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ddll
893 1

[财经时事] 保增长,还是防泡沫? [推广有奖]

  • 4关注
  • 11粉丝

院士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5939 个
通用积分
381.4744
学术水平
37 点
热心指数
54 点
信用等级
23 点
经验
42825 点
帖子
1549
精华
1
在线时间
10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1
最后登录
2024-3-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当下,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正在显现其政策效应,投资强劲增长,消费稳步增长,内需主导的经济开始复苏。但与此同时,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也快速上升,通胀预期出现,对资产泡沫和通胀的担心与日俱增。由此引发政策争论,宏观政策是应该继续保增长,还是转向防泡沫、防通胀?对此,我们基本上有三个观点:第一,虽然经济现在已经走上了复苏的道路,但还远未过热,增长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第二,政策过早调整可能会中断经济复苏,资产泡沫由风险变为现实。资产价格上涨是否会形成泡沫最终破灭,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如果增长动力不足,资产价格上升到最后得不到支撑,肯定会变成泡沫最终破灭。第三,资产价格并不必然导致或者是预示通胀。下文针对这三点展开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经济远未过热,增长仍是当前主要矛盾
目前,经济还在复苏过程之中,我们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回升会非常快,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超过10%,甚至明年一季度会冲到11.8%,但这主要是基数因素造成的。如果我们做一个数据处理,把前后两年同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做简单相加后取平均值,实际上从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经济平均增速只有9%。这一增速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也处于潜在增长区间(9%-10%)的下限附近。
从目前的经济回升来看,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政策托底带来的变化。如果我们把投资细分为政府主导的投资和私人投资(或社会投资),可以看出,在政府投资的拉动下,目前私人投资虽然有所跟进,但是恢复程度并不高,目前尚不活跃。国有企业投资确实有非常强劲的上升,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也有所回升,但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另外,在政府投资强劲的增长拉动下,民间投资有一定跟进,但是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虽然经济实际上已经复苏,但如果目前政府投资力度减弱,私人投资不一定能跟进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恢复,经济恐将存在下行的风险。
外需方面,我们判断未来2-3年内很难恢复。实际上从全球经济来看,每一轮较大的周期调整,要恢复到合理的增长,差不多都要2-3年的时间。这次危机的衰退程度远远超过上世纪8090年代,现在即使出现复苏势头,也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全球经济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一个合理的增长。我们最近对长三角、珠三角做了两轮调研发现,导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的根本因素是外需的急剧收缩。因为在我国主要的市场——欧、美、日,所占市场份额还是在扩大,反映出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并未明显削弱,但是出口降幅高达20%,很大程度是因为外需下降。目前来看,外需的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我国出口增长在未来2-3年很难指望。此外,国内政策调整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不对称性,一些政策比如汇率加速升值、劳动合同法的严格执行、出口退税的急剧下降,对遏制出口有着明显效果,但是现在想用政策刺激出口,效果却并不明显。比如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并没有落实到有效加大出口和恢复竞争力方面,反而很大一部分收益被国外的采购商所得,因为我们很多企业不具备出口产品的定价能力,国外的进货商看到出口退税率上调,通过压价的方式把收益转走了。因此,中国出口难以重现过去10年的高增长,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判断,我们认为现在从政策取向来说,增长是一个更为突出的矛盾,而不是通胀。
二、政策过早调整可能会中断经济复苏,资产泡沫由风险变为现实
目前,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更多是反映经济复苏的前景,意即当前经济增长并未真正复苏,只是在政策措施的刺激下出现了复苏的前景,并在资产价格方面得到了反映。这种情况下,如果看到资产价格上涨,就马上对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收紧宏观政策,可能会断送经济复苏前景,导致目前资产价格上涨失去基础,最终演变成资产泡沫破灭。而如果这种复苏前景能够实现的话,资产价格上涨还是能够得到经济增长的支撑,不一定会演变成泡沫。
新兴经济体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这一轮经济恢复中相对比较强劲。所以,在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前景的一致预期下,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趋势在增强,再加上国内资金流动性的充裕,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要想在经济政策继续促进经济复苏的前提下,缓解资产价格上涨偏快的状况,我认为增加资产供给是最优选择。比如加大股票发行力度,一方面使得大量流动性因追逐有限的资产而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超出经济上涨预期演变为纯粹的流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得到了缓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扩容资本市场把大量资金导向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
三、资产价格并不必然导致通胀
对于中国的通胀形势,我们的判断是,虽然目前CPI是负增长,但到四季度会转正上升,PPI在年底之前也会变成正的状态,然后开始出现价格水平上升的状况。虽然物价即将进入上升周期,但预计全年CPI平均水平只有-0.5%,所以对于年内通胀无需过多担心。中国物价变动主要受两类因素影响,一个是食品价格,一个是大宗商品价格。主要是受食品类产品的价格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一轮价格到三季度会见底回升,比如猪肉价格已经到了转折性变化的区间。另外,非食品类价格很大程度上和PPI有关,预计全年PPI的平均水平为-5.7%PPI的变化主要由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决定,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PPI的影响明显,而非食品类价格与CRB指数一样,与国际价格变化有很大关系,需要全球政策的协调才能控制。
资产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资产价格上升导致商品市场供求变化,即导致需求超过供给。如果资产价格反映的是未来经济增长,那么资产价格上升并不必然导致通胀的出现。资产价格与CPI呈现比较一致的走势,但是从实证来看,资产价格和通胀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巧合。2004年和2007CPI的上升与资产价格上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两次都是食品供应不足所造成的。
另外,国际的经验也表明资产价格与通胀之间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价格上升基本上没有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20世纪90年代资产价格(包括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升反而和低通胀相伴出现。资产价格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基于经济增长加快、企业业绩上升。这种业绩的上升是由技术进步、生活效率提高带来的,因此反映在资产价格上是持续上涨,反映在物价水平上则是持平甚至是下行。日本股市高涨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的CPI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90年代初大幅度上升,而在同期日本的消费物价也没有出现大幅上升,而仅仅保持在0-2%的较低水平。
四、政策建议
第一,扩张性宏观政策不宜急刹车。一国的货币政策对本国物价的调控作用很有限,而对总需求影响明显。2008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通胀影响并不大,而对内需的抑制明显。从投资来源来看,除了信贷资金之外,还有社会资金。今年年初到现在为止市场表现强劲,源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流动性非常充裕,一个是经济向上的预期。如果货币政策收紧,投资的资金会马上减少,市场增长的两个因素都不存在了,资本市场也会发生急剧调整。另外,如果政策急剧变化,房地产不能持续复苏,土地财政不能解决的话,现在很多开工的项目,明年如果没有信贷资金的供应,投资也不会持续。
第二,超常规启动股市直接融资。现在国内资金流动性充裕,国际资金大量进入,单独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很难实现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还不如。一方面大力发展IPO,大量供给资产;另一方面,大量的土地供给可以缓解资产价格急剧上升产生泡沫的风险。
第三,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在继续保持现有宽松政策保证经济复苏之下,应更多地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解决中长期经济可持续问题另外,应尽快放开或者是大力放开垄断性的领域,尤其是服务业领域,这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吸纳就业,很大程度上替代外贸就业,另一方面也会有效激发消费。尤其是医疗、教育、文化传媒这些垄断领域的放开,起到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诸建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保增长 2010年上半年 资产价格上升 货币政策收紧 对总需求影响 泡沫

分析的很好,尤其是对增长和出口的分析,政策建议也是很好的。
但提一个弱智问题啊:资产价格计入物价水平的计算吗?如果是的话,“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价格上升基本上没有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20世纪90年代资产价格(包括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升反而和低通胀相伴出现”是否是因为当时资产价格在物价水平计算中占的比重比较小,影响不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