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hzish
950 0

[原创]也谈中国的MBA教育 [推广有奖]

  • 1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6 个
通用积分
0.060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14 点
帖子
42
精华
0
在线时间
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6-11-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 size="5">也谈中国的MBA教育</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MBA,这个词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而且也一直占据着近几年的十大热门专</font><font color="#ff6600">业榜。我们来谈MBA,是想站在一位责任青年的角度,用纯理性的思维来展开。</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谈之前,我们想先统一一个基本概念,MBA是属于大学毕业至少三年以上人的。细分这类人群,比之大学之前的人群,可以有更多角度,如年龄、职位、经济、动力等。于是MBA的分类也很多。有专门针对高职位,好经济条件的EMBA,有针对动力较足、经济可以的双证MBA,亦有针对职位较好,经济亦可的秋季MBA,等等。</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不管怎么分类,仅是一个形式而已。对于MBA教育,各学校多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来开展。因为是项目运作,那就少不了揉进了项目运作的思维。</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当然,项目运作的思维也不尽相同,其免不了要受学校自身的风格影响。但不管怎么,项目运中有一个因素肯定是大家都要考虑的,这关键因素就是运作这个项目的目的。</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从逻辑上讲,这个目的可以有:1、为了经济利益,2、为了造就人才,3、为了(引领或)跟上形势,4、几者兼而有之。其实,也不用讲,在实际中,大家目的几乎相同,即第四个选择:几者兼而有之。</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虽然均选择了几者兼而有之,但实际运作中,仍会有千差万别,这个差别来自兼而有之中各个因素的权重分配。但是,从理性来讲,所有的目的中,造就人才肯定是最重要的,只有把这个做好了,才能有条件兼得上其它目的。我们完全应该相信各个大学肯定是坚守了这个原则,即,以造就人才为第一要务,同时兼顾其它。</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到这,我们就可以专心来看造就人才了。造就人才,亦有很多种方法:1、把有话语权的人武装上知识,让其有资格说自己是人才;2、帮助已经是人才的人提供平台,让其有机会做事而成为真正的人才;3、把潜才培养成人才,并帮助提供平台,让其有机会做事而成为真正的人才。</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很显然,第一种造就,在短期内,最省心省力,且效果最佳;第二种造就,相对第一种就相对有些难度;而真正有难度的是第三种,但从长期看,这种造就才是最有价值的造就。</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对于第一种,有话语权且又想让学校打扮的人数毕竟不多,所以生源有限,而且这部分人帮助学校做义务宣传的动力也较少;对于第二种,人才固然很多,但由于这是一个中庸的路线,走的人一般都会很多,所以在生源争夺上一定会有竞争;对于第三种,虽然难度很大,但长期看,这类目标市场的潜力巨大,且可持续性很强,因为潜才真的很多,而且竞争又不激励,所以以这种目标的学校,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好生源,而且这类生源出来后,不仅有巨大的帮学校做义务宣传的动力,学校自身亦有嘴进行大力宣传。</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说清楚目的以后,接下来就该聊一下具体执行了。对于以第一种造就为目的的学校,他们首要任务是制定一系列政策让有话语权的人进来,过程中,做好服务,培养感情,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地分手。对于以第二种造就为目的的学校,他们会制定政策让他们认为是人才的人进来,过程中,鼓励互动、创造交流机会,营造资源共享的氛围,最后大家皆有所收获(人才拿到了可以继续向上的资格,学校也积累了很多成长的校友力量)。对于以第三种造就为目的学校,他们需要有一个机制让他们认为是潜才的人进来,然后系统地授课,鼓励互动、创造交流机会,营造资源共享的氛围,最后大家多有所获(学生拿到了可以向上的资格,搭上了可靠的校友资源,学校亦积累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校友资源),对母校的感情很好。</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说到这,可能会让人有这样一种感觉,MBA是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物,没有风险且各方均有所得。事物没有绝对的。站在责任青年的角度,我们来继续往下分析:</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首先,最直接的是,所谓的好处,只是对参与这个游戏的人来说的,而有资格轻松参与这个游戏人每年亦不过几万,十年不过50万,也就是十年积累,受益人数占比极限不超过国人人口万分之四。而上帝造人时,在安排天才的比例时好像至少超过了千分之一,这样看起来,还是上帝仁慈。</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然后,就是在参与游戏的这部分人中,真正有意义的大都是所谓名校的游戏参与者。而名校每年加起来的名额不超过4000人,十年亦不过四万,如果算比例,那更少。而且就是这个四万人中,成功者亦不多,且因为MBA而成功的概率会更少。当然,有人会问,真正成功者人不要多,出一个大拿足以振奋人心了,那么,可以问一下,有几个大拿是因为MBA而成功的。</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第三,假设这些好处均是实在的,而且确有很多人享受到了好处,那么,再问一下,这些好处对社会有贡献吗?我们来看看,MBA是否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是否直接增加了社会总产品,亦或提升了社会文明层次?马克思导师说过: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工具。MBA群体的增加当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些帮助,但这个帮助并不会突出,一是因其占比太少,二是其它比之更效的提升因素更多,如科技工作者群体、技工群体等的增加,所以这个没什么贡献。再看生产资料,MBA无疑是在消耗资源的,所以这方面如有影响也会是负的。最后是劳动工具,当然,MBA者发明的一些规则、制度等均可以归为劳动工具一类,但这个因素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合并,根据前述分析,这个作用并不突出。显然,MBA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并无与其热度相匹配的贡献。再看社会总产品方面,既然对生产力的促进无大贡献,那么在社会总产品方面亦不会有多大帮助。最后是社会文明层次,表面看大家的学术层次提高了,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上MBA的氛围,感觉大家都在上进了。但如果看一下这个上进背后的目的,我们不禁要心冷,大家可以捂着心口想一下,有多少比例的人上MBA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或者主要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当全社会在上进的同时,自私的恶习也在扩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自私、贪婪的阴影无时不该不笼罩着,我们好不容易有了共产主义的阳光,但现在这个阴影又要来了,而目前的MBA就是这个阴影加速来到的有力推手。</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那么,是不是说又走向了极冷的一端,说MBA是一无是处了呢?当然不是!但是,要发挥MBA应有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有些调整。</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首先是项目运作的目的,应以成就人才、造就潜力为主要目的,把那些想借个金身的目的明确的分开。</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第二,要对分层级的人才、潜才有个明确的定义,并同时有一套科学的人才、潜才识别机制。比如,对于高级管理人才,那么最核心的要求是其信仰及眼光,对于中级管理人才,最核心的要求是价值观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般管理人才,最核心的要求是思维方式及执行能力;对于创业类的人才,其核心要求是眼光及坚毅。那么,针对这样的定义,其选择规则(主要是复试)应该适时而变。如果用应试的方式,那么很可能无法识别出中级以上及创业类人才。</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第三,除了校友平台外,教学过程中,需要导入创业培养项目,给一些人才提供必须的资源让其创业,这个动作很可能会培养出真正的大拿出来;</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第四,灵活学费的缴交形式,不要把MBA办成有钱人的俱乐部;</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第五,对毕业资格有明确的界定,没达到要求不准毕业,而且学位证书可以考虑设有效期,需要定期拿出证明来续。</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更多精彩,请点击<a href="http://blog.163.com/zhzish8008/">http://blog.163.com/zhzish8008/<;/a></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ff6600">这样,通过这些,不需时长,就可以在社会上树立起MBA是成就能才、造就潜才有平台,而且这个机会永远属于有理想、有责任、肯奋斗、能作为的人,而不是投机者的温床,更不是有钱人或有势人亦或有后门人的俱乐部。</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总产品 劳动工具 资源共享 社会生产 原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1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