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yj_1976
892 5

[运用案例] 天价收购,海尔是赢家吗? [推广有奖]

版主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1
论坛币
3003633 个
通用积分
33236.9702
学术水平
2956 点
热心指数
4075 点
信用等级
3637 点
经验
657510 点
帖子
34329
精华
3
在线时间
44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4
最后登录
2024-1-27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楼主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6-3-10 13:08: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新年伊始,海尔创下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之最,以54亿美元的现金拿下通用电器公司的家电制造部门。一位分析师感叹道,以卖美国大学生宿舍使用的廉价冰箱起家的中国厂家,重金请进了美国家电的老太爷!通用电气早就有意退出传统家电行业,去年瑞典伊莱克斯家电商出价33亿美元收购,后来因为卡在美国市场反垄断审查中而告终。海尔目前产品销售只占美国市场的百分之一,通过垄断审查应无悬念。

  通用电器是百年老店,创始人是发明电灯泡的爱迪生,二战之后,日益庞大的美国中产阶级对家电需求旺盛,该公司于1951年在南方的肯塔基州建立研发及制造基地,质量可靠,销售渠道深入美国各地,半世纪来堪称美国家电业领军者。然而新一代的消费者对品牌传承并不青睐,反而认为这是一点也不酷的祖辈产品。好在美国新建住房都含家电,通用电气依赖家居建筑业批量购买,来维持市场上的地位。肯塔基路易维尔市的制造基地,最鼎盛时有25,000员工,现在只有6,000人。当瑞典厂家有收购意向时,当地人很担心新东家因为整合该公司在北美的业务,可能大批裁撤会计法律等功能重叠的白领员工,但此次海尔承诺在短期内将保持该制造基地原状,立刻赢得好感,路易维尔市的市长热情洋溢地表示欢迎。

  天价收购,长期一定是赢家?

  海尔在这桩交易中,取得使用通用电器品牌的特许权40年,看来短期内,通用电器家电不会更名,一般消费者认品牌不认后面的企业老板,所以销量应该不会受到收购的影响。海尔要维持原有的管理架构,两套班子各自运作,将比2005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部分,管理成本更高。据彭 博商业新闻报道,通用电器的家电部门2014年的销售额为59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仅4亿美元,收益率不高,对一个夕阳产业来说,改善的可能性在哪里?海尔要面对的挑战不小。

  国内企业在海外动辄上亿美元的收购总是说不计较短期回报,长期一定是赢家。例如联想买下IBM个人电脑部分,经过几年波折亏损后,终于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商。这毫不足为奇,中国本土市场巨大无比,只要能内销成功,世界销量冠军则垂手可得。其实,海尔以家电销量单位来算,冰箱、空调、风扇、手机、个人电脑,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已稳居世界第一。去年联想亏损,虽然和收购IBM服务器制造厂和遣散员工有关,但是靠批量销售,利润微薄, 抗跌性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全球个人电脑需求下降了百分之八,联想业绩自然难以逆势而上。

  以收购赢得销售渠道的利与弊

  家电这个行业也靠批量生产,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很重要。韩系家电曾经也想以收购的方式作为进入美国市场的捷径,例如三星买下AST Research,LG也试图以收购一家美国曾小有名气的电子产品公司Zenith来作为大举进攻国际市场的平台,结果都徒劳无功,而赔损累累。痛定思痛,三星和LG学到了要以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才是制胜之道。

  海尔早在2000年就在南卡州设厂,生产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微波炉之类家电,目前有3500位员工。十几年来,海尔在美国的发展显得太过低调,就在同一阶段,韩国LG迅速攻城掠地,抢占了美国中高端的市场。希望这次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部门,能给老企业注入新活力,在新产品开发上,带来更好的表现。

  诚然,收购现成的销售渠道,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海信取得了夏普在北美的销售渠道,同时推出消费者已经熟悉的夏普和还属陌生的海信产品,有效地扩大了知名度。海尔2005年曾经有意收购美国以洗碗机闻名的家电商Maytag,2010年也曾经试探过通用电器的业务,在新西兰2012年购买了当地制造商Fisher and Paykel,又买了松下的三洋洗衣机业务,作为通向东南亚市场的平台。如何善于利用这些渠道,除了拥有敏锐的商业头脑之外,还要对所在地文化及社会有相当的认识。

  国内企业走出去,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找对了在当地的领导人才。这类顶级的经理人,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愿意投效中国企业,除了优渥待遇外,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如何归纳他们对美国以及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认识?他们带来的本领有那些?这些洋买办如何平衡来自中方的东家、手下的员工以及外界市场变化的压力?

  2014年初,海尔美国换掉原来的首席执行官,延聘原籍罗马尼亚的米库(Adrian Micu)来接任,这位先生来自美国惠而浦家电公司,工程技术背景。美国本土公司聘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管理精英很常见,微软、谷歌、百事可乐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印度人,可是外企想要打入美国市场,领军人对当地文化及社会的深入了解和认同很重要。 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延聘前大众的德国高管来领导瑞典团队,这位德国人和手下的瑞典人搞不来,内耗严重,浪费了极为宝贵的头两年。

  去年夏天笔者在大卖场看到极为眼熟的海尔大学宿舍用小冰箱,售价约120美元,想起了女儿90年代上大学时花了100美元买的那台,至今变化不大。市场营销的策略经常强调,要在消费者年轻时,建立起他们对品牌的忠诚性,随着他们经济能力的增长,继续地选择他们熟悉的品牌。然而国外的千禧世代(相当于国内80后),对海尔缺乏那种温情脉脉的感觉,反倒是眼界高了,就不屑再买当年挤在宿舍里凑合用着的冰箱品牌了。反过来说,海尔的机遇也可能就在这里,千禧代若是发现海尔今非昔比,已经脱胎换骨,成了质量高又时尚的品牌,态度很可能来个180度的大转弯。海尔能否抓住这个机会,从做大到做强,我们翘首以待。

  周乃蓤,世界经理人总编,中山大学传媒设计学院访问教授。周女士曾在美国大学教授东亚史,并在香港大学讲授财经新闻;曾任路透社资深记者,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全球财经项目创始人及主任,著有《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专栏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周乃蓤  来源:《世界经理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Research Researc search Adrian IBM服务器 海尔

论坛商贸交流Q群 522186532 (工商、外贸相关知识实务交流及分享),欢迎大家加入~
沙发
penguin0606 发表于 2016-3-17 11:50: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传统家电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了,特别是国内。现在大部分家用电器感觉都和手电筒似得。进军国际市场,也许是一个出路。此外,还有改变商业模式,向乐视学习;实现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yyj_1976 + 50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经验 + 5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6-3-17 17:39: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板凳
natasha.ye 发表于 2016-3-18 05:37:0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的不错,现在的中国资本已经到了走出去的阶段。但是收购之间如何完成整合和实现synergy才是关键。如何把这个传统行业从价格战中脱离出来,在logistics或者盈利模型上进行创新,前景还是看好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yyj_1976 + 30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经验 + 3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xiao333lou 发表于 2016-4-15 13:46: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看好对外国企业的收购~~~~~~~~~~~~~~~··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yyj_1976 + 15 鼓励积极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1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6-4-15 17:47: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