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ayedi
730 0

[财经时事] 通胀预期明年或转为通胀现实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粉丝

贵宾

学科带头人

4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07261 个
通用积分
1.2275
学术水平
95 点
热心指数
187 点
信用等级
65 点
经验
27527 点
帖子
1982
精华
1
在线时间
7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4
最后登录
2021-12-9

初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要优先关注资产及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和波动的风险

       ■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物价篇■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的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表明,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

          在经济稳步复苏的同时,物价水平正逐步回升,加之今年以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很多人担心通货膨胀预期会很快转为通胀现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通胀预期在不断上升,尽管年内出现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但明年这方面压力将会加大,如果不预先做好引导和应对预案,通胀预期很有可能转为通胀现实。

        通胀预期年内不会转化为通胀现实  

            从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看,CPI走势,前7月和前8月同比下降1.2%,前9月同比下降1.1%。PPI今年以来也一直下降,7月份同比下降8.2%,8月份同比下降7.9%,9月份同比下降7%。    从当前的现实来看,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提醒说,无论是CPI还是PPI,环比都出现了上涨,存在着通胀的预期,对通胀预期要给以高度关注。   

               在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被列为四季度宏观调控的重点。

           “宏观经济政策就像给中国经济复苏下了一剂猛药,现在命是救过来了,经济止跌回升,年内保8%没有问题,但接下来要关心一下这剂猛药的副作用,会给中国经济留下什么后遗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眼下大家普遍关心的通胀问题正是这剂猛药的后遗症。

             有分析认为,尽管目前CPI和PPI都处于负值,但降幅正在逐步收窄,二者持续回升并在年内由负转正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对于全年信贷高速增长,全年新增贷款超10万亿元的预期强烈,在此情况下,还会产生信贷惯性增长的预期,从而有2010年上半年乃至全年信贷继续高速增长的预期。截至9月末,新增贷款数量达到了8.7万亿元。
        “年底物价很有可能能由负转正,明年上半年有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杨宜勇认为,当前价格指数正处在由负转正的过渡时期,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将会加大,甚至变成事实。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有通胀预期,但短期内,至少到明年这段时间通胀压力不大。”    “今年肯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向本报记者分析认为,从月度看,CPI在最后两个月有可能转负为正,但CPI指数年底不会转正,全年仍可能为负。“现在的通胀预期主要是资产价格上涨,CPI总体还没有大幅度变化。”王一鸣说。   

           至于人们最担心的信贷过度投放问题,王一鸣认为,信贷投放量已经在缩减了,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9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67亿元,现在货币政策已经稳定在适度宽松的状态。

            明年通胀压力加大,最有可能通过资产价格向要素价格传递  

          经济较快复苏带来的短期和局部价格的快速回升以及美元持续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可能强化国内的通胀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需求总体平稳增长,而生产和供给能力充足的背景下,预计2010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CPI涨幅预计在3%以内。  
         王一鸣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明年通胀的压力将会加大,但不会出现明显通胀。一方面,美元持续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会加大。另外,流动性也会对通胀形成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CPI之间的长期关系,CPI走势滞后M1约6—8个月。M1和CPI分别于2009年1月和7月触底,预示CPI将持续回升,特别是当9月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反超广义货币供应量(M2)0.2个百分点。释放出了货币活化更明显的信号,对通胀有一定压力。    王一鸣说,供大于求的局面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改变,也不会引发明显的大幅度价格变化,加上今年粮食丰收,农产品价格比较稳定。

            如何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

           祝宝良建议,M1和M2增速应适当控制一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陈昌盛告诉本报记者,基于对明年投资、消费增长超过今年的可能较小,出口增长幅度也不会太大的谨慎看法。    他认为,明年来自总需求的压力将不突出,而且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产出缺口。所以,明年的通胀压力关键看短板产业或产品,以及外部因素。短板行业加上成本传导能力,往往会成为过多货币追逐的对象,使相关要素价格快速提升。

          陈昌盛说,明年的物价驱动力和走势会与2007年的情况有所不同,通胀压力最有可能通过资产价格向要素价格传递。所以,关注明年是否会发生明显通货膨胀,要优先关注资产及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和波动的风险。只要预先做好引导和应对预案,2010年有条件争取经济适度增长(8.5%)和物价温和上涨(3%—4%)的较好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通胀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狭义货币供应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 宏观经济研究 现实 通胀

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