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umingxu
523 1

[休闲其它] 【独家发布】【朝花夕拾-随喜赞叹】-孙中山诞辰150年——访翠亨村 [推广有奖]

泰斗

51%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管朝花夕拾万花筒

行为决策+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

威望
6
论坛币
198540 个
通用积分
38636.1802
学术水平
2511 点
热心指数
2986 点
信用等级
2477 点
经验
43706 点
帖子
20951
精华
11
在线时间
62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6
最后登录
2024-5-29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孙中山诞辰150年——访翠亨村

作者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12/20

2016年是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诞生150周年,他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见1894年《兴中会宣言》),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创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入冬时分,我来到广东中山市翠亨村,瞻仰了这位伟人的故居和纪念馆。

中山故居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翠亨村。他本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在日本曾经化名中山樵,后来就叫做孙中山。

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20多公里,距澳门30多公里。作为中山市第一名胜,交通非常方便。我从广州滘口乘长途汽车在中山汽车总站(富华)下车,换乘12路公交,就到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入口处白墙蓝瓦,非常像南京中山陵的色彩,墙上书写着孙中山的墨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入内就是故居景区,林木葱郁,草绿花美,像一座大公园。除了中山故居本身外,还分布着孙中山纪念馆,民俗展览馆,翠亨民居展览等等,使人们在瞻仰伟人遗迹之余,还能了解他成长初期的历史环境,并领略珠三角的民俗风情。

经过一条长长的小路,就看到矮墙围着的两层小楼,这就是孙中山的故居。但这可不是当年他出生时的那个农家小屋,而是他的哥哥孙眉在海外经商赚了些钱寄回来建造的。不过,这个小楼是当时26岁的孙中山亲自设计、亲自画草图、亲自督建的。楼房为砖木结构,中西结合。正立面红墙白柱,画着白色边线,楼房上下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完全是西式建筑的样子。但一进入里面就发现门口有一副对联,写着“一椽得所,五桂安居”,这是孙中山亲笔所写的。“一椽”表示一间小屋,“五桂”是指故居西侧群山起伏的五桂山脉,其主峰海拔531米,是珠江口一带的最高峰。楼房的内部完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墙面都是青砖砌成的。

一楼的正厅为客堂,这里的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木桌椅上方挂着孙中山父母的照片,他父亲叫孙达成,早年曾在澳门做鞋匠,后回家务农,娶妻杨氏,生下两儿两女,孙中山排行第三。正厅后面就是他母亲的当年的卧房。正厅左侧是孙中山的卧室。孙中山曾多次回乡,在此策划过早期起义。他最后一次住在这里是1912年,当时孙中山刚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去各省考察,经过广东时便回来与亲友团聚,就住在这里。房间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张木床配蚊帐、一个三门抽屉柜,几张桌椅。孙中山写给家人的遗嘱是:“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

孙中山曾说过,他一生只有两个爱好:一是革命,二是读书。楼上有孙中山的书房。1893年,孙中山在此写下长达8000字的《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建议清政府“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能依照西方制度开办学校、开设工厂,采用现代机器,保护工商业等等。然后他亲自北上向李鸿章上书,但是最后却如石沉大海,无人理睬。孙中山就是看到无法通过改良的方法救治中国,于是才走上了武装推翻清王朝的道路。

故居院落不大,长着酸子树,为热带常绿乔木,这是1883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带回树种,手植于此的。庭院右边水井周围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年幼的孙中山便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贫寒的童年生活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童年时的孙中山,常在家门前的大榕树下听参加过太平军的老村民讲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故事。孙中山后来曾回忆说,他的革命思想最早即于此时萌发。如今树下塑有孙中山听老者话当年的铜铸群雕。

孙中山纪念馆

故居旁边不远,坐落着庄重宏伟的孙中山纪念馆。展馆一楼陈列《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全面系统地介绍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和思想理论。

这里共分四部分讲述孙中山的一生。第一部分为“早期经历”。孙中山诞生于中国处于激烈动荡的年代。农家子的生活使他对中国农村的情况有切身的体会,他少年时代先读私塾,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四书五经。13岁那年,随母亲到夏威夷投靠经商的大哥。第一次乘轮出国,“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他进当地教会学校学会英语,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经济、法律、圣经等各门学科,成为优等生,获得夏威夷国王(夏威夷1898年才被美国吞并)亲自为其颁奖的荣誉。后来到香港学医,1892年(26岁)毕业,开始在澳门行医。他把行医作为“入世之媒”,怀着炽热的爱国热情,开始探索使祖国摆脱中世纪的黑暗贫弱,走上与西方“并驾齐驱”的近代化道路。

第二部分为“推翻帝制,创立共和国”。1894年,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未果,使他意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先行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同年他在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1905年他联合多个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指清朝统治者),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后来他把这个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孙中山经年累月在海外活动,向华侨宣传,为革命筹款。有一次在伦敦,他被清朝使馆诱捕,后来经英国友人营救,才得以脱险。这段经历在他的《伦敦被难记》里有生动描述。

从1895年起,孙中山曾10次组织反清起义,如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影响遍及全国,革命的烈火越烧越旺。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首义,两个月之内,全国24省区中14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史称辛亥革命。当时孙中山正在美国活动,听到消息后立即启程回国,沿途进行了多次外交活动,争取断绝清朝后援。回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一年成为民国元年。他领导的临时政府虽然只存在了短暂的91天,但却勾画了中国成为现代国家的雏形。他领导制定并签署了一系列法令和文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有关官制、军制、外交、经济、文化、教育等法令,其中包括废止“大人”、“老爷”称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振兴实业,允许男女同校等措施,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部分为“捍卫共和制度,愈挫愈勇”。民国建立之初,充满着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登上帝位就是一例。起先,孙中山欣然接受袁世凯的委任的“全国铁路督办”一职,想从事实业建设,为国家修筑铁路网。但严酷的现实使孙中山从推行民生主义,发展实业的理想主义中猛醒,踏上了武装捍卫共和制度的历程。他积极开展反袁和反北洋军阀斗争,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先后爆发,1916至1923年间,孙中山主要住在上海,但曾三次(1917、1921、1923年)在广州建立政权,担任大元帅或非常大总统,不屈不挠,与军阀们斗争。

最后一部分为“与时俱进”,1919年孙中山改组原有政党,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这一部分即主要介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情况。为了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1924年秋孙中山应邀北上,积劳成疾。1925年3月12日,他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1929年遗体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展馆二楼陈列《孙中山亲属与后裔》,展现了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对其事业的巨大支持、贡献和牺牲,介绍了孙夫人宋庆龄(1893-1981)等人的事迹。孙中山与原配卢慕贞育有一子二女,其中儿子孙科(1891-1973)曾担任广州市长、行政院长、立法院长、考试院长等职,1973年在台北病逝。

孙中山的思想体系

孙中山熟悉中国国情,兼通中西文化,详细考察过欧美政治经济,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他参照西方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建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纪念馆内用一张图表清晰地展现了他的思想体系,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在对外方面,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独立;对内则反对民族压迫,主张五族共和,民族自决。

民权主义,包括革命程序、权能区分和五权宪法三部分。

革命程序分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和宪政时期三阶段。实现民主要循序渐进,即推翻帝制后,先有一段革命专政的军法时期,扫荡残余旧势力,力施民主改革;然后进入约法阶段,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民主自治能力;最后达到宪法时期,建立五权分立的共和体制,真正实现民主。

权能区分要求人民有权:即人民享有自由权、平等权,人民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以及政党政治,地方自治,反对无政府主义和反对自由主义;政府有能,即官为民公仆,行使行政职能。

五权宪法,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权和监察权(弹劾权)。

民生主义分制度建设和物质建设两部分。

制度建设重点在土地制度,主张土地国有、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以及资本制度,要求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

物质建设可分交通建设(铁路、公路、水道和港口建设)、经济区域建设(分别以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为中心的区域建设)和实业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发展金融,发达商业和其他建设)。这些物质建设计划,后来编为《建国方略》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心理建设,即孙文学说;第三部分为社会建设,即民权初步),为近代中国绘制了第一份现代化的蓝图。

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制定的政纲不愧为正规的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他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殚精竭虑,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这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顶层设计。但在中国,要有武装作后盾才能真正掌握政权,实现他的理想。孙中山直到很晚才意识到这个问题,1924年他创建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就是发展革命军队的措施之一,可惜第二年他就逝世了。

廉政教育基地

翠亨村中山故居办有孙中山家风展览,他自律很严,对亲属也要求严格。如今,这里还专辟一个展馆,举办孙中山廉政思想及实践展览,成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

孙中山亲眼目睹了清朝政府之腐败专制,官吏之贪婪庸懦,最终走上革命道路。在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他的廉政思想。提出了培育国民先进的政治心理、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创建五权宪法、实行民主监察制、加强政党建设、推行全民政治(人民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依法治国等思想,并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的主张,就是在西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分权制衡。监察权和考试权,可以说,都是为防止权力腐败而设计的。

孙中山设计了“权能分治”的架构,规定政府用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替人民做事;人民用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四权管理国家,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廉洁政府。

作为政治制度的补充,孙中山也很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官员是人民公仆。但最重要的是制度反腐。

孙中山的廉政思想,实行权力制衡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有其现实意义,这是孙中山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树立了丰碑。

20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gcc.html

转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22690.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朝花夕拾 孙中山 Science 南京中山陵 耕者有其田 孙中山故居 南京中山陵 朝花夕拾 中山市 展览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fumingxu 发表于 2016-12-25 14:39: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00292879glkbkcry7vgcvl.jpg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