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uson
1005 1

[宏观经济学政策] [转载]Facebook 在德遭调查:自由言论还是非法仇恨言论? [推广有奖]

  • 2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98 个
通用积分
0.0800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4719 点
帖子
13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1
最后登录
2023-4-26

楼主
fuso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1-25 11:16: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编者按:近日因美国大选期间Facebook捏造虚假信息的新闻接连成为媒体各大头条,大西洋彼岸的德国,Facebook也上了媒体头条。 11月4日,德国《明镜周刊》发文称,由于“涉嫌教唆与协助他人发布煽动性文字”,德国慕尼黑检察院决定对Facebook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 欧洲公共政策主管艾伦及Facebook德国公共政策负责人克希斯佩尔展开调查。到底德国与美国法律对于”仇恨言论“(Hate speech)的规定有何区别?这个案件有什么重要性?我们找了相关律师和专家聊了聊。

世 界 说

孙 谦

发自 德国 柏林

指控Facebook的是一名来自德国维尔茨堡的律师Chan-jo Jun,这位律师列举了438条发在Facebook上的帖子,包含了煽动暴力、谋杀以及否认大屠杀的言论等。Facebook在过去的一年允许这些内容出现在其平台上,并对配合德国控制的针对国外移民和难民进行“仇恨言论”的删帖工作十分懈怠。今年9月,Chan-jo Jun向慕尼黑检察院提起诉讼,要求当局强制Facebook的高管遵守德国境内禁止发表仇恨言论的法律、从其平台上删除宣扬暴力和种族主义的帖子,并加强监管力度。

律师 Chan-jo Jun

“我们对目前的调查进展暂时不能发表任何评论,但这个指控缺乏依据;Facebook及其德国员工并没有触犯德国法律”,Facebook新闻发言人回应到。

Jun律师则认为,Facebook作为一个平台,纵容第三方发布煽动性文字,并且在被告知后依然不采取行动,违反了德国媒体法第十条:“服务提供商对于用户违反德国法律的言论要进行审查和清除”。这并不是Jun律师第一次对Facebook 进行指控。在2015年9月,他曾向汉堡检察院就同一议题向Facebook德国公司(Facebook GmbH)提起诉讼:他和团队向Facebook书面报告了61个非法言论的帖子,但只有27个被删除了,剩下的大多数依然留在Facebook页面上,任何人都可以公开阅览。

2016年2月,汉堡检察院认为这个案件不在德国司法管辖权范围内,因为Facebook德国部分的业务只是为客户服务和商业盈利,并没有对平台上的言论内容进行编辑的义务。言论监管和删帖这些工作需要由欧洲总部爱尔兰都柏林办公室进行,汉堡检方认为对此负责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和爱尔兰高管们不在德国,因此此项指控不适用于在德国受理。

时隔一年之后,Chan-jo Jun再次提起上诉,根据德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9-§ 3 StGB;§8 - 2 StGB),犯罪行为本身若发生在德国境外,但造成的影响发生在境内,也可以在德国走司法程序。柏林自由大学法律系研究员多米尼克 (Dominik Arncken) 认为,这是慕尼黑检方认为相关指控可试用于德国刑法并予以受理的原因。

多米尼克还提到,像Facebook 这样的大型国际社交网络平台,很多内容由用户自主生成,其商业以及盈利模式建立在言论自由和开放的基础之上,因此不能对内容进行过于严苛的审查;同时,Facebook跨越国界的经营也要求其在不同的国家都要在该国的法律框架之下进行。

此次诉讼的复杂性,一方面来自于国际公司法律本地化的难度;另一个方面主要来源于对于仇恨言论的界定。美国与德国对于非法仇恨言论(Hate speech)的容忍度有较大的差别。

Chan-jo Jun律师告诉我,美国法律认为”仇恨“本身并没有不合法,有些观点即使带有侵犯性但并不能被认为是违反法律的。但在Jun律师看来,虽然在“言论自由“ 与 ”非法仇恨言论“之间有灰色区域,但也有很多例子是应当被删除掉的。比如”把这些愚蠢的难民赶回家去,我恨他们所有人“,这样的言论在Facebook认为是合法的,而在德国则被认为是仇恨言论。

Facebook 的官网上关于仇恨言论的界定,是指冒犯特定人种,种族,国家,宗教,性别,性取向,残疾以及疾病群体的言论。 德国《基本法》第3条第3款第1句规定,任何人不得因性别、门第、种族、语言、籍贯来源以及信仰、宗教或政治见解受到歧视或优待。《明镜周刊》记者法比恩(Fabian Reinbold)认为,Facebook的仇恨言论定义是针对某个可以界定的特定群体的,比如黑人、犹太人、同性恋等,但移民以及难民,在美国法律中是没有清晰界定的群体,因此在Facebook看来不能被定义为仇恨言论或是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煽动性言论的受害群体。2016年2月扎克伯格访问德国时也曾表示,Facebook 之前没有意识到“移民”在德国被界定为反非法仇恨言论的“保护群体“。

与美国相比,德国对种族意识以及仇恨言论的容忍度更低。这其中有纳粹的历史原因,还有始于2015年夏天大规模难民危机所形成的敏感环境。

去年9月,一张三岁叙利亚小难民阿兰(Aylan Kurdi)溺死在沙滩上的照片一时间在各大社交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在Facebook上一个有2500个粉丝名为“柏林禁止”(Berlin wehrt sich)的主页转载了《柏林街报》(Berliner Boulevardzeitung)刊登出的阿兰的照片,并加注“我们应当庆祝,而不是伤心!”。这个帖子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德国刑法规定,“教唆和传播种族以及宗教歧视信息,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柏林警方拘捕了该帖的发帖人——26岁的本杰明(Benjamin Schlitter)。几乎是在帖子发出的同时,《柏林街报》的主编彼得(Peter Huth)就要求Facebook进行删帖,然而Facebook在几个小时之后才做出反应。

Benjamin Schlitter

Jun律师表示,在难民潮期间,Facebook成为反难民和种族歧视言论的大本营。由于其他可以进行监管的网络平台会在第一时间删掉煽动仇恨情绪和反难民/移民的言论,一些新纳粹和右派民粹主义比如欧洲爱国者抵制西方伊斯兰化组织(Pegida)只能在Facebook和Twitter 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寻找出口。德国媒体以及包括德国联邦司法部部长海科·马斯(Heiko Maas)在内的政治家在不同的场合对Facebook进行警告无果之后,Jun律师决定采用法律手段起诉Facebook,希望Facebook高层做出回应。

Jun律师告诉我,距离2015年第一次上诉到今天,公众舆论已经在发生变化。意见领袖和政治家们也更频繁地在不同场合要求Facebook更快更好地处理相关的情况,这些不同场合的发声对于“挟制”Facebook进行言论的监管有很明显的作用:2015年汉堡检方拒绝受理案件,Facebook的删帖率下滑至15%,当司法部长对Facebook进行警告时,删帖率高达则高至45%;在慕尼黑检方接受案件之后,截止上周末,Jun律师之前向Facebook申诉过的很多页面和言论都已经被删除了。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这次”言论自由与保护“之争无疑是对互联网言论管制这一课题的再次挑战。德国当局对于Facebook的不满酝酿已久,因此也乐于见到有人对Facebook进行”敲打“。明年是德国的大选年,默克尔总理和执政党CDU因为其难民政策,支持率在2015年夏天以来一直下滑。今年夏天在德国境内发生的一系列袭击事件后,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报道以及智库等机构给出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建议之一即是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方面的管制要加强,不能让社交媒体成为战场,尤其是成为酝酿极右派言论的温床 - 比如Pegida,比如AfD党,都是在以Facebook为大本营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在言论管制方面比较复杂,很多条款都是灰色地带,法律的制定跟不上技术以及网民对于技术应用的更新。这样诉讼案件的产生,也说明了即使是在法制非常健全的德国,在互联网这样的新兴领域,依然存在法律规定的缺失。

此次诉讼的最后结果,不仅会揭示德国在社交媒体言论方面的法律规定是否足以制裁Facebook,更能进一步揭示德国在网络言论自由的尺度。媒体法律师 Llja Czernik 博士告诉我,很难界定Facebook在内容管理上是不作为的,因此检方很可能最后会驳回上诉。他认为,Jun 律师上诉的目的,不一定是真的想要以刑法手段对Facebook 进行惩罚,可能更多的是对Facebook施加压力,让Facebook配合政府在控制仇恨言论方面的政策,检方决定立案也是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FACEBOOK EBook Face eboo Book Facebook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风物长宜放
沙发
fuso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1-25 13:12:0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uson 发表于 2016-11-25 11:16
编者按:近日因美国大选期间Facebook捏造虚假信息的新闻接连成为媒体各大头条,大西洋彼岸的德国,Facebook ...
商业自由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