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419 5

[财经时事] 负值CPI为何百姓还感受到物价上涨压力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6.86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10月16日 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近几个月来CPI和PPI连续为负值,但大多数老百姓仍切身感受到了由物价结构性上涨引起日常生活成本上升的烦恼与压力,特别是担忧潜在的通胀是否还会“卷土重来”。
  眼下,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及公共品价格出现了上涨或正在酝酿涨价的新趋势。例如,上海市出租车运价从本月11日起开始调整,调价后平均每车次提价幅度在10%左右。在负值CPI的市场背景下,涉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商品价格上涨是否会形成有关部门的一种“习惯”?这多少有点让人担忧,这一价格上涨链条一旦启动,势必就会引起潜在的通胀风险。
  在笔者看来,当前我国面临的潜在通胀风险,首先表现为物价的结构性上涨。鉴于衡量通胀压力的物价指数CPI和PPI已连续几个月为负值,很多人据此认为,目前我国还处在通缩时期,通胀离我们还很远。但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却让大多数老百姓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对日常生活成本增加的烦恼与压力。
  就以近期鸡蛋、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为例,猪肉价格连续上涨,且累计涨幅曾一度达到15.8%,鸡蛋价格也连续数周上涨。虽然有关方面出面解释说,肉蛋价格上涨是正常的恢复性上涨,不会导致通胀。但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透过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变化来感受物价的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5月份的一项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超过40%的居民认为目前物价很高,难以接受。这个比例已接近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时期物价不断上涨高峰时水平。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尽管食品价格所占CPI权重高达33%,但食品价格仍然无法及时、真实地反映现实中整体食品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住房、医疗和教育价格权重加起来才27%左右,但后三项的消费支出要明显高于食品的支出。这样,由于CPI构成中八大类商品权重设置的不合理或结构性失衡,当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引起CPI上涨时,就出现了所谓的“CPI失真”问题。所以,尽管目前CPI仍表现为负值,但CPI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CPI的低估,恰恰被低估的部分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最大,但又无法在CPI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有了为何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实际感受要比CPI数据来得更为强烈一些,这也成为人们担忧通胀是否会再来的重要理由之一。
  不过,导致潜在通胀风险的真正危险在于:一些研究者(包括部分地方政府)对CPI、PPI的数据存在着“误解”,或者说忽视了CPI、PPI数据的“时滞”效应,这是导致潜在通胀风险的真正隐患。一方面,部分研究者无视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已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构成了较大压力,却依然紧盯住今年上半年CPI和PPI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这一事实。据此,从理论上判定当前中国有陷入通缩之虞;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借CPI和PPI正处于负值的“时滞”之机乘机对一些公共品或准公共品进行涨价,例如近两个月以来上海、天津、沈阳和广州等地上调水价。
  可以预见的是,当对一些公共品或准公共品价格的涨价行为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习惯时,这无疑将会对潜在的通胀风险“拐点”产生放大的效应,并对未来通胀的形成起到负面的推动作用。因为,原来预期年内物价走势仍可能会处于下降通道、未来CPI的“由负转正”的可能性并不大,再加上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由此造成了今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出现“井喷”。当货币信贷的高增长与未来的CPI可能“转正”相互碰撞时,那时我们可能离通胀已经为期不远了。当然,这是从中期的角度来观察未来通胀问题的。
  此外,目前的食品价格上涨已增加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本,新的涨价因素如居住类价格和能源价格是否会接下来跟着一起上涨呢?还有,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是否会通过PPI传递给CPI呢?这些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讲也许有些复杂,但如果真的发生了的话,那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将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通胀的预期,而是实实在在要与通胀为伴了。
  当然,眼下老百姓感受到的物价上涨,还不完全等同于通胀压力,因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CPI和PPI等物价指数等同于通胀。但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老百姓从失真的CPI中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却是真实的。从某种角度分析,透过老百姓的菜篮子,可以读出CPI上涨的先行信号。(潘正彦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物价上涨 CPI 中国人民银行 结构性上涨 上海证券报 物价 压力 CPI 负值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fayedi + 1 谢谢分享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priscilla.Zeqiu 发表于 2009-10-16 12:29: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确实,工资的上涨和物价的上涨不相协调。。。。

使用道具

藤椅
wanhuafeng 发表于 2009-10-16 12:41: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整体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还不大
wanhuafeng

使用道具

板凳
wangzhanlong 发表于 2009-10-18 00:42: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额,工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CPI 的上涨速度!

使用道具

报纸
bn9492 发表于 2009-10-19 09:33: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是负CPI  是 被负CPI
我个人理解 一切 "被"的相当于 负的

所以被负CPI=正CPI.

使用道具

地板
yalisand 发表于 2009-10-19 11:29: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所以在中国是不能将CPI作为唯一衡量指标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