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麦积山都
1660 9

[校园话题] 经济名词中蛙跳模型是什么_蛙跳模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2粉丝

学科带头人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002 个
通用积分
9.2072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9599 点
帖子
88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6-5
最后登录
2021-3-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经济名词中蛙跳模型是什么_蛙跳模型




蛙跳模型概述
  1993年,伯利兹(Brezis)、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齐东(D.Tsiddon)在总结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后发优势的技术发展的“蛙跳模型”,又称“蛙跳模式”。该模型研究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技术领导权的转移,它解释了落后国家超常规的发展和赶超先进国家的现象。比如18世纪英国超过荷兰,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

  克鲁格曼认为后起国可以通过学习迅速赶上原来的领先国。领先国在旧技术上有学习效应,旧技术的生产率比新技术初始时高,因此会选择继续沿用旧技术。而后起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会选择新技术,从而在未来取得技术优势。后起国家很可能在获得这样的技术优势后,像青蛙跳跃一样超过领先国。

  蛙跳模式认为国家兴衰的原因是:由于技术变迁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可能会因为技术惯性而被锁定在某一范围内小幅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后进国家就可能超过原来的先进国家,这就是“蛙跳”过程。因为巨大的技术突破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技术的性质,而这种技术突破往往发生在后进国家。企业追求短期利益会导致国家技术发展的“短视效应”,长期来看是不利的。因此,国家鼓励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是极为重要的。

蛙跳模型的2×2×1框架
两个国家:领先国和后起国。
两种产品:食品(技术上稳定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和工业制成品(不断发生技术进步,存在规模经济和明显的学习效应)。
一种投入:劳动力。
[编辑]
蛙跳模型的四个前提
  第一,领先国与后起国之间工资成本差异是够大。

  第二,相比老技术而言,新技术在起初时效率较低。

  第三,旧技术的经验对新技术并不重要。

  第四,新技术最终比旧技术有显著的生产率增进。

蛙跳模型的结论
  领先国在旧技术上有学习效应,其生产率比新技术初始生产率高,故它会选择继续沿用旧技术;而后起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它可以一开始就选择新技术,从而在未来取得技术优势。技术领导权的转移使后起国逐渐赶超先进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Paul Krugman 保罗·克鲁格曼 KRUGMAN Rugman 发展中国家 经济名词 蛙跳模型是什么 蛙跳模型 蛙跳模型概述 蛙跳模型的结论

沙发
gary48 发表于 2017-7-30 16:11: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藤椅
maplefoam 发表于 2017-7-30 16:28: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帮顶下。

使用道具

板凳
scu_no1 发表于 2017-7-30 16:36: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参考参考,我认为很好,大家说说
执着的追求!

使用道具

报纸
chling0013 发表于 2017-7-30 16:44: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哦

使用道具

地板
xpd 发表于 2017-7-31 10:03: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7
jlong0923 发表于 2017-7-31 10:32: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哦

使用道具

8
sinocallfyz 发表于 2017-7-31 11:26: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哦

使用道具

9
191818 发表于 2017-7-31 17:03: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哦

使用道具

10
songyc907 发表于 2017-7-31 17:40: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哦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