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2 0

[生活百科] 知识转移是什么意思_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推广有奖]

企业贵宾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624047 个
通用积分
147.7393
学术水平
918 点
热心指数
987 点
信用等级
841 点
经验
398782 点
帖子
9795
精华
48
在线时间
173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8-19
最后登录
2022-1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知识转移是什么意思_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转移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知识转移?企业中,知识的转移究竟包括哪些环节和阶段?目前,研究者中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Levine和Gilbert认为,只有当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造与获取融为一体时,知识的转移才有价值。他们将知识的转移分为5个阶段:


第一,知识的提出;

第二,知识的共享;

第三,对知识价值的评价;

第四,知识的传播;

第五,知识的采纳。


  有时某些阶段会重叠交叉在一起,有时某个阶段不会出现。Argote认为企业知识转移是一个组织(如团队、部门、企业)的经验影响另一个组织行动的过程。它意味着知识的改变或者改变知识接受者的行为。这与认知心理学对个人知识转移的定义相似。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人知识转移是将在某个情景中获得的知识用到其他情景中去的过程。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知识的共享是指具有某种知识的人(或组织)愿意把他的知识展示给组织其他成员(或其他组织),展示的方式可以是语言、图表、文件或者是通过模型进行演示等等。知识的吸收是指将原先不知道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后,将它们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并合并到自己已有的知识库中的全部过程。吸收后的知识将使个人或组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以便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更好的绩效。知识的转移首先是进行知识共享,没有知识的共享,就没有知识的转移。知识的共享可以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文档、查看知识库、调阅科技文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表现为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是将别的组织的知识成功应用到自己的组织中。



  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影响或改变知识接受者(个人或组织)的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为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方案来评价企业的知识转移效果,作为对知识转移的反馈信息,以期不断改善今后的知识转移效果。


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只分析知识的隐性特征和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这两个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


  1.知识的隐性特征


  知识是企业主要的生产资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知识的两个主要类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是知识能否被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描述和传达。由于显性知识容易传递和共享,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并且显性知识大都来源于隐性知识,核心竞争力也常常表现在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隐性知识上,因此,作为企业资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显性知识显然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构成其核心能力的知识基础是建立在隐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动态交互的过程。通过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形成企业的知识资产以及竞争优势,如信誉、服务、商标等;体现智力劳动的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体现企业内发展动力的资产,如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支持系统;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如各种记录型文献,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经验、工作技巧等。企业要想在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获得持续的优势和竞争力。将企业知识资产转化为可用的有形资产,就必须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这说明了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隐性知识的 开发和利用才是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


  而企业能否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绝大多数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不容易交流与共享,是高度个人化的。隐性是造成知识转移困难和失败的原因,这是由于隐性知识存在着不可编码、非结构性以及与特定组织密切相关的个性化特征,学习的难度较大。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人际交往、精神形式、技术技巧和经验交流的方式传递。如果一个技术所包含的隐性水平很高,那么就不容易学习和掌握;如果大部分与生产有关的知识是隐性的,那么组织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就非常困难。


  2.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于1990年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它是指企业评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吸收并加以商业化应用的能力。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企业通过以往的员工技术培训和研发积累形成的知识基决定了其现阶段吸收能力的高低。而且吸收能力的高低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一旦中止吸收能力的投资,吸收能力将会迅速弱化。知识接收方先期知识禀赋不足,是造成知识粘性的一个重要根源。当企业相关知识规模小、知识存量有限、知识多样化程度低、与期望转移的知识差距过大时,即使企业有足够的需求,知识的有效转移也会因受到阻碍而形成很高的成本。因此,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对于知识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知识转移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意思 知识转移 Gilbert Levine 知识转移是什么意思 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转移


https://www.cda.cn/?seo-luntan
高薪就业·数据科学人才·16年教育品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