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sgfg
519 0

[其他] 新一轮反弹开始,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机会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9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355 点
帖子
2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7-26
最后登录
2016-8-16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4c8a693agw1f682jifkl5j20fa0bhta5.jpg 经过了一周的调整之后,昨天两市出现久违的放量上涨,如果没有意外事件的话,新一轮大盘的反弹已经开始,本次沪市反弹将超过前高3097点。创业板会超过2330点。大盘已经反弹,前期热点石墨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PE 借壳重组等题材受到监控。那么还有哪些机会可以发掘呢?个人认为,投资人要原理题材炒作,寻找到未来的机会。昨天,无意中接触了一个来自美国的体感技术创业团队,来寻求中国的天使投资,他们发明的智能指环可以控制游戏装备,可以控制电视画面,可以控制灯光,指环可以感应设备,指挥游戏道具,实现射击、拳击和球拍的功能。所以,我以为,可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颠覆现有的科技产品。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32%,至350万部,而作为智能手表市场中的领跑者,苹果Watch的出货量大幅下滑是导致整个市场萎缩的关键原因。IDC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苹果手表的销量为160万部,比去年同期的360万部下滑55%。
从曾风靡的小米手环,到叫好不叫座的苹果手表,无一例外的迎来中国制造业的常见现象,过剩。在这一领域,苹果和小米技术高低不同,但是境遇大致相同,自从微信有了微信运动,甩手机刷步数远比小米手环更有吸引力。为什么这个行业刚刚还在喊着高科技,短短1-2年,就面临埋入历史尘埃的窘境?我认为首要原因,是智能手表,颠覆性不足以代替手机,技术壁垒不高。
我们买一款手表的需求点,是奢侈品,还是时尚,或是功能强大?手表再奢侈,也不会超过瑞士手表。从现在手表的性能看,其功能很丰富,但是没有出现颠覆性的,令人惊喜的超越手机的功能。那未来智能手表的发展会是什么方向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可以替代手机的应用方向:1,娱乐用,结合手机,VR,AR技术,让手环成为游戏操纵杆的替代。2、社交用,由于体积小,手表更便捷,可以用口令代替操作,进行文字,语音和短视频传输。3,健康用,除了运动管理,还内嵌专业医疗设备,可以测量各种生命体征,收集数据后汇总,并且每日提供健康报告。
对于这三项,第一项还很遥远,很多技术有待突破,在突破前体验将非常糟糕,而第2项还是有前景的,因为社交除了技术创新,还有模式创新,但是在现阶段大公司林立的情况下形成壁垒谈何容易。况且未来趋势里面的屏读一定是屏幕越来越大,而体积小的穿戴无法达到这个需求,鉴于如今人类整体视力在走下坡,想让人盯手机一样盯手表,可能性不大,那未来可能有两个趋势,一个是柔性屏,这样屏幕可以很大,甚至可以穿着屏幕,另一个是全息投影,只可惜这些技术尚未突破,最后就是健康用,大家可曾记得很多人当年买手环的初衷,很多人是打着运动的旗号。那为什么手环更适合作为医疗产品,因为接触身体,因为方便,更因为接触时间比较长,对于很多慢性病,你不能天天带个家庭医生,却可以带个如装饰品一样的仪器。
手环手表的属性可以延伸到所有专业医疗的智能穿戴产品,传统的智能穿戴围绕心率,血压,呼吸等,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慢性病,综合性检测的专业手环也将逐渐出现,比如糖尿病检测,高血压检测,心脏病检测等,而如今主流的检测还只是单一的血糖项目,血压项目,所以如今的检测只形成数据不给予建议,未来这方面空间很大。另一方面一些便携式治疗方法也逐渐嵌入智能穿戴,最基础的是治疗失眠,进一步的有治疗癫痫,有科学胰岛素给药的穿戴设备,甚至还有少量充血氧的智能穿戴设备。而国内的市场貌似有很多医疗用智能穿戴产品,但是总体上缺乏技术壁垒,所以在很多领域还是空白,比如去年唐无忌无创血糖仪在国外推出的时候就在国内造成了不小的行业性恐慌。
好消息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技术要成为产品,到深圳打个样代工一下都是最便宜的方式,况且中国的传感器等零件精度已经相当不错,而这种代工往往会为中国培养一批技术工人,并且能够让中国人有效的借鉴,坏消息是国家审批非常久,而作为比较高技术壁垒的尖端医疗技术,自行创新任重道远,最好的方法是开启并购的大门,很多医疗智能穿戴国外的公司由于开发周期长,又是做单一方向,变现能力不足,这样单一技术的购买则成为可能。再和国内现有设备进行整合,个人认为如此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投资方面,关注相关产品,A股这个方向的努力的公司还是比较丰富的,相信未来的技术方面会落后国外,但是不会拉下太远。什么样的上市公司会成为牛股呢?我认为,重要的在于上市公司老板是否想做大事,是否有做成大事的格局。从成长的角度来说,投资最重要的是寻找到未来最会赚钱的公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 下一代 可穿戴 中国制造业 叫好不叫座 中国制造业 人工智能 创业团队 游戏装备 虚拟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0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