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efashi
845 1

[世界经济热点] 「长文」美国人都知道美国的衰退已经不可逆转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小学生

2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50 点
帖子
3
精华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8-19
最后登录
2020-4-1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编者按: G·爱德华·格里芬是美国知名学者,更曾担任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的撰稿人,多年来一直研究美国历史和金融史,在他的鸿篇巨著《美联储传》中,他叙述了美联储的发展史与美国历史进程的关联,并且石破天惊地提出了一个论断:美国正在走向衰落,并且按照目前的进展,这种沉沦已经无法逆转。他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事实如此?请看下面的长文书摘(节选自《美联储传》第24章)。

---------------------------

美国当前时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美国及其ZF已经深陷债务泥潭。年度联邦赤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稳步增长,而增长率现在可以说是垂直攀升。联邦ZF债务达到第一个1万亿美元用了198年的时间。之后,仅仅20年的时间——大部分在里根当政时期——它借了另外3万亿美元。在小布什ZF的第一年,“9·11”事件爆发前,美国联邦债务已经达到5.8万亿美元。到2010年,算上所有债务的话,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02万亿美元。

要准确理解这个数字是有难度的,同时要理解它对每个美国人的影响也是有难度的。如果你有一捆40英寸高的100美元钞票,你就是一个百万富翁。202万亿美元相当于一捆100美元的钞票立柱刺向太空,高度达12.7万英里。很快,这个高度就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了。到2006年,单单为这些债务所支付的净利息每年就需要4060亿美元。这相当于所有联邦收入的大约17%。
[1]

现在它是ZF最大的一笔单项开支;比国防费用还要高;也比农业、教育、能源、住房和城市开发、内政、司法、劳工、州ZF、运输和退伍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开支的总和还要高。

这些利息并非由美国ZF负责偿还,而是由美国纳税人在偿还。你通过纳税和通胀为美国ZF支付债务利息。目前,每个四口之家承担的利息为5000美元。所有的家庭都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履行支付联邦债务利息的义务,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纳税行为。因此,纳税家庭的实际负担更重。平均而言,每年每个家庭为联邦债务利息支付了超过5000美元的资金,这笔钱还不是用来购买ZF服务,甚至也不是用于还掉以前的债务。这些钱没有带来任何东西,甚至不是用于道路建设或ZF建筑建造。它没有用作福利或医疗服务,它也没有用来给员工发工资,它也没有用于改善这个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它唯一的用途就是支付联邦债务的利息。

此外,利息是复利,这意味着即使ZF完全消除了赤字开支,债务总额还是会继续增加,这是已经存在的利息本身也要计息的结果。2010年,国债的利息已经消耗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4%。[2]

感到吃惊吗?如果国债是不计息的,则我们就可以节省下来的钱足够用于降低公司税和免征个人所得税。不幸的是,按照当前的政策和程序,这将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国会并不依靠它的收入存续。很多开支需要钱,这些钱不是来自税收,而是来自每年出售的ZF债券,然后就是债务再次增加。因此,即使我们节省下的钱足够支付个人所得税,它还是不够。ZF还是会依靠赤字来维持它目前的运行。不过,如果同时能够做到让庞大的官僚体系的规模和范围有所缩小,之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完全可以取消,而ZF将实现年终结余。[3]



末日机制

不幸的是,火车头正行驶在相反的方向上。美国ZF规模越来越庞大,而不是更小。为美国ZF工作的人已经多于私营部门中所有制造业企业中的雇员。银行监管者比银行从业者要多,农业部门的雇员比农民还多,福利机构的人员比领取福利的人还要多。接受美国ZF支票的公民比缴纳所得税的公民还多。

到了1996年,29个州的福利已经高于秘书的平均工资;6个州的福利比计算机程序员的入门级工资还高。当人们可以利用投票权把别人的财富转移给自己时,则投票箱就成为多数人抢劫少数人的武器。这是一条不归路,在这条路上,末日机制开始加速,直到系统自我摧毁。被抢劫者逐渐厌倦承担责任,并最终也成为劫掠者。经济的建设性基石一次又一次被削弱,直到剩下的只有美国ZF。

末日机制同样在ZF自身范围内运行。2010年,联邦雇员的平均工资比私营部门职员高60%。1992年时,联邦开支的一半以上都被用于发放各种津贴。那些都是各种开支——比如医疗、社会保险和ZF退休金项目——而且这些开支都是基于未来支付的承诺。


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被取消。比如,津贴中就包括每年240亿美元的食品券开支。没有合同规定必须履行这样的义务,这只是政治私利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美国人都曾经看到很多衣着光鲜的人跟他们一起在杂货铺使用食品券购买冰激凌、椒盐卷饼、糖和酒,然后开着一辆最新款的轿车离开。食品券计划的政治本意并非帮助处于贫困线的穷人,而是为了拉选票。

这些计划确实涉及契约责任,比如社会保障和医疗,但可以由私人企业承担,它们不仅能更高效地履行这些义务,也能用更多的利润来保证履行这些义务。不过,美国国会因为害怕丢失选票而不敢触动这些利益。

正常情况下,有了针对未来承付款项的合同,合同签署人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把钱存入基金中累积起来,从而确保当未来偿付需要变现时有足够的钱去兑现。联邦ZF并不遵守这些法律。这些基金仅仅存在于账面上。为履行未来义务而准备的钱通常会立即被ZF打了借条后拿去花掉,或者被ZF用债务形式取而代之。因此,当这些未来的支付义务需要履行时,所有这些钱还必须从那时的收入中抽取。

末日机制就出现在这里。为履行这些义务所需的钱将来自未来的税收或通胀。当前的补贴占了所有联邦ZF开支的52%,而且还以每年12%的比例在增长。把这个数字与用于支付国债利息的14%的联邦收入相加后,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惊人的结论:所有联邦开支的三分之二是完全自动支付的,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月升高。

即使国会想在正常的预算范围内砍掉所有这些开支计划——比如裁减军队、关闭ZF部门、停止为上述ZF部门发放补贴、停止使用这些ZF部门的大楼(包括白宫)——它也只能把目前的开支水平降低三分之一。即使这样,每年也只是10%—12%的小规模缩减。这还是已经考虑了最好条件的情景。而实际情况是国会正在扩大自己能自由支配的开支,而非取消。一个人并不一定需要具备统计数据分析员的专业技能才能了解这种趋势的未来走向。

不过,最大的末日机制是美联储。美国的货币供应——包括铸币、纸币和支票货币——都是为了被借贷给某人而被创造出来的。当贷款被偿还时,这些美元会消失。只要背后的债务存在,它们就会存在。在货币金字塔下面,支撑整个大厦的是所谓的储备金,它表示的是联邦储备系统货币化的债务。如果我们试着去还清国债,则这些储备金也同样会开始消失,而且美国的货币供应将受到破坏。联邦储备系统将不得不进入全球的各大货币市场,并用债券——从公司债到其他国家的国债不等——来取代美国的证券。从技术上说,这可以做,不过这种转换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在联邦储备系统下,国会不敢消除国债,即使它有心这样做。

有一些末日机制已经在运行中。如果我们不理解它是如何运转的,则说明美国人还没有为未来之旅做好准备。未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景象会显得非常奇异,很多事件都极具震撼性。我们相信时间机器肯定已经出现了某些错误。

谁拥有国债?

一直有个说法,我们不需要担心国债的利息,因为“国债是美国人欠自己的债务”。那么,让我们看看谁欠了谁什么吧。

当了解联邦储备系统只持有国债的一小部分——只有约8%——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吃惊。外国投资人拥有大约27%的国债,而联邦ZF的各大机构拥有28%(根据各大基金——比如社保基金——提取资金的借据计算)。而美国的私营部门投资人持有的份额最大,约为37%。因此,“国债是美国人欠自己的债务”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或者至少可以说国债是美国所有人对美国一部分人的欠债。而收取利息的是一部分美国人,包括私人投资者,他们看上的是国债能减免州所得税,还有大机构,比如银行、上市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有了这些机构,钱就以资金池的形式出现,该资金池属于数以千计的小型投资人。因此,国债利息的大部分收益确实属于美国人。

这是好事。坏事是美国ZF首先把它从我们这里拿走、再用这笔钱给我们支付利息。如果国债是美国人欠自己的钱这个判断属实,那么接下去我们给自己还款这个判断也是属实的。钱从一个人的口袋里出来,再回到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其中要减去一笔处理费。ZF通过税收和通胀从我们这里拿走1000美元,而后还给我们的只有350美元。所谓的给公众的“收益”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更坏的事情还在后头:当人们购买ZF债券后,他们能用于投资私人产业的钱就相应少了。众所周知,ZF信贷会对私人信贷形成“挤出”效应。结果是美国的生产基础受阻于为争夺投资资本而出现的不公正竞争。为了获得增长所需要的资金,私人企业必须支付更高的利息,然后又通过更高的价格传递给普通消费者。很多企业被迫缩小它们的扩张计划,导致无法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某些企业被迫破产,其员工也加入了失业大军。美国ZF债务导致美国经济发展迟缓。债务负担越沉重,损害越大。

由外国投资人持有27%的国债看起来似乎比例不是很大,但它的具体金额却非常惊人。万亿计的美元债务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的。这些债券在它们到期后可能会成为巨大的麻烦。迄今为止,它们之所以还算是一件不太坏的事,是因为用于购买的钱是已经存在的,而非凭空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们不会引发通胀。不过不难想象的是,当债券持有人决定不再展期这些债务时,未来的情况会是怎样。为了在债券到期后偿付这些债务,美国财政部必须发行新的国债。联邦储备系统之后一定会使用法定纸币购买这些国债。于是,外国人持有的联邦债务就像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如果联邦储备系统不得不面对国债的外国持有人的偿债要求,则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将像海啸一般冲击美国的经济体系。


有什么区别?

有一种社会思潮就是用一种超脱的魅力去解读这些趋势:难道它不是很有趣吗?不过,相关性在哪里?为何在面对这些技术和抽象概念后会变得亢奋?如果ZF陷入债务泥沼又会发生什么?如果利息都根本没有偿付,谁会在乎?如果我们拥有一种世界货币又会如何?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对于个人而言又有哪些区别?

回答这些问题的第一步是看看它已经产生的区别。我们即将来临的未来之旅只不过是对现状的延伸。

正如本书前面章节中阐述的那样,在美国ZF的最高层一直存在一项战略政策,就是把经济资源从美国转出。这项政策一直很成功。基于环境灾难的末日预测,一旦美国繁荣的浪潮从海岸线上消失,美国ZF就会让私人企业承担消除重工产业产生废物的巨额开支。为了照顾斑点猫头鹰和沙漠袋鼠的自然习性,数千英亩的林地和农业用地已经被叫停了商业用途。高额税收,针对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设施而制定的不合理规则,所谓的公平雇用原则,以及强制实施的医疗保险正在快速摧毁美国私营产业留下的一切。结果是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工人失业并举家迁徙。


联邦税收,包括社保,现在拿走了美国人超过40%的私人收入。州、县和地方税收已经处于最高位。通胀正在吞噬剩余的一切。我们年收入的一半所得要交给ZF。

1977年,美国劳工总会与产业劳工组织(AFL-CIO)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以美元计算的工资确实有增长,但普通美国人的真实工资——以美元计的购买力——却是在缩水的。1980年,美国人口统计局对此做了确认。1992年,消费者联合会(Consumers'Union)分析一个普通美国人要工作多少时间才能购买到与三年前一样的日用品。如果以购买它们需要的工时计算,一些低价商品和服务——比如长途电话、汽油、食品和手表——1992年更加便宜。不过大额消费——比如住房、大学教育和健康医疗——比以前更加昂贵。报告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普通美国家庭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延长了。过去25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妇女也加入了劳动者的队伍。1970年,大约2100万妇女成为全职劳动者。现在这个数字是大约3600万。这使得家庭的购买力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过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它表示一个家庭有两个劳动者而不是之前的一个劳动力在挣钱。[4]


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美国的真实工资一直在下降。年轻夫妻家庭如果只有一个人工作的话,则他们的生活水准肯定不如他们的父母辈。即使夫妻俩都工作的话,普通家庭实际的净资产也还是在缩水。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少。拥有自己住房的美国人比例在下降。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的年龄也在增长。中产阶级家庭的数量在减少。家庭储蓄也在减少。生活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的数量在增加。个人破产的比例是20世纪60年代的三倍。超过90%的美国人在65岁时仍一文不名。
02c4192d-499d-441c-b8cd-98183d18a920.png
[1]

财政部认为,我们应该只关注净利息,这个数字当然更小。因为这笔钱的一部分给了联邦机构,它们持有一部分债务,因此这实际上是ZF自己给自己钱。再者,联邦储备系统把它收到的一部分利息给了财政部——相当于联邦储备系统自身运行成本扣除后的剩余部分。所以,净利息只是一种记账手法,不能反映真实的国债成本。

[2]

参见《美国预算:2011财年》中的“历史图表”,第31页。也见于《未偿还贷款的利息支出》,www.treasurydirect.gov/reports/ir/ir-expense.htm.。

[3]

联邦ZF除了依靠所得税之外,还有多个源头获取实质收入,比如消费税和进口税。这些税源,加上各个州的偶尔上缴,就是开国元勋打算给予联邦ZF的全部收入。这项安排一直有效地运转了135年,直到1913年才对所得税做了调整。

[4]

《我们的生活水准停滞了吗?》,载于《消费者报告》,1992年6月,第392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qchangcheng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9-6 00:56:2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uefashi 发表于 2017-9-5 16:20
编者按: G·爱德华·格里芬是美国知名学者,更曾担任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的撰稿人,多年来一直研究美国历史和 ...
古今中外,王朝更迭,政治经济中心转移,都逃不过盛极而衰规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21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