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1764 0

[张建平] ISO9000体系对制造业发展的双面作用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09 点
帖子
12241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楼主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4-22 18:45:3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个论坛叫做“经管之家”,是关于管理的,本人却长期以来在此灌注大量的经济学文字,这多少有点文不对题不务正业了。但本人长期在企业工作,对管理的话题还是可以有话可说的,今天就回归正宗,来一点关于管理的东西。

    百度百科:【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之一,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该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我国在90年代将ISO9000系列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随后,各行业也将ISO9000系列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

    标准,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词语。标准就是行为准则,而人们只会向着被判定是“好”的方向行动,这就是理性人,即俗话所言的“常人”,而对“好和坏”的判断就是价值判断。由于判断者是人,尤其是个体的人,所以,基于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即不确定性。
    而一旦某种东西被“标准化”了,就赋予了它形式上的“事实”特征,是不是符合标准,就变成了一种事实认定,认定过程变成了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然而,认识论的休莫法则告诉我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具有二歧鸿沟,事实判断并不能决定价值判断。所以,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合不合标准是一回事,合了标准是否就是一件好事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为标准,它的贯彻实施是被默认建立在方向性正确的前提之下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企业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比如产品市场定位错误,工艺技术选择错误,生产组织模式错误等等,那么,越是彻底的贯彻实施就越是强化错误的结果。不折不扣的贯彻实施变成了“一条道走到黑”的死不悔改。
    iso体系的一条重要理念就是“标准化”。对标准化的褒义解读是“中规中矩”,但贬义性的解读叫做“僵化”。
    当然,有人说可以按照iso的理念对标准的改变也及时进行调整,使得标准也能与时俱进,就可以克服其僵硬,“头脑风暴BS”不就是干这个的吗?Check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是的,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工厂的法律,BS和Check就是修宪行动,任何一个法制体都经不起频繁的修宪折腾,频繁的修宪直接摧毁了宪法的权威性。
    标准化是需要时间的,首先其制定切实可行的一系列标准需要时间(Plan过程),其次其贯彻落实标准需要时间(Do过程),再者其结果也需要时间去检验(Check和Action过程),也就是说PDCA是个环,环是有周长的,走完一周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而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三力投入。如果Brain Stome太凶猛,连pdca环也会被吹断的!标准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不能是朝令夕改,被频繁改动的标准也就不再是标准了。一旦出现方向性错误,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等到你把方向纠正过来并据此制定出新的标准之时,可能早已经是望同行之后背了。而且,要想追上绝尘的同行,你还得在前番耗费巨大的折腾之后有足够的人财物剩余。
    iso的思想不仅仅要求标准化,不仅仅要有标准,而且还规定了作为标准的标准应该是怎么样的,这就是iso9000的“一切用数据说话”,它反对在标准当中使用模糊的“程度用语”,如基本满意,比较合适,大部分,多数等,而是要做到可客观测定的“量化管理”。而被严格量化的标准就意味着它同时失去了可变的灵活性,具有了僵化的特征。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在中国的企业里推行ISO9000体系以来,它已经被严重的中国化的,从最初的有样学样照本宣科,到如今早已经显露出如申遗行为一样的功利性行为,很多企业的管理,已经被一群靠ISO吃饭的专家们变成了为管理而管理的行为,能不能对企业的发展有所贡献已经不再重要,有没有推行ISO体系才是重点,因为职位和基于此的收入变成了唯一的关切。
    现在,全球公认的发展路径就是创新二字。创新,就是破旧,就是打破原有的被称之为“标准”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是用非标准的思维非标准的方法去做标准以外的事情。
    管理被有人谓之“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它就不是学术。学术有一个逻辑体系,要做到内部逻辑一致性,但艺术没有这个要求,相反有些越是不合逻辑天马行空也是彰显其艺术味道。所以,管理要是变成了管理学,它也就不再是艺术,最多只是“技术”。技术的管理你可以从课堂上学到,但是艺术的管理几乎是天生的、自悟性的,是从课堂上学不来的。而那些总裁培训班是干什么的?你应该懂的,那就是一个高尔夫球会,高尔夫球会不是健身用的,只是一个联谊会。总裁培训班不是培训怎么做老总的,是把已经做了老总的人聚在一起玩的。
    真正的管理,用现在的流行词语讲,应该叫做“顶层设计”,也就是说管理工作是顶层的事情。你在管理学院能够学到的,只是如何落实顶层设计出来的方案的工作方法而已,千万不要以为教授告诉你这是管理学,你就把自己当成顶层人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王平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