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己丑牛
1633 1

贫困村讨论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6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83 点
帖子
43
精华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7
最后登录
2010-11-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贫困村讨论

2009年5月10日

提要:

在边远地区有一些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村。贫困的首要原因是资源缺乏。资源缺乏还导致了生态恶化。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人口迁移。需要迁移的绝对贫困人口估计在2000万以内,但不迁移会使贫困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波及社会,也会使贫困人口变得更加贫困。

各地出现了两种农村人口迁移方式,一个是农民长期外出打工和务农,形成了事实上的迁移;一个是政府规划移民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资源缺乏地区贫困农民迁移。鉴此,政府应鼓励资源缺乏地区的农民外出打工和务农,并为他们建立外出打工和务农的渠道,同时扩大移民点的计划。

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茶花村

在中国(民间)支教联盟网上,我看到了一些贫困山村的资料,茶花村是其中的一个。

(茶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大部分处于温饱线以下,一般家庭在5-8月处于断粮状态,全靠政府救助和邻里接济。……他们大部分都是人畜混居,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全家几口人和牛羊在一间房子,臭不可闻,很多人家只有一张床,多的人家五口人挤住在小小的床上。(行者无疆:《茶花支教点资料》)

贫困人口又分为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是指缺吃少穿不得温饱的人口。茶花村“一般家庭在5-8月处于断粮状态”,就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贫困户的贫困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缺少劳动能力,有的是因为疾病之类的重大灾难,而像茶花村这个地方一般家庭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就不能用缺少劳动能力、灾难等这类原因来解释。

茶花村的贫困原因,一个是资源缺乏。

(茶花村)面积8.43平方公里,耕地仅1192亩,全村分9个组,共334户,计1338人。……1192亩耕地,90%在山顶和山坡上,70%左右在40度以上的山坡上。……陡坡耕地多,岩漠化,水士流失严重,以上情况导致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底,靠天吃饭。(行者无疆:《茶花支教点资料》)

人均耕地不到1亩,而不到1亩的人均耕地,90%在山顶和山坡上,70%左右在40度以上的山坡上,耕地少而且贫瘠。这也告诉我们,虽然这个村有8.43平方公里大面积,但能垦为耕地的其它土地是完全没有了。山石缝隙里生长着野生的板栗、花椒、核桃和苦丁茶。茶花村的资源大概就是这点贫瘠的耕地和野生植物。

贫困的另一个原因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因地处偏远,海拨较高,使得交通通讯落后,并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该村与外界的联系,全靠一条蜿蜓曲折的山路,路况较差,能在该路段通行的只有拖拉机和马车,所以村民外出以步行为主,村民到乡政府办事或赶集需步行3个半小时,即使是到临近的可乐乡也要2小时。落后的交通运输,使村民除了购买日常必需品之外,深居简出,当地的农产品都无法外销。至今,立碑组都未通电。整个村子几乎于世隔绝,闭塞的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行者无疆:《茶花支教点资料》)

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即使有产品拿出来卖,那运输成本也是很高的。这就导致了下面的现象:

在茶花村到外可见野生的板栗、花椒和核桃树,还有苦丁茶。村民宁肯在悬崖上种玉米.土豆低价值农作物,也不愿开发这极具有经济潜力的植物。(行者无疆:《茶花支教点资料》)

资源匮乏、交通困难,是茶花村贫困的两个基本原因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4320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低收入人口2841万。其实现在的绝对贫困状态都是缺乏资源、交通不便造成的,因此往往具有群落性,形成了一个村甚至一个乡的农民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土地的人口负载能力

对贫困村来说,资源其实就是指自然资料,是自然赋予的,人力不能改变。交通条件虽然可以改变,但仍然不能解决资源问题。实际上,正是因为缺少资源形成了一个地区的荒僻,所以交通问题也可以归结为资源问题。

换一个角度来说,资源不足就是人口数量超过土地的负载能力。

拿茶花村来说,一般家庭5—8月份断粮,也就是12个月有4 个月即1/3的时间断粮,人口数量明显超过土地负载能力。人口数量超过土地负载能力,不但引起居民贫困,也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破坏了生态平衡。贫困村、贫困乡的问题不只有绝对贫困问题,还伴有生态恶化问题。要居民脱贫、维护生态平衡,就需要减少土地的负载人口,提高人均资源拥有量。

仍以茶花村为例,如果要消除茶花村居民每年1/3时间断粮的状态,至少要减少1/3的人口,即从1338人减少到900人以内;如果要改善茶花村居民的食物结构,至少要减少1/2的人口,减少到600多人;而要让茶花村脱贫致富,让坡地退耕还林、改善生态,估计要减少9/10,减少到100多人。

减少人口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人口迁移。全国需要迁移的绝对贫困人口估计在2000万以内。这是个大工程,但为了消除绝对贫困、保护生态平衡,是个不得不的选择。如果不进行迁移,就不能消除绝对贫困;生态会进一步恶化,生态问题积重难返;土地负载能力进一步缩小,居民会更加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还会波及社会。

能否走出深山?

像茶花村这样的农民,文化知识少,缺少城市生活的经验,缺少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走出深山。

一个是打工。

去年南京一个农民工从工地出来玩,认不识回工地的路,然后求助警察,警察把他送回了工棚——原来他是个文盲。

文盲也可以打工,而且有许多工作可以干,例如工地小工、搬运人、清洁工、绿地维护工、服务员,等等;另外还可以在农场、林场、养殖场打工。

另一个是异地务农。

二十多年前,南京的八卦洲乡(现在叫街道)来了许多的外地农民来种地,当时作为问题报到市里。采取了几次措施,但今天八卦洲的外地农民有增无减,也为当地默许。我的家乡江心洲(原来叫乡,现在叫街道,也属南京市)也有许多外地农民,听说个别的外地农民已经正式落下了户口。

南京秣陵地区种水稻的,基本上是安徽来的农民;种蔬菜的,多数是苏北农民。从秣陵到溧水几十公里的公路旁,有很多卖草莓的,都撑着鲜艳的大阳伞,有的地段一个挨一个,成了一道风景。这些种草莓的都是外地农民。外地农民搭了简易房,有许多已经在这儿住十几年。前年我在网上发过《羊倌》和《鸭司令》,说的也是来秣陵的外地人。羊倌是安徽滁县人,搭了个简易房,一家人来这儿放羊,一年牧养、销售两百多只羊,净收入七八万元。

不仅像南京这样的经济繁荣地区可以吸纳一些茶花村这样的农民,经济落后地区也可以。例如湘南的抛荒耕地不少,我曾在网上介绍过,竟有上千亩连片的抛荒耕地。我支教过的湘南眼头村,据本村人说,有一百多亩的抛荒水田,承包费用每亩一年50-100市斤稻谷。这里的空置房很多,房租很低,甚至不要房租。这样的地方很适合贫困村农民来承包耕种抛荒耕地。

全国抛荒耕地估计有2亿亩,就可能性来说,这2亿亩抛荒耕地就可以把2000万绝对贫困人口全部吸收掉;另外还有林业、养殖业、工业、商业等,绝对贫困人口迁移出去完全是有可能的。

千家窝道路

千家窝是湖南省宁远县柏家坪镇桥头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房屋十几幢,位于大平顶的山腰里。

这个村我去过两次,我的支教同行也都去过,都没看到人,只看到两幢房屋有住人迹象。村子附近有几亩荒芜的耕地。根据当地人的介绍,这个村就剩下一个单身男子,养了一群鸡,养了几只羊,用马帮人运木材,这样来过生活。

千家窝附近还有两个小村落,山路旁和大坪寨,也都位于半山腰。

山路旁位于一条山路的旁边,因为我没有问着地名,就叫它山路旁。

山路旁有破敝的房屋六七幢,没有一幢是可以住人的,更没有人住,人口全部迁移走了。

大坪寨现有两处房屋,共三幢,有一幢是全木头结构,雕格门窗,地处山腰中,有两个池塘,也有一些耕地。大坪寨属于马头岗行政村,但房屋的主人已经抛弃了房屋和耕地,不知迁移到何处去了。据马头岗人介绍说:大坪寨曾经很大,也很热闹。

千家窝、山路旁、大坪寨,都离公路(县道)不远,也就是两三华里,比茶花村的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好,但要就地脱穷致富还是很难的。所以他们没有固守这里,而是迁移他方了。我把这种寻求致富而自行迁移的道路称为千家窝道路。

雷公坳道路

雷公坳在湖南省宁远县荒塘瑶族乡,位于山脚小河旁,原来是个林场,现在仅剩下一幢破烂废弃的房子。通向雷公坳有一条可以走汽车的沙石路,估计是林场时候修建的。

到了雷公坳就看到一色的两层小楼,排列整齐,大概有二十多幢,成了一个村子。村内的道路还没修好,各家的内装饰也没完工。这是我在宁远县看到的面貌最新的一个村子。

雷公坳是政府安排的一个瑶族移民点,统一规划布局,提供房屋设计,拿出一些补贴,动员住在深山的瑶族人迁移到这儿。虽然没有全部完工,但房屋已全部有人入住。

我还看到另外两个瑶族移民点,一个在荒塘乡,一个在柏家坪镇,也属于宁远县。

从雷公坳等瑶族移民点看到了贫困地区农民迁移的另一条道路,就是政府有计划地安排资源缺乏、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民进行移民。我把这种政府组织的迁移称为雷公坳道路。

其实雷公坳道路还可以拓展,就是政府建立一个贫困农民外出打工和务农的渠道。例如当地的民政部门、劳动部门等部门与外地的劳动服务部门、农业部门、企业等单位建立联系甚至挂钩,获取劳力需求的信息,根据劳力需求信息组织贫困地区的农民出去打工或务农。现在的网络时代,建立这样的渠道并不难。

虽然外出打工和务农还不是真正的迁移,但是可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也能够减轻土地的负载,缓解生态状况的恶化;另外也会有一部分农民逐渐成为真正的迁移。

结论

贫困村问题不只是贫困问题,还有生态问题,所以需要迁移人口、减少土地负载。迁移以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和务农为主,并为他们建立外出打工和务农的渠道,形成一个农民自行迁移的基础;同时有计划地建立移民点。这样逐渐把贫困地区的农民迁移出来,来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恢复那些地方的生态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贫困村 绝对贫困人口 另一条道路 国家统计局 贫困人口 讨论 贫困村

沙发
shijunhongnmg 发表于 2009-12-9 18:23: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好,有没有理论分析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3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