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zkb
651 0

低碳可持续视角下的发达国家建筑产业化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4粉丝

讲师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520 个
通用积分
21.1924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763 点
帖子
189
精华
0
在线时间
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9-21
最后登录
2021-6-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发达国家建筑产业化发展背景

        发达囯家的建筑产业化都是从二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以住宅产业化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二战中,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城市建筑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导致房屋的大量短缺,各囯对住宅的需求量都急速增加,住房不足成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欧美等发达囯家率先开始釆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大量建造住宅,这时的工业化主要是指预制装配式,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住宅建筑体系,结杲大大地提高了住宅产品的生产效率。欧美等发达囯家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例如立法、财政、金融政策、标准化体系建立等,促进了住宅产业化在市场机制下的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的建筑产业化发展

        1.美国
        美国的住宅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并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住宅及其产品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主要表现在:独木式住宅、钢结构住宅在工厂里生产,在施工现场组装,基本实现了干作业,达到了标准化、通用化;用于室内外装修的材料和设备、设施种类丰富,用户可以从超市买到各种建材,非专业的消费者可以按照说明书自己组装房屋。
        美国由于地广人稀,在住宅建设上,以低层木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化、个性化。在美国,住宅部品和构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居民可以根据住宅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目录,进行菜单式住宅形式选择、委托专业承包商建设,建造速度快、质量高、性能好。除了注重质量,美国非常重视住宅产业的科技创新与环保。美国航天署正把太空船中心先进环境技术——如水的循环、净化利用、太阳能电池等逐步开发成民用品以推广到住宅产业中。美国政府还提出了新的住宅开发战略:“高明的增长,高明的选择”,要求住宅保持持续的增长,同时提供市场可供充分选择的住宅。
        2.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推行建筑产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法国的建筑产业化的发展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数量”为目标的住宅产业化形成阶段。二战对法国住宅房屋造成极大破坏,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工业化生产,以成片住宅新区建设的方式大量建造住宅,这个阶段被称为“数量时代”。第二阶段是以“高性能”为目标的住宅产业化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法国住房短缺问题得以缓解,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住宅的问题暴露出来,于是住宅产业化的重点逐渐从“量”转移到“质”上来,既全面提高住宅的性能(HighQuality,即高品质),住宅产业化迈入成熟阶段。第三阶段是以“高品质环保”为目标的住宅产业化高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缓解“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欧盟率先提出城市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节能、减排,即逐渐降低住宅的能源消耗、水消耗、材料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法国的住宅产业化进入了“环保”的高级阶段。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法国的建筑产业化体系已经由住宅向学校、办公楼、医院、体育及俱乐部等公共建筑发展。
        3.瑞典
        瑞典的建筑工业化从1950年开始,是世界上工业化住宅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首先由民间企业开发了大型混凝土预制板的工业化体系,然后大力发展以通用部品为基础的通用体系。目前瑞典的新建住宅中,采用通用部品的住宅占80%以上。
        瑞典工业标准(SIS)规定了建筑部品的规格。这一标准是在10多年的时间里逐步制定的,包括了“浴室设备配管”标准、“主体结构平面尺寸”和“楼梯”标准、“公寓式住宅竖向尺寸”及“隔断墙”标准、“窗扇、窗框”标准、“模数协调基本原则”、“厨房水槽”标准等完善的标准使得通用体系得到较快的发展。
        瑞典政府一直重视标准化工作。按照瑞典1967年制定的《住宅标准法》,只要使用按照瑞典国家标准和建筑标准协会的建筑标准制造的建筑材料和部品来建造住宅,该住宅的建造就能获得政府的贷款。

        4.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早在1968年“住宅产业”一词就在日本出现。日本政府推动住宅产业化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从政策上引导,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发展设想;二是从生产方式上引导,重点放在住宅产业工业化和技术方面,建立了“会计体系生产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和“住宅生产工业化促进补贴制度”。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住宅产业集团的发展,日本在其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三十几年中,造就了一大批的住宅产业化集团,住宅产业化集团的出现使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生产呈现社会化、工业化和规模化,推动了日本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标准化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基础。1969年,日本制定了《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开展材料、设备、制品标准、住宅性能标准、结构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依靠各有关协会加强住宅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并对房间、建筑部件、设备等尺寸提出了建议。分别制定了“住宅性能标准”“住宅性能测定方法和住宅性能等级标准”以及“施工机具标准”“设计方法标准”等。目前日本各类住宅部件(构配件、制品设备)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产品标准十分齐全,占标准总数的80%以上,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都已成体系。
        高水平、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综合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工业化大生产是日本住宅产业化的特点。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协会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提出快速组装预制住宅,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其研究结论是澳大利亚住宅建筑市场不成熟,不适宜推进住宅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高应力、轻质量冷成型结构钢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澳大利亚建筑师的梦想成真。用于制作钢构架的钢材具有如下优点:能承受高应力,占具有相同承载力的木材重量的1/3,在免大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75年。
        澳大利亚在住宅施工技术方面取得另一个重大突破是速成墙。速成墙是一种中间挖空的板材,在工厂里预制,其主要成分为石膏板、玻璃纤维和水密聚酯材料。速成墙可以一次性组装成建筑的整堵墙,也可以裁剪成任何长度和高度的组合件。速成墙中间孔洞灌注混凝土,可使其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阻隔性能和较强的承载能力。

        小结

        发达国家的建筑产业化技术发端于工业革命,二战后大规模创立和推广。20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国基于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及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与方式,并形成一个技术含量高、产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以及产业价值高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筑产业化技术的发展呈现一些相似的地方。
        一是向长寿命居住和绿色住宅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由于全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促使人们探索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等方面综合统筹建造更“绿色”的住宅,而“长寿命居住”是最大的“绿色住宅”。
        二是从闭锁体系向开放体系发展。西方国家预制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开放体系,致力于发展标准化的功能块、设计上统一模数,这样易于统一又富于变化,方便生产和施工,也给设计更大的自由。
        三是从湿体系向干体系发展。现在广泛采用现浇和预制装配相结合的湿体系(wetsystem)又称法国式。其标准较低,所需劳力较多,接头部分大都采用现浇混凝土,但防渗性能好。干体系(dry system)又称瑞典式,其标准较高,接头部分大都不用现浇混凝土,但防渗性能较差。
        四是向结构预制和内装系统化集成发展。住宅产业化既是主体结构的工业化也是内装修部品的工业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均是错误的。
        五是更加强调信息化的管理。通过BIM信息化技术搭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各个环节中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平台支持,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和质量责任可追溯管理的重要手段。
        六是更加与保障性基本住房需求建设结合。欧洲和日本的集合住宅,新加坡的租屋,我国香港的公屋均是装配式技术的主要实践对象。
        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建筑产业化,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改善了人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21世纪后,大型装备制造技术同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推动建筑产业化技术进一步成熟,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广泛,住宅部品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新的理念。发达国家的建筑产业化发展经验为我国建筑产业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达国家 可持续 产业化 quality System 建筑产业化 工业化体系 信息平台 新材料 低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