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hou_yl
699 2

中金产业研究长篇:“老经济”的下一步——产业整合 [推广有奖]

版主

大师

1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1050656 个
通用积分
8546.0070
学术水平
3388 点
热心指数
3524 点
信用等级
3371 点
经验
277869 点
帖子
9325
精华
4
在线时间
59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3
最后登录
2024-4-18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金 7 月 26 日长篇,43页。
  中国当前的三大产业趋势:产业整合、产业升级及消费升级:在本篇报告中,重点参考其他经济体传统产业整合与发展的经验及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考察中国的“老经济”相关行业的前景及其在市场的表现。认为,中国的“老经济”行业已经迈入行业规模增长明显放缓、产业内整合大幕开启的阶段,中长线的投资机会视ZF政策等因素,将主要集中在具有竞争优势和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对中国增长偏乐观的预期在逐步得到更多的证据支持。与此同时,从产业层面上观察到愈发明显的三大趋势:产业整合、产业升级及消费升级。这分别对应的是中国的“老经济”、优势制造业及大消费行业。曾经在2010年3月23日《看好消费买什么》及5月27日《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两篇主题报告中探讨过中国的结构转型下的机会与风险,并在2014年3月4日以《中国的“老经济”与“新经济”》为题探讨了中国结构转型背景下的产业趋势。将沿着这些脉络来继续探讨这一问题。
  “别人家的老经济”如何一路走来?
  成熟经济体“老经济”的三大特征:通常粗略地将GICS一级分类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度较高的能源、原材料、工业等行业定义为“老经济”。通过对比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中“老经济”发展历程发现,尽管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老经济”行业属性各异,ZF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有别,组织架构与企业文化各具特色,但总体上“老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后呈现以下特征:1)行业产量更加稳定;2)行业整合度提升;3)整合后行业基本面改善,盈利能力及股东回报提升且波动减小。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对整合带来行业基本面的变化反应积极,对行业整合者更是如此。行业整合的动力往往来自如下几个方面:1)行业增速放缓,增长机会减少导致稀释成本的机会减少;2)ZF加强在环保、能耗等方面的监管导致行业内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市场进入的门槛提高;3)为应对内外各种条件的变化,龙头企业主动并购、强强联合以管理市场秩序,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正文中更加全面、具体地讨论了各国“老经济”整合的过程以及资本市场对其的反应。
  中国“老经济”的下一步: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2010年至今中国“老经济”已经经历了深度调整。站在当前时点,认为尽管整合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受行业增速系统性放缓、要素投入成本与环保成本压力、ZF引导等多重力量影响,中国“老经济”产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机械等“老经济”板块将是中国兼并重组密集发生的领域,企业的大规模化与集中化是大趋势,有望促进行业集中度和行业效率的提升。
  钢铁、煤炭整合空间大,龙头受益:行业层面,目前有色、建材、机械等行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整合,钢铁行业目前集中度依然偏低,煤炭行业也存在进一步整合的空间。公司层面,已经处于行业龙头地位、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状况相对较好的企业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行业整合将增强行业龙头应对周期的能力,摆脱“要么暴利,要么全亏”的局面,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前景也有望相应改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部分传统行业刚刚迈出整合步伐,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值得长期投资者关注。在正文图表120中在AH两地市场对上述标的进行了梳理,供投资者参考。风险方面,中国老经济行业往往由国企主导,整合的路径、节奏、效果受政策影响较大,哪些龙头会成为行业最终的整合者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0170726-中金公司-中金公司产业研究系列(1):“老经济”的下一步——产业整合-704695.pdf (4.83 MB, 需要: 2 个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产业研究 下一步 劳动力成本上升 经济结构调整 固定资产投资

沙发
qwe82675617 发表于 2017-7-26 11:43: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h2h2 发表于 2017-7-26 16:55: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