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779773555
1630 1

[学科前沿] 016 材料与能源革命(第二章 农耕拉开文明序幕 第五节 农耕文明的兴衰1 )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粉丝

讲师

4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20 个
通用积分
5.0304
学术水平
28 点
热心指数
18 点
信用等级
17 点
经验
6268 点
帖子
136
精华
0
在线时间
6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22
最后登录
2024-3-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五节农耕文明的兴衰(1)

本节提要:尽管农耕社会、封建主义占据了文明历史长河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社会发展缓慢、极少变化,如今的东西方差距仅仅是在公元1500年后才泾渭分明的。由于我们的社会直接由封建主义脱胎而来,人们对封建主义轻车熟路、得心应手,除上海、广州等沿海及长期被殖民的东北等地区以外,从中央到地方大多视求变的思想为“妖言惑众”、改革的实践为“犯上作乱”,这一所谓的正统陋习就来源于2000多年的封建承继。

016材料与能源革命

本篇观点:仅仅因为人与最接近的猿类在DNA上几个百分点的区别,人类有了其他动物都没有的智慧,能够接受、处理、生产、传播信息。首先是用智力而不是蛮力驯化动植物,这是农业革命的关键一步。农业技术的进步经历了由石器,金石混用,到以金属材料为主的材料(物质)革命,可以概括为金(金属)、木(树木)、水(水利)、火(冶炼)、土(制陶);让生产工具做功或者代替劳动力的能源(能量)革命,可以概括为畜力(牛马)、火力(柴火)、风力(风车)、水力(水车)等驱动力。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独缺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或许这正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主因。

一、土地私有带来的革命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分离出来(小农经济),是文明社会的起点;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离,由满足寺院、宫廷所需手工业品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虽然交换在第一次社会分工就出现了,但只有在前两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交换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买而卖),而第三章及其以后的内容则是与三大分工生产目的完全不同的商品生产(资本增值),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文明。

农业革命的标志是铁器技术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量的旷土隙田得到垦辟。就是说,缓慢发展的农耕并非一开始就是农业革命,而是先有垦辟的技术进步。公元前11世纪建立的鲁国,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历时800年(中国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共历29朝,只有周朝长达800年)。鲁国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而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所占比重不断减少。鲁国废除井田制而实行初税亩,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从公元前594年开始收“国税”算起,到2009年我国取消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延续了2603年。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可以考虑从春秋战国的分界,即前476年修正为土地私有开始的前594年。况且,中国史学界还存在一个“无奴派”,他们认为殷至战国为领主封建社会,其中殷商为领主封建社会皱型,周代为领主封建社会典型,春秋战国为领主封建社会解体;秦汉至鸦片战争为地主封建社会。①

初税亩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敲响了奴隶制的丧钟,从而开始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取消农业税让耕者有其田,变相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被压抑的生产力迅速得到恢复,连续10多年的农业丰收,证明了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封建家长制)不适合中国国情。无论是当时的征收皇粮,还是现在的取消国税,起决定作用的都是生产力的状况,而不是某个伟人的想当然。

鲁国的统治者有胆识承认土地私有(不知道压力是否大于今日),顺应而不是压制了马克思所称的“个人所有”的发展,从农业的发展中使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今我们既想发展经济又“怕”让土地私有(是否形而上地认为因此党变质、国变色?其实确立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给了我们是非判断:如果是,那还怕什么?如果否,那还怕什么?决策者不懂辩证法?)。当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国库充盈,农业税已无足轻重时,表面上是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给土地的主人一次自食其力的机会,其实质是对百孔千疮的“公有制”反向调节。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生产力的落后状况。

二、第一次农业革命

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这是农业革命的关键一步。驯化动植物靠人类的智力而不是蛮力,人类凭借与其最接近的猿在DNA上百分之几的区别,就可以将猿关在笼子里;当然,也能将人关进笼子里。将猿关在笼子里是农业技术的进步,将人关进笼子里是社会制度的倒退(监狱里关的人越多说明社会越黑暗)。仅仅因为这不起眼的百分之几的DNA的区别,人类有了所有其他动物都没有的智慧,能够接受、处理、生产、传播信息。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也就是常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最终导致文明的出现。

人类逐步掌握了新的冶金技术,通过能量获得新的材料;发展了牛耕技术,驯化动物来代替人力。农耕需要从采摘为主的缺乏水源的山地迁到水源丰富的大河流域的低地,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灌溉技术发明了,那就是像都江堰那样的防洪、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等。

农耕文明长达万年的地区间主要的物质性联结是商业联络,虽然这并非唯一的联结。商贾前所未有地兴盛起来,这是一个不仅货物流通各地,而且也是身怀技艺携带植物的商贾四处漂移的时期。走乡串户的货郎几乎成为定居下来的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来源。在这一时期里,印度最先种植的棉花、甘蔗和人工喂养的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中国在这些世纪里第一次获得了葡萄藤、苜蓿、细香葱、黄瓜、无花果、芝麻、石榴树和胡桃树;作为报答,中国人将自己的橘树、桃树、梨树、牡丹、杜鹃花、山茶和菊花等传给了欧亚其他地区。

与此同时,技术方面也发生了相似的交流。因而信息的交流与农耕文明以前相比,从主要是在部落、村舍中由巫师忽悠信徒,生产技术的父传子承,扩展到城邦、国家之间,变得专业了,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悬殊开始出现并影响至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贫富悬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与商人(包括钱庄、典当等)之间的贫富悬殊,加速了奴隶主、封建领主、资本家,与奴隶、农民和雇员之间的阶级分化。

农业技术最重要的,与人体离不开水一样,首先是水利。人类与水打交道的传说始于大禹治水,大约是公元前21世纪(比较古希腊神话有水神欧申纳斯(Oceanus),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早了一个多千纪),也就是史学家认为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之前。因为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所以大禹治水一定是在儿子启建立(生产力决定)夏朝以前,否则就应该叫小启治水了。人类修塘筑坝的记录最有名的始于李冰父子大约在公元前277~前250年兴建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在013中列举了若干古典文明成果,与平时人们谈论世界几大文明一样,看不出与本节关于文明与阶级剥削、贫富悬殊,统治压迫、国家战争相关的证据。这里引用《东方的专制统治》②中阐述国家自然起源的观点,看看他怎样以水力帝国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来考察文明与统治的关系。其他古代文明都不难找到类似与统治相关的证据和观点。

水力帝国(hydraulic empire,也被称为水力专制统治(hydraulic despotism)或水垄断帝国(water monopolyempire),意思是通过控制供水来保持对人口增长控制的帝国。因为控制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给予ZF控制人们生死的权力,极端专制统治是水力帝国的典型特征(历史上,许多这种帝国把他们的统治者尊为神)。因为ZF权力极端集中,无法找到一个独立的贵族。王朝可能会消失或被暴力推翻,但是新政体与旧政体差别只会很少。水力帝国只能被外围的侵略者所毁灭。这里明白无误地将水力与帝国作为古埃及文明必不可少的特征。

近代以色列作者EG·本描写了在中东的ZF间所盛行的长期武装冲突,是如何受此形式所影响。其更盛于伊斯兰教,且在中东和西方冲突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当代阿以冲突引发的5次大规模中东战争,美国等对伊拉克、利比亚政权的毁灭性打击,无不印证了从水力帝国开始的专制统治“被外围的侵略者所毁灭”的文明冲突。虽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后裔是为黑色的液体石油而不是因为透明的水开战。

因此,第一次农业革命,在某些地区也可以说是水的战争。

三、第一次材料革命

水事实物质但不是材料。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开始金石并用。因为通常合适的天然材料并不是需要时就能得到,而且可能不够牢固。于是,祖先们逐步在寻找石器的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认识矿石的信息加上冶铜术的信息积累、总结,开创了冶金技术。正是逐步发现、认识矿石的信息,加上不断总结、发展的冶金技术信息,由最初对天然金属用反复捶打和磨制的方式进行冷加工,直到学会用熔炼的方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时才有了真正的冶金术。最早提炼的金属可能是铜,后来人们发现,铜经过加热成为液体,能够按照需要制成各种器具,冷却后又变得很坚硬,并且边缘比石器更锋利。

到公元前3000年时,中东和印度的工匠在铜里面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冶炼出更为坚硬和耐用的合金。例如在铜里加入少量的锡效果最理想,这就是成为一个时代标志的青铜。印度莫恒卓·达罗出土的青铜舞蹈演员像,它属于印度河文明时期,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马家窑在甘肃东乡的林家村出土的1件青铜刀,保存完整,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是因为这两种金属不多见,所以青铜在当时是很贵重的,只有王公贵族用作兵器,生活和祭祀用品阶级对立贫富差距因此作为比铁的证据更昂贵的铜的标志。出土的文物中很少发现有工具的,例如很少见青铜器的犁铧。③从青铜器的贵重看文明是阶级的产物基本不存在异议。

犁的发明可能是农业技术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最初犁的结构很简单,一根小树留一截树枝,树干上端系在牛身上,下端由农人扶着,斜支着的树枝插入地里便可以翻地了,尤其是在其发源地中东等土质松软的地区效果一定不错。后来无非装上铁的犁铧(这可不是普通农奴能做到的),其原理一直到今天的拖拉机还在使用。到公元前3000年时,犁已经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得到普遍使用,并传入印度;到公元前1400年时,传入中国。

每一项农耕技术都是这样在一个地方发明,然后随着人口的流动,或者由商人将信息带到其他地方。当时应该没有信息中介,专利服务一类机构,也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只是偶然地,然而也是必然地将农业技术传授到了世界各地,由生产的主体吸纳或排斥。

农业革命除了直接的革命对象,今天称之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即驯化动植物以外,还继续了远古祖先对物质(材料,主要是石器)和能量(能源,主要是生物质与畜力)的开发利用。至少在20世纪上半叶,信息技术受到科学界重视以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还只是建立在“实体”思维基础上的物质和能量。农业技术的进步前面谈了由石器,金石混用,到以金属材料为主的材料(物质)革命,可以概括为金(金属)、木(树干)、水(水利)、火(冶炼)、土(制陶);下面主要说说畜力、风力等能源(能量)革命,以及轮子(水车、风车、马车)等利用能源的技术发明。物质从生产三要素来看,主要是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能量则主要是让生产工具做功或者代替劳动力的畜力、火力、风力、水力等驱动力。

四、第一次能源革命

原始人类是让动物“劳动”或“奉献”(肉、蛋、奶)而生存的,例如驾驭牲口或食其肉、吸其髓、用其皮毛,或把人当牲口使;现代人类是让雇佣工人“劳动”,获取生活资料而生活的;未来人类则是让智能机器人“劳动”而享受生活的,用信息技术控制无人工厂生产人类所需的一切物资。这三个阶段虽然使唤的“劳动”对象不同,但都是人的智力通过信息来支配对象,也就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

动力是文明的推动力量,在农耕社会以前,除了生火做饭,秉烛照明,对能源的利用是极其有限的。牛拉犁的意义就在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的体力以外的力量做牵引犁地松土。从这一意义上说,牛是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和核分裂反应堆的先驱。当然,也许有些地方是用人拉犁的准农民。从山上向大河流域迁徙时,在豢养的牛一类动物身上驮上家庭用品和生产工具,或者上山砍柴顺便放牛,下山让牛驮着柴禾。在冰雪覆盖的北极,爱斯基摩人用狗拉雪橇,但是他们对畜力的利用来自18世纪的故事,更早的时间却没有证据。和其他发明一样,牛拉犁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一定有爱动脑筋的人早就在琢磨怎么奴役动物,例如孩子们喜欢爬到动物背上,御使动物驮着自己玩。骑马打仗同样也是利用人的体力以外的畜力。

车轮和犁一样既是技术发明,又都需要动力才能做功。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轮子只是一些圆形的木板,和轴牢牢的钉在一起。到公元前3000年时,已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和车身相连。这种原始的手推车虽然笨拙,但比以前一直肩扛和兽驮(例如上面说到的搬家或驮柴禾)要轻松很多。对车轮批量的应用是做战车,用来冲入敌阵,打乱敌人的阵脚。后来又作为步兵战斗的平台,在车上射箭。拉车的就不是慢吞吞的牛而是疾步如飞的战马。

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去金三角考察,从中老边境唯一的国家一级口岸磨憨口岸出境,行驶在老挝的公路上,见到一个父亲模样的男人手推车上有4个光屁股小孩,推车的纯木头车轮外圈,原始得连块橡胶皮都没有包,木质的车轱轮直接与地面摩擦,这是笔者亲眼见到的最原始的车轮。当然,还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老挝农民刀耕火种的真实劳动场景,放火把山烧了,正在满是灰烬的山坡上锹土播种。

轮子的发明还用于另一项伟大的创造,那就是制陶。将两个轮子的轴竖起来放,轮子便一上一下,按水平而不是垂直方向旋转,也就是今天陶艺师(还有好事者)仍然在使用的制陶工具。动力从手摇、脚踏,风车、水车发展到现在的电力驱动。黛咪·摩尔的经典《人鬼情未了》中那个浪漫的制陶桥段,如今被N多缺乏想象力的导演和演员反复演绎。

风能在公元前3000年时也得到了应用,当时波斯湾和尼罗河上已先后有了制作粗陋的横帆。风的利用、横帆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成功的利用人造力做动力。帆船也因此借助风能获得大量使用。虽然很粗糙,但对繁重的交通运输来说,不失为一种比驴驮牛拉更为经济的运输工具,并因此从古到今的贸易更多地选择水路。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漫长的时期,人们采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辗磨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最初是手工体力操作,以后是马拉踏车和以水力推动的水车,之后才是借风力运转的风车。因为荷兰平坦、多风,因而风车很快便得到普及。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1624年荷兰经过改装的风车组能够汲取15英尺深的水。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12,000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沦。在填海造地的沧海变桑田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近海的风能发电没见过,不过前几年从克拉玛依到边境塔城经过世界罕见的风雪灾害区玛依塔斯(油石)大风口,见到了作为清洁能源的高大伟岸、蔚为壮观的风力发电机群阵列(70多台),年累计发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④

对原始社会有限的信息梳理,可以寻到技术以工具的形式、巫术以遗迹的形式流传下来的蛛丝马迹;但农耕社会由于有了文字,我们可以心无旁骛于关注技术进步,而毋须再去寻找巫术的信息。正是人类在材料和能源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才创造了农耕文明,开始了农业社会的历程。

……………………………………………………………………………………

①“孔子究竟有多坏?谈中国没有奴隶社会”。中华论坛,2016年7月6日。

② 德国裔美国历史学家卡尔·威特福格尔(Karl Wittfogel),1957年的著作。

③ “2016年青铜器拍卖成交价格以及鉴别的方法”,搜狐公众平台,2016年3月4日。“但至今发现的青铜工具的量很少。因为铜是稀有金属”。

④“新疆玛依塔斯风电场年累计发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大关”,新疆能源网,2015年12月11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monopoly Empire 市场经济地位 社会化大生产 古希腊神话 马克思主义 材料革命 能源革命 农耕文明 政治经济学

沙发
龚民 发表于 2017-4-30 13:10: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取消农业税让耕者有其田,变相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被压抑的生产力迅速得到恢复,连续10多年的农业丰收,证明了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封建家长制)不适合中国国情。无论是当时的征收皇粮,还是现在的取消国税,起决定作用的都是生产力的状况,而不是某个伟人的想当然。
        可是现在集体制又开始发挥共有制度优越性,大机械化实行农田联耕、联种,农户负责各自地块肥水、植保,这是那些细碎化小抉土块到农户所无法做到的、他们只能自巳细碎小块土地上辛勒劳作。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