目完成指标,通常会给制作方带来极大的返工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风险。比如说,在好莱坞特效和动画行业内,竞标方式只有一种,叫做固定竞标(fixed bid),即不论竞标后发生什么改变,必须在预算内完成指定项目。好莱坞特效的常见价格是一千万美金五百个镜头,按照镜头数量付费,而不是完成项目所花费的时间。甲乙双方固有的矛盾,导致甲方会尽量要求多的返工,工作室需要承担附加的人力成本,盈利很难保证。
2行业门槛越来越低,各国政府开始补贴,竞争白热化
随着手绘二维动画一步一步被CG制作方式替代,CG技术也日渐升级,且价格也在直线下降。工业化生产的趋势把产业逐步标准化,动画/特效的门槛不断降低。全球各个国家政府加大动画产业补贴,从加拿大的税务福利到亚洲各个国家的制作工作室补贴,催生了全球一大批工作室。韩国、中国、印度的廉价制作劳动力逐渐成为竞争优势,全世界的动画/特效公司都在抢好莱坞六大传媒集团的单。六大虽然旗下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但是大部分的特效和动画是开放给全球的动画制作工作室竞标。对于六大来说,特效和动画制作是一个高度可替代环节,不构成内容的壁垒,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重点一直都放在:IP开发、营销和衍生规划上。六大传媒集团占有全球动画产业80%以上的市场,话语权和筹码大,同时动画制作行业竞争激烈,供大于求构成买方市场,导致很多工作室不得不亏本接单。
因为上文提到的固定竞标(Fixed Bid)模式,所有工作室的返工的钱都需要自行承担,并且工作室如果拖延交货期限,会有很重的罚款。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赛思麦克法兰说,大家都知道赢一个奥斯卡奖就可以让你这辈子都不用愁了。巧的是,上面提到的节奏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在因《少年派》拿到奥斯卡特效奖的前一周宣告破产。并且公司在92年已经因为《小猪进城》这部作品已经得过一次奥斯卡特效奖。两个奥斯卡大奖却没有让公司逃离破产的命运。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再加上国内外产业竞争激烈,让一家家动画制作工作室都在濒临解散的边缘。
3烧钱进入高质量原创的跑道,也难以保证工作室模式的可持续性。
一般的工作室由某个项目而生,工作室进入生产模式后,需要一直不间断生产才能延续下去,类似工厂排期的问题。创意前期开发需要花很多时间,这段时间一般来说动画制作团队的中期和后期制作流程都尚未启动。在这一段空档期间,大部分的动画师便没有在产生价值。在无法加速原创前期开发的情况下,只有一个选择,继续接外部的制作订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外部订单会完全主导公司动画师的排期以及雇佣。小的订单没有办法养活工作室,大的订单意味着影响原创进度。
是不是做原创就可以逃离这个命运?实则不然。原创固然是每个艺术家的梦,商业上来说也是只有掌握了内容产业的顶端创意才有可能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变现,但是制作本身却一直是原创的负担。
著名的日本国宝级动画公司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应该是独立原创工作室的最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原创和制作很难共存的代表案例。由宫崎骏、高畑勋以及铃木敏夫成立于1985年。代表作《千与千寻》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天空之城》奥斯卡最佳音乐,其他作品《龙猫》,《萤火虫之墓》也是家喻户晓。宮老自己说过,“吉卜力的存在是对每个参与人未来的赌博”。圈内有个俗话,任何一部电影失利工作室就会即刻倒闭。吉卜力的每一步电影都是一帧一帧在完美主义的宮老监督下手绘的,劳动成本比日本其他动画工作室都要高。所以虽然宫崎骏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创立日本票房新高并且获得奥斯卡奖项,工作室的可持续性却还是完全依存于下一步电影是否成功,而且没有电影推出的年份完全靠老本养着。29年来工作室一直存活了下来已然是宮老和高畑创造的奇迹。
2014,在宫崎骏决定正式退休之后,吉卜力工作室宣布停止动画生产。宮老之前几次宣布退休都又因为工作室实在无法运转下去又重新出山。但是这一次的正式隐退,工作室又后继无人,命运可能凶多吉少。二维动画无法批量复制工业化,庞大的制作人力,即使最强的创意大师也很难凭一己之力保证公司的长期良性发展。
结论:原创和制作很难共存,分离独立运营更利于发展
说到成功案例就必须说好莱坞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乔治卢卡斯。抛开《星战三部曲》的非人类宇宙观,他对于电影产业的理解也是超前人的。1971年,卢卡斯影业开始开发自己的原创内容,1975年他为了《星战》第一部成立了工业光魔特效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和天行者音效公司(Skywalker)。渐渐地,卢卡斯影业发展成了一个把握原创、分离制作的王国,有自己的动画、游戏、衍生等子公司。40年前,卢卡斯就意识到每个环节都应是独立运营、自负盈亏,这样才最符合商业逻辑。
工业光魔是全球最大最知名动画公司,实至名归是特效领域的第一。像其他工作室一样,它由一个项目(星战)而生却从1975年开始没有停止疯狂的接单模式。已经为多达300多部影片提供了视觉特效制作服务,奥斯卡特效奖拿到手软的神一样的存在着。作为卢卡斯影业旗下的子公司,自家影片不说,业内几乎知名的大片有一半都是他们家参与制作的《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不胜牧举,业界影响力无人出其左右。
2012年,迪士尼斥资40亿美金收购卢卡斯影业,比起之前的破产倒闭被廉价收购的工作室来说,待遇有很大不同。但是工业光魔工作室究竟占有40亿中的多少?可以断言,这40亿大部分花在卢卡斯影业的版权上,因为一部星战的电影票房和周边收益就是大几十亿。这个世界第一的几千人的动画特效工作室算算应该也值不了太多。
乔布斯做出了苹果,但他也没有选择养着富士康。乔布斯也创造了皮克斯,但他选择了卖给迪士尼。
动画制作的进一步细分可能是趋势
大的工作室养的人太多,每个大的工作室倒闭后都有一堆老员工们成立的小工作室诞生,分工更加专业。随着电脑动画技术成为好莱坞的主流,流程化的分工也越来越容易,从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特效合成、后期处理、剪辑编辑等各种更加专业且灵活的小工作室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各种细分的专业性会越来越强,这样任何一个小公司的业务困难都不会导致整个影片的延期或者产业的动荡。短小精干也更符合互联网年代共享和分工的精神。
当然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以后,制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制片管理团队需要协调的部门更加多。中国本就较弱的制片管理会接受更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