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非主流书生
3553 25

政府高价卖地是一种劫富济贫的手段吗?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教授

4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006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76 点
热心指数
127 点
信用等级
40 点
经验
10527 点
帖子
1545
精华
0
在线时间
2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9
最后登录
2018-1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有人说政府用高价出卖土地的财政收入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实际上就是将有钱人的钱拿来让大家花,大家觉得这种“劫富济贫”观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劫富济贫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有钱人 手段 政府 高价 卖地 劫富济贫

沙发
wgssimon 发表于 2009-11-9 21:12: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考虑卖地以后房子的价格,应该不是一种劫富济贫的做法。
岁月就象一条河,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

使用道具

藤椅
adrewshang 发表于 2009-11-9 21:24: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哪里是劫富济贫”,是自掘坟墓啊,现在中国的经济,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金钱和其他的关系拿地,然后囤聚买卖。把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不断的推上一个个新的台阶,这个说是拉动国家经济,其实是畸形的发展啊,百姓一辈子就为了一所房子就没有其他的目的了,而且现在的青年一代,为了结婚不惜背上20年甚至30年的贷款来完结了奢侈的美梦,这样下去中国的人才还有什么动力去创造啊,全然是在政府和银行,房地产企业联合造个经济泥潭让这个国家最具活力的一代年轻人在里面挣扎!与其说是中国经济的泡沫越来越大,不如说是人心不足啊,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的时候,期待这一天的来临,这样也可以让百姓的生活更加轻松一些。

使用道具

板凳
tawyn 发表于 2009-11-9 22:35: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绝对不是,应该叫劫富自富吧

使用道具

报纸
lq504878100 发表于 2009-11-9 22:40: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应该不是吧!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想买房的!地价高了也就会造成房的成本高啊!不过一方面中国现在的田地已经快接近18亿的红线了!商业用地也该限制一下了!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顺其自然

使用道具

地板
非主流书生 发表于 2009-11-9 22: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呢?租不行吗?

看来问题是谁在买高价房,如果都是有钱人再买,那是劫富了;如果房奴买,那就劫贫了。

我觉得买房和买车差不多,都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些人可能担心租房不稳定,万一房东要收房怎么办,可如果租房市场足够大,再找房和搬家的成本应该不会高。

使用道具

7
周周啊 发表于 2009-11-9 23:17: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直太天真了。。。。房地产从一开始就是犯罪。。。剥削老百姓。。。政府垄断了一级市场。。。农民更无法从二级市场上获利。。。何来劫富济贫。。。。

使用道具

8
保全 发表于 2009-11-10 14:12: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房地产就不该做成一个产业,在中国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自古就是最重要的资本,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掌握了民众的生死。中国不像西方土地是私有的,而且人地矛盾不是很大,可以搞个产业。 在中国一切土地都是国家的,掌管国家的“官员”们会根据他们的利益让一些既得利益者“掌管”这些土地,这个产业本质就是资本家和一些官员的敛财机器,有这样一个产业,民众会永远被这些利益集团控制,压迫。

使用道具

9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11-10 14:24: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实质上,富了国家,穷了老百姓。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10
whsmr 发表于 2009-11-10 17:21: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政府失控的一种结果.类似失控的现象太多了.大家都来列举.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