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mchenhao
4527 59

[财经时事] 拜托,别再预测房价了 [推广有奖]

楼主
bnsh 发表于 2009-11-19 00:25: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拜托,别再预测房价了

2009年11月18日07:44   新京报  马光远  从常识看,明年的楼市面临着行业拐点。然而,只要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千丝万缕的媾和关系在,预测房价将永远是一个让学术蒙羞的尴尬。
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简称《住房绿皮书》),指出今年到明年,住房增量市场与住房存量市场将呈现“春暖秋凉、价稳量增”的发展态势。(11月17日《新京报》)
就2009年房价的怪异走势而论,在中国预测房价其实是一件非常尴尬之事。
在今年3月份之前,即使最坚决的鼓吹房价者,也没有想到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2009年,会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一年,二手房交易量是过去三年大牛市的总和,尽管过去10个月房价上涨不到4%,但各地房价大幅飙升屡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的确给年初唱空房价者(包括本人)莫大的嘲讽。没有人想到2009年的房市火爆至此,是因为没有人想到“两会”上政府确定的一年5万亿的信贷投放会翻一番,更没有人想到大量的信贷资金在银行配合、开发商掩护、地方政府绥靖的政策下肆无忌惮地流入了楼市,再次创造了中国楼市的奇迹。
不仅房价难以预测,就是房地产的未来政策,也成了“不敢说,不敢说,一说就有错”。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学者等具有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的利益诉求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去年年底中央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政策,究竟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此的期待显然不同。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期待政策延续,以便维持市场的繁荣态势;民众期待政府通过回收优惠政策打压房价,以便市场的理性回归。如果仅仅从常识而言,笔者当然支持政府通过政策的调控,提前挤压资产泡沫,释放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同时促使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
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真实运行轨迹告诉我们,一系列调控政策从来都没有让房价回归:始于2005年的调控政策,呈现出越调控越疯涨的尴尬态势。而且,如果从房地产优惠政策的出发点看,无论是降低二手房税费等交易成本,还是对改善型住房信贷政策,都是站在促进房地产消费的角度而言的,这样的政策,如果严格认定并加以执行,受益的应该是普通民众,今年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表现已经证明;对于这样的优惠政策,不但不该取消,而且应该进一步完善,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的政策体系。
王石说,中国楼市是政策市,这话如果放在当下的语境下解读,的确一语中的。但只说对了一半,在利益博弈复杂的情况下,大凡中央出台的挤压楼市泡沫的政策,基本宣告失灵,而刺激楼市的政策,则会引发各界“一致行动的逻辑”,制造空前繁荣的市场。所以,对于明年的楼市,如果从全球公认的房价收入比指标来看,从房地产本身的周期看,无疑都面临行业拐点。然而,只要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千丝万缕的媾和关系在,预测房价将永远是一个让学术蒙羞的尴尬。
回到常识,笔者依然坚信,房地产市场目前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超常规的繁荣已经让房地产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和风险。但在利益博弈复杂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策的取舍并不能左右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房地产市场的症结不在于有无优惠政策,而在于政府能否摆脱卖地生存的利益模式。不彻底摆脱各地土地财政的生存模式和利益纠葛,不管优惠政策是否继续,房价都难以合理回归。
□马光远(学者)

使用道具

沙发
angelboy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11-19 06:25: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路过,纯属路过.....
农妇 山泉 有点田

使用道具

藤椅
abc7759abc 发表于 2009-11-19 07:03: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用预测了,肯定不会跌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使用道具

  • 4关注
  • 28粉丝

蓝血一族

院士

8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475 个
通用积分
43.4025
学术水平
404 点
热心指数
424 点
信用等级
354 点
经验
4573 点
帖子
3067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5-10

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简称《住房绿皮书》),指出今年到明年,住房增量市场与住房存量市场将呈现“春暖秋凉、价稳量增”的发展态势。(11月17日《新京报》)

  就2009年房价的怪异走势而论,在中国预测房价其实是一件非常尴尬之事。

  在今年3月份之前,即使最坚决的鼓吹房价者,也没有想到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2009年,会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一年,二手房交易量是过去三年大牛市的总和,尽管过去10个月房价上涨不到4%,但各地房价大幅飙升屡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的确给年初唱空房价者(包括本人)莫大的嘲讽。没有人想到2009年的房市火爆至此,是因为没有人想到“两会”上政府确定的一年5万亿的信贷投放会翻一番,更没有人想到大量的信贷资金银行配合、开发商掩护、地方政府绥靖的政策下肆无忌惮地流入了楼市,再次创造了中国楼市的奇迹。

  不仅房价难以预测,就是房地产的未来政策,也成了“不敢说,不敢说,一说就有错”。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学者等具有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的利益诉求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去年年底中央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政策,究竟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此的期待显然不同。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期待政策延续,以便维持市场的繁荣态势;民众期待政府通过回收优惠政策打压房价,以便市场的理性回归。如果仅仅从常识而言,笔者当然支持政府通过政策的调控,提前挤压资产泡沫,释放银行系统金融风险,同时促使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

  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真实运行轨迹告诉我们,一系列调控政策从来都没有让房价回归:始于2005年的调控政策,呈现出越调控越疯涨的尴尬态势。而且,如果从房地产优惠政策的出发点看,无论是降低二手房税费等交易成本,还是对改善型住房信贷政策,都是站在促进房地产消费的角度而言的,这样的政策,如果严格认定并加以执行,受益的应该是普通民众,今年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表现已经证明;对于这样的优惠政策,不但不该取消,而且应该进一步完善,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的政策体系。

  王石说,中国楼市是政策市,这话如果放在当下的语境下解读,的确一语中的。但只说对了一半,在利益博弈复杂的情况下,大凡中央出台的挤压楼市泡沫的政策,基本宣告失灵,而刺激楼市的政策,则会引发各界“一致行动的逻辑”,制造空前繁荣的市场。所以,对于明年的楼市,如果从全球公认的房价收入比指标来看,从房地产本身的周期看,无疑都面临行业拐点。然而,只要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千丝万缕的媾和关系在,预测房价将永远是一个让学术蒙羞的尴尬。

  回到常识,笔者依然坚信,房地产市场目前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超常规的繁荣已经让房地产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和风险。但在利益博弈复杂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策的取舍并不能左右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房地产市场的症结不在于有无优惠政策,而在于政府能否摆脱卖地生存的利益模式。不彻底摆脱各地土地财政的生存模式和利益纠葛,不管优惠政策是否继续,房价都难以合理回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住房发展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 房地产市场 中国房地产 预测 房价
报纸
rightperson 发表于 2009-11-19 09:33: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预测还是必要的,别太相信砖家的话就是

使用道具

地板
sjcj 发表于 2009-11-19 09:33: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赞同对房价的判断,供地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在物业税出台之前,想不到一个合适的办法才替代这种供地模式。牵一发而动呀,

使用道具

7
haohaocc 发表于 2009-11-19 12:01: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来 通胀预期已经明显形成

使用道具

8
Crsky7 发表于 2009-11-20 00:21: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胀会超过预期,所以房价肯定涨。

使用道具

9
木独 发表于 2009-11-20 01:04: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越是争论 越是谁说都有道理  房价的走势就越诡异 大家别说了  就让它自己走吧

使用道具

10
hohoman 发表于 2009-11-20 07:58: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是,发表谈论房价是否要跌的帖子根本没用,本人从来不参与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04:18