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885 1

[财经时事] 学者聚焦: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41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07月27日 07:39: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学者聚焦: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首届“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 2009)”一瞥     
    近日,在首届“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09)”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经济学者,就如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如何在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经济更好、更快、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专题演讲。反对私有化不是反对市场化
    当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了什么?怎样看待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怎样看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在题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的演讲中认为,这场金融危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说明,私有制,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无论它变换的多么现代,无论它变换的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它最根本的历史局限性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当年分析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冲突是存在的。所以这场危机说到底,还是资本主义的现代的私有制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和表现。

    刘伟同时指出,需要明确的是,这场危机不能证明我们的改革要反对市场化,不能说有了这场危机之后,我们又开始动摇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的目标,而是要更加坚定在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的市场化这样一个改革的目标。
    今天这场危机是不是要告诉人们重新再回到理性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立场上去?刘伟说,我们要限制甚至要反对片面鼓吹“自由化”(指经济上的自由化),但是也要承认我们的体制竞争是不充分的,不能以反对过度的“自由化”,作为限制中国开展公平竞争、提高竞争充分性的体制性的理由。中国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竞争不够充分、垄断或者歧视性不公平的竞争和因素破坏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刘伟强调,我们反对放弃自己的历史现实,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用所谓华盛顿共识或者其他的西方的主流意识统一我们的指导思想,统一我们社会制度变革的价值导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一体化”,既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也不会增大中国人的福祉。但是我们也不能由此提出反对全球化、国际化。不能因为开放度不够,就说我们这次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很强,因为落后不是骄傲的理由。将来改革的趋势肯定是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走。因为封闭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况且它不是方向。
    从改革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中国经济学研究有哪些热点?相对前几年热点排名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泰岩教授和他的课题组通过对CSSCI排名前20名经济学类杂志中的14本及其他类排名第一的杂志4本,共2481篇有效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得出经济学研究排名的前10大热点问题——
    (1)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2)资本市场;(3)三农;(4)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5)货币政策;(6)区域经济发展;(7)公共经济;(8)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9)经济体制改革;(10)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
    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黄泰岩说,“经济增长与发展”第一次超过“资本市场”跃居第一位。说明2008年中国经济出现下行,中国经济遇到了寒冬,如何从发展上突破寒冬迎来春天,正是经济学家集中关注的一个问题。
    黄泰岩认为,前五年中,“经济增长与发展”最低排在第四位,后来上到第三位,2007年上到第二位,连续四年的往前排名,说明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的主题,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学从改革经济学转到发展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下 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全球金融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学者 全球

沙发
xixi_haha 发表于 2009-8-10 16:14: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版主,如果想知道更详细的观点和论证在哪里找呢,你有没?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