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狐言无忌
3082 3

[经济现象] (深度)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覆辙吗?——日本金融战败启示录 [推广有奖]

  • 1关注
  • 5粉丝

讲师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647 个
通用积分
383.8543
学术水平
32 点
热心指数
33 点
信用等级
23 点
经验
7532 点
帖子
430
精华
1
在线时间
2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5
最后登录
2023-6-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上回我们说到,中美对决第一回合,中方小胜一场,而即将到来的大战才是重头戏(上一篇:《中国经济能拯救世界吗?》)。

   恰逢世界读书日,今天我们便以日本学者吉川元忠的《金融战败》一书为主线,为大家剖析,日本平成危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借鉴意义。

1.历史的轮回

   在近代世界经济的历史上,中国并非第一个试图超越美国的经济大国,前有日本、德国、苏联。然而,他们最终却都出师未捷身先死,伤痕累累到如今。而这一次历史的使命选择了中国,中国是将重蹈覆辙,还是会突破美国的封锁,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前中美战略博弈已进入深水区,重温日本当年金融战败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有效挫败敌对势力的阴谋、阳谋,让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而以史为鉴,离我们最近的日本经济便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二战之后,废墟中的日本创造了经济的奇迹, 1950-1970年间,日本经济实现了近20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80年代末的一场经济危机,却让日本这场南柯一梦,终为尘土。这便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平成危机。据统计,平成危机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损失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对日本经济造成的长期负面影响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比危机更可怕的是,事后日本一度找不到危机真正的原因。直到八年之后,日本学者吉川元忠才站出来,通过《金融战败》一书,第一次深刻剖析了日本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金融战败。

    记得多年前,曾有这样一个声音:当前ZF对金融战争的无知,就如同百年前清ZF对洋人的船坚炮利的无知一样。日本经济的前车之鉴,如今正以惊人的相似在中国重演,未来的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这些年来一度成为国内学界、媒体争论的焦点。危言耸听者有之,不屑一顾者有之,然而却始终缺乏深入客观的剖析与冷静独立的思考。今日此文,志在为诸位解惑。(公众号:风华讲坛)

2.日本的败因

   在80年代早期,任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日本经济最终会以那样一种方式收场。

   二战以来,日本迅速从败亡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一心一意搞经济,1950-1970年间实现了年均10%的持续高增长的奇迹,并在1968年GDP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不是有点眼熟?)。

   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洗礼,但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也率先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走了出来。并且由于多年来日本经济实力的积累,日本制造在那个时期也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并且表现极为抢眼。下面几组数据颇能说明当时的情况:

·        70年代的10年里,日本汽车对美出口增加了6倍,对欧洲出口,汽车增长54倍、彩电增长10倍、钢铁5倍

·        1980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占美国当年汽车上市量的21%

·        1985年,日本制造的半导体在美国市场上占14%

·        1977年起,日美贸易入超比率在30%左右徘徊,1984年达44%,1986年达52%(即出口是进口的1.5倍)

进入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更是如日中天,长期的贸易顺差,让当时的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有钱,任性!自信极度膨胀的日本,也开始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尤其是投资美国的房地产和股票,巅峰时期,日本甚至买下了美国人的精神象征洛克菲勒中心。此外,日本还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成为当时美国的第一债权国。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欧美失业率都在8-10%左右,很多行业由于受到日本的冲击面临危局。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短短不到十年时间,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国内楼市、股市全面崩盘,国内经济陷入长达二十多年的萧条。而反观当时最大债务国的美国,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后,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经过80年代的大调整后,却咸鱼翻身,重新领跑全球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克林顿时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胜负逆转的呢?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金融战败 中国经济 启示录 洛克菲勒中心 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 金融战败 日本泡沫经济 人民币升值 美国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accumulation + 100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我的理财微博:http://weibo.com/f9596
沙发
狐言无忌 发表于 2016-4-30 23:56: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美国的三板斧

美国是一个擅长战略的国家,早在60年前,甚至更早,便已开始了全球性的战略布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有记者采访美国官员,问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和第三世界国家有什么不同吗?他的回答是,本质没什么不同,但美国能借到钱。国家就像一个大型的企业,美国这家公司和别的公司不同的地方是,危机中,美国这家公司总能借到钱度过难关,而其他公司却难逃破产被收购的命运。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因为,美国有一件看家法宝,叫美元。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和美元挂钩,为美国一统江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十年代,历经两次石油危机,美元历经挤兑风潮,当时的美国ZF毅然决定黄金与美元脱钩,而美元凭借其历史惯性,继续成为公认的世界货币,一时地位无二。美元的这种霸主地位,就相当于为美国经济赢得了一个免死金牌,只要此牌在手,美国无忧。换言之,未来中国,要想战胜美国,取而代之;必先得战胜美元,取而代之,此为后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凭借美元世界货币的龙头地位,以巧布局,力挫当时的世界第一债权国日本,将日本经济打回原形。此举看似神妙,说来却无奇,美国干掉日本,只用了三招(难道是独孤九剑?)。

第一招:迫使日元升值。前面讲到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并且对外经济贸易日常火爆。从1979年开始,日本的贸易顺差从月1万亿日元(按1979年汇率约50亿美元,相当于150亿的2009年美元)到1985年时已经超过了9万亿日元(约360亿美元,相当于720亿的2009年美元)。而与此同时,欧美经济却相形见绌,日本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很快便让日本成为众矢之的。

眼看时机成熟,1985年美国组织召开五国财长会议,联合英德法,对日施压。最终,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按照美国的政策意图:美元有序贬值,日元进入升值轨道,这是日本走向金融战败的第一步。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日本贸易顺差过大,日元升值将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从而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燃眉之急。

可结果是,日元大幅升值对出口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反而是让热钱涌入日本国内,导致日本国内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同时推动了股市、楼市泡沫的形成。另外,也让越来越有钱的日本企业家开始更加疯狂的海外投资,洛克菲勒中心便是在这一时期买下的。

对日本当时国际贸易的反常现象,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保罗·克尔古曼提出了:“贸易当中的过程效应”假说。指出障碍被消除后,贸易仍无法恢复以往平衡状态。他认为汇率并非不能调整贸易收支,只不过现实中的美日贸易收支,由于美元坚挺时期“扭曲状态”还有残存,所以汇率调整收到效果需要时间。1987年,美元兑日元汇价下降到了120日元。但日本资本流出还在继续。可见,美国人马后炮的理论,现在看来也只是然并卵。


然而,美元进入贬值区间,对美国也并非没有副作用。美联储开始进入降息区间,那么美债投资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过去,由于美债收益率高,日本将自己贸易顺差产生的剩余资金注入美国,美国则利用这些资金维持了市场的繁荣和日本商品的进口,这反过来又刺激了日本贸易的顺差的膨胀。日本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而美国则坐享其成。这种好事,美国人怎忍放过?

于是,美国开始祭出击溃日本的第二招,督促日本下调利率。美国为保持与日本间的利差优势,维持日本对美的资本输入。便提出协商利率机制,迫使日本长期维持低利率。而日本也很无奈,购买美债,担心贬值,又担心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然而不买美债,当下又找不到更好的投资工具。所以美债是一种毒,长期服用,日本经济也就离死不远了。


第三招:逼迫日本放开资本管制,引入做空机制。在日本经济重病之际,美国秉承“乘你病,要你命”的宗旨,给垂危中的日本经济植入了一个病毒:日经225期货。之前,日本的资本市场是单边市场,即只能做多,无法做空。而日经225期货的出现,宣告日本股市进入双边市场,做空也能盈利。

由于80年代日元升值,日本ZF有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日本国内经济泡沫高企,房价、股价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泡沫,日本ZF也幡然醒悟,这样下去日本经济早晚要出大事。于是日本ZF开始收缩银根,控制市场泡沫的进一步蔓延。但此举却操之过急,结果反而加速了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而就在日本经济最危险的时候,美国出手了,潜伏已久的做空机制,顿时开始发挥作用,美国金融机构疯狂做空日本,成为压死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损失惨重。据统计,1989年至1992年间,日本股票市值减少420万亿日元,土地等的评估额减少380万亿日元。合计800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的损失相当于国家财力的11.3%。

而搞笑的是,当年被日本财团买下的美国洛克菲勒中心,此时又回到了美国人的手中。(未完待续,下面说中国)

使用道具

藤椅
狐言无忌 发表于 2016-5-1 21:56: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中国的逆袭

时光荏苒,岁月轮回,如今的中国又站到了日本当年的位置。接下来的剧情将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中国经济所走过的路径。

首先,中国像当年的日本一样,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并在长期的贸易顺差中,获取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而更为相似的是,多年前,人民币也在美国的施压下,也开始了升值的步伐,十年来,从8.2升到了6.2,升值幅度超过20%。而中国赚到这么多钱,往哪里放呢?竟然也是和当年日本的选择相同:购买美债。而美元也毫无意外的贬值了,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国内房地产泡沫高企,最可怕的是,2010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还引入了做空机制:股指期货。一路走来,参照日本的前例,似乎美国狙击中国的条件均已成熟,唯一令人不解的是,中国为何时至今日还没有倒下呢?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个桥段。周星驰所扮演的唐伯虎家里与夺命书生有宿仇,当年其父为争夺兵器谱排名与夺命书生展开殊死搏斗,在生死一刻,霸王枪戳中夺命书生,却不料枪头被其挑断,饮恨而亡。二十年后,相同一幕在唐伯虎身上重演,然而就在夺命书生自鸣得意,再次挑断枪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战胜唐伯虎,因为唐伯虎告诉他:谁说没有枪头就杀不了你,我已经练到不用枪头就可以杀人的地步了。这一次美国的书生夺命剑失效,是否也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呢?

虽然二十年时光轮转,美国对付中国和日本的招式相似,但如今的中国比之当年日本,却有几点本质的不同。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

日本战败最本质的原因是对美国、美元和美债的依附。只要他在美元世界货币的游戏规则下玩耍,便注定了这是一场必败的游戏。

中国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在美国的游戏规则下,作为债权国,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如果不投资,则会随着美元的贬值而财富缩水,如果投资美债,则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完全落入美国彀中,无法自拔。因此,要想战胜美国,必先战胜美元。人民币加入SDR,走向国际化,便是突破壁垒,获取生机的关键一步。可喜的是,中国已成功的走出了这一步。

第二、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美国当初之所以能够有效狙击日本,和影响日本国内的货币政策,关系重大。若不是日本迫于美国淫威,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会为自己埋下隐患。而在危机时刻,日本政府又错误的选择了激进的紧缩政策,从而加速了日本经济的灭亡。

但今天的中国则不同,虽然随着外汇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化,中国也面临着来自全球经济的压力和挑战。根据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随着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提升,要维持汇率的稳定,国内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必然受到挑战。但在上一篇文章中(《中国经济能拯救世界吗?》,点击文末“查看原文”),我们分析指出,中国利用一系列精妙的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人民币的快速调整,并较好保持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便为中国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了辗转腾挪的空间。

第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习李政府上台以来,以大智慧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吹响了中国的战略反攻的号角。

当时,中国经济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外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投资?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力递减的情况下,如何让中国经济摆脱泥沼?“一带一路”便是一举多得的办法,既然国内投资饱和,我们何妨走出去?“马歇尔计划”中国也会,“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三大陆,让中国的投资走出去,以提升投资效率,同时,帮助亚欧非各国经济复苏,从而让中国的对外经济恢复生机,借助外力拉动中国经济走出泥沼。而另一方面,也通过多元化,跨区域投资,规避了单一投资美债的风险。此外,此举还有诸多妙处,有机会另立一文,再与诸位详谈。

第四、资本管制

别看中国政府2010年就在资本市场引入了做空机制,但做空的主动权仍牢牢把握在政府的手中,去年股灾之后,政府马上收紧做空阀门,让股指期货投机商们立马陷入弹尽粮绝的窘地。虽然,这次股灾,由于缺乏经验,我们监管部门准备也有所不足,但好在这只是大战前的预演,我们仍有挽回的余地。同时也为将来的资本市场博弈,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第五、大国的担当

这点虽是务虚,但谁说务虚不重要?什么是担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各国草木皆兵,兵败如山倒,东方大国却魏然屹立,决不妥协。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2011年欧债危机,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中国再次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带领亚欧非三大陆国家一起走出泥沼,重建经济。

反观日本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时,虽然日本经济曾遭重创,但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未能做出大国应有的表率,为一己之私,弃各国经济大义于不顾,倭国威信,一时扫地。

过去有人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美国传统的盟友欧盟会在“一带一路”、“亚投行”事件上倒向中国,许多人说这是利益的诱惑,但另一方面,不也正展现出中国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胸襟和魅力吗?

综合以上五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今的中国早非当年吴下之阿蒙,在习李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战略崛起,为我们赢得了与美国一较高下的历史性机遇。最终我们能否把握住机遇,重塑世界新秩序呢?拭目以待!

使用道具

板凳
狐言无忌 发表于 2016-5-1 21:58: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一下,继续!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